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2003)

Tie Xi Qu: West of the Tracks - Part 1: RustUP:2021-08-13

《铁西区》是王兵导演的纪录电影,由《工厂》、《艳粉街》和《铁路》三部分独立的影片构成。

剧照演员表影评
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评分:8.5 导演:王兵 编剧:
主演:
类型:纪录片
片长:240分钟(法国版)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ie Xi Qu: West of the Tracks - Part 1: Rust
上映:2003-09-07
IMDb:tt0389448

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简介

中国重工业基地沈阳一家大型工厂,工人在破败的休息室休息过后,摄影机随他们来到同样破败的浴室,安静地听完他们对生活的各类调侃(下流玩笑话、喝酒赌钱、某家工厂倒闭之后工人的出路等),又随他们来到车间,听到小组长宣布大伙明天全部下岗的消息。数月过去,有工人返回工厂找寻还可以卖钱的玩意。
  摄影机来到某家简陋的疗养院,这里躺着在工作时被污染了的该间工厂的工人,他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对着唯一的一台电视机或自己唱歌或看电视台放的歌舞晚会或看毛片,但无论何种“娱乐”,都无法令他们激动,他们基本上不再对生活有要求,关心的只是“公家”可以给多少抚恤金。

简评

不知为何,稀稀落落的把王兵导演的《铁西区》补完了,九个小时的纪录片,讲述了沈阳铁西区老工厂的人间往事。最后的那段火车驶过,与其说是沈阳在那个时代的落寞与死寂,不如说是整个东北在历史车轮下的无奈与痛苦。看完之后对那个时代的伤痛无以言表,只得将那一段最悄无声息的故事肃杀,把时代的沙撒下,轻浮之下又将每一个人击溃压垮。很伤痛如今的东北,无可难何又会给出微弱的希望,抓不住看不见摸不着…

为什么我看的这版本只有两个小时。好爱看这种纪录片,只要一点点时间,就能窥探到某个时间某个空间某个个体或群体的生存状态。工厂车间里几乎不间歇的嗡鸣,明亮到刺眼的黄色灯光,澡堂里瘦巴巴的青年扭打作一团,中年人下岗后无所事事聚在一起打牌吹牛抽烟喝酒戏谑调侃口无遮拦满口屄啊屌啊……时代好像碾不碎东北人的生命力和幽默感,它们如此顽固地寄生在人身上。另外,我现在每天就是在“设计”这样的钢铁工厂,看着竟然有些亲切。另外,绿色墙皮和本部宿舍走廊一样,时代感啊。

4个小时的影像是如此熟悉,不管是史料价值还是影像价值,本片的存在意义是巨大的,比起所谓的“东北文艺复兴”的那些小说需要经验的想象,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观看“铁西区”系列,近些年来国内采用方言加上地域特色气质的电影也是缘起于此吧。这是一个我童年记忆中的复苏,巨大而又衰败的工厂,一座城市依托而生,个体留存的集体主义乐观,所有明明知道自己会下岗的工人们没有依据的乐观,一种曾经的宏大精神的垮塌。这种毫无察觉的摄影下,工人的脏话、赤身裸体的洗澡、肆意懒散的姿态,让真实流露出来,毫不崇高、豪不做作、毫无掩饰。.寒衣节

【10】毫不夸张地说,这片子的录像带该当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因为它不仅讲了东北下岗潮,催生了日后的《钢的琴》、《白日焰火》、《漫长的季节》,更折射出千禧之交我们全面“挂she皮走zi路”的真相,没法想象王兵是怎么取得工人们的信任的,很多手持跟随、贴脸贴臀特写镜头,去除记录者画外音仅以字幕补充信息都展示出了制作组的绝对真诚。看本片时正在学校招待所隔离,对面是一批高楼大厦,但底下就是一片工地,城市白领和赤膊工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或许hierarchy是碳基生命社会的必然产物,财富的原始积累总是沾血的,那么道德、法律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我们做艺术的又能做什么?向权贵摇尾乞怜吗?从二十年前的《铁西区》到如今的《youth》,王兵已经给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答案。

四个小时太长也太短,观影体验可用痛苦来形容。拍摄者在镜头外几乎毫无存在的迹象,模糊的画质和最真实的生活画面让它甚至像是从监控画面里直接剪切出来的。我没去查导演的故事,但我想他一定在开始拍摄之前就与他们相处了相当长让人难以想象的时日。画面永远是暗的;唯一有印象的亮色场景是酒席后的ktv和墙上尚且鲜亮的标语,所谓的春风倒也只存在在这些地方。最喜欢的场景则是疗养医院里奇妙的合奏,几乎要落泪,萨克斯怎么会听起来这么伤心的?

()// 粗粝和纪实的风格让人想起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不同的是本片连人物也感觉不到摄影机的存在(应该是拍了很多素材、长时间跟拍,然后筛选,也是完全不同于安东尼奥尼的自然主义风格)// 素材没有经过严格组织或剪辑,人物的语言和内容直白真实,但背后的现实十分凄凉,连人物的笑声也是无奈和苍白,破败的工厂也与工人命运互相映衬 // 开头的火车镜头总是让人想到《浩劫》和《日瓦戈医生》

当初唱着东方红的那群人,如今走进新时代了吗?还在前仆后继跟着党走吗?最后火车的鸣笛仿佛是为那个逝去的时代和被遗忘的人们唱的最后一曲悲歌。纷纷下岗失业后,又有多少人可以重新来过?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的资本。印象最深刻的对话,一段是一个人抽着烟在更衣室跟王兵讲自己wg时期上学没人管后来什么都没学到就直接下乡,回来后进厂如今又遇到厂子倒闭,满眼都是无奈与悲伤;一段是一个人坐在桌前给王兵讲这些厂子如何因为政府拨款缓慢而倒闭,翻阅账本时他那被机器切到只剩大拇指的左手实在令人唏嘘。奉献了一生,最后只落个5300元下岗费和医院里治疗铅中毒的一个月调养。(王兵真是当今第一透明人!如何成为墙上的苍蝇?如何在男澡堂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拍摄?看到片子最后我都开始习惯性骂人了!

因为对工厂的陌生,每一个画面对我来说都很奇观,很“好看”,但拍摄者的态度又十分谦卑,好像只是想和拍摄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他把自己缩减到很小,态度仅存在于素材的选择和组织。每一个镜头力图完整,避免了符号化和表意化的功利。如果那样做,影像是很容易被缩减为信息而被抛弃的。最终的结果是,电影给予了人们在荧幕上的存在,一种物是人非后仍然存活的物质性存在。本片像一个见证和路标,人们如果想回头了解那个时空,在翻看卷帙浩繁的书面资料前,可以以此为切入点

卢卡奇认为工业根本意义上仅是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客体而非主体。铁西区承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辉煌成就,也目睹体制改革后骤然崩溃的经济建筑,从鲁尔区到底特律到铁西区,工业化于人类而言不过是文明进程的阶段,而当剩余价值被榨取空尽,当劳动力变为空泛的能指,当信息化变成不可逆转的历史取向,那些被时代放逐的,被消解主体存在意义的下岗工人,便作为符号的不及物意指和破败工厂的实体压缩成一个平面,融入历史,成为废墟的一部分。评论谈到王兵尊重工人作为人的事实,我不认同,其不厌其烦地刻画枯燥的厂房作业而仅插入零星碎屑的对话讨论恰恰定义了工人的配角身份——表面作为刺激生产活动的必要条件存在,实际却沦为巨大机器客体性的附庸,化作资本零件,如多次拍摄的工人裸体——暴露的生殖器表现欲望的去势,只剩下被工厂机器阉割的无能肉体

被直白冷漠的镜头语言震撼了,它就好像这间工厂的一部分,可惜我只坚持看完了第一部分,从开头的长镜头,令人窒息的雪白和冷灰色充斥了整个屏幕,满眼的破败,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颜色,甚至连里边的人都和背景融为了一体,大家依赖这坐破败的庞然大物生活,现在它要倒下了,随它倒下的还有背后无数家庭,在一个365天不停转,逼仄发苦的空间里,人们离开它却不知去往何处,大家拿着钱四散而去,留下这座工厂,依然在风雪中矗立,直到有一天被推倒,时代的巨轮下,谁也逃不过,现在也是如此。

无法评价,也无需评价,粗粝的影像在这里只是充当一个单纯叙事的旁观者而没有在平静的文本水面上泛起任何涟漪,我们只是看到工厂里的工人们在闲时抽烟喝酒、洗澡打牌,不时喷出几句下流的秽语批判着一些实事,什么都在发生着,却又什么都没发生,它产生而后崩裂于更内在的角落并在昭示着时代运转存在失衡的状态。四小时的精神旅程附身在穿梭于铁西区各个工厂的镜头之中,凌驾于铁轨之上,冒着大雪缓缓地向远方驶去。

影片使用手持摄影机与跳切的纪录方式与传统的纪录片拍摄手法相区别,配合画面所展现的内容,不乏先锋及反抗的意味。2000年世纪之交,工厂早已经出现破落不堪的景象,残留在工厂的工人(个人)以及最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一批工厂(集体)看起来都无法继续在新世纪之后苟延残喘。那个工业时代的个人与集体都已经毁灭了,所谓的“遗产”(文艺、集体感、劳动精神……)都成为面对巨大“债务”时“债务”的一部分,不再拥有它们作为“遗产”的价值,而单单彰显着“债务”的侵袭和大众的无可奈何,以此直指此时工人的生活状态。

获得奖项

  • 第25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第25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获奖:Golden Montgolfiere —— Best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