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扰伯格曼(2013)

Trespassing BergmanUP:2021-08-10

打扰伯格曼

评分:8.6 导演:简·马格努森 / 哈内克·帕拉斯 编剧:
主演: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 / 伍迪·艾伦 / 韦斯·安德森 / 哈里特·安德森 / 潘妮拉·奥古斯特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韦斯·克雷文 / 罗伯特·德尼罗 / 克莱尔·德尼 / 劳拉·邓恩 / 丹尼尔·伊斯皮诺萨 / 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迈克尔·哈内克 / 霍利·亨特 / 北野武 / 约翰·兰迪斯 / 李安 / 亚历山大·佩恩 /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 / 马丁·斯科塞斯 / 雷德利·斯科特 / 托马斯·温特伯格 / 拉斯·冯·提尔 / 张艺谋 / 莫娜·马姆
类型:纪录片
片长:107分钟地区:瑞典
语言:英语 / 德语 / 瑞典语 / 丹麦语
影片别名:柏格曼:光影封印(台)
上映:2013-08-28(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3103454

打扰伯格曼简介

他是大师中的大师,经典中的经典。 镜头跟随麦可汉内克、阿利安卓、克莱尔德尼等当代名导的脚步,深入法罗岛探访柏格曼故居,解开大师创作之谜。为何如此多名导深受柏格曼启发?他的作品有何独特魅力?本片空前集结世界影坛之光分享柏格曼初体验,佐以经典片花与珍贵花絮,为观众层层剥开这位以通俗剧起家的影像工作者,如何蜕变成光影思想家的心灵秘境。

简评

伯格曼是电影大佬的大佬,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们热情兴奋参观梦中崇拜的偶像所在地,赶着去朝圣~从影片中可以看到伯格曼真的是影响了后世一大批filmmakers为之疯狂,科波拉、北野武、老马、艾伦(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中说伯格曼是电影诞生以来最伟大的导演)等等他的创作理念创作方式为后世推崇,他的影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永恒的。当看到他那琳琅满目的书籍与影碟在书房里,真的是太震撼了!就像库布里克,优秀的剧作能力从来不是天生就有的。老马说的对,其实每一部电影都像是他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对自己的审判,他将内心的恐惧信仰家庭爱情观念对人生的态度都放置在他的作品之中,产生empathy。他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最合拍的摄影师和演员,他拥有着可以忍受病痛的坚强的毅力与不断的创作精力!他是伟大的,他将永垂不朽!

本期可以跟着去你家吗特别企划来到如果活着应该不会同意的主人伯格曼家和几位好奇的限定对象偷窥汤姆一同参观主人书影收藏和其他有的没的姆们留意到讲述裸体女人故事及似乎从影碟店借来没还的可疑藏品和画了很多心心的神秘白板手账在现场外有几位体面粉头发来祝福视频一名姓氏为特里尔的男子展示他放在伯格曼批评文选上的露阴女仆手办说可怜的撸管老男伯格曼是技术白痴如果伯格曼活着也许会开口说去你的傻*相比沉默这名男子提到心梗往事说起自己骨灰级老粉资历结果有只看过一部流行作假粉被翻牌连线那个人却不是我他接着怒斥负心伯格曼从未回信高冷行径使他想起缺失父爱的曾经痛惜如果幻想交谈然而没有实现他说伊纳夫死老头去他的我要继续生活但最终承认仍深爱这个臭傻逼对他来说是整个世界

各大导演演员讲伯格曼对自己的影响。李安最有意思,说是仿若失去了初夜。哈内克(?)说曾经读陀氏,后来只在伯格曼电影上找到了那个感觉的重合。冯提尔依旧一脸凶残说话残暴,最后那段话说得我泪流满面。伍迪艾伦说看伯格曼要有背景知识,比如懂点哲学,不然你看不懂;但又其实“不必追求什么意义,看着它演就是享受”。伯格曼创作力旺盛,因为他对人生对死亡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不停息,以创作作为逃避和解脱。朝圣他故居的导演要么流泪要么大喊呆不下去,因为感觉到了孤独。我想伯格曼是在通过作品传达他对一个个问题思索的答案吧,拍出一个作品就想明白一个问题,比如《第七封印》后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能想明白并能表达,天才啊。

我们不说再见,我们说派对见,一群大牌,就好像电影的盛宴。他影响了太多电影界的泰斗级人物了,这个在本片中缺席的前辈。过去的艺术电影真不多,他们小时候都是被伯格曼启蒙的吧。他确实擅长在片中表现人物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恐惧是一种文化动力,如果都幸福并自得,那还需要什么艺术,我们就行走在极乐世界中了。是的,毫无笑点还吸引人看下去在当今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易感体质的人在法罗岛他独居四十年的房子呆不下去,他是能从孤独中汲取能量的。他的灵还栖在小电视机前的绿色沙发上。《婚姻生活》使瑞典离婚率上升了百分之五十,我过去看这个没看下去。最后一个镜头是和激动万分的李安的拥抱,结束得诡异。

由于受访者基本都从未与伯格曼直接交流和共事过,因此本片的视角依旧是把伯格曼当作是圣三位一体之一的神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看完这部纪录片,你对伯格曼其人或其作品的了解也几乎不会多一分,除了伍迪艾伦,作为片中唯一跟伯格曼直接对话过的人,他告诉我们“在拍摄《第七封印》中最沉重的段落时,剧组人员其实都是笑着的”。伯格曼也好、费里尼也好,生前都是享誉世界但在本国不受待见,联想到各路评论里对张艺谋在本片中发言的嘲讽挖苦(包括我自己也想喷他),恐怕距离产生美对全世界都是共通的。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生长在宏大叙事中,才觉得张艺谋那些话假大空。说不定西方人还都觉得能说出这些话的张艺谋格局真大呢,别人都是谈个人与电影、宗教、哲学、伯格曼的关系,你张大导演能上升到时势造英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高度,真牛逼。(笑)

多位名导走进伯格曼最后四十年的居所--法罗岛上神秘的家,开启影迷的窥探欲。法罗岛上景观以及伯格曼居所贯穿影片始终。截取伯格曼创作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有拍摄现场,宝贵照片及电影片断,佐以名导评论,他们对其影片感受也不尽相同。比如北野武坦白奔着《处女泉》有裸体镜头去的,但看完觉得很无聊,而拉斯冯提尔表达了对《芬妮和亚历山大》的失望。本片出色之处也在于此,非普通的对伯格曼电影的科普,而是能看到这些名导某种个性和对电影的真实想法。影片结构清晰,剪辑流畅而充实。可以看出得是,伍迪·安伦和伯格曼共鸣最多,交情最深,而拉斯冯提尔写了那么多信给伯格曼依然没有回音像极了一个小影迷和崇拜的偶像之间又爱又恨的关系(不过为什么伯格曼不睬他呢?有趣的问题,可以思考下)。片尾李安如孩子般紧紧拥抱伯格曼,非常点晴。

大师们的老师的作品都是在天上的从不接地气,若没啥感性思维的话甚至会觉得这些电影就是浪费时间的shits,本人也有自知之明没看过伯格曼的任何作品,但又总是想触及他的作品(贱)也想被“大为震撼”一下,于是就先看看这个纪录片。看完后我被“微微震撼”到了,导演之间的崇拜有宗教似的,有偶像似的还有得跟黑粉似的,他们都爱他的作品不止一遍又一遍的刷,却每次都刷出了不一样的思考。第一次就跟北野武一样,冲着那些色情镜头去看,可是没看懂,再看一遍随着主角的内心与对话再感受一遍,色情镜头就不再是色情镜头而是故事表达的一个点,线中的点。再由电影联想自己的生活于是就有了面,最后看出创意根本就不存在而是老创意后的小改动,从此面有了新的维度它更立体。伯格曼就是打破创意打破传统的文艺片导演,他拓宽了世界电影的高度与广度

李安见到导演扑在怀里哭像个受伤的孩子。感觉得出哪些导演真正欣赏懂并且敬仰伯格曼,有些名导演出现在其中奇奇怪怪,伯格曼的存在是所有电影人的福音,也因此簇生了这部《打扰伯格曼》的行动谈话录。韦斯安德森语无伦次但认认真真;哈内克仿佛被批评的孩子一脸尴尬无辜;伍迪艾伦品评精准崇拜有加;斯科塞斯恭敬客套;科波拉遥望欣赏。李安是赤子之心的朝圣者;拉斯提是坦率自信又戾气十足的野心家,难怪伯格曼不待见他。

-,,尤其是张艺谋讲的都是套话,镜头还偏偏要移到他的作品海报上(可笑的是我居然没注意到他桌上摆着的星巴克玻璃杯……),可是他一辈子都没有收到伯格曼的回信,同样也没有得到前者的认可,这样的事实不得不让人唏嘘。,而伯格曼的几乎每天都要抽空来写自己的电影剧本(还包括其它的一些舞台剧),如此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决定了他电影"从一而终"的气质。4电影并非是新的创造而是各种效果的执行(预期效果与最终效果的叠加),伟大的导演通常都是一个坚定果断的"执行人",他们都有者独特的电影"信条"。

作为伯格曼的半个影迷,真的很爱看这种私人向的访谈。伯格曼的房间还真是很有他的风格,比起一般家庭房子的起居会客设计,整个屋子,或者说整个岛都像是他心灵空间的外延,所以片名翻译中的“打扰”两字真是传神hhh。内容中最有趣的部分是同样的一部作品在不同导演的解读中竟然差别那么大,尤其是几年前最爱的《第七封印》真的很两极化,看来后面也可以重看一下。最后提尔的访谈好哀怨,果然舔狗是没有好下场的23333

其实是跳着看完的,伯格曼的片子只看了一部《野草莓》不太想影响第一次观影体验所以有关影片的都快进或者拉过了,不过以我的观影水品(?)和记忆力大概也不会影响太多,女导演进屋子后的反应很能共情,把伯格曼生前居住地当作观光点观察他太打扰了,这一幕出现之前我就在想虽然我肯定不会给自己世界留下什么但我还是希望我死掉的时候能把所有和我相关的都消灭,被纪念被分析好可怕。

岛民们在保护他,阻止外人找到他...每天要看三部电影,雅俗共赏,有艾纽曼也有007; 第七封印,从深奥到搞笑,下棋里的残酷和诗意;斯科塞斯说处女泉,人的脉络,先于宗教存在的东西,先了解冰岛传奇故事,再把基督教加入,接着欣赏好戏吧;超越极限的debate;哈内克:伯格曼给我打了四颗星…冈萨雷斯模仿假面里的运镜…门上的一颗颗心,实心的,空心的,床头柜上的字…大家都崇敬他,只有拉斯冯是真爱,虽然取笑,表示不满,也说:我替他感到难过,都没跟他打过电话...说什么我会忘了他,我还是爱他,又好笑又心酸…突然聊到费里尼:It’s Fellini!!! 最后李安和伯格曼的拥抱,那种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