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可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2019)

Андрей Тарковский. Кино как молитваUP:2023-11-08

剧照演员表影评
塔可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

评分:8.7 导演:Andrej Andrejevich Tarkovskij Jr. 编剧:安德烈·A·塔可夫斯基
主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类型:纪录片
片长:97分钟地区:意大利 / 俄罗斯 / 瑞典
语言:俄语
影片别名:虔诚者塔可夫斯基(港) / 塔可夫斯基:以电影之诗祈祷(台) / Andrey Tarkovsky. A Cinema Prayer / Tarkovskij Cinema Prayer / Andrej Tarkovskij. Il Cinema come Preghiera
上映:2019-08-30(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10850518

塔可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简介

塔可夫斯基之子亲自编导,由导演父亲塔可夫斯基的珍贵自述贯穿全片,并以诗人祖父阿尔谢尼的诗作相互呼应,娓娓道出电影诗人面对艺术及生命的哲思与信念。片中更罕见地透露塔可夫斯基对部份 作品的诠释,为其如梦的影像世界留下注解。
  以七部长片、一部短片的创作历程为经,对电影艺术的思索及追求为纬,八段章节串起塔可夫斯基的艺术创作与成长经历,在个人生命的生灭之间,镜头下流动的诗性与灵性如祷词般信仰坚定、永恒不坠。在生命真理和创作意义的叩问之余,更见证艺 术家对故乡的恋恋不舍。在导演眼中,在时间之流 里,父亲的身影永远鲜明。
  「我期盼引领观众一窥其创作源头,分享我与他互动时的感受。他是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人,也是我的人生导师。他是我的父亲。」──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经典奖 最佳公映纪录片(提名)Andrej Andrejevich Tarkovskij Jr.

简评

Xasriff《塔可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作为老塔的影迷算是来朝圣的,虽然看外挂中字看得眼睛很累,虽然电影院倒地铁坐摩的难找的要死但都值得。老塔在我看来是导演中对电影氛围把握最好的没有之一,本纪录片除了让我看到老塔的专业技法之外,还关注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甚至是偏执,对于他来说拍电影就是制造一个艺术品。老塔是真的爱艺术,其次才是电影

儿子拍得不差,不仅仅是资料的汇总,而且气氛还原得很好,结尾的倒放照片也很动人。塔可夫斯基用画圣像画的态度拍电影,他的影像有一种独立的生命;反观如今大部分的电影,本质都是拍一种叙事而已。塔可夫斯基对现代艺术的特点认识的十分准确,作品不再是单向地与神对话,而是被放置在一个谱系中,受制于政治的、社会的网状结构。知识分子对塔可夫斯基的喜爱,就像萨特那样尴尬——如果萨特能在他的一生中短暂地体会过这个俄罗斯人的感受,他会做梦笑醒吧。

晦涩,在于如此密集的精神性探讨。回顾那些影像诗后,熟悉的感觉渗入,渐入佳境。在老塔的讲述之中,好像更多理解了他的创作,他对于生命、艺术、宗教以及这些与电影的关系。艺术成为内心精神性的窗口,人的意志体现于对这种精神性的传达负责。能感觉到老塔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刻影响。鸟这个意向普遍运用在作品之中,现在我好像理解了,鸟也是精神性的象征。

如果电影的历史只能作为一部作品而存在,我相信这将会是塔可夫斯基的一部电影。你可以不喜欢他,但是必须承认,这是电影纯粹精神性,纯粹艺术性的明证,正如他拒绝萨特为他的辩护时所说的:我是一个艺术家,而非一个哲学家。当我选择去作出某种艺术上的判断时,我就注定了不只是对于某种纯粹艺术的理想以及这一理想在艺术作品中的投映来作出判断。事实上,我是在运用所有已知的手段,所有能够获得的信息以及产生于这些信息中的情感形象,最终来完成一次政治的,而非纯粹艺术的判断。尽管做出后一种判断的能力总是占据着我们对艺术本体论的梦想。

“哈姆雷特的悲剧并不在于他因为对复仇或对正义的执着而最终死去......他的悲剧在于他因为想要修补那个支离破碎的年代而注定的万劫深渊:一个人为了他人而毁灭自己,用那种想要缝合被撕裂的时代的渴望将自己奉献于历史的洪流、成为历史的催化剂,而在这个过程中最终不可挽回地毁灭。这种消失和死亡的危险,为了变革、为了历史的进程彻底消失的危险,才是哈姆雷特所经历的悲剧。”(塔可夫斯基执导《哈姆雷特》排演,1976)塔可夫斯基总让我想起胡安·鲁尔福:困苦、低产、清教徒般忧郁而自律谨严,他的创作让同时代几乎所有作品显得轻浮。三月买了小西天老塔专题展的影票,四月在读《雕刻时光》,五月听着李洋讲述老塔的轶事、完成关于老塔的毕业论文,我对老塔几乎已经写无可写;观影时,恍惚间仿佛对老塔、对过往两年的生命经验挥手告别。

尽管他的表达如此冷冽、平静,但他谈论电影时仍让我想起那首诗,在荒岛上迎接黎明。“我听见天地之间钟声响了,然后十万支金喇叭又一次齐鸣。我忽然泪如雨下,但我的心底在欢歌”……在政治不自由的地方,却常见到非常自由的人。“艺术用以表达希望”、“和个人内心的邪恶抗争,自由意志存在”,相比于酷或被崇拜的革命气质,此刻乐观的品质却迷人百倍。他和永恒相连时是如此谦卑。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言语”形成的语言体系是具有宗教般迷惑性质的,尤其是例如“艺术就是祈祷”、“艺术家的性情应该较少地显露出来”等论断,搭配其绝对伟大令人动容的诗性语言加以作证,很难使观影经验与史论积淀匮乏者成为他的信徒。他的自信和有外在条件支撑的笃定也正是创造出诗的世界,并等待不确定性在他的果壳宇宙中浮出水面的基础。另一方面看来,其独特生命经验、学院派的精准、知识分子习气,都是使其作品自行拒绝与他者文化体系中主体对话、退为一种景观的潜在隐患,他频繁使用的签名式符号、电影自传、对个人记忆的回溯式搬演,也与他对作者电影浪潮的批判在实践层面构成了矛盾。

从童年影响到死亡的思考, 从《伊万的童年》到《牺牲》,按照时间顺序了解的老塔的创作历程。每篇风景的转移起头,诗句的念白结尾,聊战争、宗教、自然、时间、自由、乡愁等的话题,以及这些命题的思考在电影中的呈现和动机。老塔,真正的艺术家,除却美术、音乐的审美,兼有文学和哲学的思考,对生命的爱和对自由的坚持才是真艺术。

对于纪录片本身,点不出什么好的地方。唯一珍贵的是塔可夫斯基私人的音像记录,其他时候过多地侧重画面与音频的契合了。不断地插入塔可夫斯基的作品片段来迎合只言片语的解说让人感到轻微的烦躁。在试着凭借每个章节内简短的阐述,更好地去理解塔可夫斯基时,情绪也很容易被造作的剪辑打乱。但从“诞生”蔓于“回归诞生”是一个很好的路线。此外,风景挺美的,想去走走。

西安电影节[3]。诗人之子。触碰大地,指向他处。电影以章节为形式,串起一生的电影,自述惊醒灵魂,而后再辅以诗作升华,结尾落笔于沉睡中的孩童。世界在孩童沉睡时便已醒来,塔可夫斯基在电影里实现永恒。电影涉及文化、艺术、宗教、哲学、自由以及生而为人。充满哲理与顿悟,适合反复观看。而所有对塔可夫斯基电影有所误读的地方,也都可以在这部纪录片中一窥真相。这样真好。自由生于压迫而非西方民主。多处自述部分令人醍醐灌顶,而个人精神性和理想主义者的迷茫与疑惑,也在《潜行者》的解读中得到高度的共鸣与答疑。在电影中祈祷吧。

#HKIFF 司机同志一板一眼跟你讲解每部片子中他内心的波澜。那些诗意的、敬畏的、俄国特色的历史厚重serendipity的镜头语言,像古老经典里的话,蒙着一层浓雾,却通透如白昼。他和库布里克感觉就是两种类型的天才导演,塔可夫斯基能够把自己的那套东西说得云里雾里,库布里克则是懒得说,只想随意找个框框套上你喜欢就好的感觉...Solaris和2001,在共同的宗教寓言感下,前者是大洋底下席卷一切的暗流,后者是绽放在无尽星空的光斑。都是天才

老塔的自述声音贯穿。他不认为《伊万的童年》是反战电影。他认为他自己最好的电影好像是《潜行者》(如果记错了就是《乡愁》。老塔本人都不知道《安德烈·卢布廖夫》拍了个什么。电影院清洁工比影评人更懂他的电影。苏联电影领导在戛纳电影节排斥老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是评委,《乡愁》没拿最佳影片,老塔才去了意大利。中国电影资料馆,20220625。

获得奖项

  •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威尼斯经典单元-最佳修复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