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摄影机的人(1929)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UP:2021-08-01

剧照演员表影评
持摄影机的人

评分:9 导演:吉加·维尔托夫 编剧:吉加·维尔托夫
主演:Mikhail Kaufman
类型:纪录片
片长:68分钟地区:苏联
语言:无对白
影片别名:Man with a Movie Camera /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上映:1929-01-08(苏联)
IMDb:tt0019760

持摄影机的人简介

本片是苏联纪录片导演,“电影眼”理论的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的代表作。电影主要拍摄于乌克兰的敖德萨市,摄像师是维尔托夫的哥哥米凯尔•卡夫曼(Mikhail Kaufman)。影片主要分观众入席、城市黎明、人民的工作与休息、体育运动和艺术实践几部分,通过刻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呈现苏维埃新社会中的一个理想城市。摄影师米凯尔•卡夫曼在拍摄的同时也出现在电影画面中,首创了“自我暴露”的电影形式。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性突破意义的纪录片中,维尔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进、慢动作、画面定格、跳跃剪辑、画面分割等前卫剪辑手法,并采用了仰角、特写、推拉镜头等新颖的拍摄手法,并制作了一段定格动画。

简评

先锋派赛博格,整部电影其实就是维尔托夫自己说的摄影机的解放——将非人的视觉从人类或者有机体(的电影)中解放出来,人类主体的解放意味着非人的形式化,当电影眼获得了自己的自主性或者自动化时,这种未来主义式的狂热(巴迪欧所谓真实的激情…)也到达了顶点,人与机器构成同一个主体,同一个客体,影像的自反性和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取消了影像或者表征的虚伪一致性(没有剧本没有演员),不过在这里间离效果还预示着一种通过认识自己而自我改造的主体,更多的异化意味着更多的能动性,电影在此是一种对于真实的创造而不是对于现实的再现,它不仅仅以现实为素材,更是对现实本身的加速扭曲和再编排,真实的确是不可再现的,但真实只能通过表征的运动来加以把握。“我们带给人们以与机器更紧密的亲切关系。我们抚育新的人类。”

不同于以往电影,刚开始看毫无头绪,这不就是一段段片段剪辑而成的吗?越到后面其实发现片段与片段的剪辑与设计都是有想法的,大量社会生活片段、持摄影机的人不同拍摄角度的片段、洗胶片的人组成了这部电影,越到后面的剪辑和片段和背景音乐融为一体。这部电影很好的体现了维尔托夫的电影理论,电影机应该像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地记录生活实景,并且从电影中奇特的拍摄角度、倒放、延时摄影可以看出他反对传统叙事的方式更感兴趣的是改变运动速度和找出奇特的拍摄角度。

影片不仅纪录下了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的现实生活场景,更多地在于其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实现的价值。在技术方面,创造了分割画面、二次曝光等剪辑手法;在理论上创造了“自我暴露”的拍摄手法,即摄影者出现在影片中,向我们直接传达着他所拍摄画面,思考影片所展示的究竟应该是摄影师想让我们看到的?还是这件事应该被我们看到的?此外,摄影师拍飞机与影院播放场景吻合,引发是“观众”在看还是我们在看的思考。葬礼的镜头后紧跟着婴儿新生的镜头,夫妇离婚的镜头与结婚的镜头交叉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让这个完全没有剧本与剧情的摄像头讲述了超于镜头画面的内涵。强烈的对比,使人心里感慨万千。电影开头,一组电影院各种设备自动打开的镜头,仿佛在邀请观众入座,这组镜头后紧接着是人们走进电影院落座。这种镜头组合使观众产生我在看影片中的人看电影。

非常代表性的表现了维尔托夫与其电影眼睛派的理论“所见即所拍”,但因其过于突出的蒙太奇剪辑,更像是实验片。在影片中导演为人们展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起居、休闲娱乐、婚姻家庭、交通出行、生老病死等等,阐释了整个城市下人类的所有活动行为。并且此片的几处特点,首先是毫不吝啬地将摄影机拍摄行为展现在画面中,甚至中间的一场放映都是其摄影机所拍摄的内容的再次展现,即使让拍摄者在于进影片的“自我暴露”,并且还给人一种穿破次元壁的感觉。同时在拍摄方面还多次运用了定格拍摄、倒放、二次曝光、画面分割等手法剪辑,还有着火车底、楼房顶等拍摄视角,即使丰富了影片的视角,又是对电影拍摄技术的一次创新与运用。极快节奏的音乐与极快的剪辑给观众带了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已经说不是单单纪录片所能表现的了,更多的是对整个影视的变革

苏联蒙太奇学派理论发展的最好实验例证。无台词,音乐和影像片段的叠加产生整体大于片段之和的效果,剪辑语言的灵活使用让影片即使是放到现在也毫无过时感——整部电影像被赋予了人格的魅力,令那些原本乏味枯燥的场景在拼装重组的魔术下显得生动活泼。不过维尔托夫的电影眼主义还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其中,影片大量出现的工人与车间活动都是与布尔什维克所宣扬的现实主义呼应(甚至是生老病死的片段也符合共产国际人道主义关怀的理念),电影不过是对社会生产的再现,是一种让存在于实际的人们了解周围现象的手段,得像“鞋子一样实用”,从而使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

维尔托夫明言要和文学、戏剧分家,无非是和故事唱反调,和情节唱反调,影像确实在无序性上作了诸多努力,以求一种纯视觉的节奏韵律,但不幸的全片最感人的其实还是故事,那个持摄影机的人是故事,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是故事,那一串生老病死的蒙太奇是故事,甚至连拍一部没有故事的电影这件事本身也是故事。没办法,人类对故事的欲求太根深蒂固了,赫拉利说,七万年前人类还是猴子的时候,就围着一团火八卦了,要和故事的意义作对简直是徒劳。这片出来的时候很新鲜,现在也有人说是伟大的cinephile实践,似乎对影像的纯爱,才是爱电影。这真是一个好故事,常说常新。

影史之作,剪辑教科书,其镜头语言太令人叹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切换,双机位的运用,割裂画面,意识化镜头语言,摄影机自身的倒放、慢镜头、同帧等被完美的转化为电影语言,其配乐也极佳!“眼”即是“摄影机”,眼睛的运动与摄影机的分镜,眼与机的对焦,两者的影像重合!定格摄影机对银幕的告白,随“眼睛”摆至同帧(同频)下的机械,那虚化于人群之上俯瞰人群的摄影机的人(双机位割裂镜头下的注视)!!!以这“眼睛”来旁观那由蒸汽与机械所环绕着的重工业时代,黑白胶片的极影魅力下的芸芸众生相,那生活感及烟火气,同时也有着极为浓厚的历史感。如果能向宇宙深处发射一部电影,一定是这部!

持摄影机的人是苏联著名导演吉尔·维尔托夫于1929年创作的影片。影片属于嵌套型结构,表面是对同一天内苏联不同城市的记录,内在是摄影机如何记录影像,摄影师是如何拍摄和剪辑。影片使用实景拍摄、高速摄影、偷拍、抢拍等摄影技巧,反对传统的棚内拍摄,演员、剧本,践行了导演“电影眼睛论”的观点,摆脱文学与戏剧的桎梏,通过纯粹的视觉影象,展现了独属于电影的魅力以及摄影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该片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了苏维埃政权下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将电影眼睛论与实际创作结合起来,是记录电影史上一部伟大的作品。

牛逼!吉加维尔托夫,那些在1929年开创性的镜头语言和拍摄手法先不谈,电影书里自然有写,就问大伙看过此片看没看明白导演意图就完事了,如此平淡简单的剧情,内容就是浮生一日,甚至那个年代没有声音没有台词,但你只看镜头你就知道导演反复且强烈的在表达电影眼睛这一唯一主题,先不谈主题思想绝对正确与否,因为有年代的局限性,但绝对开创了导演中心制的先锋,告诉我们导演就是要用电影镜头来叙事且表达主题思想的,再重申一遍,持摄影机的人是一部电影而不是纪录片,而且有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和主题,完全符合一部现代电影情节的基本模型。

关于纪录片的纪录片。/ 电影之眼,好感动,艺术的任性,多么热爱电影才会拍出这样的作品。感觉自己像是剧场里的一个监控摄像头,而这个摄像头也是一架摄影机。影片最后一幕,镜头合上,观影的人,摄像机,持摄像机的人,一齐安息。一场电影也是一生,“观看”的一生,“摄像机”的一生,“持摄像机的人”的一生,“观众”的一生。时间,空间,变幻纷繁,没有一刻休息,眼睛不停地捕捉又略过,生活何尝不如是?那些匆匆的错过,那些坚定的热爱。忙碌的眼睛,有一天,它会闭上,它会戛然而止,猝不及防,它会安息。但影片末尾,摄影终了,眼睛却仍未安息。我们还活着,生活如常。电影是梦一场,文学亦是。

太厉害了太自由了太丰富了,把摄影机和眼睛用如此巧妙的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表现,把生活的处处细节用激情而澎湃的拍摄手法进行言说,音乐本身即有自己的节奏,而影像无论是从角度、景别、速度也都有着一种自身的节奏,对于机械的迷恋,对于人的生活状态的捕捉和呈现,某种程度上说,维尔托夫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印象内道尽了太多关于影像的、关于生活的真实。而在本片的最后十分钟,我看到了最早的也是极为动人的对于迷影情结的刻画,没有字幕、没有情节,无关叙事,在这样充满着力量和无限可能的剪辑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影像和蒙太奇的束缚。伟大的形式主义艺术家!

太过琐碎繁杂跳跃的城市生活,没有聚焦的东西,确实摄影技术的集锦盛宴,尤其是最后十几分钟;最喜欢女生不停眨眼、百叶窗不停关开、摄影机开关镜头的画面,其他也有很多精彩甚至惊艳的画面,巨大的摄影师,缩小的城市,一切尽在影像之的感觉,啤酒杯里升起的摄影师,随手一挥就摆好的棋子,一发子弹一瓶酒,镜子里的手风琴和人像,自行移动架起拍摄的摄影机,诸多影像交叠的画面,边开摩托车边摄影,画面中间分裂向中间倒,结束时关掉的摄像头和闭上的眼睛;无台词更考验背景音乐,完整的音乐无法恰如其分地匹配琐碎的画面,尤其是画面相同而音乐节奏急剧变化;劳动创造财富,财富享受生活;健康最美,笑容最美。

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