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意大利(1954)

Viaggio in ItaliaUP:2023-07-15

游览意大利

评分:7.8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 编剧:罗伯托·罗西里尼 / 维塔利亚诺·布兰卡蒂
主演:英格丽·褒曼 / 乔治·桑德斯 / Leslie Daniels / 安娜·普罗柯勒曼
类型:剧情
片长:USA: 97 分钟 / Italy: 85 分钟地区:法国 / 意大利
语言:英语 / 意大利语
影片别名:意大利之旅(港/台) / 意大利的旅行 / Journey to Italy / Voyage in Italy
上映:1954-09-07
IMDb:tt0046511

游览意大利简介

凯瑟琳(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饰)和亚历山大(乔治·桑德斯 George Sanders 饰)是一对结婚多年的英国夫妇,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里缺少了一些幸福和快乐。叔叔去世后给两人留下了一座别墅,于是,夫妻两人驱车前往那不勒斯去处理这份天降遗产。
  旅途中,凯瑟琳想起了一位曾经深深爱慕过自己的诗人,如今他早已在战火中死去,但他在凯瑟琳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却越来越清晰起来。在那不勒斯,凯瑟琳游览了庞贝古迹和各种博物馆,来自过去的文明的冲击之下,凯瑟琳的思想渐渐产生了变化。对此一无所知的亚历山大,依旧沉浸在和陌生女子的调情之中。

简评

罗西里尼补片。「游览」这一题眼大概就暗示了观众在面对影片时浮皮潦草难以深入的状态,而想要读解影片的关键同样藏在「游览」的动作中,眼睛因而是影片最重要的视觉符码。雕像无神的眼睛,褒曼的眼睛(戴上墨镜/不戴)以及那对尸骸的不可见的眼睛中,贯穿了某种生命中的无常性和迷惑性,褒曼之所以在尸骸面前崩溃而后与丈夫重归于好,是因为她的观看已经超越了对表面现象化的猎奇心理,而在生命的无常性暴露出的瞬间,褒曼感到了真实的恐怖。尽管罗西里尼仍然在用新现实主义的手法操纵摄像机,但他影片所摄制的内容已经完成了彻底的转向:表面的真实不再重要,他们不仅要揭露「看」这一状态的不可信,更要设法引导人们走进这种不可见的真理

罗西里尼拍自己老婆时的用光用镜异常小心翼翼,偶像包袱好重。从褒曼视角望出去的那不勒斯街头景观颇有情调,古迹和人文遗产加上主观配乐,居然带出了一种对困于狭隘个人婚姻体验的上流贵妇的讽刺之感。男主的各种反应(台词、语调、眼神、小动作)都是对一个冷漠刻薄丈夫的绝妙再现,想到这是出自男导演之手,更加佩服这生活感受力和艺术功底了。最后一场戏可以说是强加的happy ending了,即使创作者意识里非常希望二人复合,但潜意识对这段婚姻的厌倦失望已经在前面95%每一分每一秒的情节中表达得明明白白。

作为《死者》之变奏的《游览意大利》预言了我们在其后几十年内所见的一切,但它的令人赞叹之处并不止于长镜头短段落套曲式的架构,或是三人车中段落先现的《精疲力尽》式跳切(它甚至接连出现两次,仿佛在提示这并非技术失误),而是其最好地调和处理了奇观影像与女性视角的比重以及二者微妙的共振效应;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家致力于让石头活过来,罗西里尼的镜头却在做着相反的事:令雕像变得生硬可怖,,它是失去说服力的一针安慰剂,是卓别林味道的终曲,是《奇遇》中Claudia对Sandro的抚慰,是Alvy为《安妮·霍尔》写的另一个戏中戏结局.

看的第一部罗西里尼片子。很复杂的一部片子,以婚姻关系和男女主情绪为主线,关注点一定程度借由主角给到了意大利的各处景象和人们,好的地方在导演对婚姻中二人的心理、外在表现和矛盾的表达都很精妙,以及对于意大利群像的表现巧妙融入了主线中,我感觉影片的根基是战争。影片很多段落的表达和隐喻真的精准又耐人寻味,但它整体而言又没那么好,我不觉得我理解了这部片子多少,这部片子的影像风格不强烈也不吸引我,说不上喜欢但也不是不喜欢,以后有机会再看可能又是另一番感受。至于褒曼,我觉得她的表演相比于40年代更加成熟了,但她的表演习惯和风格似乎不太适合罗西里尼。

有些情绪直接说出来显得太直白生硬,除这点外,其他完成得挺好,讨论现代人的婚姻,如何拿捏夫妻双方的感情微妙的变化,一句话说不好就心生波澜冷嘲暗讽,八年的夫妻关系已然是爱情耗尽的岌岌可危,站在悬崖边上的婚姻一会儿摇摇欲坠,一会儿又重归于好,勉强维持着不稳定的体面,过得感觉一定要离了,可是真离又不舍,是这样的。是《夜》的前身,和《夜》相比,有些台词太生硬和直白,于是显得人物情绪有磕磕绊绊的棱角而不顺滑,以及它并不讲“疏离”的主题,两个人比较“在乎”对方,这种在乎较外显,而《夜》里只有少许暧昧的关心,有也藏得很深,不露痕迹。镜头运动有美感,游览景色与夫妻情感有着恰到好处的共轭同频,无论是内容还是拍摄上,《意大利之旅》已经往前走了很好的一步,是达到顶峰路上的重要路标。

四星半,剧情只是一对感情危机的夫妻的旅行,罗西里尼把这个俗套故事拍得充满了死亡气息,整个影片的重点在女主一侧,女主的游览以庞贝古城为线索,一面我们看到了冷清的近乎被埋葬的意大利古典文化,另一面我们看到了热闹的街头与日益增加的孕妇与孩子们,这撕裂的象征在剧情里贴合男女主的关系,剧情外贴合缓缓愈合二战伤口的意大利,女主一面追寻过去的幻影,一面又无法脱离现实的束缚,终于埋在庞贝遗址里的夫妻让她感受到了与不爱的一切融合并埋在一起的恐惧,可她也没有逃离,就像电影里只让岩浆在地下流淌的火山,依然选择沉浸在轻浮的一句“我爱你”中,意大利的伤口真的能愈合吗?导演违心地选择相信。

虽然despise又出现,但远没有《蔑视》那样令人心碎。结尾乍看是诡异突兀的,但若非如此便绝不足以营造出让人战栗的对比:一方面,火山灰掩埋的死体让女主角意识到此刻与身边之人以如此状态被掩埋直至时间尽头是不能接受的;另一方面,当他们最终被他们无法理解的说着拿波里方言的混乱的人潮(这与他们的生活相隔甚远)包围和冲击的时候,对“我们刚结婚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持续了八年的认识立刻被冲垮。在被吞没的恐惧中他们互相选择保留了爱情的“形式”,或者,就是那两具尸体。从罗西里尼到安东尼奥尼,有关“存在”的现代性正是由意大利电影所引领的。

自我与真实。本片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导演罗伯特·罗西里尼的著名作品。由好莱坞影星英格丽·褒曼主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演绎了一对夫妇内心的浪漫与凄凉。 一对衣食无忧的英国夫妇,感情生活充满着问题。罗西里尼也如同安东尼奥尼一样面对着战后经济复苏之后人的精神问题。一段感情关系破灭在一次异国旅行的缝隙中显现出来。电影的主要情节是褒曼一人独自的游荡。她在博物馆里的古迹,面对着失婚的妇人,还有那不勒斯远处的休眠的火山。这是一段心灵之旅,异国的景象成为呈现人物情绪的舞台。

里程碑式的杰作。尽管在上映时票房惨淡,此片却对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新浪潮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评论家认为它是法国新浪潮的源泉。诚如,此片的观感却有新浪潮电影的感觉。罗塞里尼以“将叙事化为气氛,将戏剧定位在角色潜伏的内心生活中”的方式来推进剧情,将女主凯瑟琳内心对于生命的思索寄托于墓穴中堆积如山的人骨、博物馆里的雕像、冒烟的火山、庞贝的考古现场,还有路边的孕妇,被意外卷入的宗教游行等意象的描写,从而达到诗意的效果。

爆发的火山代表着战争,而仍然跳跃的火山砂暗示着战争的苗头仍在,一个火星烟雾就会蔓延全国。闪烁的霓虹灯代表着城市现代化生活,十字架和神父代表着信仰,暗示着意大利的伟大之处在于现代化社会中仍然保存了宝贵的信仰。而女主和男主的婚姻矛盾就是现实生活和精神信仰的矛盾。即使游览意大利,代表着现代生活的男主也只是逛夜总会,而女主却开始了朝圣之旅。当女主在游历了这个国家队的历史、艺术、信仰之后,她就深深被这个国家的一切所折服,而与男主的隔阂也就行越来越深。意大利的本质就是信仰,会为了古人而怜悯落泪,会为了圣母而驻足祈祷。直到最后现实和信仰的矛盾无法弥合,两个人的感情也走到了分裂的边缘。在最后的圣母巡游中,女主被信仰的人群簇拥向圣母,但最终还是与男主相拥,暗示着精神信仰也无法脱离现实生活。

这里边庞贝遗址和博物馆雕塑的拍摄要说没有启发之后阿伦雷乃的夜与雾和雕像也会死亡我都不信,这诗意的描述、精致的画面、宏大的音乐、庄严的气氛…女主回忆她与诗人的过往,想必两人相爱,我能理解她去到一些地方追忆,但追忆的内容都是沿着诗的足迹,而非两人交往的痕迹,就显得有些虚假了,对于我来说应该只有追星的时候才会沿着作品的足迹吧,毕竟作品是包装和外化,亲密的人之间更应该有像大雨中来到你们外的这种故事。以及,虽然说情人之间说分手都是小打小闹,但这两个主角的感情戏,提离婚和复合都实在太过突然。以及,这部影片应该是之后无数城市漫游片的鼻祖吧,女主游览意大利各个地方,触景生情。罗西里尼开始抛弃纯粹的新现实主义转型了…

罗西里尼重新挪用了古典剪辑之中作为缝合装置的视线匹配,在《游览意大利》之中,由于“游览”作为目的性断联,其目光总是不断发生邮政式的误配,说英语的中产阶级总是与那些异于所处的国家,阶层,语言之物偶遇,但并不是好莱坞作为风景观光片的地标-景点二创,也不是安东尼奥尼带有几何色彩的,现代主义空间,罗西里尼的意大利那不勒斯完全由古罗马诸魔神以及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或是考古现场突然出现的两具尸体所宰制,散发强度,操纵心理。作为一种有神论的生态政治学,但这意味着作为新现实主义的诸众也不过是这种生态神学的巴洛克衍生之物,并在影片结尾作为机械降神——不是民众的力量,而是民众单子背后的第一推动力的力量。或许它更为类似侯麦或阿彼察邦影片之中的宇宙。

获得奖项

  •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经典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