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1991)

UP:2022-04-26

《推手》(英语:Pushing Hands)是一部于1991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由李安执导,李安与詹姆士·夏姆斯编剧,并由郎雄、王莱与王伯昭等人主演。该片同时也是李安的长片处女作,剧情讲述北京的太极拳总教头朱老(郎雄饰演)被儿子(王伯昭饰演)接到美国与儿媳同居后,因语言不通与生活习惯不同而引发的一连串事情。

推手

评分:8.4 导演:李安 编剧:李安 / 詹姆斯·夏慕斯
主演:郎雄 / 王莱 / 王伯昭 / 戴布·斯内德 / 李涵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105 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 美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 英语 / 粤语
影片别名:Pushing Hands
上映:1991-12-07(金马影展)
IMDb:tt0105652

剧情

朱老自小练就一身太极拳,是北京市太极拳的总教头,膝下育有一位定居美国的儿子朱晓生。某天,从小孝顺的儿子朱晓生为尽孝道,游说留在故乡的老父移民到美国,一起与儿子与洋儿媳同住。但是,朱老由于语言不通及生活习惯不同,导致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甚至令他与洋媳妇玛莎(Martha)渐生磨擦,彼此都认为无法与对方相处。内心排斥朱老的玛莎对朱老的一举一动均不能接受,致无法专心从事写作工作,最后导致胃出血而入院。

玛莎经过疗养出院后,依然无法接纳朱老,一天,朱老因为小家庭气氛太沉闷,往外头遛达,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迷了路回不了家。朱晓生得知父亲走失的消息,十分着急,驾车四处寻找,却几度寻找不着,朱晓生回到家中后,对妻子玛莎发了一顿脾气,把家当摔了满地,警醒了玛莎。朱老后来被警方寻回,但为了顾及儿子与儿媳妇一家生活的圆满,离家自寻生活,独自一人到唐人街一家餐馆帮人洗碗盘打工餬口。因洗碗盘身手不俐落,朱老备受老板奚落,打工第二天就要被老板解雇。

老板出言侮辱朱老,朱老受辱不愿离开,老板令其手下欲强行将朱老拖出,惟朱老练过太极拳,深谙推手功夫,没人动得了他。老板大怒,找来华青帮的不良少年,在厨房与朱老大打出手,朱老以太极拳散手功夫将不良少年们撂倒。后来美国警察出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朱老带回警局看守所中。朱晓生得知消息后驱车前去探望朱老,玛莎内心甚为感慨。后来,朱晓生将朱老保出,并买了一间较大的房子,也为朱老备了一间练功房,欲接朱老回家,但朱老不想破坏儿子一家温馨的生活,宁愿独自在外赁屋而居,并在华人活动中心教授太极拳,也不愿返回儿子身边。

角色

  • 郎雄饰演朱老,北京的太极拳总教头。
1991年1月底,据《中国时报》报导,郎雄获选饰演朱老。起初,李安为了寻找饰演朱老的演员备感头疼,因台湾新闻局禁止他使用中国大陆的演员。郎雄是片商中央电影公司(简称中影)时任副总经理徐立功推荐的人选,李安为该片选角时,郎雄已退休,但李安仍记得小时候看过郎雄演的电影,便打算找郎雄来饰演朱老。因多年未回台湾,李安已不知郎雄的模样。在见了郎雄一面后,李安便选上他了。郎雄为了饰演朱老而跟着太极拳师傅李丰章练了2个月的太极拳。片中朱老写毛笔字和唱平剧的桥段因郎雄有学过,拍起来颇得心应手,不过写毛笔字的近镜头仍由一名书法家代为演出。为了使朱老的北京话赶上时代,剧组特地请了一位刚从北京来的老导演逐字纠正。郎雄后来又出演了李安的作品《囍宴》(1993年)、《饮食男女》(1994年)及《卧虎藏龙》(2000年)。
  • 王莱饰演陈太太,朱老的朋友,来自台湾,开设有烹饪班。
  • 黛勃·史奈德(Deb Snyder)饰演玛莎,朱晓生的妻子,江郎才尽的作家。
在经过四次试镜后,史奈德从70多位演员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中影希望找个漂亮一点的女演员以增加卖点,但李安为求写实,不愿找太漂亮的女演员。
  • 王伯昭饰演朱晓生,老朱的儿子。
李安在美洲的《时报周刊》上看到一篇有关王伯昭的报导,便联系了他。李安表示,「我很担心他的英文,所以花了很多精神盯他」。
  • 李涵饰演吉米,朱晓生与玛莎之子。
因条件的问题,吉米这个角色的演员花费剧组许多时间寻觅。开拍前一星期,李安选了他的长子李涵出演吉米。
  • 范妮·德·露丝(Fanny De Luz)饰演琳达(Linda),玛莎的密友。
琳达这个角色并未出现在剧本原稿中,是后来詹姆士·夏姆斯改写剧本时为了反映玛莎的困境与心态后才加进去的。

制作

剧本与筹拍

李安于1984年毕业于纽约大学后继续留在美国,失业长达六年的时间,经济拮据。期间李安写下多部剧本,并不断找片商碰运气。李安在读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时对太极拳中的「推手」有了兴趣。当时,李安有了个剧本的想法:一位老男人与一位老妇人发展出一段恋情,在儿女面前为老不尊。尽管有了想法,李安始终未将其写成剧本,直到接获台湾新闻局在世界各地征选优质剧本的消息。李安为了该比赛的奖金,才于1990年2月开始动笔。动笔前,李安至附近的社区大学学习太极拳,一边练拳一边撰写剧本。3月底,名为《推手》的剧本完稿,连同李安早已写完的剧本《喜宴》一同寄给新闻局参赛。11月,比赛结果公布,《推手》与《喜宴》分别获得一奖和二奖,奖金共60万。

李安的剧本得奖后,中影找上了他。中影时任副总经理徐立功建议李安将《推手》拍成电影。对此,李安倍感犹豫,担心《推手》在艺术及商业方面的表现都不佳。在听完同为电影人的好友侯孝贤的建议后,李安下定决心拍摄《推手》。中影提供李安新台币1,200万和另外15%的弹性预算,共计1,350万新台币。整个企划在10天内谈妥,双方约定在1991年9月30日交片。合约中写道,若电影赚钱,则李安可获得十分之一的盈利当做酬劳。回到纽约筹拍后,李安开始找寻制片统筹(英语:Line producer)。友人向他推荐独立制片公司好机器制片公司(英语:Good Machine)的詹姆士·夏姆斯与泰德·霍普(英语:Ted Hope)。因顾虑国际市场及增加角色玛莎的真实面貌,李安请夏姆斯协助改写剧本。该片的班底有华人也有美国人。剧组人员的名单由美国的制片人提供,面谈后再由李安决定是否雇用。

拍摄与后期制作

好机器制片公司推估该片的拍摄期为三星期,但在李安的坚持下,夏姆斯与霍普将拍摄期改为四星期。在开拍前,剧组花了两星期摆设布景和排演。1991年4月10日,《推手》在美国纽约市开拍,是中影首部在美国拍摄的电影。开拍当天,剧组摆了供桌和香,还举行了敲锣仪式。这面锣之后还用在李安后续作品的开拍仪式,如《理性与感性》(1995年)和《绿巨人浩克》(2003年)等。剧组的第一场戏为玛莎牙痛就医的桥段,但后来删去。《推手》的主景位在纽约北瑞佛代尔区一栋灰木两层洋房。李安要求该房子必须有极大的窗户,以便从室外拍摄室内。由于该房子是法拍屋,没有家具,故剧组从曼哈顿运来家具,但李安不满意。李安从自家搬来拍摄所需的家具。这些家具后来全都在拍朱晓生砸厨房时毁损。屋内的一些画作是李安向画家好友借来的。片中朱老被关进看守所的桥段在纽约威斯特彻斯特郡扬克斯的一间监狱拍摄。餐馆的桥段在杀青前三天拍摄。该片的拍摄作业于同年5月8日结束。在拍摄过程中,有许多留学美国的学生和华侨热心协助剧组,中影时任总经理江奉琪在视察片场后形容这部片是「由许多硕士、博士打杂和客串之下(完成的)超级大片」。《推手》全片采同步录音。

该片的预算有限,由于在美国拍片光是一天就得花上9,000美元,剧组尽可能将拍摄时程缩短。而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工,最终的成品有不少瑕疵,除了部分桥段音质不佳外,还有一幅借来当作背景的抽象画挂反好几天才发现,却受限于时间和预算而无法重拍的情况。在拍摄作业结束后,剧组发现一幅借来拍摄该片、价值3,500元的大型油画遭窃。李安因筹措不出赔偿金而备感苦恼,所幸画的作者是李安的友人袁宜平,袁宜平并未急着向李安要求赔偿。后期制作同样在美国纽约市进行。李安表示,剪辑是《推手》制作历程中最快乐的一段时期。他每天花上11个小时在好机器制片公司与提姆·史奎尔(英语:Tim Squyres)剪辑该片。剧中原本有一段琳达与朱晓生的冲突,但后来在剪辑过程中剪掉。电影的配乐由徐大安与瞿小松负责。一些主要的剧组成员同意电影赚钱才领酬劳的原则,如摄影师林良忠、副导演周旭薇。李安本人也没有领酬劳,还将先前新闻局剧本甄选的奖金也投在该片上。

摄影技巧

该片的摄影师由林良忠担任。《推手》使用阿莱BL4摄影机加上爱克发底片拍成。林良忠认为,柯达底片拍出来的感觉过于鲜艳,与该片不搭;而爱克发底片则能拍出柔和或像粉蜡笔一般的感觉。李安聘请了五位纽约市电影公会的摄影助理。片中有两个桥段使用了Steadicam(英语:Steadicam)牌的稳定器,一为朱晓生进监狱探望朱老,二为《推手》结局的部分。林良忠解释道,前者为了配合剧情,才选择使用Steadicam,较为流畅且气魄十足;而用Steadicam拍摄后者的目的则是表达人生如梦的虚无效果。他还补充说,他在拍结局部份时轻轻摇晃了Steadicam,营造出恍惚的感觉。

《推手》采用的光源多为自然光源,不过林良忠表示,有些桥段为了表达情绪也用了一些打光的技巧。为了打有层次的光,林良忠使用了不同种类的彩色矫正滤光片(Color correction gel)。他举例,在朱老离家和朱晓生回家的桥段他就打上冷色的光。林良忠还用了偏紫的蓝色和偏绿的蓝色,前者用在偏愤怒的场面,后者则用在偏阴森的场面。此外,因美国冬天时的太阳颜色不稳定,林良忠随时都要打上不同的光,让打的光与自然光源吻合。

上映与反响

 
导演李安以该片入围第28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原著剧本奖

该片在第28届金马奖上入围九项大奖,包含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李安)、最佳男主角(郎雄)、最佳女配角(王莱)、最佳原著剧本(李安)、最佳摄影(林良忠)、最佳剪辑(李安)、最佳电影配乐(徐大安)及评审团特别奖(李安)。《推手》原先还入围了最佳录音,当时提报出去角逐最佳录音的人为王志成,但后来片商中影要求更改为朱志诚。经查,朱志诚实为制片人用的化名,而片头字幕显示的录音人员也是王志成,导致混乱,因而被金马奖评审团取消角逐最佳录音奖的资格。《推手》于金马奖颁奖当天1991年12月7日在台湾上映,票房表现平平。在拿下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及评审团特别奖后,该片的票房成绩迅速窜升。在票房开出红盘后,中影认为,该片有望像第20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得主《小毕的故事》(1983年)那般卖座。然而,王莱对评审团二度(前次为《海峡两岸》)将她饰演的女主角改为女配角之行为颇感不满,表示倒不如不要得这个奖。

上映一周后,该片从原先的两条院线改为一条,上映电影院数自29家减至15家;但到了12月16日,又有5家电影院再度上片。中影时任副总经理徐立功为此备感高兴。12月19日,中影为该片举办了庆功宴,并致赠李安10万元的奖金。截止至于1991年12月31日下档后,该片共在136个大萤幕上映,最终台北票房为1,800万新台币。此外,《推手》还参加了三十几个影展,包含香港电影节、第42届柏林国际影展(于1992年2月17日在「青年导演论坛」放映)、第37届亚太影展(代表台湾参展)、亚眠影展(法语: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Amiens)及休士顿影展等。其中,该片获得了亚眠影展最佳新人导演奖(李安)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该片的剧情和郎雄与王莱的演技广受好评,但电影整体品质的评价有好有坏。台湾作家小野在为《中国时报》撰写的影评中称赞了《推手》,认为该片很感人。《联合报》的影评认为李安的这部处女作展现出了娴熟的技法和「诚恳的人文关怀」,受到金马奖的肯定当之无愧。世新大学美籍教授柯玮妮(英语:Whitney Crothers Dilley)在她的书《看懂李安:第一本从西方观点剖析李安专书》(The Cinema of Ang Lee: The Other Side of the Screen)中指出,《推手》在西方名不见经传的原因可能是电影的品质。她解释道,因预算不足,该片的特效段落草率,驾车场景是用连续镜头凑成的,且灯光和音质都不佳,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纽约时报》的影评人珍妮特·马丝琳(英语:Janet Maslin)认为黛勃·史奈德和王伯昭的演技「令人信服」,并称赞了摄影师林良忠的技巧。《蓝图影评(英语:Blueprintreview)》的影评人大卫·布鲁克(David Brook)给出了3颗星(满分5颗),认为该片「普普通通」。

主题解读

马丝琳表示《推手》相当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友善、包容与传统价值观,以及讲述为何在当代美国人们会无法享有平静。柯玮妮则指出,该片重新探讨了家庭与现代性的伦理难题,并检视全球化对传统中华文化造成的冲击。她还表示,李安的剧本适切处理了美国与中华文化养育孩子的方法之不同,以及美国与中华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

家庭媒体与后续

《推手》的DVD于2004年10月15日推出。该片与李安同样描写父亲的两部电影《囍宴》(1993年)和《饮食男女》(1994年)合称「父亲三部曲」,《推手》为其中的第一部。冯光远撰写了一本介绍该片在美国的拍片历程及美国式制片流程的书《推手:一部电影的诞生》,由远流出版公司于1991年12月1日出版。2013年3月,台北展出了数位修复后的《推手》、《囍宴》和《饮食男女》。

1990年,失业的李安写下了《推手》的剧本,送至台湾新闻局参赛,获得一奖。中央电影公司建议李安将其拍成电影,并提供资金。《推手》于1991年4月上旬开拍,拍摄作业为期24天。该片为「父亲三部曲」的第一部,接下来的两部为《囍宴》(1993年)和《饮食男女》(1994年)。
该片入围第28届金马奖九项大奖,包含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与最佳原著剧本等,并参加了三十几个影展,如香港影展、柏林国际影展、亚太影展、亚眠影展(法语: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Amiens)及休士顿影展。影评人多称赞片中郎雄与王莱的演出,但对电影整体品质的看法则评价不一。

简评

《推手》在如此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我静心一帧一帧看完的,舍不得跳过的电影之一,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温情”“暖心”“无奈”“养儿防老”,看完让观众不免觉得心酸,推手表面上看是朱师傅所练习的太极推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来增强体魄,而观影以后,才知道推手,是儿子对于父亲内心的推手,一把推开,让一位在异国他乡的老人的落寞之感,朱师傅虽然能承受外在的痛苦无奈,可是内心受到子女的伤害却是无人问津,朱师傅和陈太太仿佛都是20年代末在时代浪潮下的经历者,所有的委屈和心酸都化作一句“没事没事”,影片结束!在我了解了这部影片的背景,它是李安导演的处女作,“十年一觉电影梦”他探索的是不同国度,不同性别,不同人群之间的平衡,他试图在找寻一个平衡点来维持两者的关系,没有《推手》就没有后面的影片,太爱了,李安

影片讲述北京的太极拳老师朱老退休之后,被儿子接到美国与美国儿媳共同生活,但是,朱老由于语言不通及生活习惯不同,导致他与洋媳妇产生了种种矛盾,最终,朱老不想破坏儿子一家人的生活,宁愿独自在外租房住,也不愿返回儿子身边。看了本片感触颇深,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老人与子女住在一起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客观来说,的确降低了子女的生活质量,成为子女的负担,但从传统和道义上看,子女有义务让老人过上幸福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单独依靠老人自己,恐怕很难做到。本片是李安的《家庭三部曲》的第一部,《推手》(1991)、《喜宴》(1993)和《饮食男女》(1994)三部作品构成“家庭三部曲”。

春节看李安还真是应景,结合十年一觉电影梦看,许多唏嘘,先是剧本得奖(吴念真等评委以为是大陆来的老作家写的),不到五十万美金预算,借儿子,借画,连锅碗瓢盆也是李安从家里带来的,以至于拍完徐立功去李安家吃饭都没餐桌了。用王伯昭要改名(这么说沈腾也像白龙马),配乐的瞿小松干脆无名,银幕内外,历史都交汇成风口浪尖,涌现出了李安,他把文化理解在人的身份上,太极、同志、政治,都是某种戏剧背景,重要的是将身份融合为人际的纽带,就像27年后,当他作为主席在这个舞台上,也试图去弥合四分五裂的“电影人”,命运如是轮转,交给你机遇,也推给你锅。回到电影,其实中美家庭感不足,但摄影在冷暖色调上的对比,还是辅佐了世态炎凉的情绪,人物完全在老少,恍如隔世般,在郎雄身上看到石挥,好像历史渴望将自身断点续传。

。台湾三部曲的第一部,其实推手并不台湾。朱老是北京人,儿子也是北京出去的留学生,片中也有三部中最多的中国元素--毛泽东思想、文化运动、共产主义、太极、北京童谣、京剧...更准确的概括应是中西文化三部曲。尽管片中所展示的神神怪怪的太极功夫这两年已经被中国的前自由搏击职业选手无情地拆穿了虚伪的面纱,郎雄所饰演的中国老人依然令人喜爱,谦逊、自强、温儒、固执、厚爱...。很少在华语片中出现老年人的爱情,并且是美好的、不打扰儿女的,这让我印象深刻。片中所采用的背景配乐也是最传统中国元素的一次,最后定格在“下午啊?没..没事”的语境中让人蛮怀念起很早以前的那些很传统感情、很传统中国的日子。另外片中可以看到一点点对镜头和拍摄手法运用的青涩,仅存于处女作时的安叔,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虽然的确像很多影评说的,情节看起来很刻意,但如果你和现在倒退的中国电影比起来的话,这最多说是稍微有些呆滞,而那是完全没有灵魂,尤其在表演上来看,更是一个活一个死。而对于这个主题来看,九一年的片子,和喜宴饮食男女一样,我觉得放在现在的社会,这仍然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不知道是李安太过前卫还是社会太过滞后,这是一个始终困扰我的问题,我们现在往前走得太快,导致很多东西都被甩在了后面,可我们又想往前赶,但终究急不来。李安很擅长把某些特质和生活联系起来,推手和家庭,所以很工整,但也好像缺失了一点点灵性。回家,回谁的家。一起患难容易,一起享福难。

看的第二部李安的作品,郎雄的演技很稳,情感在表情上拿捏的恰到好处,印象比较深的是他看到玛莎跑步时轻轻的一笑,还有想要让胖子撞倒包子的那个瞬间,对于后面他去餐馆打工被老板嫌弃,吃饭时仿佛咽不下米饭的那个表情,我倒是没有多么觉得感动或戳人,因为我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一刻是不会流露出这样的表情的,相反会故意表现得很大条,这样才更可能融入和好好的留下来,即便有那样如鲠在喉的表情,大概率也是自己一个人时。演朱晓生的演员看起来很眼熟,最后播演员表时专门看了他叫王野同,百度了一下,原来是白龙马呀,我说为什么看他在看守所趴在朱爸腿上时有一种西游记的感觉,仿佛在说“师傅,徒儿错了”。电影的结局我相当满意,朱爸没有回去,才是合乎逻辑的结局,如果朱爸回家了,就和大部分国产电视剧相同水准了。

父亲三部曲倒着看,下午看完了最后一部,并不感觉比那两部差很多,反而有种意蕴深远的感觉。李安的电影没有看不下去的,一开始就能进入故事,最后的结尾也还算能接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到了美国更是如此。郎雄老师的演技太好了,力压全场,三部曲的核心是郎老师。都讲的是新旧之间的冲突,这一部直接插到家庭内部,放眼老人身上,用中国武术作为一种载体,其实讲到头还是伦理被冲击。是一口气看完的,中间很多感慨,对自己也是提示,故事就不用说了,虽然没有后两部复杂,但是能看出来精巧的样子。可惜郎老师不在了,不然能和李安导演合作出多少好电影啊。

在中国经历了那么多都安然无恙,却在老年时在美国刷盘子被欺负甚至被关在警局……看来就算有能力逃离当时中国的动荡,在异国也避免不了晚景凄凉。比起李安的其他两部,我还是喜欢喜宴和饮食男女多一些。可能因为这部里面的问题太过尖锐且难以解决,看得人心酸,没有悲里带着的黑色幽默;也可能因为除了老朱外演员的演技稍微逊色,而且我真有点受不了情绪不稳定的丈夫晓明;也可能因为片中把太极表现得太神乎其神了,一推将人甩出十米远还不带停,未免太假了一点。我明白这部片子讲的矛盾,但其实一个好的丈夫应该能平衡父母与妻子之间的矛盾,无论父母与自己有怎样的故事,无论妻子来自哪个国家。

第一场吃饭的戏能把我笑死,90年代拍电影估计只有李安有此神功了。还顺带吐槽了比gcd更糟的东西,看来对伟大的改革开放颇有微词啊~我说小孩子那么像李淳,原来是他哥哥。压抑的家庭戏后立刻安排上了中国人“打商量”一场,可谓恰到好处,分寸拿捏功夫尽显,把中国人的“人情味”展现的淋漓尽致,与家庭戏对比鲜明,闫芳大师的推手估计就是以此片为蓝本创作的。郎雄真的牛逼,要什么来什么,活罪好受,寂寞难熬,搞笑的时候比谁都可爱,深情的时候一语中的,郎雄的内功已入化境!看晓生一会儿看成小白龙一会儿看成沈腾,甚是出戏…野餐后急转直下进入悲凉环节,感觉缺少铺垫,些许潦草。儿子和儿媳沟通推手就像婚姻像家庭生活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升华少了,也少了李安一向巧妙的传承。好在结尾很好,算是托起了全局,最后一个镜头竟十分浪漫

从李安传记而来,想看看他从自己家里拿各种家伙什补贴拍摄的会是怎样一部处女作。看完之后觉得与其说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不如说是两代人的磨合。不同语言体系、不同生活习性,太极推手借力打力,无形之中卸下对方的攻击,这可能是李安的生活智慧在这里的隐喻。然而,扮演alex的男演员的演技真的太烂了,不仅接不住老婆玛莎的抱怨,他那场摔东西的高潮更直接演成了预先张扬的发泄,像是肤浅地告诉观众“我在发脾气哈”,然后开始摔东西,感情完全不连贯。而之后郎雄在中国快餐店里遇到的人,除了店老板有代入感外,其他打工仔和打手都像是来玩一样走过场。从剧情上看,父子羁绊描绘得太少,也没觉得儿子有试图缓解过他父亲和玛莎之间的矛盾,只是一直在骂自己的老婆。说实话,看得挺累的,可能在90年代这个题材很新颖,但实在没那么好。

李安处女作。能看出叙事手法,镜头语言以及剪辑上的不成熟。节奏和叙事都有些松散,但是情节安排反较后两作更显得自然真实。在美一代华人异族家庭与父亲同居的文化隔阂与家庭困境。实则是腐旧思想和现代精神的人之间的冲击,家庭问题没有深度,几次矛盾冲突根源在父亲儿子本身。而导演却对儒学糟粕漠视尊重视而不见,表现成各打五十大板仅仅是文化包容理解问题上的家庭矛盾。妻子只是客体工具人,角色形象最脸谱,也是妥协付出最多的。借太极中推手之名隐喻父亲一直以来的精神世界,然而却与文本关联得不好,最终通过最笨的方式由儿子向观众直接挑明。结局家庭三部曲中最好,也是唯一给予留白空间的。对康米的零碎讽刺。妻子的房地产毛派同学。忆大陆往事,字里行间一言带过十年对家庭人生的重大毁灭。与同样移民的陈太谈论北京40年变迁讽刺意味十足。

李安的处女作便从东西文化的碰撞、两代人的矛盾出发,情节安排上显得刻意,隐喻也直白。开头不加任何说明,直接呈现打太极的父亲(气定神闲),在另一个房间里写作的金发女人(焦躁不安),门框式的构图,微波炉的使用使两人产生交集,反应两人不仅语言不通,性格更是不和,观众在不知道两人为何共处一室的情况下,感受到了压抑。叙事上,先是父亲把脉、妻子意外胃出血来加剧两人的不信任、东西文化的误解,又通过父亲出门走丢使得妻子怀有愧疚,如推手般一来一回。以孩子的学习状态不佳来侧面说明两人的矛盾无法调和,儿子醉酒撞墙也表现了无法妥善处理时的内心压力。父亲离家出走、在餐馆工作和“打架”的情节显得有些荒谬,但看来也十分心酸,最后父亲还是搬出了儿子的家,矛盾是以老年人的退让和孤独来结束的。与陈太太的相识又翻开了新的生活篇章。

获得奖项

  • 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评审团影片特别奖 / 评审团个人特别奖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原著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最佳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