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行者(1979)

СталкерUP:2021-03-02

潜行者

评分:8.8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阿尔卡季·斯特鲁加茨基 / 鲍里斯·斯特鲁加茨基
主演: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 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 安纳托利·索洛尼岑 / 尼古拉·格林科 / 纳塔利娅·阿布拉莫娃 / 费米·约尔诺 / E·科斯京 / 雷默·伦迪
类型:剧情 / 科幻 / 悬疑
片长:163 分钟 / 155 分钟(2002 DVD)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
影片别名:Stalker
上映:1979-05(苏联)
IMDb:tt0079944

潜行者简介

清晨,空荡幽暗的卧室。潜行者(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Aleksandr Kajdanovsky饰)悄然无息地起身准备与另外两人会合前往一片恐怖复杂的地带。可妻子(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Alisa Frejndlikh饰)却极力哀求他不要冒险进入该地。而这位训练有素、 经验丰富的潜行者,即将穿越的是一片有着千变万化陷阱和圈套的地区“The Zone”。这块二十年前因陨星坠落而荒芜的恐怖地区,传说有一个名叫“The Room”的囚室,它能满足人们潜意识里最深层的意愿和欲望。潜行者与为寻求灵感的作家(安纳托里·索洛尼岑 Anatoli Solonitsyn饰)和为探明真相的科学家(尼古莱·格陵柯 Nikolai Grinko饰),踏上了这片变幻莫测的死亡之地。
  这部极具史诗片气质,探究人类灵魂本质的科幻电影《潜行者》,用诗意而极富隐喻的长镜头,挖掘着人类潜意识与外部世界的重重矛盾与深层意义。1957年,一场发生在苏联车里亚宾斯克附近名叫玛雅卡工厂的核灾难,深深触动了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成为本部电影中的创作素材。影片也改变自小说《The Roadside Picnic》。本片荣获1980年第33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奖。

第33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简评

至少是老塔作品里面最好的存在,相比于之前那将梦境、现实与回忆混为一体,几乎必然要引起理解上争议的电影,《潜行者》在时间、空间、行为的三一律原则上保持得非常好,塔氏用缓缓流动的镜头来讲述这个故事,极简化的风格减少了诸多可能的复杂部分出现。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区”的影像价值被进一步放大,达到了隔绝却又处于现实框架之内的目的。且气氛的调节上也是出彩的,这种营造是完全与故事环境以及主旨相贴合的。几位主人公不断在这种怪异氛围之中向着隐秘之处前行,也直到最终才发觉到这场找寻的真正含义。引领他们的那个神秘核心“区”从目标变为了指向自我的审判。所以这不单只是舍弃了奇幻,更是抛弃了那些无意义象征的影像表现。也唯有经历过这些已经平常化的未知事物找寻与折磨后,才方能回归至人性本身最简单的那些组成因素上。

电影显然不是这些内容的最佳表现形式,一本诗集和一个当代艺术展览显然更适合,可以想象一个高品质的苏派绘画和雕塑,还有些装置艺术大展。用一个简单的情节串联起来,拍成快三个小时的电影,强迫人看完,完全是折磨人。确实很形而上,很抽象,但这些大多是通过文字和奇观图像带来的,说是ppt式的可能有点过分。撑起内容的是文字和艺术品本身的质量,而非电影性的语言。那些叩问天地,生命的意义的话是直接用嘴说出来的,没有什么比语言表现抽象含义更偷懒的了。观影全程不适,一直觉得自己长了湿疹,洗了热水澡分成三段才看完的。作品的美学意义和美学地位当然是赞同的。作为电影其实很想给三星,但是画面和艺术性太好,给四星吧。

.22 天府科幻影展。禁区是能指的幽灵,是从欲望子宫中一朝分娩出的髑髅地。正如这个冗长的探险故事所显示出的无结无果一样,禁区只是一个空白,一个用无尽的逃脱和追寻来维持神秘与空洞的空无。塔可夫斯基用一部电影潜入人类意识的最深处,追问一切有关有关意义的谜题;他不断靠近象征世界的边缘,最终却无人敢于越界:因为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在痛苦和尝试中获得的,无人知道幸福的真相;又或许幸福本身就是面纱之后的空无,人类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欲望能指牢笼中的囚徒,那对虚无的想象便是希望。塔可夫斯基直面虚无的勇气是他与后来的模仿者最大的区别(没有说毕赣不好的意思),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主体就是由缺失,由一种对自身的清除所构成的,人类永远在试图恢复自身的缺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欲望实现了它的不朽。

第五部老塔。宗教信仰主题再次于此复现。借原著《路边野餐》中Zone的概念,老塔在地球上建立了一个“索拉里斯”式的神秘区域,而它是最后的希望,它是绝望者的救赎。潜行者为引导信仰的苦行者,而作家与教授作为两个符号代表了文化与科学,作家陷入虚无被世俗吞噬摆布,而科学家对神迹表示不屑把质疑践踏信仰。片中有两处对《新约》的引用,一个是《启示录》第六章中的血月末日,喻示潜行者梦中的灭世(后呼应科学家对zone的毁灭);一个是《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中耶稣复活后与二蒙眼圣徒同行并讲解经文,喻示进入zone是一种“布道”。但最后潜行者失败了,因为在潜意识中信仰已经失落,人类只留下了本能的欲望,空留神迹却回不到伊甸。色彩转场,塔式推移长镜头,幽灵视角,沙丘房间(但视觉表现力和期待有落差)和影片背后宿命的悲剧。

没看懂。好厉害。完全是借科幻外壳讲形而上的故事。粗糙的个人想法:耶稣带着艺术、科学一起去区里找房间,是去潜意识/人生里找人生意义,内心的最深渴望。豪猪就因为不能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自杀。所以在过程中,潜行者负责带路,指方向,决定谁先走,说不能原路返回,不能走捷径,处处都是陷阱。在房间门口,作家和教授均不敢进入房间,潜行者不敢带妻子去房间,是一个绝望的结局,宗教、艺术、唯物主义均是失败的。最后潜行者的女儿代表了一种可能的新希望。过程中,通过对话表达大量的哲学思考。镜头掠过水面下的垃圾、圣像。非常多部分真的看不懂,想不通,不明白。大量的长镜头,人物出画入画,无配乐的安静,迷幻的电子乐,结尾有一段波莱罗。影展两天二刷,还是很迷茫。

155分钟版。剧情和《飞向太空》颇有相似之处(但我还是喜欢前者多一点),创造出一个极端的环境(索拉利斯星和「区」),将各式人物(三人组似乎是世俗+艺术+科学的视角代表)置于其中,冷静地观察他们的变化,折射出他们内心最深的恐惧和欲望(塔可夫斯基对「身心俱疲」这四个字的刻画是历史级别的)。但比《飞向太空》更抽象,视觉奇观进一步被压缩,看茫然的三人组过草地穿水沟后,被各路角色心心念念的「区」原来只是个小废墟,形而下的「寻找」一无所获,形而上的「寻找」却早已完成。结局切回现实的角落,真正的「奇迹」却在那里发生,配上《欢乐颂》引人深思。开头黄铜色的长镜头质感近似于版画与粘土动画的混合,后段镜头穿过水底,记录下被人遗弃的物品与随之丢失的信仰,神秘而深邃,构造出塔可夫斯基镜头下的又一座心灵迷宫。

老塔第五部。胜过《飞向太空》,我最爱的塔式科幻。塔式几件套都有了:塔式慢推/拉轨、塔式影像意象、塔式长镜头、塔式对白。归根结底,这片子的底色还是对“上帝”这一存在的确认,控诉现世信念的崩塌,和空虚对人心的摧毁。The Zone终究是老塔心中一个构造复杂的教堂,它是“不可忤逆之存在”、“需心怀尊敬的存在”、“映照人类渺小的存在”留在人类世间的痕迹,在这里,人类心中的罪孽被暴露,这也是教堂在世俗生活中的功能之一。很喜欢的两个处理:一处是用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拍摄区分进入The Zone和走出The Zone时的样子,色彩的区分最终参与到最后一个长镜头的意义建构中:小女孩的举动确认了“上帝”这一超验事物的存在。另一处是最后的“打破第四面墙”。老塔确认,而伯格曼质疑,如一枚硬币的两面。

二刷,相当nb的科幻片,全片在讲理想主义的覆灭以及犬儒的诞生史,区和房间其实就是指意识形态和国家的互补关系,而潜行者、作家以及化学家分别对应热爱国家绝对拥抱苏联意识形态的底层文化人、有质疑精神但又会被读者裹挟的创作者、极端理性但又崇尚暴力的知识分子,老塔用水折射出他们三个主角内心的欲望,从水里看到的事物哪怕再清晰可见,也和真实欲望存在错位甚至是相反的境况,某种程度来说这和三位主人公无法坚持个人对于区的理解的情况是一样的,不过老塔还是把对于破烂房间的崛起落在了潜行者的女儿身上,她是集区的病症以及奇迹于一身的个体,当看到她最后能用超能力移动注入红色液体(共产主义)以及带有蛋壳(希望)的玻璃杯时,我觉得这是老塔对于曾经理想国的最后一丝期许,可惜前者摇摇欲坠,而后者尚未彻底明朗。

宗萨钦仁波切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我个人确实喜爱电影。我最喜欢的总是那一两部片子,它们好像永远不会消逝。有些电影很有力量,比如1979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潜行者》,至今仍是最有力量的电影之一。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潜行者》,我不知怎样表达,但我模糊地认为它是最勇敢的影片之一,而且精神性很强。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它。这部影片的概念和前提都很有趣。当然,这完全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虽然它包含英雄、悬念和浪漫等老套的内容。这部片子有很多象征意义,它试图讲述的是,如果你超越特定区域、有着不同一般的思维方式,却又试图留在正常区域里,那么融入社会将会有多难。但这可能完全是我自己的诠释。"——宗萨钦仁波切《八万四千问》

进入zone的旅程更像是一场朝圣之旅。科学家与作家代表了现实世界中典型的理性与感性,而潜行者则更像是超出了人类世界的存在,更像是信仰。而在这个旅程中理性看似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实则对信仰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胆战心惊,因而准备摧毁这个代表希望的地方。感性从一开始便抱有怀疑的态度,最终在一次次离奇与平淡中放弃了对所谓实现愿望的追求,而坚信情感的臆想是信仰所不能达的。最终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都在心里扎根了一丝对于信仰的感觉而又不能完全信服。代表信仰的潜行者并非脱离现实世界,而是在读书后仍然选择了信仰,而最终他在见识了理性与感性后也放弃了将人们引入希望之地,或许信仰终究是人们不能理解的存在,但其带来的奇迹也悄然降临。电影的画面与配乐真是无可挑剔。将荒地拍出神秘感更是令人感叹。

10/10 一桩最绝望的悲剧上演,潜行者不会再带别人进入"the zone", "room"与所有人都存在深深的隔阂,即使是他自己。在自己的冰冷恬静的心房中游走才最令人恐惧,因此"潜行"。昨夜久久无法入睡,进入了虛无状态,是观赏作为电影艺术最高般堂之塔可夫斯基的最佳时间。全片充斥着神秘的混沌雾团,将我的精神吸入其中,不再寻觅得到。犹如陀氏,塔可夫斯基对于"存在"的探讨远非他国作品可及,所有探讨"虚无"的现代主义只像是从中剥离下来的一根骨头,带血连肉的都极少。《潜行者》 带来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是来自運远星辰的启示与真理,是一扇不着边际的冷色巨门,幸运者只在其前踱步,清醒者则能漫游其中。

我们如何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欲望,又如何逼近生命的真相?塔可夫斯基似乎一直隐约地认为在表面的法则之下,有一套被(也许是蓄意)隐藏起来的支配人类、世界和历史的真理。显然,他也并不清楚是什么,但至少他观察到了苦难是通往真理的入口,信仰是一股对抗虚无与消解的重要力量。深刻关怀human condition的电影。两点其他感想:1. 棕黄的调色突出了场景的形式感,这也是黑白摄影的要点,是一种对现实的压缩。拍摄例如Ansel Adams的照片,其实并不适合,但塔可夫斯基的场景都如同荒凉、杂乱的炼狱,用单色摄影/处理非常适合。2. 他是最不应被模仿的导演之一,处理的题材绝不可能被大众广泛理解(否则我们的世界不会是现在的样子)。考虑到70年代成片,关于“现代”的历史经验还不太多,这部片非常前卫。

获得奖项

  • 第33届戛纳电影节
    第3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 第32届戛纳电影节
    第3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