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马贼(1986)

The Horse ThiefUP:2022-01-08

盗马贼

评分:7.3 导演:田壮壮 编剧:张锐
主演:才项仁增 / 旦枝姬 / 蒂巴 / 扎西 / 高哇 / 加洋加木错
类型:剧情
片长:UK: 88 分钟 / USA: 88 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 藏语
影片别名:The Horse Thief
上映:1986
IMDb:tt0090907

盗马贼简介

1923年,藏民罗尔布(才项增仁 饰)游弋在高原上,以盗马维生。为了自己的孩子扎西,罗尔布放神羊为其祈福。头人的父亲死去,老阿妈对头人一家的善良感佩,同时又担心罗尔布因盗窃不能魂归于天。罗尔布与同伙抢劫了政府送给寺院的礼物,并打算用赃物为扎西向寺院还愿。抢劫事发,愤怒的头人将罗尔布一家驱逐,从此,罗尔布和妻子卓玛(旦枝姬 饰)、扎西只得在草原上流浪。扎西的病情不见好转并逐渐恶化,罗尔布用圣水为扎西沐浴、虔诚的求佛爷保佑却终于不能挽留自己的孩子。不久卓玛再次怀孕了,罗尔布和卓玛磕头为扎西还愿,但苦难并没有离他们而去……

简评

什么玩意?造作肤浅空洞,除了把画面拍得唯美好看,完全就是一锅民俗奇观和异域奇观的大杂烩大乱炖,几乎三五分钟就密集堆砌一通你所有能想象得到的西藏标签式场面:天葬、晒佛、超度、煨桑、朝拜…而完全不管这些东西和剧情以及人物刻画有无关系。主角人物形象脸谱化得令人发指,主角的妻儿更是过场道具。频频的叠化和去掉同期声、加上虚假的后期配音(比如盗马贼的死去的儿子所有的对白均是如此)的陈腐处理无不让人观之尴尬。相比于第六代的人文关怀和纪实美学,第五代确实大多都是没有文化却好大喜功的垃圾。田便是其中之一。

田壮壮的《盗马贼》不能说有多完美,有限的内容终究让这种写意的创作略显单薄。但它的创作理念在那个时代一定是超前的,而这种创作风格在华语影史中也是稀有的特殊案例。导演用留白尽可能弱化情节叙事,把更多的视听聚焦于藏民文化的时刻。用近乎纪实的行为,来倒推人物的宿命,从而为这段简单的故事赋予了信仰的力量和宿命的意味。即便抛开创作本身不谈,胶片上所记录下来的影像,也是中华大地上多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开场的时候我在想,一个陕西的电影厂拍西藏的电影,会是什么感觉?也许都是广义的西部。片中很多藏地宗教、风俗和日常生活画面,讲述一个“有道”的盗马贼在被驱逐后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苍凉而悲壮。看着片中虔诚的教徒们一步一跪、五体投地地向圣城朝拜,又看着人们转经筒以求福佑,我幻想着导演会不会给出一个大胆的讽刺视角,向着宗教和仪式的风车投出石子,可惜没有。跪拜也好,转经也罢,外在的形式真的能够带来精神的平静和富足么?所以,影片更多地是在展示,在陈述,但似乎没有达到穿透屏幕、反思命运的效果。

藏语版,实属难得了吧。2018年资料馆修复版。好像前两年田壮壮本人来资料馆放的都是汉语版,他说他也不想看汉语的。甘南拍摄的,片尾字幕好像是专门有个藏语译配组。开篇开始,就非常浓重的民族气质,即使是现在爱奇艺看了个开头,都能感受到,别提影院大银幕和音响了。哎呀想念西藏了!真的想,上次进藏还是2012年,该去第四次了。大风光场景、慢节奏、长镜头,其实也好睡。虽然不太明白这片子的立意,就作为单纯的藏地文化展示吧,也可以了。嗯…片尾字幕表,除了演员,主创都是汉族吧,起码名字是。和第五代导演合作的,也都不是庸碌之辈,很多熟悉的名字。难得这几天外面装修声不再像国庆前干扰观影了。“2020致敬经典·国际修复电影展”北京展映。with秀 资料馆1号厅 75%开放7成左右满

#源点西部影展#(一个退了两次票拷贝盘还会中毒的影展);说来惭愧,如此有名的片我却现在才看,要是重回少年时代,定会和当年看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样,必然叹一句“哈?电影还能这样拍?”果然是各种电影风格璀璨闪耀百花齐放的八十年代作品,情节淡得不能再淡,几乎接近展现藏地地理人文社会风貌的纪实,然而表面波澜不惊的水面之下,都是极其残酷、痛苦、窒息的细节,可能有过度解读的嫌疑,本片与八九十年代XX题材的电影类似,同样有着浓重的被抛弃(本片中是被驱逐)的创伤色彩,几次拍到的与背景音乐融合的僧人们的诵经声,无不是一种绝望的如同笼罩在人生之路头上的巨大的“咒”,即使这片有不足,修复得也不太好,但可以深深感受到壮爷的心气,罗尔布反复对妻子说着无论自己如何一定要好好抚养孩子长大,简直是壮爷借着电影发出的呼喊

电影关注人的生存状况,首先是空间,再有叙事。运用空间和空间内运动所形成的影像,其叙事效力比运用对白更贴近电影本性,把事情拍出来了就是给你看的,还需要演员用台词告诉你吗?大陆80年代难得出现这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高原的壮美和人的渺小让人想起Terrence Malick,大自然的残酷,对动物的悲悯之心让人想起Herzog,还有《北方的纳努克》,其实这些手法都属于一个导演置身于特定场域(如藏区)的艺术直觉,伟大导演都具备。还有一个感慨,上世纪的许多影片还可以拍摄“禁忌”的镜头,如本片的宰羊、埋羊,是现在人更文明了?还是心脏更脆弱了?这个世界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美食作家王刚的一句话也许可以解释:不会的同学可以交给摊主处理。原来我们是被supermarket驯化了的一代文明人。

陆中百丽宫。藏语版2k修复,绘画思维的电影,不同景别兼顾肖像、风景和历史,长焦和胶片模拟油画的浓郁和扁平,让人想到陈丹青、张晓刚的作品,恐怕也是80年代西藏热的产物,而主题则是第五代最熟练的,个人与体制的张力,也是求生与杀伐的冲突,最后透过一个“小家”的视角传承,藏地的殊异在于,信仰是绝对的、不可动摇的环境,因而也是内化的,正如仪式对经轮和转动的视觉强调(找阿妈的转屋而走疑似用了重复镜头),故事的结尾也要回到起点,把自己铸成一种超越1923的典型。可惜作为电影还是糙了点,声音的底噪和爆音不少。

拍得真好。不愧是田壮壮导演的代表作。观看48帧4K修复藏语版本。屋内光影真好,照得藏民服饰与面貌如油画中。西藏风景大气磅礴,雪山草地何其苍茫。更惊喜的是其中对藏族民俗的表现,尤其是对藏传佛教相关片段,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到。神鹰翻飞真好看。开场天葬场景震撼。镜头扫过一位位僧人,庄严肃穆。似乎不确定性正是神明的领土。神水与满堂烛火都没有救回小扎西。磕长头桥段很妙,繁复的磕长头叠化镜头,与寺庙的叠化镜头。放神羊那段呼喊莫名感人。那段类似傩戏的表演很神奇。驱逐河鬼似乎日本也有。在队伍最前头鸣枪驱鬼。部落迁移,漫山遍野的牛羊,真壮观啊。有一头牛就是不想走。盗马贼在白茫茫的雪山之间,四野雷声滚滚,独自呼唤阿妈。以为最后会迎来反抗。结果是牺牲自己,给孩子换来一条渺茫的生路。这样没有反抗地死去,恰恰就是真实。

宗教电影吧,镜头从诵经的僧人扫过,从罗布尔跪拜的身后升起,从活埋羊的坑外升起,都给我一种神明审视的感觉。摄影画面太棒了,天葬的血、肉和雪山,还有那个山羊被割喉后尚有呼吸的腹部;另外看美术是霍建起(不愧啊),太美了;电子乐配乐神了,夫妻俩人在有了新孩子前一段的那个宗教仪式,那个配乐一起,配着骷髅和怪物面具在烟中穿行,鸡皮疙瘩起一身。虽然但是,对西藏宗教完全不了解,大部分时间看不懂他们在干什么,对我更像是纪录片而非故事片。

人的信仰会是完美无瑕的,人却永远沾着罪恶。罪恶之人如何追求内心信仰正是本片探讨的主题。为了家庭,他成为了一个盗马贼,在被逐出族群之后,某程度上,他似乎回归了“自由人”的身份,然而他的信仰并没有因此阻止苦难继续来临。在被流放的过程中,他历劫无数,后来为了帮助妻儿脱离眼前大雪封山的恶劣生存境况,他不得不违背他的信仰重新做起了盗马贼。可是,此番违背信仰反而让他的妻儿脱困了。怎么讲呢,相较而言,苦难是容易理解的,但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存在于永恒苦难之中的人与信仰的关系呢?在片子末尾,田壮壮似乎也没给出答案。他只拍摄盗马贼在断气之前拼命爬向禁止他进入的神圣的天葬台,一地血痕,然而就是那看似简单的画面最为震撼,也难怪马丁·斯科塞斯那么喜欢这部片子啊,不过国语配音确实没韵味,要是能看到藏语修复版就好了。

被田壮壮称作自传的作品,也是马丁斯科塞斯90年代的十佳。探讨人和自然、人和信仰的关系。风景极美,辽阔、壮丽,如油画一般的美术,但和《冈仁波齐》这类观光式作品全然不同,对罗尔布这个“人”的生存境遇和人性的刻画非常深刻。作为世代信仰宗教的传统藏民,盗马贼的身份又让他离神性很远,加之妻子的情感羁绊,虽然画面有点晦涩但充满张力。

和猎场扎撒类似,都是相同的风格。淡化剧情,淡化戏剧冲突。故事通常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边缘人,因为自己的私念而违反规则,最终得到惩戒(净化)的故事。导演用大量空镜头,大景别,大量固定机位和移镜头,来呈现出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让观众和导演一起以冷峻的目光体察这个故事,某种意义上以一种间离法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所以注定了这电影难以让人产生共情,对于其潜在观众的要求也就更高。故事里的民族,文化,个人的存在等问题,导演也只是呈现了出来,并没有试图解答。挺好的,这种态度也一直延续在田壮壮的电影里。挺好的一部电影,虽然不“好看”。

盗马贼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