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1985)

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UP:2022-02-10

《童年往事》(英语: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由侯孝贤导演,于1985年上映的电影。

童年往事

评分:8.8 导演:侯孝贤 编剧:朱天文 / 侯孝贤
主演:游安顺 / 田丰 / 梅芳 / 唐如韫 / 萧艾 / 吴素莹 / 陈淑芳 / 辛树芬 / 严圣华 / 周栋宏 / 陈汉文 / 胡翔评 / 林崇文 / 高重黎 / 陶德辰 / 陈志贞 / 江宝德 / 张宁 / 罗泽中 / 罗诚业 / 张家宝 / 罗勋琳 / 刘国宾
类型:剧情 / 家庭 / 传记
片长:137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 闽南语 / 客家话
影片别名: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 A Time to Live and a Time to Die / 生死同代
上映:1985-08-03(中国台湾)
IMDb:tt0090185

剧情概述

故事描写一家族的悲欢喜乐,面临生老病死之泰然的豁达态度,透露出台湾人敦厚本质,以及对生命成长的关怀,亦属于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此电影以侯孝贤导演童年至大学联考前之回忆自述为背景主轴,自传性色彩强烈。主角居所主要在嘉义市嘉义旧监狱旁的宿舍区取景,从这处充满日式风格的建筑群,构筑出那个年代台湾社会民众的集体回忆。

拍片缘起

侯孝贤指出,此前执导《风柜来的人》多参考自身经验,《冬冬的假期》则多是编剧朱天文的经验。从中也借此了解别人的家庭、成长背景与自己的不同,也会对自己家庭了解更透彻,才决定拍自己的自传《童年往事》。

侯孝贤说明,例如拍《冬冬的假期》就注意到朱天文外祖父的摩托车、时钟都有40、50年,还有手摇唱片机,除了显示前人珍惜物品,也表现出长久、稳定地生活在台湾,跟侯孝贤家庭就相当不同,因为从大陆来台的侯父以为只是短期在台湾工作、随时要离开,「这种疑虑跟不安,你不自觉地会受到影响。」

人物角色

角色名称演员备注
田丰孝炎的父亲
梅芳孝炎的母亲
唐如韫孝炎的祖母
萧艾孝炎的大姊
何孝炎/阿孝(童年)
何孝炎/阿孝(青少年,就读省立凤中时期)游安顺
吴素莹
陈淑芳
吴淑梅辛树芬孝贤心仪的对象,雄女学生

奖项

  • 第22届金马奖 (1985年)
奖项入围者结果
最佳剧情片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名
最佳导演侯孝贤提名
最佳女配角唐如韫获奖
最佳原著剧本侯孝贤、朱天文获奖
最佳原著音乐吴楚楚提名
最佳录音忻江盛提名
最佳摄影陈怀恩提名
  • 香港电影金像奖
「年度十大华语片」
  • 亚太影展
「评审委员特别奖」
  • 柏林影展
「国际影评协人联盟特别奖」
  • 都灵影展
「特别荣誉奖」
  • 鹿特丹影展
「非欧美电影奖」
  • 夏威夷影展
「特别奖」

轶事

台湾导演侯孝贤依据本身的成长记忆写成,故此本片有很浓厚的自传意味。侯导演原先拍摄主角高中时期的场景时曾向其母校省凤中申请拍摄许可,但遭拒绝,故后来电影中关于省凤中的所有校内场景皆是在其他学校校园(主要为高雄中学)所摄得。

简评

导演带有自传性质的影片。零散的故事中包含了三次离别。父亲去世于他的童年。那时他还不懂得生死相隔的意义,只是随着众人一起落泪。母亲去世于他的少年,他以为自己充满力量,厮混于街头,用叛逆和暴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却猛然经历至亲的离世,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生命的突然。他嚎啕大哭。外婆去世于他即将成年,面对不可避免之事,他终于学会了接受,用沉默表达自己的感情。童年往事,却在即将成年时结束,因为他一直依靠的长辈都不在了,童年也就真正结束了。此后没有人在为他的错误负责,没有人指明他前进的路程,他要独立承担自己的行为,比如,收尸人眼中的谴责。

从侯孝贤的开场旁白开始,就意识到这是一部自传性质的私电影。没想到截取的这段时间如此的恰到好处,这段特殊的时间下,展现了老中青三代对大陆的不同态度,姥姥一直惦记着大陆,父母本以为只是几年就回去,新一代对台十分融入且接受。不仅时期特别,三次的死亡也带给阿孝三次改变,无意识到声嘶力竭再到释然。阿孝作为第一人称,人物塑造很完整,时间夸大很大。而前半部分的小时候则最让我羡慕,能有如此精彩的童年,还能拍成电影,实在是太棒了。固定镜头加中低机位拍摄,重视构图严谨,每一个镜头都可以单独作为摄影作品,有点小津安二郎的感觉。加上永远的夏日,小城,有年代的家与环境,散文式的故事,充满哲理的小事件,让整个关于过程赏心悦目。而最喜欢的就是那条去大陆的路,最忍不住的就是姥姥的离世。

区别于候的其他作品,童年往事除了戏剧性外甚至隐去了基本的情节脉络轮廓,零散的收录着一些片段。宏观背景入口与生活微观层次的细致把握自不消说,但从开场的自白与风格已指明这将是以一种亲历者的视角来凸显作者口吻的复述,不免感到些许沉闷。尤其是前半部分叙述详尽的捕捉了童年特征,但镜头表现并无童趣,如此作为童年的复现有些沉重、难以共感,附上时代背景有着难以避免的说教感。但用候的风格来对往事进行重述与演现太合适不过了,对流淌的生活不发表评价,对流动的影像不掺杂表达,童年而非一个人的童年,而是几代人的历史,我得以在此刻目睹不同时期下成长所历经的仪式重合,寻找他人话语中的道听途说。

第一部侯孝贤,全片都很沉浸,没有夸张的戏剧冲突,他拍的就是真实的舒缓,有一搭没一搭,甚至时不时“凝滞”的生活节奏,而组合起来又极其韵律和谐,甚至让观众有时间跳出剧情外,脑中播放自己童年的私影像,导演、观众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应和共鸣。夏天的风带着芭乐的青涩气,尽管我是北方人,也能嗅到相似的童年味道。带着乡土的底色娓娓道来,不疾不徐,想起童年的时候就是这么把一点点细碎的回忆抻开反刍的:唠叨着我听来不着边际的话的奶奶,她总要回老家,我总是不耐烦,使性子冷淡她甚至顶撞她。当时没有“收尸人”瞪我,我心安理得的过完了一个没心没肺的童年。关于故乡和身份认同,片子里铺的很细,一切都很细腻,向往回大陆的老一辈、想回却为了生计藏着掖着的中年人、扎根台湾的青年人...只能说到这了。怀念除了曲奇啥都有的曲奇盒子。

名字里有个孝,最后却成了别人口中的“不孝子孙”。侯孝贤像一个很有故事的老人,身上留着被武士刀砍过的伤疤,用支支吾吾的话语,说出了这样一部被分割的片段化的极具悲剧色彩的个人传记片。对童年成长经历的映射,依旧是钟爱的空镜与固定长镜头,平移的镜头特写看过每个人脸上的神情。屋里的竹制家具,沉默劳作的阿婆,蜡黄的灯光,深夜漆黑无人的街道,画面无声却充满情感与诗意。前半段的观感要比后面好,笔墨重在家庭,情感更细腻,亲人的离世,孩童的无知迷茫,性格的突转,死亡带来伤痛的同时也给予了成长。当主体转变为以阿孝为主体的“帮派青年日志”,丧失了些许温和,尽管“父亲自传”的煽情来的很突兀,但结尾阿婆的死还是令我深感难过。虽然过往无法挽回,就像那条阿婆一辈子都没有寻到的回大陆的路,但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有我的陪伴。

从大陆迁到台湾的一家人。先是爸爸因工作过去,随着爸爸工作稳定一家人也跟着过去。爸爸总是不爱言语,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字,家里的妈妈和女孩子总是在干家务,男孩们总是跑来跑去。奶奶时不时地挎着一个包袱找阿孝说要回大陆去,其实她不知道怎么回去,她只知道她要回去,不停地走,傍晚就会被黄包车拉回到家门前。这就是乡愁,令人动容、流泪、感动。直到妈妈去世,整理家里东西时才发现爸爸写的日记。他说他没想到在台湾一呆就是一辈子,他本来计划住几年就回大陆,所以买的家具都是很便宜的,他知道自己有肺病,所以从不与孩子们亲近。这就是侯孝贤独有的那份人文情怀,写满着乡愁,写满思念,写满对对岸的牵挂。

“在所有的姐妹中,她最为念旧;她对往事的记忆也最为完整。因为即使在她血气方刚的青年时期,她仍然在人生道路上拾取了很多东西:凶兆、绝望的目光、渴望的神情、何为善良、死亡和灾难的声音,还有童年时的嬉戏之乐。虽然还要再过一些年,她才能领会这些东西的全部含义,明白它们的重要性;但是终其一生,她始终对这些情景满怀兴趣,关注它们可能对人产生的影响。”—《合肥四姐妹》早上看书看到的一段却好像是在为下午这部电影在作注。的确,日子是在疯长,但往事却并不如烟,那一段常常被提起回大陆的路,那竹椅的用心和缝纫机的胜利,那琐屑的日常和青春的悸动,都藏在这一帧帧画面中,随着时间的推进又重新晕染开,那么真那么实那么动人。

是看的时候默默流了眼泪的电影,侯孝贤导演和杨德昌导演的电影给我的感觉挺像的,用一句话形容大概就是“带着温情的残酷诗篇”,杨导的比侯导讲述的格局更大吧,侯导的相对更注重个人情感(?童年往事是散文式、碎片化的真实,我看到了阿孝的童年,也看到了自己的童年,里面那种年代感让我失神,阿婆不断地走着回去大陆的路,这段路唯有阿孝跟她一起走过,可是也只留下了摘芭乐的美好了。这是从阿孝的视角讲述的,所以阿孝小时候爸爸去世,对妈妈的凄惨痛哭,是在浴室转头那抹懵懂震惊,等大了到妈妈去世时,我想失声痛哭的阿孝是真正长大了

倘若你感到很累、很烦,内心难以静下来的时候,不妨放下手机,好好品一下侯孝贤的这部《童年往事》。通过侯孝贤导演细腻动人的视听表达,去体会生活的本质,去追忆自己的童年。哪怕只是静静地欣赏侯导拍摄的每一帧空镜头:停在院子里有阳光照着的单车、房间内的空藤椅、街道上的树与人、夜幕下橘黄色的路灯,每一幕画面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却耐人寻味,给人以安静的力量。当然,最动人的仍然是影片关于人、关于时代、关于岁月、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永远过去而不能复返的童年时光。那种影像的质感常常让我觉得电影很美,那种文学般的细腻表达常常让我觉得生活很有味,看看侯孝贤的电影吧。

【95分】公选课上放的第二部电影,后又在b站上看了高清版。侯孝贤的半自传之作,前半段拍童年,后半段拍青春,节奏依然沉着平淡而温情满满,诸如亲人逝去与街头混战的剧情也淡化在非戏剧性的乡镇风土人情中,而童年正是在日常的流逝中成为往事、青春的成长也正发生在荒废迷茫与躁动不安之中。难得的是客观的叙事也能将家庭中各人物的处境与心态描摹得立体而动人,“我”除了自身成长外,也在片段式的回忆与叙述中见证着家庭的苦难与命运的无常,婆婆与父亲是在时代洪流中忧伤无奈的存在,母亲与姐姐的命运则是被迫地成为重男轻女社会中贤惠的角色。摄影与配乐也是点睛之笔,在南方阴雨潮湿的氛围中成就了侯导独有的时光质感。最后不免要与风格相似的小津安二郎对比,可能在整体处理的从容感上还存在着细微的差距。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越来越能坦然接受死亡和命运的无常。这部电影不单以阿哈的成长视角来阐述故事,他的经历是与家族的历史紧密相关的,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家庭中看到时代的变革,看到每一个人的酸甜苦辣,那种真实的力量是最能唤起共鸣的。其中最有意味的是阿哈和阿婆的联系,两人贯穿了电影首尾,像是一根细细的丝线将整部电影密密编织起来,阿婆带阿哈走的回大陆的路更是显得意味深长。整个故事细腻又忠实地描述了一个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类似经历的故事,毫不刻意煽情或虚构苦大仇深的冲突(类似活着),这让我们更容易共情和品味。泪崩。

导演半自传的一部电影,看着非常舒服的带着故土情怀的电影,不免带着淡淡的忧伤。碰撞的弹珠,旋转的陀螺,墙上的乘法口诀,戳破的自行车胎,与不良少年之间的群架,示爱的情书……和祖母一块摘芭乐,一起吃冷饮……真的是年少不知愁滋味。人际变更,沧海乡愁,上一代去台湾的的人永远与大陆有割不断的联系。父亲的竹家具是乡愁,祖母的梅沟桥事乡愁,父亲最后也没能回到故土,祖母回大陆的路也没有走完。中间几度落泪,总能引起共鸣。最后阿孝骑车尾随向比自己小三届的女生送情书那一段也太逗了,青春的年少真的是什么都敢做,为了女生的“等你考上大学再说”,他放弃了军校保送参加了大专联考。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

获得奖项

  • 第3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论坛及新电影论坛最佳影片 / FIPRESCI Prize —— Forum of New Cinema
  • 第5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第5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获奖:Rotterdam Award —— Best Non-American/Non-European Film
  • 第2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2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女配角 / 最佳原著剧本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最佳音效 / 最佳录音
童年往事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