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稳觉(2019)

UP:2023-11-05

剧照演员表影评
安稳觉

评分:6.8 导演:蒋鸿宇 编剧:蒋鸿宇
主演:蒋鸿宇 / 陈玉皓 / 李博轩 / 陈语沙
类型:剧情 / 爱情 / 同性
片长:129分钟地区:法国 / 中国大陆
语言:四川方言
影片别名:Have A Good Night
上映:2019-10-25(内蒙古青年电影节)
IMDb:tt9133722

安稳觉简介

清明节前夕,玉皓带着摄影师博轩来到同性恋人鸿宇的城市——成都,三人住进了鸿宇朋友的一个闲置的房子里。玉皓的志向是成为电影导演,他希望通过拍摄自己和鸿宇的私人生活影像,让自己一举成名,但鸿宇渴望的是玉皓可以给予他更多的爱和关怀。于是,矛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简评

挺不错。但取决于观众能否去整体地接收这种情绪,而不具备分析和细看的乐趣。PS:导演很有趣。( 两天后重新思考这个片为何带给我一种错位感,以至于没有太“击中”我。就其故事而言,它很精彩,影像呈现也在合理范围内。但是,组接在一起,故事结构设计显得异常精密,虽然导演很刻意在制造一种纪实感,但是这种精密感可能在编剧阶段已经固化了,即使导演现场表示后来有百分之80的台词都在现场即兴,但这仅仅是细化项。因此最终出现的效果其实是很典型的戏剧式情节推进,尤其在女剪辑师发现男主对着镜头发表生日祝福那段素材开始,那种强烈的错位感到达顶峰,因此我个人感觉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融合”环节上,当然现场听导演讲,一开始就是两个男主的戏,一直到后来导演不断跳出,不断增加角色来往中心人物进行注视,这也许也能佐证我的想法。)

无法判断到底是蒋泓宇一直在演戏,就像陈玉皓最开始对李博轩说的那样“他都是在演”,还是其他三个人都认为这是场表演但只有蒋泓宇在真动感情。但是蒋泓宇在恋人面前的强硬和自白中流露的羞涩和温情,就像真实的感情中一个人会有的表现。其实即使没有摄影机,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的表现,也都有一定程度的表演。然后…… 呜呜,再看一遍再来评价吧。

这部电影绝不是为了伪纪录片而伪纪录片,同性也不是它的主诉求,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我觉得这个电影的角度相当了不起,它的创意与主题是完美契合的。这里摄影机的介入,仿佛一次强奸,它探入了肉体中,象征和落实着感情上人对人的完全欺骗和入侵(如摄影师其实是现男友,而被拍摄者暨前男友并不知情;如他拍摄两人所有的悲伤、欢笑、倾诉、做爱一个不漏;如他为了方便拍摄连夜里也要求开灯睡觉;如他还偷拍摄影师)。它同时也是对感情、个人追求乃至纪录片本身,提出的一个疑问,那就是:这样的理智和自我对吗?剧本非常巧妙,现任也是奉献者,做剪辑的女性朋友也是。对电影拍摄的虔诚,使“导演”合理化了自己,他是在一种可怕又温和的绝对意志中,泰然完成了对他者残忍的奴役。电影自然,舒缓,有力,唯一使我觉得它可以更进步的是:还可以更残忍。

安稳觉不安稳,那些仿佛淤淖一般的情绪像雨后的烂泥一样深陷而焦灼,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他们被丢进了这个深深的漩涡里,像是在洗衣机里一样被搅拌混匀,最后失去了自己的意义。维姆·文德斯在二十年前预判的谶言像是魔咒,原来人们真的会为了虚拟而放弃现实,那种《直到世界尽头》的悲凉与无助,在今天的延误依旧如此深刻而沉郁。你知道那种绝望的感受吗?无休止的等待和隐忍也换不来一个电话的结果,每个没有你的晚上我都无法安稳入睡,可是有了你,我又怎么忍心闭上眼睛呢?我多少次想放手可总是又紧紧地握着,而你的一句话又让我回到了黑暗的深渊,爱情永远都不是必要的东西,但你永远都是那个忘不了的人。

由于事先知道导演叫蒋鸿宇,而该片也是采用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一方面本是导演的蒋鸿宇在片中是不情愿地被男友拍摄的对象,一方面是因为演员的表演(蒋鸿宇和陈语沙)太过自然。于是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分裂,在纪录片和剧情片之间徘徊,一直尝试去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这种观影体验非常有趣。但在剧情上陈玉皓和李博轩之间的关系,以及长独白之前的出轨冲突使得剧情变得drama起来。整体片长稍微长了一点,看得有些疲惫。演员蒋鸿宇一直追问的问题:“为什么要拍我?”在片中没有被解答。但在映后交流时导演蒋鸿宇给出了他拍这片的答案。以及“母兮兮”的成都话真的好听惨了 。

不是广义的电影,而是带着纪录片性质的拍摄。电影的色调是昏暗无色的,也恰恰暗示了当下同志的生存环境,黯淡无光,隐藏在灯光带来的阴影中。这个故事中有同志夫夫、父母亲、好朋友。不管是回家上坟,还是出门游玩,玩水做爱都是大家以为会与异性恋生活大相径庭的同志生活的一部分。同志也是人,只不过性向小众,他们也有爱情的需求,对亲情的需求,对友情的需求,对性的需求。不需要多华丽的拍摄环境,不需要多高超的拍摄技术,这就是现实的真实缩影

不曾获得自由漂浮的能力,在假想中以为得到,是可悲的。法国新浪潮的手持跳切长镜头是因为骨子里的自由,成都没有新浪潮,故作松弛时时紧绷在的。李博轩被浪费了,以为其间有关系转换心境变化一说,从始至终,只是充当镜头后的纪录者,以使伪纪录片之伪捎带自反性性质。满不在乎世人投去的目光,生活铁锤一般砸下的疼痛避免不了,“间离效果”就此诞生,一忽儿潇洒自由,一忽儿狼狈不堪。重视形式剧本基本功一塌糊涂,剧情拖垮了形式,形式搭配离谱的剧情,狗血都撒得多了几分。陈皓宇真是失策之选,“生活流”表演和直给生活毕竟是两码事,反倒是边缘化的剪片子的女孩演飘忽不定演进退维谷演得醒目。

导演以对调的被摄身份进入影像,经由「伪纪录片」与「私人日记」的交叉视点,映照出人物情感关系的虚实真假;又让观众自然生发「窥视」与「在场」的错综视觉,而构成同这段私密情感间颠簸涌动的共震、甚至参与感。特别喜欢合成器打造的轻冷配乐,精准而敏感,为由多方镜头投射进的黑白/去色彩影像提供了情感流动的出口;而每当配乐结束时,合成器与环境音的转场界限分明,在声音维度再度强化了影像构成模式的初始设定。我始终蜷坐在床头、抱拳托下巴、平静而深地呼吸着看完全片,是久违的太好的观影体验 #GagaOOLala

拍摄同性恋人的伪纪录片,也是独立制作电影的困境与表达的述说。全片都是黑白影像,固定机位+手持镜头,熟悉的成都+极自然的演员镜头,拉近了观众的距离。全片印象最深的是蒋鸿宇的独白,是全片最纯粹的表达,一切都变得说的通了。挺好的一个题材,蒋鸿宇做了,同性恋人只是一种纪念、告别和表达方式,最重要的还是拍电影与表演本身,所以在剧中,他沉浸式地表达,同时这也是一种私人影像,粗暴简单的故事,加入了李博轩三角恋、剪辑女生的故事,都可能是更充满故事性,但是最后他们都各自离去了。

陈玉皓的到来本会是蒋鸿宇唯一的安稳觉,但被灯光如昼、持久的摄像镜头、利欲熏心打扰,他还是睡不好。手持镜头的摇晃感如同魑魅魍魉出动,而伪纪录片形式和戏中戏本身就让镜头语言足够暧昧不明。配乐来自私密的心房跳动,大胆而淋漓尽致的镜头窥视欲尽显,用虚为实投下影,近乎虚拟现实的夹生感,粗糙但又帧帧黏腻。成都在灰调中像一个阴霾、荒草的西北城市,这些私密的都市回忆在结尾长镜头里铺满,“你他妈以为我在演戏吗”,蒋鸿宇在奔跑里沦为孤独,也同样释放出爱的信号。低成本却把元电影拍的令人惊艳!同性版《摄影机不要停》

蒋鸿宇一直收到陌生号码的来电,陈玉皓始终低头看着手机和电脑,交织于其中的生活回忆与身体秘密都被三台(?)摄影机捕捉然后倾吐出来,构成一张跳跃的、有节奏的网。尤其当电影结束,蒋鸿宇的导演身份正式成立,与之相联系的身体身份以及语言和影像的关系也就被轻易推翻和重塑,与此相对应的是陈玉皓在电影开头暗示蒋鸿宇的「演」和蒋鸿宇在电影结尾否定自己的「演」,但真正把电影「拍」结束的,却是生气的陈语沙(不纯粹的观察者)——一种有点荒唐不羁但又异常清晰的现实影像。蒋鸿宇录下的人声,和倒计时般的电子配乐一起,为这些影像关系提供了一层更开放的观察姿势。喜欢乡下扫墓的部分,感觉很亲切,也很悲伤。

真正的主角:摄影机。有了摄影机,连过生活的人都分不清生活是真还是假。那么,是什么让这件事中的每个参与者都觉得自己做错了,或者是错的人?最牛逼的那幕是,沉默的摄影师被偷拍了,他在内啥。。。仿佛,工具被赋予了人格,他如此卑微,可是他也很无辜;当他发现自己被偷拍之后,实现了自我的觉醒。美中不足的很多,但剧本文本如果可以更下点功夫就更好了!太多靠直白的口语独白或对白来交代的情节,显得有点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