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皇朝(1997)

The Soong SistersUP:2021-08-01

《宋家皇朝》(英语:The Soong Sisters)是一部于1997年出品的香港电影,由张婉婷担任导演,丈夫罗启锐导演担任编剧,以及由张曼玉、杨紫琼、邬君梅、姜文、金燕玲等担纲演出的中国近现代史大电影。

宋家皇朝

评分:7.7 导演:张婉婷 编剧:罗启锐
主演:张曼玉 / 邬君梅 / 杨紫琼 / 赵文瑄 / 吴兴国 / 姜文 / 金燕玲 / 牛振华 / 张烨
类型:剧情 / 爱情 / 历史
片长:145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日本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宋家三姐妹 / 宋氏三姐妹 / 宋家の三姉妹 / The Soong Sisters
上映:1997-05-01(中国香港)
IMDb:tt0120164

剧情简介

三个美丽女子,「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
——引自电影海报标题

1981年,严冬将尽的北京,时年八十八岁的宋庆龄,病情严重。老仆人阿忠给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去一封转交宋美龄的电报,告知宋庆龄病重,极想姐妹相见,恳请她来北京相聚。身在美国纽约长岛的宋美龄接到电报,思绪万千,记忆回到到八十年前的上海...

从美国长大及接受西方教育的查理·宋,带着西方思想与爱国热忱返回中国,秘密资助孙逸仙的革命事业,二人成为生死之交。

查理共有三子三女,全数在美国接受西方教育;后来,宋家三子先后出任民国政府要职;三个女儿也成为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宋家三女分别嫁予当时中国的三名要人:大女儿霭龄的夫婿是山西大户孔祥熙,富可敌国,亦是孔夫子的七十五世孙,地位超然;二女儿庆龄执意嫁给父亲挚友孙逸仙,为此导致父女失和、查理也与好友决裂;三女儿美龄则钟情于追随孙逸仙的军官蒋介石。宋氏一门的财富、声望、政治影响力随着三姊妹夫婿的事业发展,迅速攀涨,被世人称为「宋家皇朝」;但三人的婚姻及政治抉择,也将她们各自的人生引上了不同的道路。

北伐之际,孙逸仙病逝,庆龄矢志继承亡夫遗志,追求中国的统一。不久,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成为中国新一代的领袖;孔祥熙也随着蒋氏权力的进展,成为统揽国民政府财政的政要。后来,日本加紧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蒋仍坚持「先安内,后攘外」,全力扫荡中国共产党;庆龄对此极为不满,大力抨击蒋氏,和美龄间的亲情从此决裂,与霭龄一家亦日渐疏远。

当南京国民政府加紧镇压共军之际,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突然绑架视察西安的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美龄为营救夫婿亲赴西安,与张学良谈判,从而得与斡旋于国共双方之间的庆龄重逢;在两姊妹的努力下,西安事变终于在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全国一致抗日的条件下和平落幕。不久,对日抗战全面爆发,原已各走各路的三姊妹,又再度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旗帜下站到了一起……

镜头推回八十年后宋庆龄的病房,阿忠问宋庆龄如果孙先生没有早逝中国历史是否改写,宋庆龄答到历史没有如果。 生命垂危的宋庆龄仍旧期待宋美龄来北京,阿忠只好递上一杯水转移话题,但是宋庆龄却接不住,摔碎在地上,随后因心跳停止,与世长辞。

人物角色

角色演员人物关系
宋庆龄张曼玉宋家次女,孙中山的妻子
宋霭龄杨紫琼宋家长女,孔祥熙的妻子
宋美龄邬君梅宋家么女,蒋介石的妻子
宋查理姜 文本名宋嘉澍,宋家家长,三姊妹的父亲,孙中山的朋友
倪桂珍金燕玲宋查理的妻子,三姊妹的母亲
孙 文赵文瑄中华民国国父
蒋介石吴兴国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总统
孔祥熙牛振华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
张学良刘 劲原东北军统帅,豫鄂皖及西北剿匪副总司令

奖项

颁奖典礼奖项名字结果
199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宋家皇朝提名
最佳导演张婉婷提名
最佳编剧罗启锐提名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获奖
最佳男配角姜 文获奖
最佳女配角杨紫琼提名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提名
最佳摄影黄岳泰获奖
最佳美术指导马磐超获奖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和田惠美获奖
最佳原创音乐喜多郎Randy Miller获奖
最佳音响效果宋家皇朝提名
1998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张曼玉提名
最佳男配角姜 文提名
最佳摄影黄岳泰提名
十大华语片宋家皇朝获奖
第34届金马奖最佳摄影黄岳泰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先涛数码企画有限公司获奖
最佳美术设计马磐超获奖
最佳音效曾景祥获奖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喜多郎获奖

此电影的主要内容以讲述20世纪上半叶曾左右中国政治、经济大局的宋嘉澍家族的故事作为主轴,通过描写宋家三姐妹的性格及归宿,侧写从辛亥革命到对日抗战的中华民国历史。

简评

因为对宋家三姐妹感兴趣而看了这部电影,其实是有点失望的。姜文虽然是个配角,但是很抢戏,很抓人眼球。故事的重头戏应该是在宋美龄和宋庆龄身上,宋美龄是巾帼枭雄,宋庆龄是具有国母气质的女性,虽然张曼玉的演技已经很好了,但是这个角色的历史感身份感都太强了,曼玉还是那种港女的洋气,而宋庆龄是地道的内陆人,曼玉演起来有点稍微违和了,没有她的其他角色那么自然,换一个大陆人演可能会更好。邬君梅演过很多次宋美龄,这次并没有她上年纪之后演得那么好,果然演技是需要沉淀的,她的形象气质很适合宋美龄,只不过那时还太年轻了,有点驾驭不了这个角色罢了。宋庆龄应该是女主角,很多镜头都在塑造国母的形象,曼玉已经尽力区贴合了,只不过资本主义的香港陶冶不出共产主义的气质的。

“男人没有好和坏,只有强和弱。”“我们要去香港,那里不谈政治,只谈金钱,我已经厌倦了这种政治表演。”看到最后才发现,宋蔼龄才是人间清醒,终极大boss,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真是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全片结构严重失衡,拍的都是教科书上有的,好奇的内容都没拍。角色不仅脸谱化,并且工具化,每个人都在飙金句,面目模糊性格相似,比如蒋介石,除了知道他是“宁波的拿破仑”,英语不是很好,电影还表现了什么?每个人都很赶,演一遍历史教科书就完了,丝毫没上升到“人类在历史车轮前的渺小,史诗般的沮丧”,只有历史人物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式大于内容,徒有其表。浪费了这阵容,只有姜文一人在角色里,不在历史里。话说演员姜文,比导演姜文有魅力多了。

这类人物传记的电影看的很少,不过本片还是带来了很多震撼。首先是导演以一个女性的视角来讲述显赫一时的宋家三姐妹,情感捕捉的非常细腻,这是男性导演所不能达到的,其次,整个电影讲述的就是中国的半部近代史,从“辛亥革命”到“军阀混战”,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大历史下聚焦宋家三姐妹的情感,其中有几幕片段都让我很是震撼——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船片段、家族老人用小脚追赶宋庆龄大脚私奔的片断、妈妈送宋庆龄的片段、爸爸为宋庆龄披上多子围巾的片断,感情细节的处理令人动容,金句频出。太喜欢这个导演了。

他们是我查理宋的女儿,是新中国的新女性,是将要做大事的新女性”一部非常好的传记片,但直译为宋氏三姐妹似乎更为妥当,电影的主线以及浓墨重彩讲述的部分,都与宋家家庭有关,各种恢宏的大事件成为了整个故事的背景板以及串联姐妹间生平的线索。其中,宋母去世的戏份,拍得细腻真挚,十分令人动容。纵观宋氏三姐妹的一生,一刚一柔的教育方式、有爱的家庭氛围、远见卓识却略显残酷的培养路径,为她们截然不同但同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做了详实的注脚。尤为打动我的是宋庆龄先生的部分,离家、试飞、割席,她的众多选择都展现着超越时代局限性的神性。“可是妈妈,这些不同的看法,影响着中国亿亿万万人的幸福呢”。我永远无法忘记她说这句话时的神情,哀戚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用对人民的大爱抵御至亲的呼唤,只为了回应记忆中那个孩子寻找父母的哭声

就故事本身来讲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挺俗套挺表面的,大历史这么讲没趣味也讲不透。然而,片头片尾和中间几场回音壁的戏以极致夸张的阴森鬼魅的视觉与怪诞的儿歌提醒我们注意这部电影的野心远不是表现新女性、姐妹竞争、历史情怀、爱国主义这堆陈词滥调……而是讲现代化的未完成(有头没尾巴有眼没鼻子)、民族精神的分裂(老二老三的决裂)、进路的迷离(母亲不知庆龄要去哪儿)、尊重人格独立性的未完成(新派如宋查理都未能尊重女儿的婚姻选择,出逃的庆龄背后还有一堆裹脚老太婆丧尸般追逐),电影场景总是黑天,暗喻古老民族长夜未明

作为女性视角的一部电影,宋家三姐妹的角色还是有点尴尬的,即使是中国新一代的女性,还是摆脱不了男性的依靠,宋庆龄和宋美龄的角色在视觉和感觉上还是要弱于孙中山和蒋介石,其中重大的历史事件无论是建国签字还是双十事变,两大女主只是起到辅佐生活的作用。三姐妹中,老大宋霭龄在大陆是名气最低的一位,她却活的最通透,与其说爱钱不如说自私,在乱世中,活的自私的一位却活的最舒服,真是讽刺啊。本片对我最大的感触是,100年前,宋家作为一个小资家庭已经开启了“贵族教育”,弹钢琴,拉小提琴,幼年赴美留学教育,孕育出了中国第一代新女性,走出了两位“第一夫人”,100年后的今天,在物质和经济无比发达的中国,我依然无法享受“贵族教育”,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在“千军万马”中挤破脑袋竞争一个可怜的位置。活的是真的累啊。

对于真理的憧憬、追求和捍卫可以说构筑了张婉婷和罗启锐的电影空间,而这一点也常使他们的电影在展现对立局面时能够自觉保持中立。既忠诚于大的历史趋势又对主流意识形态有着背信弃义般的疏远,将故事主旋律化的同时又能处理得不那么政治正确。很多人在拍历史题材时都会被宏大叙事限制住手脚,张婉婷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这段历史时选取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宗教。她不仅从人道主义入手,而且极为勇敢地选择用基督文明来注解中国的内战与内伤。作为核心的「家」在《宋家皇朝》里看似是被钱、权和国这三股力量撕裂和拆散的一个共同体,但影片的核心冲突却是宋家与皇朝这种人神之间的对立。还原历史不是张婉婷追求的价值,她恰恰想要呈现历史的荒谬性。在她看来,时间一旦历经革命就再也不能复原,就像脱手摔碎的玻璃。但,人却有可能在离别之后再度重逢。

多亏这部电影让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人物关系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宋庆龄原来不是孙中山的原配,而且相差27岁,守了大半辈子寡;宋美龄和蒋介石看来是真爱啊,为了蒋不惜和二姐老死不相往来;其实身为女人最成功却是最不为人知的宋霭龄,没有过多的卷入政治斗争,夫家家境优越,人生子女双全!还有姜文饰演的父亲,宋家姐妹的成功有一大半功劳都要归功于高瞻远瞩的父亲,在中国历史上,或许再难出现这样的呼风唤雨的姐妹:一门天下,宋家皇朝!

宋家三姐妹,皇朝一家人。影片精准把握三姐妹的历史定位,用史诗般的电影语言提纲挈领还原以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三姐妹对十九世纪中国的深刻影响,同时把视角放在历史关键时刻的一些标志性小事或者大事上。很多镜头需要别具匠心,比如开头服务人员送的那杯白开水,从一排历史照片前面经过,把几十年的历史蜻蜓点水勾勒出来等等。很多台词蕴含深刻,极具哲学和历史意义。张婉婷作为女性导演的细腻在片子中有着个人色彩的展现,比如父女母女感情,姐妹感情等等。另外,影片的音乐恰如其分,准确表现每个情节,赋予浪漫气息。

很难相信这是一部90年代的,女性导演视角拍摄的作品,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从女性的视角从国共商三个视角描述革命,影片有三个地方我觉得绝妙!一是决定和孙文私奔的宋庆龄一双大脚逃离家庭,一双封建的小脚在后面追逐她的大脚特写。二是蒋介石一遍诵读圣经,镜头一遍切换两党相争的画面,共产党人遭到迫害的场景,他的眼神是如此坚定,他有坚定的信仰,他理解的斗争肯定和常人不一样,我并没有觉得他残忍,只会更加同情他的处境,成王败寇,只能进不能退的决胜局,可他没有占到天时地利人和。第三,宋老夫人在蒋介石求婚的时候,送给他一本圣经,说她丈夫在书里写了一句话,如果他认真看的话,会看到的,后面他娶了宋美龄,显然他回答了丈母娘的问题,可这个谜底在影片最后才解开,宋查理写的是:革命就是爱情,爱情就是革命!非常的巧妙

個人觀影史第1803部。一、論電影和演技,出色的是喜多郎的配樂和姜文為數不多的表演,但劇本方面,要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走完一個大時代,難免在人物刻畫和細節展示方面走馬觀花(也因此說明姜文有脫離劇本控制之表演力),這是張曼玉拿影后最不實至名歸的一次,她在表演上最牛逼的本領都被配音和臉譜化的角色設計所掩埋,這也是我第一次從她的眼神就能讀出來她並沒有融入到這個故事中去。二、論宋家三姐妹的特色,宋靄齡最為聰明理性、宋慶齡最為熱血感性、宋美齡最為名媛尿性。

较为真实得还原了中国与宋氏家族的牵连羁绊,传奇的宋氏家族的故事在喜多郎婉转动人的配乐中缓缓展开,杨紫琼饰演的宋蔼龄虽然戏份最少但演得最为真实,而张曼玉演宋庆龄还是少了些英气太过矫柔,邬君梅的宋美龄也没有充分展现,光用钱权国来概括三姐妹实在以偏概全,任何一个人都值得细细了解和品味他们的传奇人生,但是他们之间千枝万叶的关系在一部电影中也很难展尽全貌。只能说这部历史巨制没有抹黑国党就已经算很好了,矜功自伐共党还是令电影变得有失偏颇,不过精美的服化道和配乐画面还是让这部史诗巨作值得一看。

获得奖项

  • 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获奖:最佳合拍故事片
  • 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视觉效果 / 最佳美术设计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最佳音效
    提名:最佳摄影
  • 第17届香港金像奖
    第17届香港金像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美术指导 /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音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