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奏鸣曲(1978)

HöstsonatenUP:2021-02-18

《秋光奏鸣曲》(瑞典语:Höstsonaten、英语:Autumn Sonata )是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所执导的1978年电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秋日奏鸣曲

评分:9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英格丽·褒曼 / 丽芙·乌曼 / 莱娜·尼曼 / 哈尔瓦德·比约克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99 分钟 / UK: 92 分钟地区:瑞典 / 法国 / 西德 / 英国
语言:瑞典语 / 英语
影片别名:秋天奏鸣曲 / 秋光奏鸣曲 / Autumn Sonata
上映:1978-10-08(瑞典)
IMDb:tt0077711

剧情简介

Eva是一位家庭主妇,她与丈夫Viktor以及身患残疾的姐姐Helena三人住在一起。有一天,身为钢琴家的母亲Charlotte来到Eva家里暂住几天。就在短短的几天里,母女二人展开了多次对话,揭开了她们不幸的生活往事和彼此的矛盾。

角色

  • Ingrid Bergman – Charlotte Andergast,Eva的母亲,钢琴家
  • Liv Ullmann – Eva
  • Lena Nyman – Helena,Eva的姐姐,残疾人
  • Halvar Björk – Viktor,Eva的丈夫
  • Marianne Aminoff – Charlotte的私人助理
  • Arne Bang-Hansen – Uncle Otto
  • Gunnar Björnstrand – Paul
  • Erland Josephson – Josef
  • Georg Løkkeberg – Leonardo
  • Mimi Pollak – Piano instructor
  • Linn Ullmann – 童年的Eva

奖项

  • 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Ingrid Bergman)、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简评

英格丽·褒曼的容颜抵得住岁月的变迁,气质仍在,两位女神的对手戏表演的是如此的精彩,影片最后的高潮将母女之间常年压抑的爱与恨爆发出来的表演太棒了!以及海莲娜最后的“呼喊”真的如此的令人心痛。影片多室内拍摄人物的调度以及影片前后丈夫的叙述都呈现出“舞台化”的风格,伯格曼常常探索家庭之间的故事,如此细腻的表现母亲在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对家庭的忽视、女儿日益增加的“恨”以及母女之间的疏远质疑等事件,将家庭矛盾通过精彩的表演与绝佳的镜头设计(多近景特写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情感以及远景的人们的疏远)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最终伯格曼依旧为处于困境中寻求心灵解脱的母女俩找到了一种“和解”的方式--“世间毕竟还有宽容。”伯格曼的电影是如此的直抨人的心灵,而每每都会为我们留下美好。

一反我对伯格曼电影的印象,大量台词。电影感弱,布景感很重。前半小时耐着性子看,自影像和人物得到的满足感很少。体验过前半段的拧巴和克制,中后段的爆发太有力又太沉重。糟糕的是我颇具代入感,很多独白重重的砸到自己惊惧或脆断的心灵角落。对母亲的依恋却不得,经年的否定和恶意,早就酝酿成发疯般的自我怀疑和恐惧感。瑟缩着边内省边反抗,只为榨取一点近乎同情的来自母亲的理解,甚至是爱。当然,仅仅是这种尝试,我都无一例外失败,状况惨烈,残忍更甚。所以看到这种诚实对谈会有安慰感。片中两人弹琴的片段很动人,体味到看似平缓音乐中所蕴藏的力量感。想到陆庆松有言“音乐当是比一切智慧、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越常人难以振拔的苦难。”当时印象深刻,深觉音乐中隐藏着足以哺育个人精神的巨量矿藏,我都未曾发现过。

父母往往把孩子视作前世的债,出于道义地—“女儿虽然糟糕,但真可爱”,人往往在逃避这件事上出奇地统一。摒弃了一贯的戏剧性,完全通过当下与过去的撕扯展开。开场打破第四堵墙就已经定下全片绝望的基调—丽芙•乌曼在丈夫口中被爱环绕包围,但这是经不起审视的关系,因为她始终是客体,如同她和母亲的关系,她等待、等待她的,始终是被爱。这可能也是《秋日奏鸣曲》和《情迷九月天》的差距—纵使伍迪•艾伦写了一辈子人物关系也不如伯格曼笔下的四个人。海琳的残障无时不在警告着母亲追求放纵的代价,如同每当欢笑时身体剧烈的疼痛;而作为牧师的丽芙•乌曼的丈夫,面对最基础的人类组织单位也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是过分冷漠—不容许杀戮,却对仇恨作壁上观。丽芙•乌曼结尾时表现出的隐忍坚强叫人心碎,那不再是一个女人的赞美诗,而是她活着

我相信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没有爱的能力,所以会害怕、逃避甚至伤害他人。这作为人格缺陷体现在了片中的母亲身上,可能是她生来具有,更有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冷漠。然而在所有家庭中,最大的悲剧就是父母从原生家庭那获得的负面影响会有意无意地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即原生家庭的悲剧会以链状代代传承。更悲哀的是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一方索取与另一方付出的时机总是微妙地交错开,表面的平静下慢慢藏匿起喊不出来的怒火和恨意。而更在这之上的是更普世的悲哀:人们总是无法停止希望,然而走到向往之地时却发现自己期望的并非此物。原生家庭的悲剧像无法停止滚动的轮子一般转动下去,希望与失望的循环也一样无法终止;伯格曼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永恒的母题,再结合他充满孤独和折磨的童年经历以及英格丽与丽芙在大特写下出神入化的表演,本片堪称伟大。

“本片描写了一对久别重逢的母女在短短的一天一夜所表现出来的爱与恨的情感交替。.乌曼珠联璧合的表演淋漓尽致表现了复杂微妙人类感情,尤其是母女关系。深刻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主题:人们一方面渴望别人的理解,但另一方面却往往不理解别人。”——录自译制版影片导语。“除了妳自己妳是否了解过别人呢?妳成功的毁了我的一生,就像毁了妳自己一样。至于母女关系,这之间? 感情? 错乱? 互相损害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混合物啊!母亲的痛苦要由女儿来承担,母亲一生中的挫折要由女儿来付出代价,母亲的潦倒和不幸要化作女儿的不幸,好像她们之间的脐带就没有割断过。妈妈,是不是女儿的悲剧就是母亲的胜利?……妈妈,我诚惶诚恐,妳心里就高兴?”

女儿演奏肖邦前奏曲的那一段,用近景镜头不断在母亲和女儿两人身上切换,切换到母亲的那三次,褒曼的表情变化并不大,主要的变化是眼神和嘴角,但这短短几秒就可以解读出非常多种情绪,好像和我们讲述了一段很长的心路历程。乌曼在这段脸部肌肉的轻微颤动也很到位,把面对母亲的紧张焦虑演绎得很好,不过临近结尾情绪爆发的那段戏更佳。这是场女儿与母亲的斗争,母亲的成功、美丽、优雅既让女儿骄傲,却也是她痛苦、压抑、自卑的源头,一个被光芒笼罩,另一个就注定要活在阴影里。就像是脐带从未被剪断,她们的痛苦和烦恼是平分的,不幸与成功是互补的。片尾女儿给母亲写信说,我再也不会让你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看似达成了一种和解,但我觉得她们在未来还是会相互折磨的。ppps配色和画面好美。

“你喜欢我吗?”“可我爱你。”细微的转折语气徒劳地试图掩盖裂痕,渴望被承认的情感冲动在《伯德小姐》中成为了女儿对母亲的一句诘问“我知道你爱我,可你真的喜欢我吗?”本片更绝望的地方在于,母亲的爱在剥去强迫、伪装、自私的外壳之后,只有一个空心,她终究只关心自己,女儿得不到爱,也因着爱之名义无法反击。“母亲的失败是否女儿只能承担?”“你是否在我悲伤时感到窃喜?”这些声嘶力竭的控诉读过《厌女》必然会感到似曾相识。电影对于隐秘心理的呈现已经很细腻了,然而还可以更加细腻。母女之间的嫉妒、厌恶、疏离的确存在,但隐忍多于发泄、反讽多于诘问,暗箭多于明枪,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也因此彼此纠缠永无休止之日。

电影做了一个极为经典的人物关系镜头,即使海报那样,弹钢琴这场戏好厉害,能这么拍也会这么拍,加上钢琴,整体做出了一种像建筑一样的结构,特别立体,即使到了下场戏,又是很快的进入了对话,也不觉得重复。后面两个人在床前对话完的叹气,真实好强悍的表演,丽芙乌曼一气呵成,英格丽褒曼更加精准又松弛,她是断了镜头的,竟可以做到如此之地步,五体投地。最后女儿控诉妈妈的对白,写得太好,每一句都是经典之语,情感加上表演,偶尔穿插看似柔和实际力道凶猛的回忆画面,这才是真实的母女关系。我一直吐槽那些写母女关系写原生家庭的影视剧,为什么一上来就要无原因无来由的对立呢,一坐在饭桌上第一句话就硝烟四起,应该好好观摩这部母女关系的经典电影,任何一场戏都是入骨入肉的精彩。

2021-036 女人是形式主义的典范,形式主义过了头在外人眼里就是一个又一个疑团,可当事人却陷在可怕的自我感动中。不管一个人表演得多扭曲,也总会流露那深藏不露的并不友好甚至是恨的蛛丝马迹,这样的表演还颇有点小人得志的意思,所以对动机不明的人没好感是一种正确但无用的选择,因为这种人的行为通常总可以让你非常无奈。她并不真的了解她的妈妈,只是自己以为自己已经有了生活理解然后强行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去揣度而已:许多听起来言之有理言之凿凿的话语也许只是攻击者将记忆重新整理出来形成的想要起到攻击作用的话罢了,虽然确实攻击性很强却并非事实,或许这些攻击性话语可以反过来用在攻击者那里。当然了,艺术家许多时候都不是可以轻易被人理解的。ps:这女人的恨太可怕了,被恨倾泻的手无寸铁的弱者却无还嘴/还手之力。

这是一首充满着复杂思绪,刻画着现实情感的爱恨情诗。这是一首附和着大提琴的忧郁和刺耳,伴随着钢琴的嘹亮且低沉的家庭奏鸣曲。家庭的爱固然是生而存在的,但我们是否总是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去控制。海莲娜的肢体表达表现了女儿的痛苦,她撕心裂肺喊着妈妈的声音犹如山崩地裂般震撼着我,而艾娃的情绪崩溃就像断了弦的琴一般撞击着夏洛特的谎言。她们都是想去爱的,并且想真实的,深沉的去爱。可她们在经历了这段扭曲的母女之爱后,都把自己包裹起来,保护着自己脆弱而遍体凌伤的病态的灵魂。呐喊,咆哮,啜泣后回归到假装充满爱意但其实无情到可怕的欢声笑语后,我最后一丝对家庭之爱的认知的高墙被彻底击碎。这是一首惊悚,写实,让人回味无穷,陶醉其中的《秋日奏鸣曲》。今日观之,永生难忘。

秋日奏鸣曲,或许又能叫恨之奏鸣曲。没有配乐的电影本身就成为了一个乐章。母女二人的纠缠也像是一种赋格,爱与恨的赋格:母亲演奏钢琴,女儿以更低的音调追随着母亲的旋律演奏管风琴;母亲是激荡的、清亮的钢琴,而女儿是汹涌的、低沉的管风琴。撕开爱的伪装,里面是恨的暗涌;恨是被继承的苦痛,是被爱追逐却从未被追上的主旋律,就像女儿在过往岁月中怀揣着无从诉说的痛苦,最终转化为血泪的咆哮,成就了自己的主旋律。未能得到与未能付出的爱,孕育出的是痛苦与失败。母亲透过泪眼看向女儿的镜头虚焦,仿佛我们也正透过一双泪眼看向母亲,仿佛我们正在透过自己的痛苦与失败去观察爱本身(或恨本身)。海莲娜是由恨致残的、无能的、失语的爱的外化,她残疾的身躯在痛苦中哭喊出的音节只有二字清晰可辨:妈妈。

伯格曼对家庭伦理的剖析是让人自愧不已的真实,与是枝裕和如纱的细腻截然不同,伯格曼体现出毁灭性的愤怒。“你爱我”的本质就是“你恨我”,我越是达不到你的预期标准你就越想用“爱”来鞭策我,“以爱之名”是多么恐怖,本质上很难分清“爱”于“恨”之间有什么区别。大家都说家是避风的港湾,外人看起来的确如此,却没有人说港湾里面也会混乱不堪,所有人都会感谢父母吗?父母真的都是无私的吗?我们的出生又背负着什么期待?我们的存在真的是心甘情愿的吗?他们的爱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有所图?他们的“缺席”怎么解释和理解?我们对这些从来都是避之不谈,这就是家庭,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与血浓于水的集体。影片画面太符合“秋日”二字了,秋天不该只有浪漫温馨,还可以有无声的悲哀与冷静的愤怒。人物脸部镜头语言和室内场面调度独具特色。

获得奖项

  • 第24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24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Foreign Actress (Migliore Attrice Straniera)
  • 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第4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4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女演员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外语片
  • 第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36届金球奖
    第36届金球奖
    获奖:Best Foreign Film
    提名:Best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