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夏天(2017)

Estiu 1993UP:2022-02-28

演员表影评剧照
九三年夏天

评分:7.9 导演:卡拉·西蒙·皮坡 编剧:卡拉·西蒙·皮坡 / 瓦伦蒂娜·维索
主演:布鲁娜·库希 / 莱娅·阿蒂加斯 / 保拉·罗伯斯 / 大卫·贝尔达格尔 / 费米·雷克萨奇 / 蒙特赛·桑斯 / 伊莎贝尔·罗卡蒂 / 贝尔塔·皮珀 / 埃特纳·坎皮罗 / 宝拉·布兰科 / 詹迪·菲格拉斯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97分钟地区:西班牙
语言:加泰罗尼亚语
影片别名:那年夏天,阳光灿烂(港) / 夏日1993(台) / 九三夏天 / 九三年之夏 / Verano 1993 / Summer 1993
上映:2017-02-11(柏林电影节)
IMDb:tt5897636

九三年夏天简介

故事发生在1993年的夏天,女孩弗里达(莱娅·阿蒂加斯 Laia Artigas 饰)的母亲因病不幸去世,留下可怜的小姑娘五人照顾。弗里达的舅舅埃斯特维(大卫·维达古尔 David Verdaguer 饰)和舅母玛尔加(布鲁娜·库希 Bruna Cusí 饰)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弗里达,但这也意味着,弗里达必须离开出生成长的大城市,习惯乡村的生活。
  弗里达很快就融入了多姿多彩的有趣乡村生活中,善良的埃斯特维和温柔的玛尔加渐渐让弗里达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可是即便如此,弗里达还是非常的想念自己的母亲,她将所有的思念之情都寄托在了神像上,希望神像能够重新恢复她和母亲之间的联结。

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卡拉·西蒙·皮坡 第30届欧洲电影奖费比西-发现奖(提名) 第32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影片(提名)

九三年夏天剧照

九三年夏天九三年夏天九三年夏天

简评

2022年北影节第一部看的电影就是导演获奖那部《阿尔卡拉斯》,也从而知道了本片这部导演的处女作,而今天终于在资料馆的大银幕上把这部影片给看了。镜头很零散,各种看似无意义的镜头看下来却不觉得乏味。摄影的光线也很饱和热烈,很有夏天生机勃勃万物肆意生长的感觉。最后也和《阿尔卡拉斯》一样以一场哭戏把情绪推到最高潮而结束。大人们不愿回首的过往,身体内部潜藏的疾病,粘人而又有点烦人的妹妹,渴望被关注又觉得有点被忽视的小心思,充满生机和野趣的乡下老房子…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小女孩现今生活的全部,和她那快乐又暗藏失落,阳光又时不时拧巴的性格。从最后的一哭一笑,我想她终于接受了现在的生活和自己。胖嘟嘟的妹妹太可爱了,而她们光着膀子到处玩耍,在树上攀爬,下河玩水等日常生活总让我想起我有过同样经历的童年。

导演的镜头非常敏感,情感事件捕捉得很到位,那种儿童的微妙心理、对生命的承受和生活疼痛的感知是渐压式的。很多人觉得小孩子懂什么,养你对你好就不错了,实际上不是的,她可能不会表达,但心里面知道自己失去了多重要的东西,知道爱的隔阂在哪里,到最后哭泣的发泄,那种委屈是所有对爱敏感的人都能共情的。以及,我是很佩服乡村这种把小孩子完全放养让他们满山跑自己玩的大心脏啊。.

细腻,轻盈,温暖,余味悠长。九三年漫长的夏日,西班牙乡间的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以及平和的家庭日常,在孩童的视角下细腻地展开:一个小女孩在新的环境中渐渐融入的过程。内里情绪引导,直至最后的溃泄大哭而推向高潮。“这里没有人喜欢我。”“可我喜欢你。”平淡的叙事底里是翻涌的情感,有种自传式的真实,像部纪录片,而我恰恰被这种真实情感所打动,几次鼻酸,眼含泪花。本片作为导演的个人长篇首作,能够尽显自身的才华,很厉害。

.2长安国际影城-西班牙影展。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弗里达在93年夏天的寻爱之旅,充满了真挚动人的童真与美好。影片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低角度的机位和情节留白的方式,呈现了弗里达的世界是如何从懵懂无知、敏感叛逆、尝试接纳、失望无助,到最后从心底感受到父母的爱之后的嚎啕大哭,整个过程触动人心又温情脉脉。西班牙儿童电影的代表作,小女孩的表演自然生动,毫无表演痕迹。小妹妹安娜长得太像个洋娃娃了,可爱极了。

质感很好,让我想起《不害臊的姑娘》,配色浓、燥,又潜藏一丝不确定的威胁性,特别是手持拍的森林里找妹妹那场。剧情埋伏了两点,一是女孩父母的死因真相,死于肺炎的可疑说法,其他人躲着她的态度,两个家族的隔绝,直到最后谜底揭晓;二是女孩对妹妹安全的冷漠,这不是个恶童故事,这个模仿母亲姿态、任性发火的女孩看上去似乎没有从父母那里学到共情和经历管教,同时这种多少反社会的倾向让她的举止变得可疑(对观众来说即是悬念)。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的又一个夏天,是不系鞋带的孤儿女孩融入姨妈一家的闲散时光,我怀疑这个时间背景有编导的所指。其实主题也有跟《蜂巢的幽灵》类似之处,女孩融入新家的过程,主要内容是女孩对死亡的理解与实践,她把表妹扔进森林之前,是正在到处躲藏体味死亡的孤独,但内容整合的比较零散。全员表演杰出

真的是世界的参差啊!在酷上面看的删除片段小孩过家家,两个小孩洗澡,杀羊放血这些画面也就算了,最后小女孩和舅妈那么成熟的谈话,居然有中国式思维弹幕“讲一个善意的谎言吧,让小女孩知道她妈妈说起了她。”我?????一次她不知道的放声大哭在欢乐之后,一段人生终于有了应有的色彩。永远不要用大人的思维理解孩子,也永远不要把孩子只当成孩子。成人和大人苦难的重量是一样的!

好看的嘞!浑然天成,我宣布要爱上自然主义了!.26。.01二刷,才发现舅舅舅妈和妹妹对她的接纳和包容起到太大作用了,从“你为什么不哭”到结尾无音的哭泣,她感知并接受了父母的离开,同时也发觉自己已经置身于另一个温暖甜蜜的家。还是有戏剧性的,甚至是刻意地,特别是妹妹落水之后,每一处场景都有明确的叙说。停电后独自倚在角落,孤零零地坐在舞池边的长椅,在成年人的议论之外用任性搏求关心。再到后来,接受了周遭的变化,系上鞋带,穿上蓝裙子,融入新家。小演员的表演真的厉害!

一开始挺理性的思考去对应儿童发展心理学行为,然后进而以专业电影视听语言中带着用宗教角度的爱与成长眼光去看,慢慢到中后段完全沉浸在感性的体现和自然表演中!一直哭,结尾太巧妙了非常好!!!只有经历过的才能体会这个细微的感受与张力吧。想到了童年的各种场景,我和表妹在姥姥家的假期…亲人们对我纯粹的爱。也是我学习电影学习艺术的初衷,将来拍一部自己成长的电影,送给最爱的人们。 我其实一开始很喜欢这种炫文采的评语。但之后看多了觉得“艳俗”…不真诚,其实作品中感动的点是很私人的,不需要宏大,艺术就是这样,任何音乐画画电影舞蹈真的是要真诚。每个人能看到自己就是好的,不需要华丽评论。这个电影导演是真诚的,太棒了!太自然了,铺垫的太有张力了!

,这片和《八月》进行比较就很有意思,同样是具有自传性的童年回忆,同样是现代青年对九十年代初的父母辈的缅怀,同样以现实主义格调呈现那份残缺的小确幸。与静默的黑白旁观相反,本片则选择了高饱和色彩中和悲伤情绪,手持环绕的高度参与,水平机位的客观陈述,这段童年可比戏仿新台湾轻松活泼的多,彰显出一位年轻导演敢于大胆尝试的魄力。|虽然上扬基调搭配职业演员与八月的素人组合不相伯仲,但两者基于不同的孩子形象,这种多层次的心理表现确实更难调一些。

真正的爱永远匿藏在生活无数琐碎的细节中。最后让弗里达哭的,也不是只是因为失去,更多的则是因为得到的事物吧。拍摄和故事叙述都非常客观写实,没有背景音乐而全部用环境音来进行渲染。清晨的鸟鸣声,傍晚的暴雨声,深夜的蟋蟀叫声,仿佛只是把摄像机支在那里,静静地观察着孩童的生活一般。93年的夏天就这样静谧地,悄悄地带给了弗里达一切。“我要走了,这里没有人爱我。”“我爱你啊。”

不幸丧母的小女孩在养父母家中度过的第一个夏天。丧母的悲痛被西班牙的夏日与林荫遮蔽,若隐若现;新家庭的陌生与昔日亲情的疏离被妹妹的天真和妈妈的包容抚慰渐渐消融。最后的哭泣多少有些悲伤,小女孩儿积攒了一个夏天的辛酸与哀痛,孤独与愧疚淋漓尽致地爆发了。被爱笼罩着,我们永远都可以是那个在妈妈面前肆意大哭的孩子。愿女孩儿被爱缝补的创伤心灵伴她勇敢地走完荆棘与花草同在的路。

父母双亡的小萝莉融入新家庭,缺爱的她与表妹争宠、离家最后成长的故事。片名的九三年有着特殊的指涉,彼时艾滋病并未不为世界所广知(伏笔:玩伴家长对其血液的恐惧),农村的保守背景也愿意为小萝莉编制美丽的谎言。开场停电的戏份和小萝莉初来乍到对新环境的恐惧,以及虔诚地向圣母祈祷,这些元素让人很难不想起西语世界的另一部儿童片名作《蜂巢幽灵》。小演员表现出色,手持摄影和自然光非常漂亮,赋予这个没有完整故事线、靠零碎事件堆砌的电影轻盈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