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1979)

Die BlechtrommelUP:2021-10-02

《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是君特·格拉斯1959年写的小说,为作者惊世之作“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故事以第一人称描述,即由主人公奥斯卡自述人生经历。小说的主要素材则是作者格拉斯本人的经历与见闻。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获得1980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0年3月,《铁皮鼓》中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

铁皮鼓

评分:8.3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编剧:沃尔克·施隆多夫 / 弗朗茨·塞茨 / 让-克劳德·卡里埃尔
主演:马里奥·阿多夫 / 安吉拉·温科勒 / 大卫·本奈特 / 卡特琳娜·塔巴赫 / 达尼尔·奥勒布里斯基 / 蒂娜·恩格尔 / 贝尔塔·德鲁兹 / Roland Teubner / Tadeusz Kunikowski / 安德烈亚·费雷奥尔 / 海因茨·贝能特 / 伊尔莎·帕日 / Werner Rehm / 凯特·耶尼克 / 赫尔穆特·布拉施 / 奥托·山德尔 / Mariella Oliveri / Fritz Hakl / Emil Feist / 夏尔·阿兹纳夫 / 马雷克·瓦尔切夫斯基 / 恩斯特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142分钟 / 162分钟(导演剪辑版)地区:西德 / 波兰 / 法国 / 南斯拉夫
语言:德语 / 波兰语 / 俄语 / 意大利语 / 希伯来语
影片别名:锡鼓 / 拒绝长大的男孩 / The Tin Drum
上映:1979-05-03
IMDb:tt0078875

情节摘要

小说情节为主人公奥斯卡·马特莱特自述的人生经历,以他在1952-1954年间住在疗养院,恢复为一般人之前回忆往事而写下的自传。故事从奥斯卡在娘胎里盯着“两只六十瓦的灯泡”诞生在自由城市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开始讲起。由于先天赋予了可以击碎玻璃的刺耳尖叫,奥斯卡将它用作对抗成人世界的武器,并声称自己是那些一生下来便智力超常、具有透视听觉的婴孩。三岁生日那天他得到了一个礼物:铁皮鼓,在看穿了成人世界的愚蠢和虚伪之后,奥斯卡决定停止长大,从此身高一直停留在三岁的高度。

奥斯卡认为自己有两个“假设的父亲”:一个是母亲的丈夫阿尔弗雷德,纳粹党员;另一个是她的秘密情人扬,波兰人,后来在保卫波兰邮局战斗中被处决。奥斯卡母亲死后,他的父亲阿尔弗雷德娶了保姆玛丽亚,同时也是奥斯卡的第一位情人。他们结婚后,玛丽亚给奥斯卡生了一个儿子:科特。奥斯卡希望他在三岁时也停止生长,却失望的发现科特坚持要长大。

二战时期奥斯卡加入了侏儒表演剧团,在前线阵地为纳粹德国军队表演。他的第二个情人,同样也是微型人的罗丝微塔,在盟军登陆诺曼底时死于轰炸,之后奥斯卡就回到了家乡,并且成为了一伙年轻犯罪分子的首领。1945年初苏联军队夺取了但泽,阿尔弗雷德在试图吞下纳粹领章时被乱枪打死。埋葬父亲时奥斯卡丢掉了铁皮鼓,被亲生儿子科特用石子击中脑后,开始长个子,同时唱碎玻璃的特异功能也开始消失。

战后,奥斯卡与玛丽亚和儿子一起搬到了杜塞尔多夫,在那里他做了裸体模特并雕刻墓碑。爱上了邻居多萝西娅修女,却没有引诱她。奥斯卡潜心于研究铁皮鼓,成为了受到欢迎爵士鼓手,变得出名和富有。有一天他散步时发现了一截断指——被谋杀的多萝西娅修女的无名指。奥斯卡此时已厌倦了名利带给他的困扰,于是伪认自己是谋杀犯而被送进了精神病疗养院,在那里写下了回忆录自述。

主要人物

第一章

  • 奥斯卡·马策莱特:本书主人公,自述者
  • 布鲁诺·明斯特伯格:奥斯卡的护理员
  • 安娜·科尔雅切克·布鲁斯基:奥斯卡的外祖母
  • 约瑟夫·科尔雅切克:奥斯卡的外祖父
  • 艾格尼丝·科尔雅切克:奥斯卡的母亲
  • 扬·布鲁斯基:艾格尼丝的表兄弟和情人,可能是奥斯卡生父,因身为波兰人所以政治立场站在波兰人一边
  • 阿尔弗雷德·马策拉特:艾格尼丝的丈夫,纳粹党员
  • 西格斯蒙德·马库斯:犹太玩具商,死于水晶之夜

第二章

  • 玛丽亚·特鲁钦斯基: 艾格尼丝死后艾尔弗雷德雇来打理商店的姑娘,奥斯卡的第一任情人

第三章

  • 多萝西娅: 杜塞尔多夫的修女及护士

写作风格

奥斯卡·马策莱特是个不可信任的讲述者,在他心智健全,或是近乎疯狂时,从来没有头脑清楚过。他以第一人称叙述时往往又与他的自传相矛盾,如他对保卫波兰邮局战斗的不同解释。

小说本质上带有强烈的政治意义,但远远超出了政治小说的范畴,里面包含了寓言、神话、传奇等元素。

铁皮鼓本身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包括犹太教和基督教。在书中奥斯卡同时与耶稣和撒旦对话,他的同伙称他为“耶稣”,而在书的最后他则称自己为“撒旦”。

主题

艺术对抗战争

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奥斯卡的艺术和音乐相比较,隐含的思想是艺术有能力战胜战争和憎恨。奥斯卡用他的音乐才能来避免战斗,在书的第九章,在讲坛上,奥斯卡击鼓打断了纳粹党的集会。奥斯卡演奏的旋律比集会的行军步调复杂的多,也多了些肉欲色彩。尽管打断了纳粹党的集会,他的音乐的力量仍是不明确的。看起来鼓乐只是简单的打断了集会,并不是纯粹的对抗纳粹的道德力量。奥斯卡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音乐元素,那就是他的声音。并非歌声,奥斯卡的声音是具有难以置信力量的骇人的尖叫。叫声能够振碎玻璃,奥斯卡做抢劫犯罪团伙首领的时候用来打碎商店的前窗。格拉斯用诗歌的想象力敏锐的同政治、文化事件相融合,使读者认识到奥斯卡就是水晶之夜(纳粹撕下伪装发出侵略信号的夜晚)的化身。从根本上说,奥斯卡仍是一个复杂的、魔术般的象征性的人物,体现了他希望揭开纳粹党侵略本质的愿望。格拉斯漂亮的阐述了战后德国人意识的矛盾性甚至是有精神分裂症状的。

纳粹恐怖政策

《铁皮鼓》跨越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地域覆盖但泽到科隆、巴黎、诺曼底。格拉斯描述了纳粹的行径包括从水晶之夜到处决但泽波兰邮局保卫战的生还者。

改编

电影

1978年被沃克·施隆多夫改编成电影《铁皮鼓》,1979年与《现代启示录》分享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于1980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广播剧

1996年由菲尔·丹尼斯主演的广播剧在BBC播出,麦克·沃克改编,并获得全英写作协会最佳剧本奖。

简评

因为是原教旨的原著党所以扣一星,但也没办法,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片子只有读了原著还有君特 格拉斯的回忆录以及《我的世纪》(君特 格拉斯手绘插图版)才能get到点。演员都很到位,没记错的话君特 格拉斯参与了选角,玛丽亚真的太漂亮了,比我读原著时脑补的还漂亮。有些镜头……比较,一言难尽,比较先锋,比较前卫,比较没有下限。另外就是不太喜欢苏军解放但泽的那些镜头,原著里写的是老马策拉特窒息而死,导演非要让那个苏军士兵把老马策拉特打成筛子(上次看这么血腥的画面还是在《26个画面的占领》),我承认二战时的苏军军纪很差,但君特 格拉斯都没写什么,某些人不要太恨苏联人了。

。这是一部相当奇幻的电影,长不大的奥斯卡、听妈妈姑婆读着拉斯普廷后心智变向成熟、凭一己之力扰乱演奏破坏了集会、母亲吃鱼、与侏儒马戏团一起给德军表演、在更衣室给初恋舔B、与初恋在床上的“吃糖爱爱”、扬叔叔被枪决前给奥斯卡现实的扑克手牌、误入德军禁区被德军打死的修女死后灵魂升天,铁皮鼓是个玩具,它也是奥斯卡封闭成长意识的具象体现,当他最后把铁皮鼓扔进父亲坟墓时,也代表了他的成长。大人间的原罪让她母亲自杀,而战争则让她心爱的侏儒女友、扬和父亲死去,影片以小孩的视角来展示成人的世界,以此抨击成人世界的丑陋和战争的残酷。

强烈的现实批判力作,政治讽刺贯穿全片,荒诞的剧情与儿童视角巧妙结合,构建出触目惊心的世界观。畸形的出生,畸形的人物,畸形的家庭,最终反映的是畸形的国家形态和战争给人造成的扭曲。德国父亲,波兰舅舅,其中的隐喻不言而喻,母亲游离在强权与羸弱之间,最终只能屈从。奥斯卡想要逃离大人世界的虚伪而选择停止生长,上帝剥夺了他的生长却赋予了他一只铁皮鼓和强有力的尖叫,在乱世中发出刺破时代的呐喊,挣脱现实的禁锢。然而身体停止生长心理不会停止,逃避现实并不能改变现实,奥斯卡这个时代的畸形儿注定要见证这个时代的毁灭。等到所有亲人最终离他而去,他成为了孤儿,他必须要"长大",此时镜头又一次反转,与出生时相对应,暗示颠倒的世界恢复正常,他丢掉了铁皮鼓,在坟墓里获得重生。铁皮鼓敲出的是时代的悲歌,乱世的警钟,发人深省。

鼓手终要直面长大,担泽必将迎来新生。透过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的眼睛,以全知视角还原了二战时期风雨飘摇的担泽。在三岁生日时,奥斯卡获得了一个铁皮鼓。从此他鼓不离身,总是手执铁皮鼓,试图引起世界的关注。目睹复杂的父母关系后,他选择拒绝长大,永远保持三岁儿童的外形,并获得了通过尖叫将“值钱的东西”震碎的能力,来捍卫他的权利。然而经历了教堂中被圣子抛弃、母亲与舅舅相继死亡、父亲抢走自己的爱人后,他向世界屈服了。原先捍卫与宣泄的鼓声与嘶喊,成为了娱乐纳粹的道具。黎明的炮火终究将他震醒,他回到家乡埋葬了铁皮鼓,渴望长大,梦想重生。政治隐喻极强,外祖母影射旧担泽,外祖父是贩卖军火的美国,母亲是动荡在德国与波兰间左右摇摆的担泽,父亲与舅舅对应亲德与亲波派,奥斯卡象征担泽文化。女佣代表担泽的选择,弟弟是新担泽。

现实主义题材,用超现实的手法去构建,开辟了一个天真、纯洁的童年视角。最近的《乔乔的异想世界》与这部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审美上来讲,今年入围奥斯卡的新片总让人怀疑其创作的真诚度。《铁皮鼓》的厚重来自于荒诞、残忍、扭曲世界的描述,儿童视角和口吻为叙事提供了诸多便利,哀而不伤,悲而不悯,有批判,也有生存信仰。铁皮鼓的鼓点与时代共振,试图发出来自个体呐喊的强音。停止生长不是自我矮化,而是对抗和割裂。清脆的鼓点配合惊人的嘶吼恰是对纳粹横行多年地叫嚣和对抗,不愿接受现实,只能折叠,与外部环境残忍割裂,拒绝成长。这是高级的视角和思考,也是一种隐喻,朴素的情感里包裹着对民族的反思和控诉。民族的命运和个体的生存现状融合在荒诞的影像里,成长本身也是一种磨难,带着伤痕,带着痛。

真·魔幻主义电影。我看到的是一个偏执、猥琐、狡猾、色情狂的侏儒成长记,原著很聪明地将男主的初成长背景安排在二战前夕的德国,整个二战贯穿了奥斯卡的童年和青春期,那个时候的德国是一个病态的国家,跟70年代的你国类似。抛开这些原著作者得心应手的创作,导演过分秉承原著的情节逐帧拍摄,有太多处名场面会引起观影者生理不适,比如奥斯卡在课堂上敲鼓并与老师起冲突,吐口水在麦芽糖粉上然后用舌头舔掉等等。饰演奥斯卡的小演员当年只有11岁,那一双瞪大感觉会吃人的眼睛,让我真心钦佩导演选角的能力。

从家族史勾勒二战局面、历史,奥斯卡视角被切入一场动乱时代该有的恐惧与混沌。身体的畸形与审视荒谬的客观性引出一系列犯罪与宿命的自我身份是“反NC”的象征手法,叙事者限制空间的内容代表隐藏在伦理风格下的癫狂-冷静,黑暗的隐晦载入病态色彩的况味感应激情与丑陋的世态。不同阶级人物具有象征与意象隐喻穿插在影片的战争背景中产生“寓言批判”并揭露在历史中被遗忘的情绪,导演很忠诚于文字的魔力与态度,用摄影机捕捉多层次的文学结构。虽然隐藏的“政治艺术”富有美感与文化但用残酷和无懈可击的“眼睛”拍摄,德国人民毫不留情结,反过来又厌恶、惊讶和恐惧、真实体现表现主义与悲剧性与启示性。形式过于朴素沉闷,奥斯卡的尖叫声成为观察悲剧与幻想的同理心与反抗象征。怪诞与混乱的场景从文字转变为画面是东欧超现实的反体制访问与纪实。

披着孩子外衣拒绝长大的奥斯卡,在造成一次次不可挽回的恶果后总是被人以“你能怪一个孩子吗”为由原谅,奥斯卡的武器是他的特长,在愚昧和混乱中生存的老百姓,是悲剧的缔结者也是刽子手,可以看出来作者确实对二战德国的恶行无法原谅。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反战作品。小演员牺牲有点大……心理阴影得多深啊。我也无法想象如果我生在一个有罪的国家,我会怎么去成长。清除五个拾贝修女的机枪上方是一群“孩子”在野餐,像这样能够囊括整个片子主旨的构图本片有很多,妈妈在厕所里莫奈作品般死去将会让我记很久,而我也记住了这个日期1939年9月1日。本片的配乐也很优秀。

荒诞无比。全程弥漫诡异的氛围,奥斯卡的眼睛,实在有时童真无比,有时惊悚深邃。拥有成人的心理,却又表现得如小孩,不曾长大,近三小时中不断被提醒他是侏儒,他的心智成熟,非常可怕,让人辨不清真实模样。受众人保护喜欢的童真感和行为上的矛盾……战争是荒谬的,人们也是。奥斯卡妄图抗拒长大,最终也只能抵抗住身高的增长。成人世界的可怕,浓厚的政治意味,战争深重的苦难。惊叹于奥斯卡的扮演者年仅十一岁就有这样的演技。Grass太能写了……

久仰大名今天终于看完了,看的第一部Volker Schlöndorff的作品。魔幻现实的黑暗作品,真的很为男主小演员的心理健康担忧,未成年人出演成年侏儒,各种大胆的性爱与暴力描述放到今天绝对会被社会抨击。关于民族和战争的隐喻贯穿全片,荒诞和诡谲的剧情充满亮点,而德国父亲、波兰舅舅、但泽母亲与犹太人店主的设定更是政治意味十足。很多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小奥斯卡听睡前成人故事的性幻想、母亲与舅舅乱伦的各种露骨镜头、侏儒马戏团战前与战争中的表演、长大后的奥斯卡和新来的女孩海边的暧昧与突然的和父亲勾搭在一起的剧情反转。总是穿多层裙子的祖母、疯狂吃鱼死掉的母亲、死在桌前的犹太铁皮鼓店主、在波兰邮局被枪毙的舅舅、喝咖啡被炸死的女侏儒、被奥斯卡递过纳粹军章后慌乱吞咽下去被击毙的父亲、以及最后母亲墓前突然决定重新长大的奥斯卡

看完历时三天,说不好看但也不对,总觉得太过刻意又生硬。选的小男主角演技很好,看完想抽他,是太过自私的原因吗?我想是的,太过自私,从决定不长大的那一刻起我以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文主义者,却没想到他只是单纯的讨厌成人的世界,孩子向来都可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他“孩子”的思想状态又害死了多少人呢,他的自私造就了多少人的悲剧。他的身体可以逃避长大,但只要活在人间他就没有办法避免成人世界,他成为纳粹、有性欲,都在逐渐证明社会的无法逃避性。20岁的人了,以一个三岁孩童的面孔就能做出来那么多无稽之事吗?他的逃避长大在我看来是在逃避责任与现实。全剧最痛心的是独自承担一切的祖母和小女仆。哎

主角生长异于常人的设定有点令人想起《本杰明·巴顿奇事》,当然这是两部气质截然不同的电影。永远是儿童一方面代表着不去面对成年人道德混沌的世界(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作为体型与经济上天然的弱者,只能依附于别人生存。铁皮鼓既是玩具也是他身为儿童的标志,而具有破坏力的嗓子则是他反抗规则、强调自我的重要手段。奥斯卡接二连三地面对母亲的自杀、叔叔因反抗而被纳粹迫害,也迎来了父亲戏剧化的死亡,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儿,才下定决心放弃铁皮鼓长大。被迫与老祖母分离,象征着他成长路上的最后一步离乡。他目睹过不同的死亡,也拥有过友情与爱情,但是最终促使他真正想要长大的不仅是生理年龄(21岁)还有父母的离去,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厌倦了永远当个孩子。PS:被替换又重新挂起的贝多芬像;用铁皮鼓扰乱纳粹军乐。

获得奖项

  • 第24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第24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获奖:最佳海外电影
  • 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获奖: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31届戛纳电影节
    第31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主竞赛单元
  • 第29届德国电影奖
    第29届德国电影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第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32届戛纳电影节
    第3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主竞赛单元
  • 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55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第55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Kinema Junpo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6届报知映画赏
    第6届报知映画赏
    获奖:海外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