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古巴(1964)

Я - КубаUP:2021-08-24

我是古巴

评分:9.1 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 编剧:Enrique Pineda Barnet / Yevgeni Yevtushenko
主演:塞吉欧·柯瑞里 / Salvador Wood / José Gallardo
类型:剧情
片长:141分钟地区:苏联 / 古巴
语言:西班牙语 / 英语
影片别名:I Am Cuba / Soy Cuba
上映:1964-08(苏联)
IMDb:tt0058604

我是古巴简介

这是一首歌颂古巴的银幕诗篇,跟爱森斯坦的墨西哥纪录片相似。影片的政治寓意埋藏在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中,技巧非常高超,比如片头有一个高难度的长镜头令人叹为观止。剧本由当时当红的苏联诗人和古巴小说家执笔,导演曾因《雁南飞》荣获戛纳影展金棕榈奖。

简评

对政治不懂,但电影的宏伟壮阔是有目共睹的,十分过瘾的长镜头,45度角仰视角度拍摄(看评论才知道这叫对角线构图),第一视角(尤其是第三部分坠楼镜头),还有每一处恰当的振聋发聩的音乐。最喜欢酒吧唱歌那段!北影节买了古巴街头,要卖票搜索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片子,时间不巧没看上,结果现在普通场只能下夜班来看了,后半段实在坚持不住睡着了,但好在节奏比较慢能掌握大部分剧情,值得二刷的电影!【二刷完成,本来只想补睡着的部分,结果一开始就停不下来,每个自然又迷幻的镜头过度,每个完美的长镜头,都让我沉迷到无法自拔,不想走出那个世界,太好看了!B站有人上传了分镜头的视频,每个段落几分钟,共27段,真有才】

在时间的涤荡之后,或许卡拉托佐夫自己也没有预料到,《我是古巴》获得了一种远超越普通诗电影的抒情表达,在优美的画面和强烈又隐忍的感情之中,《我是古巴》在让人窒息凝视的镜头语言和优雅高贵的述说背后,表达的一个民族的尊严和灵魂。而在全片反复吟唱的诗句“我是古巴”最后也定格成一种承诺和宣言,我是古巴,我是自由,我是不朽。(观影时间:2021年4月25日;自评:;推荐指数:★★★★★)

此片的摄影、构图很棒!一部诗一样的电影。我是古巴,我是哈瓦那;我是古巴,我是姑娘;我是古巴,我是雪茄;我是古巴,我是音乐;我是古巴,我是革命;我是古巴,我是解放……『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是十月革命后苏联著名的剧作家、导演。苏联第一代著名电影艺术家,50年代诗电影的倡导者,讲究运用“情绪摄影”的理论,用强烈的情绪色彩来感染观众,在影片总体风格上追求诗意的境界,以及散文式的“形散神不散”的叙事结构。代表作《雁南飞》赢得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也为他带来世界性声誉,后来的《未寄出的信》和《我是古巴》延续了他抒情式诗化风格。』

四星半。当然可以认为,《我是古巴》在叙述上存在着特意的段落割裂,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虚拟却指代一切的声音(那个始终呢喃的“我是古巴”),在不停地介绍着自我——即使是在一种特殊的革命底色之上。但最重要的,是那些类似《自己去看》的,令人心醉神迷,永远跳脱又超脱于我贫乏想象的长镜头,那些从不随意却又颠倒乾坤的推挪摇移。即便在五十多年后,《罗马》同样用黑白叙述着第三世界的凉热记忆,但在《我是古巴》面前,却仍旧显得那么墙外打转,单薄年轻。

教科书式的运镜长镜头以及工整而流畅的故事切换能体现出本片很大的匠心,在场景和故事的建构上也能体现出浓郁的史诗氛围,但片子的核心内容依旧是描绘劳苦人民受资本主义的剥削和迫害的一幅长卷,至于贬低谁捧高谁这一切都不言而喻了。本以为片子的情感能随着诗意化的情绪积淀能达到升华,其实在广场那段我感觉就已经很震撼了,无论是情绪还是情感都在此处达到了一个高潮,但是结尾的chapter看得我感觉很泄气,主题似乎仿佛又回到过去的受迫害环节止步不前,并未能给我更进一步的震撼与惊喜。

報著極高的期望而來,看後不得不承認我對任何形式的propaganda都很抗拒,不過長鏡頭確實很美,與影片主題也極為相稱——宏偉的、集體主義的、困苦的、隱蔽於陰霾之下的、紙醉金迷的、意味深長的……但革命故事無論如何也不是詩意與浪漫化的,它恰好在其對立面。故事的話我更喜歡一三,妓女章節尤其好,奇怪的英語口音更是多了幾分荒謬感,一下抓住了我的眼球。大學生章節中,儘管他們似乎有著共同的目標,但對於細部的刻畫,表明他們是變化的、充滿人性的個體,雖然後半段不出意外地落入俗套。而甘蔗與農民工游擊隊章節,前者令我昏昏欲睡,後者則讓我回想起曾被國產抗日神劇所支配的恐懼——相較於妓女隱晦卻深刻地關心與控訴,這兩節過分直白的煽動、過於簡單的抒情,只讓我體味到了演員演技的尷尬,並且抽離感很強。

视听语言震撼。献给古巴的诗。这部电影太好,以至于没有办法简单地夸赞。好作品真是不分时代啊,进化论那一套完全不管用。如此眩目的镜头运动,现在也少见吧。第一个故事是陪酒小姐,第二个故事是农夫,第三个故事是革命大学生,第四个故事是参军的男人。这部电影的意识形态是鲜明的,但是我也认为没有什么不妥,而且在崇高的叙事之外,往深处探求了一些。比如第三个故事里,究竟该先杀死一个凶手,还是杀死一个体制。导演选择了后者,他让大学生放弃了杀死凶手,因为对方也是活生生的人,等到他再次举起石头,明知送死还是往前走去的时候,那时候他面对的是一个镇压体制。

摄影太震撼了。运动长镜头从头到尾,从第一个船上的仰角镜头就可以直接跪...“祖国母亲”的第一人称在革命叙事里常见,但能用摄像机本身给题材增加如此多魅力的,这部片大概前无古人!那片土地是什么样的,有怎样的光、云、大海、街道、人、贫民窟、流血的甘蔗,都是那么具体。而且,这才是黑白摄影的真正魔力啊,后半段看得特别压抑,但这里的压抑是为爆发浓缩能量。革命的理由不是两个布景之间的过场,革命的理由在每一帧的视觉语言里。看完立刻想看《雁南飞》!

终于看了!听感距离极近的旁白让革命时代的讲述变得纤细,开头的陪酒女孩在tiki bar中的假竹林中逃窜,结尾的革命队伍在蕉叶中穿行,整个古巴的影像和自然紧紧相扣。会飞的摄影机几乎是一个悲悯的视角,其他时候则是汇聚于脸,不同青年人不安却坚定的脸。叙事在不同维度的苦难上无限延展,不到尽头绝不转移目光。看到后半段有点难以产生情感连接了,于是在想外国观众看我们的记录是否也是同感,但当叙事缩小到一家6口逃难时在瀑布中重聚,和紧接着的剪影中分别(非常有塔味),还是止不住爆哭

这个片头曲真的超有feel,悲凉的乡村吟唱。酒吧歌手唱的《疯狂的爱》我也好爱,我感觉我根本不是来看电影的,我是来听歌的。恍惚幻觉之中,殖民时代的片段在老者的记忆里重现。古巴,他是世界糖罐,他了你,成了旅馆、赌场、酒吧……你不是认为这是幸福之地,为何你又仓皇逃离?高傲的殖民者欺诈朴实的原住民,后者面朝甘蔗地背朝天,最终殖民者让他们落个无家可归,毕生汗水泪水在一把火里化为灰烬。美利坚强在驻地抢民女,从前如此,如今亦然。丧钟为谁而鸣?为了那个挺身而出保护被美军调戏的女孩,冲在最前线宣扬自由、独立,团结人民站出来反对政治压迫的青年。

是的,这是一部诗电影,这是一部,看了这么多电影之后,仍然会产生惊为天人的感觉的电影,是的,这是视觉艺术的巅峰,虽然这是1960年代拍的电影。实际上远不止这些,在此之下,不能不说的,他催人泪下的能力,每一个故事,都如此鲜明,感人,深刻,他通过几个情节的转折,写出了贫苦但又平静而善良的人民怎么样激发起杀戮的决心和以暴制暴的勇气。每每我觉得某一个情节有点多余的时候,才发现那实际上是让你与主人公一起爆炸的埋点。这是个特殊的五星,和我的其他五星有所不同,但我必须得给,这也是我的一份责任,小小的力量,让这部影片屹立在巅峰,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一部可观的社会主义宣传片,和《雁南飞》一起帮我们得以窥探到那个时代的革命叙述话语体系,不同之处在于《雁南飞》是对自身的一种叙述,而这部电影是对友邻革命的一种叙述和想象。尽管电影镜头拍得很是讲究,但是从故事情节、人物的表演和台词都无法逃脱那种让一切充满的命题作文的程式和套路,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塔可夫斯基不认同自己拍的是“诗电影”。确实,如果“诗电影”是这类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假大空的作品的话,拍得再舒服、再花里胡哨也徒劳,因为它丢掉了电影里最真诚的个人的感受和表达,而成为一种工具和机器。电影里的“自由至上,暴君必死”很是振奋人心,但是到底什么是自由和正义呢?娜拉出走以后呢?永不停歇地造乌托邦的梦来麻痹自己?最后又是回到原点?

获得奖项

  • 第11届独立精神奖
    第11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Best Foreign Film
我是古巴演员表

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