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途秋恨(1990)

Song of ExileUP:2022-02-08

《客途秋恨》(英语:Song of the Exile)是一部于1990年上映的香港与台湾合拍的华语电影,由许鞍华执导,陆小芬、张曼玉、李子雄、田丰主演,为一部半自传作品。本片荣获第35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及第27届金马奖最佳原作剧本。

客途秋恨

评分:8.5 导演:许鞍华 编剧:吴念真 Nien-Jen Wu
主演:陆小芬 / 张曼玉 / 李子雄 / 田丰 / 萧湘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96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 中国台湾
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 日语
影片别名:枪火中的女人 / Song of the Exile
上映:1990-04-27(中国香港)
IMDb:tt0099927

剧情

1973年,在英国伦敦攻读电影的25岁女孩晓恩(张曼玉 饰)接获母亲葵子(陆小芬 饰)来信,要回香港参加妹妹的婚礼。晓恩从小目睹母亲葵子沉迷牌局不理家务,将自己丢给祖父母照顾,因而与葵子感情不睦。葵子是二次大战时期在满洲长大的日本人,日本投降后,与家人一同等待返回日本。期间葵子的外甥生病,得到担任翻译的中国军官协助,葵子萌生了爱意,在不顾家人的反对下以身相许,而这位军官就是晓恩的父亲。晓恩的父亲将妻女留在澳门老家,在香港工作,葵子因为言语风俗都不通,只能靠着牌局麻痺自己。如今晓恩的父亲已逝,晓恩的妹妹移民加拿大,葵子突然兴起返回故乡别府的念头。晓恩本来对此没有兴趣,目睹妹妹离家后母亲独自在家哭泣,终于决定陪母亲返乡……

演员

  • 葵子:陆小芬饰演,以许鞍华的日本母亲为原型
  • 晓恩:张曼玉饰演,以许鞍华为原型
  • 葵子之夫(晓恩之父):李子雄
  • 晓恩之祖父:田丰
  • 葵子之兄(晓恩之舅):加地健太郎
  • 葵子之姊:逸见庆子

电影歌曲

  • 客途秋恨,作曲, 陈扬 ; 作词, 潘源良 ; 编曲, 黎小田 ;
    • 主唱, 梅艳芳 ; 国语主唱, 曾淑勤 ; 歌曲提供, 华星娱乐有限公司. 主题曲.

制作

  • 导演:许鞍华
  • 监制:胡金铨、赵琦彬、王羽
  • 出品人:周迪忠、林登飞
  • 制片:廖凤平
  • 策划:王淑英、方正同、蔡康永
  • 编剧:吴念真
  • 摄影:钟志文
  • 美术指导:奚仲文
  • 音楽:陈扬
  • 服装设计:陈顾芳
  • 助理制片:陈淑贤
  • 副导演:竹内贤治、敬海林、郭秀芳
  • 海外统筹:舒琪

奖项

年份颁奖典礼奖项名单结果
1990第35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获奖
第27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
最佳原作剧本吴念真获奖
最佳造型设计陈顾芳提名
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
最佳导演许鞍华提名
最佳编剧吴念真提名

简评

许鞍华的父亲是国民党文书,母亲是一名日本人,直到许鞍华十五六岁才知道母亲的身世,那之前,她只以为母亲是东北人,不会讲粤语,又没读过书,所以也不太认得中国字,这些差异造就了她与母亲感情的疏远。1990年,许鞍华以母亲漂泊半生的经历为蓝本,拍摄了一部半自传题材电影《客途秋恨》》,初时母亲不同意她将家里的事情拍出来,许鞍华还是坚持了下来,影片在香港公映时,她将母亲送去美国看望亲戚,但后来,母亲还是不声不响地看完了整部电影,她们的母女之情逐渐突破了一切障碍,从未成家的许鞍华与母亲相依为命至今,情感十分深厚。

许鞍华(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无疑是香港一位有情怀有深度的女性导演。我看她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印象深刻的自然是《桃姐》,刚刚翻了一下,原来《半生缘》也是她的作品,还有我很喜欢的《男人四十》。这次翻到了《客途秋恨》(中国香港/1990/许鞍华),原本是冲着张曼玉的名字而来,才知导演是许鞍华。电影从名字到质感都非常有年代感,实质上也是年代作品,跨越了抗日战争末期和文革早期二三十年,许鞍华这次将她一贯关注的家庭主题,放进了时代背景之下去冲撞,还有香港、日本、大陆之间的历史情感纠葛。如果说许鞍华的作品总是想探讨些什么,这次她主要探讨的是家乡与孤独。总感觉隐隐的看到了侯孝贤,以及小津安二郎,虽然后者我还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但从种种介绍中总觉得是那么一个味。

非常早期的作品,导演剪辑、转场技术的尴尬,张曼玉的演技也很尴尬,时常有用力过猛的样子。讲述母女心结的释怀,母亲作为日本人语言不通远嫁澳门,受尽公婆和周围人的讥讽和排挤,老公在外工作,孩子被爷爷奶奶利用,成为孤立自己的工具,自己一个人孤独寂寞,孩子也没办法带走,实在没办法把女儿留给公公婆婆。也跟女儿渐生矛盾,青春期的女儿回到家里生活,父母也不懂得如何教育,父亲愧对母亲万分宠爱,但是女儿而言是不理解的。母女矛盾叠加双方关系进入冰点。随后女儿寄宿生活,关系破裂。长大后,女儿陪伴妈妈回日本故土生活,设身处地地理解了母亲的不容易。双方互相理解,释怀。主题是好的,演技是差的,妈妈回故土炫耀英国硕士的女儿的骄傲。自己对他人的恩情和理解,不要让另一个替你还,不要道德绑架。同理,仇恨也是。

和《好好拍电影》联系起来看,仿佛更能完整看出许鞍华导演与其母亲的情感跌宕与一生纠葛。片中正如学者周蕾所指出由倒叙镜头带来开放性多重心理叙事,这种手法一方面可以联想到《小城之春》,一种电影技法与人物心理完成高度契合的紧密感,只不过在许的作品中不再是男女情愫而是母女纠葛,在跨文化载体之上引向了一种更为宏大的思考,故乡国族等概念都不再可靠。《第一炉香》中甚有迹可循至《客途秋恨》,种族无根化的乔琪人物身份,黑白镜头的倒叙视角也再度印证了许鞍华导演始终关注的母题,透过女性游移的眼睛,我们看不到家的所在。

电影的一开始,是年轻的张曼玉在英国的青春飞扬,一张火红的喜帖将下一个镜头切回香港。晓恩走进家中那讪讪的神情和母亲不愠不火的迎接,就已经看出这对母女之间存在着问题。许鞍华仅用几个镜头就说明了一切,一个镜头是婚礼前母女三人去做头发,母亲说,谁谁谁家女儿出嫁,母女烫了一样的头发,一看就是一家人。然后,她又黯然的接到,就算烫了一样的发型,你也不当我是一家人。另一个是晓惠出嫁的前晚,母亲拿出珍藏的项链送给她,并且答应等大女儿结婚的时候再买一条。晓恩很漠然的回答道,也许回了英国就不再回来了呢。

時代洪流中的普通人對自己的處境、自己的身分認同、自己周遭的環境、甚至自己的至親,都迷茫懵懂不知所措,徬彿在異鄉試圖和語言不通的人交流那樣笨拙和尷尬。結尾曉恩說爺爺的身體已經承受不起孫女的重量,其實孫女何嘗不是也已經被這一切壓到喘不過氣。和母亲和解不會帶來輕鬆和解脫,只會因為共情了對方而多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吧。爺爺那句話讓我想到多年前做義工時腫瘤醫院的病人對我說的「無論這個國家多麼不好都不要放棄,希望就在你們有良知的大學生身上」。可是我覺得好沈重,我只是時代中一粒沙,我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把握,又怎麼承受得起這樣的期待。

三星半。视角的选择很奇怪,常常在全知、后知和女儿之间跳跃不定,感情的主体也有些模糊不定,总是在母亲和女儿之间变换,常常让我觉得矛盾和不好理解。能够看到导演的犹豫、纠结和迷惘,情绪往往靠音乐来推进,情绪满满,但仿佛导演自己也没有想好该如何表达…...…民族与国家,时代与个体,家族与家庭,母女与夫妻、祖父母之间三代人的关系,多么复杂的情感纠葛交织⋯⋯⋯情绪是对的,本子也不错,叙事准确、流畅生动,摄影也漂亮,但是总觉得作者在对主题的把握和表达方式上总觉得差了一口气。长于叙事

流放人的歌或泪。远嫁其实跟流放差不多,尤其是早时通讯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一别成千古是常有的事。为了逃离,在战乱的满洲国,女主带着孩子嫁给了身为国军的父亲,最初的几年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住,语言不通,孩子又不懂事,孤独的内心无人能懂,更无人劝慰。最后回到香港,终于与丈夫团聚,学会了中当地语言,学会了麻将。好在丈夫一直对她很好,得以在上了年纪的时候回日本省亲,去见一见当年的闺蜜和当年的暗恋者,哪个又过得多如意?一颗漂泊的心终于心甘情愿地放了下来,有夫有子如此,一生足矣!话说那些太太们除了麻将就没别的事干了?

命运曲线的复原与交织,艰难连通了体验和情感的线索,也蓦然映现出了历史和时代的轮廓。自传体的故事、个人化的视角,其中也不乏纤细的情愫与情绪,但最终勾连和纾解的却是历史的苍凉底色和个体的永恒乡愁,意念之真、气魄之大在整个华语视野里都极为珍稀和宝贵。爷爷的那句“不要对中国失望啊”,其传递的诚挚与悲怆、引发的幻灭与共感,令人感动和震动。单论表达,本片肯定是五星水准,但其呈现上确实有明显不足,许鞍华对具体场景不事雕琢的工作方法,保证了作品的整体流畅和顺利完成,也难免在局部遗留了缺乏强度甚至是粗糙的阴影。陆小芬的表演感觉也不太对,顿挫感太强,相比之下,虽然当时还未到完全体的时期,张曼玉已经显示出了作为演员相当难得的通畅和灵动。

这竟是许鞍华的自身经历。一开始还在疑惑妈妈为什么不说话。原来是日本人。其实爷爷奶奶,妈妈,孩子这三代人都没有什么错。爷爷奶奶因儿媳妇是日本人,多少会有些介意,怕被亲戚发现。妈妈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爸爸是爱妈妈的,但是却独在异国,语言不通,文化风俗不同,公婆不理解自己,孩子不亲近自己,回到故乡又发现不是那个故乡。孩子小时也不懂大人之间,比如妈妈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奶奶对妈妈有些介意。最后回归母女关系的和解。爷爷的去世前那句“不要对中国失望”也让人触动。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的命运都带有点秋天的悲凉,凋零。澳门,香港,英国,日本。一时总感觉故乡熟悉又陌生,亲切又疏离。张曼玉的演技和许鞍华导演的经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影片有点压抑却让人深深陷入,结合了亲情,爱情。

今天下午还在跟朋友谈论一些魔幻的现实,结果在电影中听到爷爷说的不要对ZG失望瞬间就泪目了。在类自传的充满个人情感的叙事中许鞍华的镜头语言却仍然能保持一贯的克制风格。电影也依然沿袭着许鞍华对历史背景下个体的关注,影片开头晓恩说好像越战中东战争只是存在于新闻报道中与己无关,但妈妈的故事回港后的工作包括爷爷的遭遇都在佐证,历史大事与每个人都有关。影片用了几段楼上楼下的镜头来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隔阂与几次背弃,到最后用晓恩回应楼上呼应结束,也不失为一个巧妙的安排。

一时没反应过来是许鞍华的电影,不过得知是她好像也不意外,这可是一位拍出过《投奔怒海》的导演。《客途秋恨》唱的是妓女的故事,而关于妓女,最有名的诗句不就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吗?香港就如同妓女,辗转于不同的客人。而本片正是一个香港人对于国仇家恨的有力思考,在当时哪怕是现在来说绝对是绝无仅有。本片的时代背景恰恰也是日本文化和产品大举进入香港的时代,对很多港人来说,日本甚至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故乡。历史的旧账、当下的羁绊再到未来的困惑。一大堆离愁别绪都塞进了一部电影里,后劲实在太大。有趣的是,观看这部电影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戏里演到红X兵在批斗爷爷,戏外有人因为屏摄被影迷群批。戏里戏外交相辉映。中国好像还是一样,但又不是那样。

获得奖项

  • 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原著剧本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造型设计
  • 第10届香港金像奖
    第10届香港金像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