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号(1934)

L'AtalanteUP:2021-05-01

《亚特兰大号》(法语:L'Atalante)是一部1934年尚·维果执导的法国电影,也是他生涯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亚特兰大号

评分:8.1 导演:让·维果 编剧:Jean Guinée / 阿尔贝·里耶拉 / 让·维果
主演:米歇尔·西蒙 / 迪塔·帕尔洛 / 让·达斯特 / Gilles Margaritis / Louis Lefebvre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89 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驳船亚特兰大号 / 驳船阿塔朗特号
上映:1934-04-24(法国)
IMDb:tt0024844

亚特兰大号简介

故事从一场婚礼开始,驳船亚特兰大号的船长迎娶了漂亮的乡下姑娘朱丽叶。婚后,朱丽叶开始了全新的船上生活。一开始她对船上生活感到新鲜有趣,和丈夫的相处也甜甜蜜蜜,然而很快她便厌倦了这种单调枯燥的生活,渐渐地向往起大城市巴黎的热闹繁华。船长为了满足朱丽叶,将亚特兰大号开往巴黎。
  然而期间发生种种波折,导致船长迟迟没有带朱丽叶去巴黎,二人的矛盾日渐加深。不久,朱丽叶悄悄离开了亚特兰大号,独自去了巴黎,船长得知后生气地驾船而去。分开后船长对朱丽叶无限思念,终日神不守舍。孤零零一人流落在巴黎的朱丽叶,最终会选择留在灯红酒绿的巴黎,还是回到亚特兰大号上,回到深爱自己的丈夫身边?

简评

涉世未深的女人被街头小贩花言巧语里的时髦美丽的夜之城撩动了懵懂的心,然而在走遍世界历经世事的大副口中巴黎却是臭名昭著的爱之城,情人和流氓的心头好,事实上她经历的除了虚幻的物质橱窗就是抢劫、罪恶与恐惧,而亚特兰大号在这里就成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乌托邦,远离世事纷扰却依然可以行驶于现世的河流,兼顾现实与诗意。这不比所谓的刘别谦的触动更具触动?

“在水中能看见心爱之人的脸”。早在近九十年前,让·维果就通过这样一部影片阐述了“爱情、工作、生活”等一系列事物之间的关联,摄影依旧是由鲍里斯考夫曼进行拍摄,实景拍摄,口语化的人物对白,不加修饰的真情实感,正如维果所说:“剧本只是背景,真正感兴趣的还是去展现水上劳动者的日常生活。”影片的风格沿袭了《尼斯印象》与《游泳冠军塔里斯》,在这部电影中配乐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可惜,在完成亚特兰大号后,年仅29岁的让·维果因肺结核逝世。

婚姻如城市迷宫边缘的驳船,被城市吸引但又无可归属。如果让·维果不甘于只是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的话,那他镜头下的年轻人们则把婚姻当作了逃离乡村、逃离枯燥生活的出路。婚姻捆绑了梦想,被赋予了超越自身限度的意义,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出路。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问题,当世界在眼前展开之时,婚姻同样可以成为生活的枷锁。让·维果镜头下的年轻人们经验着陌生的新鲜感,同样也伴随着陌生的危险:城市并不因为一个人对它感兴趣就与这个人建立连接,情感最终还是要落回到安全感之上,或者一厢情愿。在让·维果生活的年代,与浪漫有关的事情通通围绕着婚姻打转,就好像婚姻有权力赋予浪漫正当性一样——而这一点并不令人喜欢。

个人并不是很喜欢的一部公认经典,不能get到Jean Vigo的“诗意现实”镜头语言,节奏混乱且缺乏逻辑,剧情也如同年代很多法国经典影片一样狗血。不过很多镜头还是很有特色的,爱猫水手的搞笑纹身与神奇小屋令人印象深刻,男主跳水看到爱人的幻象与海岸线奔跑那几段拍得非常动人,男女主角梦中自摸的交叉剪辑在当年是非常大胆的情欲场景,出色的配乐为观众展现了充满情感的声画关系。 //《视与听》历届导演评选版TOP 10刷完。

驳船与陆地、乡村与城市,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波及欧洲后,电影在现实与日常生活中,寻找生活困境中的一抹亮色和诗意。1、生活的苦隐匿在影像后,副手的纹身、收藏的断手、孤单的生活,新娘逃离农村和驳船的原因2、生活的诗意在于影像的一丝美好,朦胧雾气中相拥的热恋夫妻、副手的手风琴与音乐3、镜头:跳入水中的船长看见妻子的画面、分开的夫妻各自在床上的抚摸和思念4、意义:跳出二十年代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捕捉人的现实生活和心理状态

让维果真的很有才华,可惜英年早逝,只留下这唯一的长片。重看发现以婚礼和登船作为开场有一定隐喻,船作为一个独立封闭自成一体的空间,在其内部既有着对人的限制,但作为整体也拥有驶向广袤世界的可能,仿佛是“家庭”的具象化,而船长要维持这个空间的运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枯燥和令人厌倦的,到不了的巴黎则作为空间之外的“梦乡”。除开这种象征式的解读,有爱但也满地鸡毛的夫妻关系在本片中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摹,又不乏诗意浪漫。电影结构完整,叙事流畅,摄影突出,在《游泳冠军》中的水下摄影完美融入本片,配合剪辑和叙事营造出了浪漫又哀婉的效果。除了夫妻,大叔的刻画也很好,不拘一格的外表下也有温柔细腻,唱片和手风琴的重合很精彩。能在大城市中一下就找到想找的人也只能存在于电影中了吧

除去剪辑之外,《亚特兰大号》,但这反倒成就一种独特的风格:对白、配乐、环境音效是平等但不并列的元素,它们有主次地分别充当默片中音乐的功能――在有对白时抹去其他声音,当配乐响起时让对话消隐,如此等等,其组织方式不是复调的而是主调的,于是米歇尔西蒙把玩唱片的段落便成为两种声音元素彼此欺骗与争夺一首协奏曲的主奏权的玩笑,实在有趣.

城市作为一种新兴产物被奇观化得展示在仍是主流的乡村人的眼中,同时具备歌舞繁华和道德败坏两重属性,仿佛是美丽而危险的美杜莎。被此吸引的“不理智”的女性逐渐醒悟城市的危险并被“一贯理智”的男性拯救,同时唤醒了潜藏着的家庭价值并最终缓解了从影片开始直到最后的男主的绿帽恐惧,因为此时,女主不再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的个体,也不再属于男主一个人,她成为了亚特兰大号的妻子!

维果的电影有种介乎现实主义和新浪潮之间的气质,朱尔斯用手指抚摸唱盘,画外突然想起了音乐,然后随他的手停下而停下,你以为这是后期(就像戈达尔在《法外之徒》中沉默的一分钟),但下个镜头转过,你看到是那个孩子在拉手风琴,整部电影包裹在这样的不拘束中,你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一个巴黎就让他们分离,但你会发现自己对他们什么也不懂,他们有一个与巴黎平行的世界,水中见真爱,歌谣见伊人,伊伯特说“柔软的诗意”,大概就是这种又灰又温柔的际遇,哪怕都是运气与短暂,我总觉得娄烨《苏州河》受此片影响,毕竟,水手可是去过上海的呢!

3. 感情是真挚的,比如那两段水下和床上的蒙太奇都可谓是先锋;对劳苦人民也进行了浪漫化诗意化描写,与女主角魂牵梦萦的巴黎有着正向联结。然而剧本即使在那个年代的坐标系里也显得粗糙。男女主角似乎都遭受了先入为主的道德批判(男主暴力冷漠、女主寻欢作乐)却又先后被莫名“洗白”(男主思妻情切、女主幡然醒悟),男主角在寻找爱妻的过程中情感表现相当被动甚至浮于表面,女主角的巴黎之旅在亚特兰大号离开前后突然由盛转衰,指向性太过明确。

大量运用象征和隐喻的艺术形式,亚特兰大号代表着宁静、祥和,而巴黎则充斥着物语、喧哗。水下摄影运用的叠化方式,末尾初大海的远景镜头,极其富有诗意,船长与朱丽叶最后相隔两地之间的辗转反侧,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相互交替,最终融合在一起,彰显出大团圆的美好结局。大段音乐在影片中交织贯通,大副形象极为幽默,同时设置了二元对立的元素,甲板与舱内、城市余乡村、水上与陆地,表现出空间的连贯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电影中的诗意时刻来自于一些视觉和观念的碰撞:女主人公在亲朋的注视下登上亚特兰大号;雾气氤氲的码头;情人间互诉衷肠的浪漫场景……我们试图寻找来自前作中的超现实和想象性的成分,却讶异的发现影片中的处理尽是现实主义的,甚至是反思性的呈现,不过水中的运动镜头及俯拍/仰拍的交叉运用仍能体现维果风格的摄影特质。对女主人公的出嫁和出走都未作出道德上的谴责,矛盾被外化于情欲的表达,或许仍可看作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反叛。

亚特兰大号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