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L'argentUP:2021-09-11

钱

评分:8.3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编剧:列夫·托尔斯泰 / 罗伯特·布列松
主演:Christian Patey / Vincent Risterucci / Caroline Lang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85 分钟 / Argentina: 87 分钟(Mar del地区:法国 / 瑞士
语言:法语 / 拉丁语
影片别名:金钱 / Money
上映:1983-05-18
IMDb:tt0085180

钱简介

一个男孩因为向父母讨要零花钱失败,去当了自己的手表,却换回一张500元法郎的假钞。之后,这张假钞在很多人之间转手,最后落到了一个叫伊文(克里斯琴·佩蒂 Christian Patey 饰)的年轻人手中。伊文试着去餐馆花掉这张假钞,但被服务员发现了。警察认为他参与了假钞贩卖案而逮捕了他,但法官念他初犯,没有给他判刑。伊文释放之后,丢了工作。没有了钱,他只好和朋友去银行抢劫,却又一次栽在警察手里,被抓进监狱,被判刑三年…… 本片是布列松的最后一部作品,改编自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伪息券》,曾获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罗伯特·布列松 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简评

三张假钱引发的血案。男主真乃世间最惨之人了,本来被骗收到了假钱是不知情的,又遇到不知悔改还无良做假口供的商家,害他丢了工作,然后一步错步步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没做成抢劫犯的帮凶,但还是进了监狱,然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因为几张假钱造成多米诺骨牌砸毁了整个人生……再善良再无能的人,遇到这些挫折后,人性里的恶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绝望一定会被激发出来,他没有去找那些伤害他的人去报仇,而是把刀挥向了比他更弱的人……这一切是谁造成的?也许这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电影蛮深刻的,但表演差点意思,也许导演就想要这样的无表情表演,更显得男主人生的悲哀与荒诞

布列松学过美术吗?这电影画面质感也太好了,色调舒服搭配和谐。几乎每个镜头都看到那一抹靛蓝,从最初俩小孩室内里的墙开始,大片浓郁蓝色非常吸睛,后面到押送犯人的囚车警服,再到裤子围裙一直在线,像是奠定电影主色调…… 影片叙事冷静,镜头略显奇诡,布列松貌似不在意人的面部表达(所有人都没什么表情),聚焦在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下半身、背部、手、脚……摄像机好像维持在人肩背的高度,多数只能看到人物的局部,我们透过第三方的反应才能猜测大概发生什么。好像回到最初假币案本身,一切未知全貌,不能急于定性,不然衍生一个反社会来

绝了,大量的固定镜头/近镜头,极简叙事/程序叙事。故事内容本来是很有料的,但被拍得非常干净,之前《杀手的肖像》还有配乐和杀人气氛,这个就没有任何感性色彩,冷峻克制。男主角极其冷静,表面不动声色的人最厉害,他只有在女人离开的时候痛苦,别的时候好像没有一点感情。还有另外一些人,好像犯罪判刑进监狱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所谓,依然信奉自己的那一套不觉得自己是做错了什么,不会有任何痛苦或者别的情绪。男主说杀人是为了好玩,但其实是为了钱,但他也是有人性的,他最后杀掉奶奶也是想让奶奶解脱。

布列松少即是多的美学如今再看真是无比精彩,他注重于展现局部的叙事空间,省略了画中不必要的元素,更让人物成为了如同机械齿轮般孤立虚无的存在,他的电影里并不存在表演,演员只是用来展示肢体动作的模特。省略的精神也表现在叙事本身,只呈现事件的起因与结果,略过了最具戏剧性的过程,让事件仅仅成为了过去式的事件而已,不再有任何的情感元素夹杂其中,所以他的画面丧失了深度,他拍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戏剧电影”,也可以说是一幅幅图画的拼贴。这是形式与导演意向,电影内核的完美结合。当观众拥有了抽离,能主观思考的空间时,这一则关于钱的寓言才能存在,钱已然取代了上帝,成为了一切现代罪恶的开始,成为了一套新的道德系统,无声地运行于我们的社会中。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通片都充满着一种渗入肌理的冰冷,看着都瘆人。本片极具宿命论之色彩,布列松一如既往地奉行着他的极简主义,全程零配乐,干脆利落的硬切,凝视般的固定机位,颇具写实风格的景深镜头,简练而有力的动作特写以作为部分剧情的省略式交待,予以观众足够的思考留白……最后,尚在观众有所期待情节的后续发展之时,影片却猝然以黑屏收尾,而当主人公在酒馆自首并被警方带走后,那些在一旁抻头看热闹的群众,一如我们这些银屏前的观众。

第二部罗伯特·布列松,相比较之前的《乡村牧师日记》风格大为不同,《乡村》中大量的人物对话与内心独白,而本片无论对话还是旁白都少的可怜,《乡村》中有很多人物面部特写,本片感觉导演在刻意避开人脸而更关注于手和脚以及人物的肢体动作。人物在这部片子里是没有感情的,如同一只水杯、一辆轿车或者一张信纸,只是导演推动故事进展的一个道具罢了。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竟被拍的这么克制,能朦胧的感受得到布列松简洁的镜头语言。我还是更爱看彩色片,胶片拍出来的乡村风景真的美。

神!成功建立起一套高度自足又极具风格的审美系统。故事中悲剧的根源,在于钱作为有形的神,成为度量一切价值的最高标准,一个围绕计算与交换的金钱逻辑构建的社会空间,就成了恶无穷蔓延的场所。因此,布列松所要表达的,是潜藏于这个蝴蝶效应式的故事下的必然,而极简化的处理正构成对必然的凸显。抑制表演,因为表演中的情感表达都是对人心的阐释,但真正的神是无形的,也就意味着人性之神秘是不能被分析的。苍白的表演使单个镜头更加不能产生确切的意义,它的意义唯有在与其它镜头的关系中获得。这样的结构同时联系着一种观念:一切个体,只有在绝对的整体中才能获得终极的理解。因而,电影的形式,与其主题一样是宗教化的。它甚至是苦行式的:排斥情感的共振,拒绝心理脉络的理解,而要求观众仅仅从最纯粹的外在行动中,去感知角色内在领域的冲突。

  《金钱》大约是公认的布列松电影书写的巅峰之作。电影不是喜剧加摄影,而是音乐加绘画,虽然我并没能找到布列松这句话的出处,但用来概括布列松的美学理念确是贴切。既然是音乐,作为保留的歌词无用论拥护者,我除了第一次看《金钱》时加载了字幕,之后几次都是听着天书看完的,因为正如戈达尔所说,对话已经成了电影中太具统治力的元素,这严重影响了电影整体的美感,对看字幕的孩子更是有颇多不便。好在布列松电影里的对话很有节制,并不妨碍我的欣赏。

布列松最后一部作品,改编自托尔斯泰短篇小说(联华奏鸣曲里钱那个小片段看来也来自这里吧),近乎冷漠地讲述1张500元大面额法郎让劳动者伊万被判入狱,幼女突发疾病夭折,妻子离开自己,当时作伪证的人选择越狱赎罪,但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此时伊万早已心灰意冷,伊万出狱后伊万已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孑然一身,从此选择过违法犯罪的生活,他先是杀了旅店老板并将他们的钱洗劫一空,然后受到一位老妇人照顾后,他跟狗熟了,又发现老妇人一人干了所有的事情,而家中的老头优雅地喝酒弹钢琴,伊万想到老妇人何尝不是另一个自己,如同坐牢没有尽头的生活,于是手起刀落把老妇人老头都鲨了,最后在警察包围下被捕。场景比驴子巴特萨还小,基本都是室内景,以小见大,社会对于底层没有试错的机会,而富人却可以逃之夭夭,越是富人在这里受到的庇护越多。

布列松的镜头语言在这部《钱》里展现的淋漓尽致:鲜有人物近景镜头,只有对道具的特写快切。只展示动作的开端与结局,将过程留白却更具冲击力。女人被扇了一巴掌,镜头直接切至手捧的杯子随之歪斜,杯中水泼出。能将如此一个小动作进行镜头分解,营造出比巴掌打在脸上更痛的感觉,不得不说第一遍看到这个镜头忍不住再回放了一次。人物没有了面部特写,没有了演技,全片以物为线索,固定镜头总会延续至事情发生后两秒才结束,布列松始终坚持冷峻叙述现实的风格。坚持看完一部布列松,不仅有所收获,还可能再想多看几部布列松。

第三部布列松。#极简主义# 其简练的镜头如同残酷无望的主题一般,以“假钞”的流转引发整个悲剧的发生,其本身就在传达着一种社会阶级不平等的关系,中产阶级犯的过错可以轻而易举的用钱摆平,底层人民却无辜的卷入假钞风波进而走向彻底毁灭,最后存留的善良被无情的摧毁,钱正张着一个血淋淋的大嘴吞噬着人们的道德和良心。多使用固定镜头硬切以及对准人物动作和物品的局部镜头的拍摄,隐去人们的身份信息从而专注于个人的行为,从而辐射大众,常透过“门”“窗”进行取景起到离间效果。此外影片关键信息还多处使用留白画外音的形式,使观众自行填补。

金钱至上的世界,钱的价值被无限放大,甚至可以凌驾于道德和法律之上。所以当诺伯因为使用假钞犯错时,母亲可以用钱摆平来追问的女店员。在这样扭曲的社会价值中,人的贪婪和自私也被放大。店长因为怕自己的店名誉受损,在法庭上做了假证。店员卢西恩在店长给他钱后,觉得“有钱就是好人”,开始通过篡改价格骗顾客的钱,最后走上了抢劫的道路。这个世界里最为正常的男主伊冯,却因为他人的自私,丢了工作,最终只能抢劫银行,因此进了监狱,老婆孩子也离开了他。此时他在社会中已经毁灭。在卢西恩进了监狱之后,他的愤怒全部转化成对他复仇的欲望,但最终却复仇失败。因此他的怒火转向了这个社会,灵魂中对于钱的欲望也开始放大,为了钱他甚至杀了救他的老妇一家。这时他的灵魂也被毁灭。被金钱扭曲的世界,好人也会被社会逼入绝境,最后只能走向毁灭。

获得奖项

  • 第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音效
  • 第35届戛纳电影节
    第35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36届戛纳电影节
    第36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提名:主竞赛单元
钱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