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城记(2008)

24 CityUP:2021-07-01

《二十四城记》,英语片名24 City,是中国电影制片人贾樟柯2008年编剧和执导的一部电影。描述了一个因开发新楼盘而搬迁的成都国有企业的三代(1950年代、1970年代、以及现在2008)人的生活经历。制片过程中该片曾名为《二十四城故事》。

二十四城记

评分:7.4 导演:贾樟柯 编剧:贾樟柯 / 翟永明
主演:吕丽萍 / 陈冲 / 赵涛 / 陈建斌
类型:剧情
片长:112 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日本
语言:汉语普通话 / 四川话 / 上海话 / 东北话
影片别名:24城记 / 二十四城故事 / 24 City
上映:2009-06-03(中国大陆)
IMDb:tt1103963

片名

电影《二十四城记》片名中「二十四城」,是来自于一个真实的同样叫「二十四城」的华润置地商品房开发项目,该项目是在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厂原址上所建。至于该楼盘为何如此命名,一种解析是来自于电影中售楼小姐的解释,是因为一句古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该诗曾出现于现代翻译家罗念生所著的《芙蓉城》,但具体来历未提。除了拍摄电影之外,贾樟柯还声称将出品一部关于这个地方的纪录片。

故事梗概

该片的叙事风格被评论家们描述为虚构和纪实的混合,它包括五个真实访谈和四个由演员表现的虚构的访谈场景。

访谈的顺序为:

  1. 何锡昆:二十年前是钳工,讲述他的师傅王芝仁为厂节约工具材料的故事,并探访了他的师傅。
  2. 关凤久:原保卫科长,后任厂党委副书记。简述这个厂从辽宁搬迁三线来的原因。
  3. 侯丽君:原工人,后来下岗。讲述第一批从辽宁到成都的工人其母亲1972年第一次回辽宁探亲的故事,以及自己下岗之后生活的艰苦。
  4. 郝大丽(吕丽萍饰):原工人。讲述在1960年代、1970年代工厂工人的生活比中国普通人好,但今天衰败了。还讲述了她作为最后一批从辽宁到成都的工人在奉节丢失了3岁的孩子的故事。故事结尾她在电视中看老朝鲜战争电影《长空雄鹰》。
  5. 宋卫东(陈建斌饰):1966年在工厂出生的子弟,现任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讲述厂的巨大的规模,以及小时候和成都当地孩子打架的故事,和在1976年周恩来逝世时的情况。还讲述了他的初恋情人因为该厂情形不好和他分手的故事。该情人的发型和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中山口百惠扮演的幸子一样。采访结束时响起《血疑》主题歌《谢谢你》。
  6. 顾敏华(陈冲饰),因为长得像电影《小花》中陈冲饰演的小花而绰号“小花”。1978年从上海到厂里工作,作质检员。讲述了1970年代上海住房紧张,于是来到成都工作的情况。刚来的时候被人称为“标准件”,即厂花。还回忆了工厂使用一个牺牲的试飞员的照片提醒工人注重产品质量。还讲述了自己离开工厂之后的不成功的经商经历,和至今单身的原因。最后的场景是顾敏华看电视中的电影《小花》,听其中的李谷一演唱的主题歌《妹妹找哥泪花流》。
  7. 赵刚:1974年出生的工厂子弟,成都电视台的主持人,讲述了自己在吉林的技校中思想转变下定决心不做工人的故事。故事中提及台湾歌手齐秦的《外面的世界》。
  8. 苏娜(赵涛饰),1982年出生的工厂子弟,现在以为富人去港澳购物为生。讲述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对父母辛勤工作的感伤。

故事谣传

不少中文媒体称该片讲述的是“三代厂花的故事”。但事实上电影中除了陈冲饰演的小花曾被称为厂花,其他人和厂花毫无关系:郝大丽是一个丢失孩子的普通女工,而苏娜从未在该工厂工作。

获奖和评价

《二十四城记》入围2008年第6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9年3月9日,第十届西班牙拉斯帕尔玛斯国际电影节授予贾樟柯及其作品《二十四城记》电影节十周年杰出艺术成就金伯爵奖。

美国报纸Hollywood Reporter将这部影片称作一部“现代中国的动人悲歌”,并认为这部影片的纪实手法“普通简单,但荡气回肠”。

简评

类纪录片形式呈现,估计科长就是想制造出这种龃龉不合的间离感,知名专业演员扮演普通人,拿到国外去放映大抵没啥问题(虽然陈冲也是熟脸了),但放在国内尤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演员的价值愈加凸显名气也愈加放大,于是违和感也渐次增长着;这个片子剧情非常好理解,贾导想表达的情怀与感念也基本在面上,所有的美术设计都能将人代入时代背景,只不过看完之后更像参加了一场内部作品交流会,不太像看电影了。// PS. 片尾赵涛说着说着天就慢慢黑下去,那个镜头的时间感真是特别强烈,体会到纯粹电影艺术带来的感动,仿佛具象了意识——人在怅惘放空或若有所思时下意识表露的微小脆弱,仿佛干冷冬日触到静电那短瞬的噼啪声,是一种尽其哀伤之后转眼就忘却的美丽。

无论是要表现怎样的记得,怎样的记忆,这几个再面熟不过的演员还是让人产生了不适感,是不适而不是抽离。我总觉得让观众保持清醒和距离感,并不是这样突兀的表达。比起直接运用面熟的演员演绎,我更喜欢前几个非职业演员的表达,他们在说自己的时候,已经有很强的导演表达在里面了。一人一个直面的长镜头、采访的斜侧拍、再聚首的“无对象式”特写......很多很多既拍“真人”,又寄情氛的镜头和音乐的运用都很让人赞叹。还是更喜欢这种细水长流的暗涌,职业演员的真实叫板我有点欣赏不了。

08年就用这个纪录片故事片结合的方法,挺有意思的,吕丽萍的表演前半段真不太好,念这个从东北到成都的过程,有意没意的卡词貌似是在回忆以往,太容易让人看出假了。陈冲老师搭在理发店椅子上回忆,有很多动作确实凸显她身为上海女人的时髦美,但你一个生活在那的人,在这张椅子坐过那么久,一般都会有喜欢摸摸椅子这些动作。通过我浅层的观察,很多人在回忆往事历程中的深刻点时越是平静,手还会收在双腿中间,而不是演讲式的打开,吕丽萍老师在讲述的后半段表演中收了一些,平静多了,还是有动人的时刻。还有这种访谈式的方法,看着太累了。陈建斌老师非常好,但也是因为他利用香烟这些道具,可以更好的把控谈话的节奏。非职业演员因为有过往回忆,体验更深,动作符合年纪、情境、角色,不失水准。

滥情的、浮于表面奇观化的对历史记忆的简化与消费,纪录与搬演的交合构成虚与实的张力,但却并没有达到点明题旨、追忆历史的作用。依靠抒情音乐与人物定格来煽动观众情感,可惜叙事过于浅显薄弱,不但没能深入探求复杂暧昧的历史记忆,甚至没有讲好每一个人物的故事。矫情又装逼,滥情又浅白。不过以国企改制为背景的家庭与城市生命史倒是我一直想做的东西陈冲扮演放谈对象说当时有部电影叫《小花》,唐国强陈冲刘晓庆演的,虚拟与现实再次交错,虚实边界被打破,人物负载了更多超越角色自身的指代符号。陈冲演的这个顾敏华那个劲简直跟《太阳照常升起》的林大夫异曲同工

电影秉持着贾樟柯一贯的“对即将消逝之物的缅怀”用“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结合方式,创作出了一部“伪纪录片、伪剧情片的共同体”。只要你真的喜欢电影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细细品味,在平淡无奇的表面下本片有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听听故事、回忆下过去、看看表演、思考下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变化。而影片里面多处夹杂的空镜头就是给观众留出的“品味时间”。非常有趣的电影。PS:说下几位大腕的表演——赵涛不多的成为了贾樟柯电影的“加分项”;陈冲无可挑剔;陈建斌也属上乘;吕丽萍相比而言就差很多了,不是她演技不好,而是她是几个人中最“演”的一个。背词的感觉太严重,镜头感太强。不自然不真实没走心,满脑子不是人物而是摄影机。没有演出普通人面对摄影机的感觉。学学王砚辉吧。这种演员只能演正剧,现实主义真的不适合她。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一点思考:弹幕有人说贾导这叫“伪纪录片”,确实。但是的确给我的感觉是,真情实感真实发生在某人身上的,不需要被表演而自然而然呈现在镜头前的东西,无论是演技再高的演员都是不能比的,这也许就是纪录片不可或缺的原因。不管片中的演员在贾导的长镜头前表现的如何自然如何流利,表演的痕迹总归是有的。我们看电影是知道角色是角色演员是演员的,但在这样的伪纪录片里,真实的人物和演员是有对比关系在里面的,并且每位演员背后都有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伤痛,你不得不去想如果真人在镜头前讲述会不会更好。另外就是贾导的镜头语言,你不管怎么不理解,怎么觉得他为荒谬,你都得承认他的镜头很有自己的风格,很新颖。旧厂子里孤零零坐在板凳上的曾经的员工,双人打羽毛球的景深,公交车里的诉说,放着药瓶的窗框和框中的人…

不行啊,感觉这时候科长还沉浸在《三峡好人》的废墟美学里面没缓过劲来,但是在这部里面完全不美没有质感。本来是以纪录片的视角可以当做《铁西区》在南方的镜像之作,但是演员的加入直接把人物访谈的真实性大大削弱,也把作品的层次削弱一层,有演员加入观众还要分心去思考表演如何,其他人都还好赵涛最后那个四川话真的糟糕,普通话也是一股子山西味,何必呢?虽然之前的作品也很多流行音乐的加入,到这部里面音乐太刻意了,提到某个作品音乐就出来了,还有《小花》的镜头也是。你就不是真实的发生的东西,我怎么去感受你的真实情感呢?这些造作的表演 故事 音乐 诗句 镜头把本来真实的力量都消解掉了。

欧阳江河的诗很好:“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劳动是其中最深的部分。”贾樟柯的这部片子所呈现的正是这种感觉,它展现了中国工人在劳动中的梦想、愚昧、无助和幻灭。它把几代工人和工人的孩子聚集在镜头下,建构一个介于虚构与真实的“历史”。城发集团是真实的,说话的人是演员;故事的场景是流动的,每个演员独白的语言却是凝固的。这是一种“表现”的方法,不去追求真实,不以真的记录为记录,它会时刻提醒我有个镜头在那儿,我所看到的只是拍摄的真实。演员甚至都不是面向观众讲述的。它现实主义是好的现实主义。

怎么来说这部电影呢,原本是奔着看一部剧情片而来的,通过小人物的小故事去欣赏一个时代的落幕,这一直是贾樟柯导演所擅长的,而且他的电影看上去都很“土”,细节却十分到位,这也加重了电影的真实感,可是本片却不是那种剧情片风格,而是一种伪纪录片的方式,虽然也有着一些闪光点,但整体看下来还是没有他之前的作品那么让人印象深刻。故事方面虽然依然是以小见大,通过420厂的历史去谈时代的发展与遗忘,从腐朽之中呈现荣耀,但这种采访式和多达八个角色的设计,也冲淡了本片故事的完整性,显得有些零散,加上导演一贯的慢节奏,或多或少让人看得有些累,而且与其让一些演员来演这样的故事,为什么不直接做成纪录片呢?

其实有个把镜头切到在舞台上打羽毛球的镜画面已经把贾樟柯的意图暴露得很明显了,贾樟柯没有意在表达历史,而在于整个片子(包括专业演员的虚构性、文学性的故事、诗歌的改编等)整体的传递。这不是一部纪录片(纪录片不是贾樟柯擅长的领域,比他好的纪录片导演也有很多),而是一部表达着历史的“虚假”与当下的“真实”的实验片。我们被历史...欺骗,我们能否反过来篡改、表演历史?说白了,人是会自己骗自己的物种,我们所能接受的虚假的程度在哪里?

纪录片混伪纪录片,那么专业演员们到底是在扮演什么角色呢?本片别扭的地方,不在于演员们演绎了多少真实,实际上这些演员们都表达地很好,最别扭的地方在于它的大杂烩,与420厂、工人不相称的可谓有些做作的过渡文字,与真实相对的高超的表演,莫名其妙的转场效果。最别扭之处恰恰在于,陈冲的角色说自己像陈冲那处,简直为电影营造了最致命的荒谬感,似乎贾樟柯脑袋突然一抽,说这个桥段真有趣,可在我看来,实在是拙劣一笔。喜欢的地方,420厂的下行到消逝与时代的上行镜头的嵌套式对比。

《二十四城记》无疑是一部洗净另类,彰显主流的片子,无愧为一部大师级的作品,虽然比较“主流”地起用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大牌明星,不过吕丽萍、陈建斌、陈冲、赵涛等演员在贾樟柯的镜头中确实无瑕,一个带着刺鼻水泥味的工厂的故事被呈现出来,无限接近纪录片,但却带着故事片的淡淡伤感、煽情,呈现出在电影院里很难购买到的抽象的回忆,但是等你走出电影院,在不经意中闭上双眼,影片中呈现的世界却无比具体,清晰而坚硬,比起剧情生动的商业电影在落幕之后的船过水无痕都更加真切。

获得奖项

  • 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提名:最佳女配角
  • 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
    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
    提名:最佳摄影 / 最佳原创音乐
  • 第61届戛纳电影节
    第61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60届戛纳电影节
    第60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