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2016)

UP:2021-05-28

《八月》(英语:The Summer Is Gone ),2016年中国电影,是张大磊的导演处女作。影片获得第53届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和最佳新演员。

演员表影评剧照
八月

评分:7.1 导演:张大磊 编剧:张大磊
主演:孔维一 / 张晨 / 郭燕芸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110分钟 / 106分钟(中国大陆)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Summer Is Gone
上映:2017-03-24(中国大陆)
IMDb:tt6118258

剧情

电影聚焦在一个内蒙古小城1990年代的家庭,及国企经历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下,采取黑白色调拍摄,故事借由一个小男孩的眼睛观看大人世界的一切,纪录工业化经济巨变的现代社会环境变迁。

角色

  • 孔维一 饰 小雷,小学生,想考三中
  • 张 晨 饰 小雷之父,原本是名国企职工
  • 郭燕芸 饰 小雷之母,教师

制作

导演张大磊在2008年8月回到姥姥家度过了一段时光,那时他就想拍一部关于家庭生活题材的电影。2012年完成剧本,故事具有一些半自传的性质。采用黑白影像是因为他认为黑白最贴合90年代的质感。所有演员都是导演的朋友,这些非职业演员也完成了导演所想要的“完全没有表演痕迹的一种表演”。

反响

票房

中国大陆上映首日排片只有3.18%,第二日排片2.1%,最终累计票房434.6万。

评价

台湾电影评论家李光爵曾在金马奖入围名单公布后说:“如果最佳影片是八月得奖我要从十楼跳下去。”而在金马奖得奖名单公布后,遭到任此届初审委员的电影工作者陈鸿元及曾任金马奖委员影评人涂翔文,都质疑该片既然在最佳原著剧本、摄影和最佳新导演皆未获奖,却能拿下最佳影片奖的评选逻辑。

奖项及提名

类别颁奖日期奖项名字结果参考
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2016年7月27日最佳剧情片《八月》提名
最佳导演张大磊提名
最佳演员张晨提名
最佳艺术探索《八月》提名
金马奖2016年11月26日最佳剧情片《八月》获奖
最佳新导演张大磊提名
最佳新演员孔维一获奖
最佳原著剧本张大磊提名
最佳摄影吕松野提名
最佳音效徐忱、李晓丹、高秋卉、任冬提名
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非正式竞赛)《八月》获奖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17年5月26日最佳影片奖《八月》提名
评委会大奖《八月》获奖
最佳导演奖张大磊提名
最佳新人奖孔维一提名
艺术探索奖《八月》提名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2017年12月17日最佳导演张大磊提名
最佳新导演张大磊提名

2017年3月24日(中国大陆) 2017年6月8日(香港)

八月剧照

八月八月八月

简评

引自张慧瑜:“《八月》也是影视作品中少有没有把单位制描述为“好吃懒做”、“养懒人”的落后、憋屈的空间,反而从里到外渗透着一种梦幻般的稳定与和谐……不管是揭开90年代工人下岗的旧伤疤,还是呈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问题,都是对90年代激进市场化改革的再反思,呈现被90年代改革话语所遮蔽、压抑的另一面。之所以能够在回望的视角中重新展现计划经济时代美好的一面,与经历了20余年市场化的新体制之后,人们开始怀念、回味最后的社会主义单位制的纯洁与稳定有关。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前期处于既没有革命文化的血污,又没有市场经济时代的肮脏的夹缝之间,恰如《八月》结尾处夜晚盛开的“昙花”,这段两个大时代夹缝中的时光虽然短暂,却灿烂无比。”(把我能想到的和没想到的都说了,献上膝盖)

以孩童视角串联起九十年代下岗潮的时代记忆,全片没有一条主线,但是情感很真挚,有那么几处镜头真有侯孝贤的影子和脉络了,可惜的是,这电影跟我童年相距太远了,作为一个大山里长大的人来说,这种体制下的家庭生活实在是无法共鸣,而且我觉得父亲比儿子演得好多了,儿子似乎只是这个生活流下的旁观者,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很中立,以为是一部童趣电影,结果是一个讲述父辈生活的电影,这点跟我的预期反差还挺大。

我们在生活中最不乏日常表达,但又无比缺少对日常表达注以凝视的目光,当这样一部电影走向院线、走上大银幕、走进大众视野时,目睹到其中的澄澈感自然是感触良多。张大磊具有敏锐而又不孤僻的日常感知能力,平实的叙事节奏不时带来一些私人因素,时代大潮的变迁既是背景又是变曲,我们积极地追求生活,但又慵懒地对待人生——这是一种东方的韵奏。最认可本片之处是它在表意抒情上的克制性,忍耐与回避才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恰切贴合。于是乎,留白成为必需,长辈的哭泣亦要背过身去。导演钟爱特吕弗,想必会将这种自传作者式的生活叙事延续下去。不过,本片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譬如其中对梦境的处理多少有些勉强,并非所有电影都适合加入一个超现实的时空。另外,影片结尾似乎想完成某种阿巴斯式的“遁出效果”,从形式到生活,但其实有些没必要。

对九十年代华北城市的生活状态拿捏很准确,可总不能全片都是状态,没有情节冲突。用黑白片拍,还有一些迷影情节,可片中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原本是彩色的,九十年的电视机和照片也都是彩色化了,拍成黑白的反而显得不合时宜。另外,前期有些段落的感觉不是从黑白摄影出发,是彩色转黑白的,偶尔会出现亮部过曝,室内夜景的光线也没有特别布置,到后半的光影运用稍微好一些。

让我感觉是在努力靠近台湾新浪潮,散文式的生活琐事和孩童视角加上黑白色加上制片厂妥妥文艺片,跟《童年往事》一样的私人视角,也许这个片子在当时算新颖,但放在现在看失去了光辉,至少没有触碰到个我情绪,可以感受到影像中导演尽力表达的细腻的真,但FIRST颗粒无收也可以侧面证明本片的新意不足。此外黑白色彩滤掉了很多好的,有点多此一举,本来是按彩色片拍的话,改成黑白完全层次不够,很遗憾,想看彩色版。

伊万的童年同款梦境和配乐多到让人出戏了,我脑海中甚至都响起布谷鸟了!但除此之外,即使是来自个人的生活经历,导演对于人物状态、情绪以及表现方式都还是捕捉得十分准确!暗自宽慰自己的爸爸和要强的妈妈,小演员太棒!可能我看的版本阉割太严重了,后半段故事好散,但是随着爸爸的片场录像带画面变成彩色,好感动啊!喜欢表演、声音和镜头语言,而且也完全接受黑白影像,也许初衷不是怀旧而是一种削弱时间感的影像呈现,少了刻意营造的彩色时代感,故事沉浸感加倍。

不得不说,黑白处理真是帮了这片很大一把。我总觉得这类型片都走入了歪道,都学会散处理,但却散得如流水账一般,抓一把尽是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的《飞越光年》,内容和味道都是一样的,你说你们文青表达方式真是如此的相似而又无趣,最后都是陷入框架之中,但这片显然观感要更好很多,尤其是在音乐处理上。黑白好像是在怀旧又或者增加了质感,倒是遮掩住了本质上的凌乱无序,如此好的取巧手段。小男孩的确演得不错

原来《我的朋友》里张晨哥的故事是这样的,怪不得李默会找晨儿哥谈诗歌,晨儿哥也是心中有远方有理想的人呐。电影刚看了10分钟就非常喜欢,详尽还原了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风貌。尤其我身为一个晋北人,对呼市的方言可太有亲切感了,一整个 90后童年回忆。黑白的画面一直持续到片尾的录像带才变成彩色,非常喜欢这个设定。有人说是代表旧时代的落幕,新时代的开始。我想也许是说理想是彩色的,毕竟录像带里的张晨虽然不再剪片子成了场工,但也还在拍电影不是吗?

大院生活与下岗潮,这几乎是一代人共同的心魔,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动给不同的人留下了迥异的回忆。大磊导演那是还只是个孩子,如他所说,本片是他童年时期混杂记忆的一次重现,叙事与梦境杂糅,相比侯孝贤与杨德昌多了几分意识流的感觉。全片没有什么强烈的表达,却也让人沉醉,梦回当年那漫长而燥热的夏日。(不是说可以和侯孝贤与杨德昌比,但确实有一些相似的感觉在里面)

之前在电影院看过一遍, 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没有感觉,再看一遍的时候还是感觉一般。可能献给父辈电影人打动了评委吧,我只觉得导演很聪明,设置成黑白可以节省多少成本啊,不用追求画面色彩和年代感的美术要求更低,好似是主人公褪色的童年记忆。不过是我真的舍不得舍去色彩。不知道里面的演员是素人还是专业演员,导演的调教挺好的,对表演的把控能力,导演没有像大多数使用素人的导演一般使用大量远镜头或者背影,用台词代替表演,反而是有很多人物面对表情的特写,导演的调教演员功力的确可以。

不得不说,黑白处理真是帮了这片很大一把。我总觉得这类型片都走入了歪道,都学会散处理,但却散得如流水账一般,抓一把尽是散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的《飞越光年》,内容和味道都是一样的,你说你们文青表达方式真是如此的相似而又无趣,最后都是陷入框架之中,但这片显然观感要更好很多,尤其是在音乐处理上。黑白好像是在怀旧又或者增加了质感,倒是遮掩住了本质上的凌乱无序,如此好的取巧手段。小男孩的确演得不错

回忆性散文,需要观众主观参与,用意识去缝补一场场戏之间的联系。梦中的水上倒影,溪边因黑白影像而显得格外明亮灿烂的小树,不知是受的特吕弗还是塔可夫斯基的影响,时近时远、疏离朦胧,一些事件发生的视觉语言正贴合孩童懵懂迷惑的视角,包括臆想中的困惑、解答与和解,都在梦中完成。其中有一些值得发展的角色和方向最终还是停留在无变化的视角,不知是小情小调的顾影自怜还是制造那个年代独有的疏离感的原因。始终弥漫的过于感伤化是视野的问题也是已显疲态的时代情怀,黑白最后转彩色也实在是看的疲倦了。

八月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