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1927)

MetropolisUP:2021-04-01

《大都会》(德语:Metropolis)是德国知名电影导演弗里茨·朗所执导的表现主义科幻默片,也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于1927年1月10日于德国柏林首映。本片的制作成本达五百万帝国马克,是最昂贵的默片电影。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项目。

大都会

评分:9.1 导演:弗里茨·朗 编剧:特娅·冯·哈堡
主演:阿弗莱德·阿贝尔 / 古斯塔夫·佛力施 / 布里吉特·赫尔姆 / 鲁道夫·克莱恩-鲁格
类型:剧情 / 科幻
片长:153分钟 / 210分钟(德国初剪版) / 93分钟(德国重映地区:德国
语言:无对白
影片别名:科学世界
上映:1927-01-10
IMDb:tt0017136

概要

本片的初拍完成版本长达三小时半,德国柏林首映版本长达153分钟(菲林长度为4189米,以每秒24格放映),后由发行商剪辑成约两小时的版本于德国以及海外上映。不过基于票房收益与政治审查等因素,过去于世界各地上映的版本均为删除了四分之一内容,片长不一的剪辑版。且自二次世界大战后,本片的原始母片散佚世界各地难以寻齐,过去虽曾多次重映,但均非原本的完整版本。

2001年,穆瑙基金会主导的修复版本,在柏林影展面世,经多年发掘及考证后,约四分之一的片段在当时被认为可能永久散佚。同年,本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献遗产。

2008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电影博物馆中,发现了本片的16米釐版拷贝,并找到其中约23分钟失落片段画面。影片经最新数字技术修复,搭配现场演奏原始配乐的147分钟(长度为3945米)复元版本,于2010年柏林影展中重新上映,此版本目前已经推出蓝光光碟及DVD。

剧情简介

故事设置在2026年,电影完成的100年后,人类被分为两个阶层,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权贵和富人都住在梦幻般的富丽大厦里,每天过着享乐的生活;而贫穷的工薪阶层则长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与冰冷的机器相伴,过着劳碌辛苦的人生。

大都会统治者菲达逊(Fredersen)的儿子法迪(Freder)有一次看见地下城的漂亮女子玛利亚(Maria)时,令他着迷,之后尾随她去看地下城,目睹一次致命工业意外,看到工作者们干活苦况,巨变便开始来临。

菲达逊发现儿子有异,担心工人发难,找科学家洛宏(Rotwang)帮忙。玛利亚在地下城的教堂有很大的影响力,菲达逊要求洛宏制造貌似玛利亚的机器人,用它来煽惑工人暴动,便可借口镇压。原来洛宏的旧情人凯尔(Hel)是法迪的母亲,他一早已做了个凯尔样貌的机器人,可是洛宏不怀好意,意图摧毁菲达逊的整个都会作报复。他捉了玛利亚,把机器人换成玛利亚的样子。

法迪知道科学家的诡计,欲充当调停者,可是机器人挑起暴动,工人捣毁机器,导致洪水泛滥。洪水把地下城淹浸机器失灵,于是法迪与玛利亚千辛万苦把地下城的小孩救出来。与此同时工人以为他们的孩子困在地下城被淹,愤怒的工人把机器人捉往当作女巫烧死。这时科学家洛宏发了疯,追着真正的玛利亚,洛宏与法迪打起上来,洛宏从屋顶上跌毙了。最后,管工带领工人到教堂,玛利亚促调停者法迪带着管工与城主菲达逊一起握手和解,代表智慧与劳动要用心结合起来。

主要制作人员

  • 导演:弗烈兹·朗(Fritz Lang)
  • 原作、编剧:蒂亚·冯·哈伯(Thea von Harbou)
  • 摄影:卡尔·佛洛因特(Karl Freund)、钧特·李陶(Günther Rittau)
  • 特殊摄影:尤根·雪夫坦(Eugen Schüfftan)
  • 美术:奥图·芬特(Otto Hunte)、艾瑞克·凯特胡(Eric Ketelhut)、卡尔·佛布雷西(Karl Vollbrecht)

评价

本片乃默片末期科幻片的经典之作,艺术价值非常之高,至今依旧极受推崇。片中犀利的思想性(以马克思主义为起点,以基督教精神为终点)和壮观的表现主义布景设计(基于导演对纽约的印象)及特效,还有用人体组成的几何图形,使得影片成为德国电影黄金时代的代表作。

影响

本片可谓是科幻电影的类型鼻祖,包括《星际大战》等著名现代科幻影片,都有许多场景借鉴本片的创意。2001年日本动画电影《大都会》灵感也源于本片。

幕后花絮

  • 希特勒非常喜欢本片,多年后试图说服导演为纳粹效劳,但遭到拒绝。导演弗烈兹·朗本人具犹太血统,而他当时担任本片编剧的妻子蒂亚·冯·哈伯,则因后来政治立场倾向纳粹,而造成两人离异。
  • 本片初映时遭到广泛排斥,其中一个原因是大萧条时期的德国最大的问题不是工人累死累活,而是找不到工作。

简评

完全和看之前以为的情况是相反的。看之前以为受限于时代,拍摄会相对粗糙,但是故事应该是对政治制度有很深的思考性。但事实情况完全相反。镜头语言放到现在也不过时,有些地方天马行空,唯有震撼二字来形容(比如关于眼镜的一些镜头)。故事却是很庸俗,非常的无聊、冗长,最后的和解莫名其妙,整个电影基本没啥思想,一句话来说,就是统治阶级太过剥削,因此被统治阶级非常不满,而后因为宗教然后进行反抗,期间表现乌合之众的愚昧,最后莫名其妙的圆满结局,很无聊。甚至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到可以从这部电影捕捉到后续纳粹上台的蛛丝马迹。最后就是修复版,虽然修复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动,但有些地方画面比例的变化还是很让人出戏。

你以为讲科幻,其实讲的是现实。你以为讲现实,其实讲的是制度。以为讲的是制度,它又包含着人文的哲理,还有社会深层次的矛盾。这简直就是一部后劲十足的人文主义片,究竟哪种制度,或者说哪一种思想会让人类进步?或者是进步的更快?这100多年以来,我们还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大都会就算再过100年,依然会有他它存在的意义。或许这就是大都会最能抓住人心的,其中一个最核心的东西吧。一部好的电影会让人陷入思考,而一部传世佳作,往往是跳出了电影的本质,用哲学性的思维去辩证着人类所要提出并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所认为电影应该要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才能发现其最精彩的地方。

科幻题材与戏剧化表演模式似步梅里爱后尘,但不仅仅是满足想象和创造奇观,弗里茨·朗将等级制作为本片的高概念,并用先锋派的视效辅以表现,观念相当前卫,是赛博朋克风格的先驱之作,亦是解读意识形态的绝佳文本。令我惊讶的是,20年代朗已经掌握了现在看来也非常成熟的叙事策略,结局也走向了好莱坞式的保守与和解。就政治立场而言,不能算真正的激进。但在当时依然遭遇封禁,大抵是因为影像突出表现了民粹的力量,甚至一度以为是蒙太奇学派的作品。电影和政治本就是紧紧相依。女主角的设定耐人寻味,女巫/圣母的两位一体,演员的夸张演技在此居然很合适。大工业时代对机器与技术的反思如此精准——电影史是残酷的,朗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先知,也是天才。

永恒经典…一百年前拍的未来主义在2023年还有一部分是未来主义,能看出来银翼杀手第五元素都有大都会的影子,Rotwang的形象甚至早于弗兰肯斯坦…..表现主义的传统戏剧姿态(谢谢bfi这场请了钢琴家来improvising 完全theatre观感!)剪辑手法看得很好笑,很诙谐很符合精神状态。讽刺的是大都会强调urbanization的时候把个体的工人当成了机器,而导演在拍摄的时候也直接让临时演员泡冷水让女主角直接摔下来,用真火拍witch haunt,同样把人当道具;讽刺纳粹的电影最后大受纳粹欢迎。总之能继续在未来一百年的流行文化科幻电影里看到它的影子

四星半。或许是影史上超前性最强的作品。《大都会》的内壳仍是一个富家公子和底层圣母的传统爱情叙述模式,但是它在科幻嵌壳中有意或无意地看到了某种西方工业艺术的本质:用机器塑造神像。近现代的科幻性,实际上并非是对科学概念的视听演绎,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仍旧是文学艺术的好奇产物,譬如《大都会》可以想象2000年飞车纵横,但无法想象手机遍地,更无法变更作品中人物的时代心理模式。换言之,科幻作品的本质,仍是在假借机器性去极端化某种古典的人性,《大都会》们的叙述模式,仍是荷马史诗性质的。而颇为有趣的是,科幻作品的泛滥,事实上正和美利坚的工业艺术推动方向有关,而整个美利坚的近代艺术发展,也正是在用无数的机器去印制本不存在的神像。

170分钟版,现场管风琴配乐,观影体验指数型飙升,大敬佩演奏家。信息量太大值得谈论的点太多,五星献给前半段,太惊艳了。如果没有后三分之一我会更喜欢——丑化工人运动,赞颂绥靖调解,这两点在我眼中完全就是不可原谅…不过抛却被效仿千万遍今日看来近乎陈腐的中心思想不谈,单就概念、视觉效果、叙事和音乐而言,简直惊为天人。在完全被电影本身吸引的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一百年前的片,因而如今泛滥以至于为人所腻烦(为我所腻烦)的刻板印象与宗教隐喻(明喻)当时必然是石破天惊。但还是忍不住吐槽一句:一个福音故事翻来覆去换着花样讲,中心思想还没有丝毫进步,西方人不烦吗……

一部拷问西方现代文明的作品,以救赎神学的语言重新书写了革命。电影深度运用了基督教隐喻,无论是双面的玛利亚(圣女-女巫)还是巴别塔与洪水神话,以恢宏的宗教精神体系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重新阐释,并最终提出“大脑与手必须由心来协调”的调和方案。当然,这句的主人斯宾诺莎也的确是一个西方思想史上的调和者。我惊叹于一百年前的电影能有这般思考深度,也深深地被画面镜头与演员表演所震撼,高度几何化的都市与机器骨架,麻木、癫狂、恐惧的无产阶级,变调的马赛曲,一切构成了都是完美的艺术表达;它的标签是德国表现主义,的确会让人想起文学中的卡夫卡、绘画中的柯惠勒支,有些片段则与布莱希特形成对应,但相较而言,这部电影在宗教意义上挖掘更深,也更加有主流批判之外的独特价值与魅力。伟大的作品。

150分钟修复版;从卢米埃尔开始算,本片诞生的时候,电影艺术不过只出现了三十多年,但主题性已经达到了即使今日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先不谈表现主义,电影一方面是个hand和brain的阶级对立故事,作为mediator的heart就像托洛茨基派一样强调改良主义。另方面,电影还突出了机器对人的异化(又是马克思),劳动者成了螺丝钉,同时也成为暴民。这两方面都有相当强烈的宗教象征,brain的儿子就是heart,拯救了hand的子女免于灾难,暗喻基督,也呼应片子巴别塔的故事。机器将圣母变成了启示录里的巴比伦大淫妇,然后洪水淹没世界,死神接管城市。找到的25分钟丰富了很多细节,剧情更加流畅。

人们既谄媚女机器人,而事发后又归罪于她,称它为witch。Maria的本体还被科学家暴力地操控,不知friz lang是在批判还是在利用这种现象。大都会的世界观里面宗教和科学的分野泾渭分明,但是最终场,工人和老板尝试握手,Maria让男主作为heart来连接工人(hand)和老板(brain)的行为,最终还是让导演的理念轻描淡写地滑向了违心的一边:似乎宗教能解决科学的物质世界的矛盾。且不论把资本家当作“brain”,把工人当作“hand”这个设定是否有一点先入为主,我首先想到的是,人们总是说:“是大脑告诉你,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大脑。”而作为手的工人,自身也很容易被煽动,他们也是在机器Maria事件的作恶方。物质地看,心不过是和手一样的器官,如果心能作为大脑和手的链接,那就变相承认了灵魂的存在。

片子两面看,从故事看不喜欢,1927年德国乃至欧洲都从一战阴影中走出,工业空前发达,片子目的是在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大脑和双手的协调者必定是心,用宗教的方式达成调和,用比喻把不同的社会关系说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调和社会关系的方式真的可行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析很透辟,但解决方法又诉诸暴力,他的社会认识深刻,而社会构想又不尽人意。资本家与工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社会关系这些诸多矛盾,从来就没有解决过,本片解决方法也不可取,大家握手言和,之后呢?还不是各干各的。但从电影语言讲,里面的一些构想与拍摄手法又极具创意与感染力,当下电影刻意真实,反而是真。所以艺术性上又有很牛掰,综合看还是好电影。

故事设置在2026年,也就是当时的100年后。拍摄历经17个月,总共使用了27000名临时演员。其中被洪水淹没的场景,在影片中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却花了每天10到14小时总共六个多星期的时间拍摄。群众演员和剧组人员叫苦连天,抱怨比巴比伦的奴隶好不到哪里去。预算严重超支,超过500万德国马克,是当时德国最昂贵的电影。本片可谓是科幻电影的鼻祖,包括《星际大战》等著名现代科幻影片,都有许多场景借鉴本片的创意。2001年日本动画电影《大都会》灵感也源于本片。本片乃默片末期科幻片的经典之作,艺术价值非常之高,至今依旧极受推崇。片中犀利的思想性(以马克思主义为起点,以基督教精神为终点)和壮观的表现主义布景设计(基于导演对纽约的印象)及特效,还有用人体组成的几何图形,使得影片成为德国电影黄金时代的代表作。

你以为讲科幻,其实讲的是现实。你以为讲现实,其实讲的是制度。以为讲的是制度,它又包含着人文的哲理,还有社会深层次的矛盾。这简直就是一部后劲十足的人文主义片,究竟哪种制度,或者说哪一种思想会让人类进步?或者是进步的更快?这100多年以来,我们还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大都会就算再过100年,依然会有他它存在的意义。或许电影最能抓住人心的,其中一个最核心的特点吧。一部好的电影会让人陷入思考,而一部传世佳作,往往是跳出了电影的本质,用哲学性的思维去辩证着人类所要提出并要解决的问题吧!这就是我所认为电影应该要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才能发现其最精彩的地方。

获得奖项

  • 第37届土星奖
    第37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国际电影 / 最佳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