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回家(1995)

Xiao Shan Goes HomeUP:2021-12-02

《小山回家》是中国导演贾樟柯出品的电影。这部电影长约一小时,是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期间拍摄的,由他的朋友、同学,并且在后来经常合作的王宏伟担任主演。

剧照演员表影评
小山回家

评分:7.2 导演:贾樟柯 编剧:贾樟柯
主演:王宏伟 / 周小敏 / 朱立芹 / 姚盛
类型:剧情
片长:Hong Kong: 58 分钟 / China: 59 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晋语
影片别名:Xiaoshan Going Home
上映:1995
IMDb:tt1054062

背景

这部电影是1995年贾樟柯在校期间拍摄的,在1997年香港独立电影短片奖上放映,并获得了大奖。 这部电影使贾樟柯与欧洲的电影摄影师俞力威(已成为贾樟柯最重要的合作者之一)和制片人李洁明保持联系。这三个人后来开始从事贾樟柯的故事片处女作《小武》的创作,该片于1997年完成。

风格

和他后来的电影《三峡好人》一样, 《小山回家》中使用的字幕似乎脱离了故事的叙述,其中一个字幕以简历的形式列出了小山的职业目标,而另一个字幕则是在向听众讲述小山的目标是晚上与朋友一起看电视后,列出了电视台的播放时间表。

这部电影还因使用非普通话而著名,这与大多数在很大程度上遵循政府规定的标准汉语电影的中国电影形成鲜明对比。

这部电影讲述了北京一位名叫小山的贫穷的厨师在春节期间回家的途中,一个接一个的障碍似乎出现在他面前时,开始意识到他的目标正在逐步扩大。

简评

终于开始补贾导的片子了,整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其实就是片头广播里响起的“Yesterday Once More”,或许所有电影的本质都是纪录片,通过影像封存一代人的记忆。你看看那1995年的北京街头,老旧的路面上熙熙攘攘,飘零着一群又一群过年正要返乡和无法返乡的人们。十五年过去了,好像一切都变了,又好像一切都没有变。

真是很青涩,也可以窥见那个年代拍独立电影就这个条件。刚开始那一幕,餐馆老板转身对厨子小山说话,那个镜头感很像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后面就找不到有相像的了。虽然青涩,但是这部电影也确定了他后面几部电影的调性,包括台词风格,核心内容,那个时代的音乐、电视、广播等作为背景声音的方式,王宏伟这样的形象等等。

看看人家的学生作业,人家对人物的把控,人家对生活的热心,人家对情怀的捕捉,对形式的创新,没有鸡汤没有政治没有杂耍只是单纯的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去。突然间的定格,粗糙的伴有汽车发动机的背景音,像默片一样的场景转换。.1看里面的文艺汇演,还挺有不同时空同样感慨的感觉的,有点儿魔幻。是不是每个导演第一部片子里都要展现年轻人的颓废麻木,在空房间里合着录音机的动感音乐跳舞啊

被科长的年轻激情惊奇感动到。大二能做出这样书写自己强烈主观影像风格的作品实在难能可贵,虽然影片非常青涩。想起我的大二还懵里懵懂。看了科长对第一次创作的发言,拍片子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因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对电影专业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求索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要求,和没有太多商业目的的纯粹。《小山》的音乐和叙事结构和剪辑节奏看得出日后导演风格的基础模型,影像色调也很有意思,黑白到彩色,低饱和的底色配上对比鲜明的红色绿色黄色,渗透出饱满又无形的情绪,和生动的年代感。希望我也能从此找到创作的自信,不断的磨炼。

科长处女作,也是与王宏伟合作的开始,颇具实验性质,黑白转彩色转黑白,纪录片和剧情片素材混用,用字幕衔接转场,跳切,配乐张楚,有几处录音杆露出穿帮。科长自己演得挺有意思的,好爱骂脏话,句句不离妈。较明显的九十年代时代印记、对山西的乡愁、金曲、跳舞、对平民同温层的人文关怀等等,这些他后来作品里一以贯之,甚至慢慢丢失的主题,都在这里出现了,所以无论成色如何,都还是很重要的。“谨以此片,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太亲切的安阳话了,各种俚语和语气词都用的恰到好处,“非常喜欢把一头长发留在北京这个设定”,走在寒冷的北京街头。对照贾樟柯导演的贾想,他把很多媒体元素都融进电影中,割裂的拼贴式剪辑,有了当直接出现的解释词语,有电视的节目单还有根本没有画面的喧闹广播,带着一种倔强的粗粝感,好像是“我能好好拍成普通的叙事电影,但我偏不”

回家过年,因为在此地小山是异乡客,即或生活在一个叫祖国的土地上,然而一路寻访,却没有一个同行的人。《小山回家》这部电影可以说是贾樟柯最早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纪录片。这部电影可以说就已经反映出贾樟柯拍电影的风格,关注中国的现实,聚焦在有血有肉真实的小人物身上,然而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略显稚嫩,镜头粗躁。我们从这部电影不知道小山有没有在过年之前找到与他同行的老乡,但漂流他乡的小山,最终在回家前选择剃了在北京留下的长发,也算是为回家留个好形象吧!

体量不大但却相当先锋,在同代导演要么沉浸于精英知识分子的文艺梦幻中要么寻求于偏远异乡呈现的原始风貌和寻根文学式的艺术氛围时,科长已经开始触碰进城民工这种都市旮旯的边缘题材。叙事形式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摒弃音乐的选择,不剔除喧嚣的杂音,配以时代底层流行的大街音乐和各种电视发出的声音,搭上朴实的画面,有恍惚的真实感。贾樟柯又艺术又现实,农民工返乡之难如此一个话题,用小山在北京城的走街串巷,联系起他们一群人的生活和苦难,最后又几乎是所有人因各种原因的返乡失败。无奈、苦楚,配上官方新闻鼓励不返乡的新闻,如此讽刺而令人唏嘘:时代利用他们,却没有给他们留下一席之地。

和当时其他“地下电影”的“精神反叛、美学规范”相反,《小山回家》在精神上只有批判意识,没有反叛姿态,重拾了关怀现实与他人的传统,但在美学上,则背叛了常规的“电影语言”。长时间晃动的跟拍镜头,对空间的毫不修饰的呈现,业余演员,剪辑上的反流畅,声音的拼贴,都挑战了以往的规则,但这些却反而使它达到了一种精确,它意图描述的那种生活状态,得到了真实的呈现。虽然如此,《小山回家》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写实主义作品,它大量运用文字、广播、电视、广告、流行歌曲、报纸等其他媒介,成为一种混合文本,一方面模拟了媒体时代的生存状态,表达对媒体的反思,另一方面针对人类新的视听经验,探索了电影的新的可能性

,还有他本人的喜感出镜,不知是否本色,但特哥们气好玩。94年年末的电视台某天播放的节目单,党报劝民工不返乡书,买不到的车票和凑不齐的旅伴,人在北京,身各天涯,彼此活得都苦,不变的是一种乡情。送衣服送礼送书,划拳喝酒跳舞,算卦骑车吃饭,民工在京城的生活细节和乡土礼节。回不去的家以三十年为间隔在城乡之间形成某种互文,在国家城乡建设的大潮中个人势必要离开家乡,成为母亲挂念的对象。北京的火车站与地铁,庞大,流动,秩序,因新年莫名成为冲突的场所,冲动缘自长途电话的变音。不同于大学生静默的旁观,那种回家难的感受无人响应。如今看到火车站总引起唏嘘,城门锁起的几个月,也是一场难回家的折磨。纪录影像,剧情间离,文本解释,黑白默片,穿帮,电音,仪式剃头,粗糙有意义。

”再简陋的影调,再简陋的摄影,再多手法的混用,都不是问题!贾樟柯所关注的东西,所思考的东西,在他的处女作里已展露无疑。春运回乡一直是中国改开以来最大的社会问题(城乡悬殊和农村政策的失败在其中尽显无疑),电影跟随小山的脚步,为九十年代北京风貌和当年的社会情况留下了珍贵的档案性资料,比如95年春运人数2500万,2018年这数字已达到3亿多。贾樟柯从一开始就追求文献性,用内容的丰富对抗粗糙的外观。从镜头的冷静和弱戏剧化的倾向可以看出潜力。以及,科长大概奉献了生涯最精彩的一次表演:一个满口粗鄙的小瘪三形象。

比想象中还糙,《小武》真是大飞跃啊!本片充其量就是Vlog水平,真的拿不出手,不过后来贾樟柯为什么拍纪录片以及怎么拍纪录片倒是很清楚了。贾樟柯在《贾想》中提到了多媒介拼贴,其实形式也不多——黑白影像、仿默片字卡、电视节目文字转录、流行歌,铭刻时代的作用倒很好。书中还提到了“业余电影时代即将再次到来”,对于有志拍片的业余爱好者是个启发。四兄弟吹牛一段看得出贾樟柯是真喜欢昆汀(存疑)。北京1995年就有地铁了,小城市民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