尼罗河女儿(1987)

尼羅河女兒UP:2021-08-29

《尼罗河女儿》(英语:Daughter of the Nile)是一部由侯孝贤所导演的台湾电影,由高捷与杨林主演,于1987年发行。该片获得1987年义大利都灵影展(Torino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Young Cinema)评审特别奖,并参加2002年第四届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影展及2002年西班牙影展。

尼罗河女儿

评分:7.1 导演:侯孝贤 编剧:朱天文
主演:杨林 / 杨帆 / 高捷 / 李天禄 / 崔福生 / 辛树芬 / 吴念真 Nien-Jen Wu
类型:剧情
片长:91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Daughter of the Nile
上映:1987-08-22(中国台湾)
IMDb:tt0093633

剧情

1987年的台北,林晓阳白天在肯德基打工,晚上在夜校上课,喜欢幻想自己是日本漫画《尼罗河女儿》的主角。林晓阳的母亲和大哥已经过世,父亲在南部工作,她和读国小的妹妹、爱赌大家乐的阿公、二哥晓方同住。

二哥晓方常半夜溜出去当小偷,也跟阿三等人合伙开了星期五餐厅。晓阳也因此开始接触夜生活,经常出入迪斯可舞厅,或开车到海边夜游。她喜欢阿三,但阿三却爱上黑道大哥的女人明明。

阿三被黑道大哥的手下找上门来,受了枪伤。他想带着明明逃亡,却被击毙。星期五餐厅因枪击事件被警察查封,二哥叫晓阳把户头的钱都领出来还债,然后失踪了。有天收音机里传来新闻,一名小偷在闯空门时被屋主发现,遭球棒击中头部而伤重不治。

演员列表

杨林 饰 林晓阳高捷 饰 二哥, 林晓方阳帆 饰 阿三李天禄 饰 阿公吴念真 饰游安顺 饰蔡灿得 饰 妹妹, 林晓薇崔福生 饰 父亲辛树芬 饰 彭树芳薛志正 饰

得奖纪录

  • 第24届金马奖最佳原著音乐奖(张弘毅)
  • 1987年义大利都灵影展评审委员特别奖

参展纪录

  • 1988年导演双周
  • 2002年第4届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影展
  • 2002年西班牙影展

简评

杨林的尼罗河女儿幻想线和吴念真饰演的老师线,与高捷的主题剧情相比显得多余,和都市悲剧有些不搭。整体风格挺松散的,但也有些亮点倒值得称道,都市散发的忧郁迷离气质,杨林拨弄小狗和辅导小妹作业的这种日常细节。最好的情节是通过收音机的播报,预留高捷命运去向的悬念,给了观众一个主动参与剧情的机会,混合着谈话的声音,叙说着性格悲剧的必然和生命的无常。

女主角美是美的,然而很呆。繁华又纷乱的城市夜景中,她面无表情的穿行而过,骑摩托车载着哥哥,也看不出来是开心抑或难过。混酒吧、偷东西、抢地盘,他们浪掷的已经不是青春,而是生命。未来这个城市会变得荒凉,看得出导演想展现一种后现代都市的颓废感,却没有表达出来,也许需要换一个演员吧。20多岁还在上夜校、在KFC打工、看着日本漫画幻想爱情的女生,好像不太对味。这应该是一个颓废少女与城市的故事?anyway 从此侯导开始了他的黑道人物之路。

青春懵懂,伴随不安的情感,在残酷现实中跌跌撞撞,感受到痛时,突然就完成了成长。当年在学校标放看的,因每周一放映国产片,周二周三外国片,所以例行前往做功课,并无更多期待。但片中音乐响起,场景的熟悉感扑面而来,很快就被故事抓住……多年后,每当想起这部电影,那段旋律和景致依然撞击内心。

侯孝贤第一次把视线放回城市,所及之处却找不到台湾的影子,高捷换成刘德华杨林换成张曼玉,他就可以是一部港片。但侯孝贤的精神还在,那种“苍凉”,那种如尼罗河女儿本身的故事一样:对于当下如泡沫如梦一般虚幻,终有一个时刻会降临的真实,暴走的命运与无尽的担忧,一切往复循环,依然能够产生强烈的后劲。

不再是从乡村转移到都市,而是完全基于都市背景,去讲述台北新青年的生活。代入喜欢的漫画是脱离现实的幻想,开篇的口述,以晓阳作为故事的主体,讲述关于她自己的爱情,生活以及家庭矛盾。长镜头的堆砌,篝火那段拍的超美。李天禄演的外公很可爱,课堂上关于屁的“知识”很有趣。故事有些散,剧情是平淡反高潮的,爱上有女友的阿三,恋爱观和道德观之间的摩擦。被生活禁锢,心爱之人和大哥皆死,又要照顾小妹和病痛的父亲无法逃离,结尾把仅有的情绪爆发点压在了晓阳身上,崩溃落泪后却只能趋于平静。“奶油小生”高捷从此成了侯导的御用演员之一。

和后来《咖啡时光》之类的作品一比,可以看出本片是没找到一个重心来表现城市生活,所以去引用了双层时空(杨林的独白)和双层文本来强化主题,但这显然是不太高明的文学手法,杨林在中段说出《尼罗河女儿》文本意义的那段独白更是直白的败笔。相对含蓄的戏剧结构也替代了此前以情绪来连接场景的思路,片子在这结构下分成了几个互不关联的主要场景来回,透过一种封闭、局促、逐渐下行的观感来表现主题。整体来看,是影像从属于文本意义的一部片子,和侯导其他影片有很大的差别。演员在这里面倒还都比较自然,虽然杨林的外形的确是成熟过这个角色了一点

镜头构筑出家庭的特别情感,亲人之间的矛盾和某些时刻的特别亲密。阿三死后,一个镜头同学们在热烈谈笑,晓阳独自失落地坐在座位里,而老师离去,镜头还是给到了同学们,双重打击落在晓阳身上,她再次低下头。黎田餐厅里,用外景窗户做构图,来分划出两人情感距离。青年们进行青春的放纵外景和家庭里家人相处内景相互交接,有种不可名状的迷失、茫然。

感觉已经不自觉地自带滤镜欣赏空镜头,明明好像日常又普通,但这种平实中的亲近感和美感又好吸引我。看电影的时候还百度了下漫画,虽然理解不了这种呼应,但谁没干过把枯燥日常代入剧情角色的蠢事……顺着侯导作品时间线看片,上一部《恋恋风尘》里的辛树芬和这里的嫂嫂一角除了发型妆造之外演得差别不大,角色过于单薄;高捷抬眼好帅,机车杨林好酷(作为主视角的女主豆瓣简介咋这么后面)

优酷360P标清,模糊得看过原著的我都半天分不出演员谁演谁。电影淡淡叙事继承原著的荒芜,但没有文字表达里少女意识流轰轰并进的抽离与幻灭。尼罗河女儿变成一头一尾例行公事的呼应,名不副实。其实这才是故事的核心,城市角落里盛放不下一家人的日常,每个人都像有无数手脚彼此挤压。车流漫漫,霓虹闪烁,并不负责指示未来。不知怎么就走上那条路,不知怎么就令彼此难过,不知怎么就轻轻离弃了所有。

侯孝贤的都市不是杨德昌那种一针见血的锋利的,也不是王家卫那种迷离的。而是一种向上的,乐观的。《尼罗河女儿》的主角就是妹妹,妹妹的蜕变就潜藏在三次人生的重大变故之中:阿三离去,父亲生病,哥哥死去。作为一个女性,妹妹却要担起这个家的一切,而在上一秒妹妹还只是一个看着漫画YY的女学生形象。最后一课不止是意味着现实意义,更意味着妹妹人生的最后一课。如果妹妹选择轻生和自我放弃,那会是杨德昌的电影。如果妹妹选择倒贴阿三,那会是王家卫的电影。可侯孝贤不会这样,平淡的去处理这三场大矛盾。妹妹的演技是真的好,在三次矛盾中把层次感以及麻木还有重新振作的勇气演了出来。

侯导的商业片原来是这样。叙事结构很简单,空镜还是挺合时宜的,门框切割画幅带来的遮挡感、透过玻璃的大全集、纵深镜头和场面调度都带有一种朦胧感和阴郁情绪,固定镜头下的灯光很出彩,用了很多对比色和鲜明的色彩暗示,城市的冷漠逐渐显现,但前半部分的零碎有些不知所云。btw生老病死的淡定陈述的苍凉感远过哀嚎的痛彻心扉。

候导的第一部转型都市片,还是熟悉的配方,但是这种摄影手法用在这部片里拍出的都市跟以前候导镜头下的乡土真的无可比拟。据说这是一部捧杨林的偶像片,只是因为还是独具侯孝贤风格,才没有沦为片渣,虽然本片在候导作品中不算优秀,但是不会太烂,特别是帅哥高捷,年轻时没想到这么俊俏,还有杨林的大长腿,天禄叔的闽南语絮叨,只能说不过不失的片子。

获得奖项

  • 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