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2007)

UselessUP:2021-05-05

《无用》是贾樟柯2007年导演的一部纪录片。它是贾樟柯在2006年的《东》之后的第二部纪录长片。这部影片讲述的发生在是中国的时尚界和服装产业的内部情况,记录了广州服装流水线上的工人、巴黎高级时装周上的设计师马可,以及在山西因服装大规模生产而生意冷清的裁缝们,这三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况。该片由西河星汇协同中国电影协会及Mixmind艺术设计公司出品。本片曾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无用

评分:7.2 导演:贾樟柯 编剧:
主演:马可
类型:纪录片
片长:8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 粤语 / 英语 / 法语
影片别名:Useless / In-utile
上映:2007-09-03
IMDb:tt1094286

无用简介

炎热潮湿的广州,某服装厂内,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职工在喧嚣闷热的厂房中紧张忙碌。靓丽新潮的服装经一道道工序制作出来,行销各地。独立品牌EXCEPTION(例外)的服装也在此诞生;青年设计师马可与好友创立了别具一格的“例外”,她将自己对时尚、历史、文化的感悟全部融入服装设计之中。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巴黎时装周,马可带着“无用”系列来到这个时尚之都;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汾阳,由于服装工业化的批量生产,致使地层的个体成衣制作受到强烈冲击,有的人选择坚守,有的人则被迫改行,为了生计钻进漆黑危险的窑洞……
  本片为贾樟柯“艺术家三部曲”第2部(第1部《东》),并荣获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影片。

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纪录片奖贾樟柯

简评

工厂生产让大多数人都能穿上衣服,到她嘴里就是劳动密集型,出卖劳动力。玩概念啊,一针一线倾注感情,既然谈感情了,那必然要伤钱。为了脱离群众而去脱离群众,为了刻奇而去追求平凡。无用唯一有用之处,就在于名字就直言无用了。开口就是对现状不满,使命,祝她下辈子美利坚吧。转场两分钟就让马可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小丑,这可算是科长最好的一部纪录片了,不过仍是在“导”纪录片,总是感觉别扭。也不知道马可是被科长骗了拍成这样,还是真的蠢。

还挺喜欢工厂和汾阳的段落的,有一些镜头很有趣,汾阳那里拍晾衣绳上挂着的衣服,横向拉过就像是在展架上展出一样。看的时候想到了很多,比如前几天读到的花森安治说的惜物的态度。又比如费孝通在谈中国应该如何工业化的时候提出要保留手工业。但终究好像又走了一遍老路,先是彻底的工业化,再是如今都市人又开始追求个性化,重新对手工艺拾起兴趣,但主流仍然还是快速更新的消费方式。

片头是对服装流水线产业的图景式描写,以体现出后面个性化设计服装的一种对比。无用是一个品牌,也是一种态度,包含了对于现状的愤怒与对个性化的追求。这是一次例外,正如创造的这个品牌名字的一种含义。而内地的手工业者正在消亡,被淘汰。在手艺和生计面前,大多人都会低头。那些沾满气味变得脏旧的衣服,其实背后都是一个个故事与鲜活的生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可以有一次例外,也会有无数个无用的品牌出现~

喜欢!记录下印象比较深的几点吧。片子里马可说她创立品牌的原因是看不惯市面上的服装,想做不一样的东西(实在是过于时尚界的答案hhh),镜头一摇是高级商场里的LV,prada和dior,但追根溯源,这些牌子也曾是非常私人的名字,也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对服装的热爱与创新,逐渐变成一个标签,一个符号和阶级的象征,他们本人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吗?不知道。片子的后半段来到汾阳,在这样一个小地方,服装和人的交集在修补裁缝店,花小钱延续衣服的使用期限才是重要的。买衣服的地点是市集上的大棚和超市,只能挑选那些在工厂中批量生产拙略抄袭的衣服,但看着一位女工穿着粉色衣服戴着粉色墨镜出现在裁缝店,我还是感动了,突然想通了我一直喜欢县城美学的原因,鲜亮的色彩粗糙的花纹被粗暴的组合在一起,不就是一种异常直接的情感表达?

世界工厂和劳动力转移到中国后,服装业反而受到了冲击,出口第一却无自主品牌,变成外资希望看到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工厂,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lv和dior甚至还举行聚会…而北方贫困地区更为凸显的是,历史悠久的手工裁剪难以抵抗工厂的成本战,我们这个国家在逐渐丢失掉手工艺的传承,西方却只认定制的才算真正的西装,结尾的缝纫机应当是中国整几代人的记忆,姥姥那架早已不知去处。

初次知道马可是在今日美术馆的一个展子,顺藤摸瓜找到了贾科长的这个关于这个服装设计师的纪录片。镜头总是以一种观察者,而不是介入者,的视角在讲故事,尤其是第一段对服装工厂的描述,非常真实而且舒服,因为我也曾造访过这样的工厂。真的很欣慰又一个着眼于服装行业的纪录片。归根究底,吃穿住行,穿还能排老二,要想在人人都要用的东西上弄出个名堂,那就是要去赋予它理念,或者编个品牌故事。在看到对马小姐的采访之前,觉得衣服还挺有意思,但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年她还是在用2007年的衣服说事;听了她的讲述之后,感觉她也许只是比大多数服装设计师幸运罢了。至少于我,我希望做出能让更多人穿上的漂亮衣服,而不是故事讲的华丽的天价皇帝新衣。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部片子在讽刺马可呢?我反而觉得马可的很多观念确实有打动我。作为一个艺术家,她能做的,不就是去反思,提倡一种新的理念吗?让我们更加珍惜物品,不拘一格地去突破已有的审美。她所说的“手工物是有感情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传递”。这种观点未必就不被纪录片后段呈现的江西工人们所认同。当然整个手工业的商业化、普通裁缝生活的困境也是真实存在的,而现实正就是这样,多重维度的呈现。纪录片中最让我感到不适的部分,可能就是当那些法国模特们穿上「无用」的衣服,摆出造型,她们有多程度上能够理解「无用」的理念呢?当被艺术市场驯服后,个人的努力也会被磨损。这大概是无可奈何的。

“如果不经描述或重构,我们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一无所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生活在诺大未知的世界之中总有某处相同或牵连之处,无论是《通天塔》亦或是科长的这部影片都在重新结构现实重新获得连接。从巴黎时装周到广州流水线作业再到山西汾阳早已被工业挤压的无处可去的裁缝店的结构就呈现了这种由局部现实所构成的整体现实,三个场域之间因“服装”有着某种联系甚至互相影响彼此的生存。不同场景之间的转换衔接的真好,科长再一次将城市化中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碰撞记录下来,颇具真实电影之感,但自认为应有搬演成分,不过素人演员在镜头中的拘束与自然的本能举止也在增强真实性,开场几段无言的缓慢横移长镜头,我们注视着打工人群像的工作状态,主动解读参与影片的拍摄,流行音乐加入科长一向的特色。另外马可的服装艺术品很有冲击力,厚重感

原以为是拍的工厂生活,在流水线上充当零件的工人们的“无用”,从服装生产到设计师,脱离工厂走向光鲜亮丽的巴黎,办的是一场“无用”的时装秀。这种向上攀升的巨大落差感,使得所展示的内容变得些许魔幻。可以看出科长对于汾阳的深情,从泥土中来,到尘世里打滚一翻又变成泥土。那些扫视的镜头如同打印机很清晰得还原了时代下的中国一角,无用是一种态度。裁缝无用,讥讽般的笑话。

第三段开头镜头的转移,类似《白气球》的用法,镜头仿佛有了自我意识,忍不住追随关注,即使煤矿工人很少说话,或者正是因为他们如此沉默,镜头才更应该离开马可转向他们…准备走秀的模特和洗去煤渣的矿工如此相似,无用作为品牌如何立于工业机器之外,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就没有丝毫情感吗?《情人》不值得献给他们吗?同样是聘用工人即使手工织布又能注入多少情感?往土里埋一埋挖出来就是历史的观念可太中国了,也太心酸了,有意无意cos秦始皇的同时,多少人像衣服一样自甘成为工具&奴隶

不带感情色彩的制衣流水线工厂,标新立异赚着大钱的国际级服装设计师,被社会逐渐边缘化艰难度日谋生的汾阳裁缝,三者都摆出来,抛给观众自行解读。让我很不满的一点是,片尾字幕表里的“人物”一栏只写上大设计师的名字,却不写其他被拍摄的人物。尽管从片头已知这部纪录片是由设计师的公司赞助,但这样仍然是不公平。

真替“无用”这个名词感到可惜和难过,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部眼界极其狭隘的广告作品里完全被误读、被利用和被污名化。从传播学角度来讲,马可的“无用”和贾樟柯的《无用》其实是互惠互赢互相“有用”的共谋关系。只有对于那些不停劳作的工人们来说,它们是真正无用的美学。显而易见,作者在借衣服展示贫富,也在借传统手工业与现代工业彼此对立的假象来表现城乡之间的冲突。巴黎在展示历史、概念和设计,汾阳则在表达经济、实用与日常,这两种平行而平等的生活方式却被能说会道的艺术家叙述成小众与大众、前卫与落后、自然与扭曲、奢华与朴素、高端与底层、过度消费与低度开发等等这些二元对立的社会矛盾。毫无疑问,贾樟柯在依凭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虚构一种无用的真实。

获得奖项

  • 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地平线纪录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