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大玩偶(1983)

兒子的大玩偶UP:2021-03-28

《儿子的大玩偶》(英语:The Sandwich Man)为依据台湾作家黄春明所撰写的小说《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和《苹果的滋味》为基础,再进行改编的集锦电影作品。上映前,虽已通过行政院新闻局审核,却遭保守派的影评人士运用「中国影评人协会」名义书写黑函密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指称本片贫穷落后及违章建筑的画面不妥当,恐有影响国际形象的疑虑;导致属于党营企业的中央电影公司在未经过导演万仁同意下,打算迳自修剪《苹果的滋味》部份片段。为此,万仁透过《联合报》记者杨士琪于报纸上披露后,随即引发台湾舆论界一阵譁然,纷纷批评中影的官僚作风,迫使中影放弃删减影片内容。最终,影片逃脱过被删剪的命运,一刀未剪通过上映,让此片的创作理念得以保全,而此事件也经常被戏称为「削苹果事件」。

儿子的大玩偶

评分:8.1 导演:侯孝贤 / 万仁 / 曾壮祥 编剧:黄春明 / 吴念真 Nien-Jen Wu
主演:陈博正 / 杨丽音 / 崔福生 / 卓胜利 / 江霞 / 颜正国
类型:剧情
片长:105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闽南语 / 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Sandwich Man
上映:1983-09-02(中国台湾)
IMDb:tt0085503

概述

故事剧情描述早期台湾民众艰困的生活环境,从几位卑微的小人物所面临的挣扎及挑战,围绕在工作和生活的无奈,传达出开发中国家的国民在面临外来文明引入的那种心酸和无知,亦赤裸裸看到生命中坚毅不拔的韧性。整个舞台分别在嘉义县竹崎乡和布袋镇,以及台北市林森北路与南京东路上取景,勾勒出早期台湾社会面临转型与时代变迁之记忆。

剧情简介

把欢笑带给儿子把眼泪留给自己
——引自电影海报标题
《儿子的大玩偶》
坤树为求得一家生活温饱,从事为剧院做活动广告的工作,经常在身体前后各挂一张电影海报,打扮成小丑游走在大街小巷,返家后,坤树立刻卸下工作时的小丑装扮;但年幼的儿子竟然认不出他,放声大哭起来。自此,坤树体认到,在家里也必须保持着小丑的装扮……
《小琪的那顶帽子》
王武雄退伍后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公司遣派他跟随林再发到沿海城镇推销日本生产的压力锅,他在小镇内遇到小女孩李小琪。只是,王武雄最感到不解的是,小琪头上总是紧扣著那顶帽子,让他觉得非常奇怪。同时,镜头另一边的压力锅也发生问题。林再发被爆炸的压力锅炸伤,生死未卜;他的怀孕的妻子却寄来一封信,说到自己流产的消息,希望他能尽速回家……
《苹果的滋味》
江阿发在上班的路途上,不幸被美国海军陆战队驻台军官格雷上校所驾驶的汽车撞倒,因此撞断了双腿,住进台北市天母的美国海军医院疗养。没料到,阿发的整个家庭没有因此陷入困境:格雷上校赔偿新台币五万元现金,又愿意带阿发的哑女儿到美国留学。前来探望阿发伤势的老婆、孩子及朋友,见到他能待在豪华的医院里,反而对他被撞之事感到羡慕不已。后来,阿发让老婆和孩子品尝格雷上校送来作为礼物的美国苹果,此刻全家人品尝到天堂的果实……

人物角色

〈儿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角色名称演员备注坤树陈博正戏院看板工阿珠杨丽音坤树的妻子未具名曾国峰戏院经理阿水伯赖德南坤树的大伯许阿龙侯甫岳坤树的儿子〈小琪的那顶帽子〉Vicki's Hat角色名称演员备注未具名崔福生李小琪的父亲王武雄金鼎压力锅推销员林再发方定台王武雄的同事李小琪张毓芝小学女生美丽陈琪林再发的妻子〈苹果的滋味〉The Taste of Apple角色名称演员备注江太太江霞江阿发的妻子江阿发卓胜利建筑工人江阿吉颜正国江阿发的儿子江阿松苏志贤江阿发的儿子未具名王惠君学校老师未具名丹阳江阿发的工头格雷柏森林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未具名何台外事警察哑吧石安如江阿发的女儿江阿桃姜慧姈江阿发的女儿

奖项

  • 第20届金马奖 (1983年)
奖项入围者结果
最佳男配角陈博正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吴念真提名
最佳童星颜正国提名
  • 曼海姆影展
「佳作」

逸事

《儿子的大玩偶》制作前,当时小野与吴念真十分明白审查的规则,其剧本必需通过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和中央电影公司内部高级行政人员核可,以企划案的方式进行意识形态审查。为此,小野在缴付《儿子的大玩偶》的企划书中,他吹嘘「为了阐扬国父(孙中山)生前所强调的『为中国苍生、为亚洲黄种、为世界人道』的崇高理想,借着三段市井小人物之间诚挚的爱心为出发,同时引发出民族自尊心和对自己同胞的爱」,才得以通过审核并正式拍摄。但是,本片第三段作品《苹果的滋味》在试映会后,才让明显与原企划案背道而驰的「谎言」被揭穿,遭受到预期之外的「削苹果事件」冲击。事件中,整个导火线为《苹果的滋味》片尾内,江阿发一家七口人津津有味地吃着格雷上校探病送的美国苹果之画面,加上影片使用方言超过三分之一的限制,招致诸多非议。

《苹果的滋味》在台北市林森北路与南京东路上一片违章建筑群取景,这处凌乱不堪的生活环境亦遭「削苹果事件」牵连,差点面临立刻拆除房屋和住户搬迁的命运;事件落幕后,才不了了之。1997年3月4日,此处违章建筑群被台北市政府拆除成为十四号及十五号公园预定地(详见14、15号公园反拆迁运动),万仁也出现在场吊念,目睹这片经常出现在自己电影中的违建景观步入历史,他形容当时的心情是「感触良多」。

《苹果的滋味》中的美国海军医院,于驻台美军撤离后成为台北荣民总医院东院区。

《联合报》记者杨士琪不畏惧强权揭露「削苹果事件」,引起各舆论界的注意与支持,使此片的创作理念得以保全。因此,杨士琪备受新电影导演们感念于心里,纷纷大力赞扬她对台湾新浪潮电影的推动不遗余力、以及对台湾电影文化的贡献。1984年,杨士琪不幸因为气喘病发作而辞世。1985年,导演杨德昌在他的电影《青梅竹马》片头,特地以中文黑底白字并加注英文字幕写着「献给杨士琪,感激她生前给我们的鼓励。——制作全体同仁致敬」,全长六秒钟。随后,杨士琪前友人及电影界与新闻界的25位好友联合倡议组成「杨士琪纪念奖工作委员会」,决定每年选出一位富有道德勇气并努力开创新局、提升电影地位的杰出人士,颁给「杨士琪电影纪念奖」以资鼓励,并彰显杨士琪生前热爱电影、勇于创新的精神。

引发「削苹果事件」的中国影评人协会无人出面承认发出黑函,但双方心结已深,彼此间观点渐趋尖锐,相互杯葛与批评对方。而且,历经诸多争论之后,对该协会更是不满(李幼新,1986,46-48页)。

上映后,写实传达台湾记忆的电影风格,掳获大多数观众口碑,兼具票房收益。至今,本片也被普遍视为「台湾新浪潮电影」的开端作品之一,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有几段取景自台北市立大桥国民小学)

简评

《儿子的大玩偶》这种三段式电影,必然会让观众联想到同期的四段式电影《光阴的故事》,相比后者来说,本片聚焦的虽然也是底层人民,但是重心更放在工作、生活的艰难、苦闷和压抑上面,风格更加现实凝重。侯孝贤的《儿子的大玩偶》倾向于写实性地白描,少戏剧化情节。曾壮祥的《小琪的帽子》在情节展开之中,不断地让观众从一瞥中发现两个人物生活的真相和残酷的一面。万仁《苹果的滋味》最让我疑惑,不会是为美帝唱颂歌吧?后来想想不对,本意应该是将台湾底层人民的生活和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作一种讽刺性的痛苦对比吧。个人最喜欢《小琪的帽子》,小女孩好可爱,青年的苦闷深有同感,中年养家糊口这份责任也是绕不开的话题。三个故事本身都很好,绝大多数人很难超脱时代和地域的对人的限制吧,心痛。

久违的二刷。三个故事以递进的关系讲述成人与孩童世界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文本内涵,却又生动地刻画出来。第一个故事,父亲为进入儿子的世界只能重新变回玩偶,意味着两个世界的决裂;第二个故事,在两个世界将要融合之际,好奇的邪念让年轻人鲁莽冲破关系的藩篱,导致脆弱信任关系的碎裂;而第三个故事,则以成人悲剧向儿童喜剧的荒诞逆转,将两个世界压缩在同一扁平维度的狭窄空间。故事无论局部的喜悲,总体上确是衬着悲哀的人生底色,无助的主人公在外界的强作用下于悲喜间被动翻转,很戏剧,却真实。另外为增加文本面向大众的可读性,片中对细部的刻画非常用力,部分则显得丧失了含蓄的美感,算是一种艺术上的妥协吧

第一个故事,讲述挣扎在生活中的人就如同小丑一般,儿不识父,在艰苦中寻找生活的一点碎糖;第二个故事,讲述了拼命工作的人,却沦落被信任的公司和产品背刺炸伤的悲惨;第三个故事,依然是贫苦的一家人,只有在遭遇美国人撞上的时候,才有机会见识到富丽堂皇的美式医院的气派——生死时速之时,确是一家人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很讽刺,是台湾电影的反思的伊始,摄影一如既往的乡村宁静健康风格,非常美。

#TGC #NewTaiwaneseCinema 长评-现实,伤痛与死亡。 《玩偶》故事贴近新现实但视听上则趋近于小津的极简主义,固定镜头还是冷峻,前景遮挡的浅焦镜头人物受困状态非常明显,结合去戏剧化的表达整体完成度很高,最喜欢的是空镜。《帽子》隐喻性很强,视角集中在青年和中年两代人对于历史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态度,小女孩的头部,日本高压锅的爆炸,木屐声都在提醒观众那不能遗忘的民族伤痛。视听上不是很喜欢。《苹果》的批判和讽刺意味太强。比较值得注意的两点是语言障碍和色彩,在片中语言障碍是被强化的,色彩则是开场与结尾的黑白为真实,可以看到那白色的人形框框是只有对尸体才会使用的,所以悲伤的故事是男主早就死了…我们透过那一滩鲜血走进了彩色的幻想世界,而结尾的全家福也从彩色转到了黑白把观众拉回了现实。

侯导以温情收尾;曾壮祥也有意讽刺“外来进口”,不过双线并行的处理,让我多次误解了有关琪琪的段落;而万仁的这部最为惊喜。台北在车祸前是黑白的,而在车祸后却拥有色彩,暗指美国人给这贫寒的一家带来的危机,也是一种恩赐。最后躺在床上的男人反而成为了那个需要说对不起和谢谢的人。这部电影所使用的语言也很有意思,融合了闽南语,国语,还有英文。这也是台湾在历史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交融与复杂性。

五星給蘋果,那一口一輩子沒吃過的蘋果,讓全家人都遲疑了,但一顆蘋果可以換四斤米,一家人義無反顧地啃了起來,洋溢幸福的笑容,啃蘋果的聲音迴盪在病房,但滋味如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也許萬仁在開場就給了我們提示,構圖了得的黑白的都市中,血色漸漸帶出色彩,為什麼謝謝,還要說對不起呢?片尾全家福衣冠楚楚,zoom in,定格,轉黑白,小女已去美國,一切美好都成真了,為何畫面卻蒼白了呢?我都不敢相信,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幻想、什麼是假的、什麼是忘記了的...1983年,新電影剛起步,光陰、兒子、小畢、海灘、風櫃,誰能料到這是台灣電影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稍縱即逝的一代;看著古典主義與各樣形式些微地殘存在新電影的開端,甚是有趣,很快這些雜質將被提煉殆盡,那樣純粹的氣味,我在古今中外的電影再也不曾品味。

《儿子的大玩偶》当初看的时候,只明白了点社会内涵,也很浅显。现在想起来,光是叙述上,就很有意思。第一是作者将“两难”处境从读者哪儿上升到了作者,这是总的概括。第二,细分下来,有两个两难场景:①面临孩子的降临问题,是继续赋闲在家还是出去找工作(即扮小丑);②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儿子只认扮做小丑的自己,是顾及颜面,还是扮回小丑? 之后对这个问题也有了重新的思考,即小人物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小丑的命运。

60年代台湾的风俗画,刚刚和平下来,经济有了希望,好似大陆80年代。底层老百姓依然生活不易,都是苦中有乐的故事。苹果的滋味–因祸得福,痛却能看到家人幸福,好心酸。小琪的帽子–为生活奋斗却被一盆冷水泼下来,结尾太开放,立意有点不清。最喜欢的还是大玩偶,悲欣交集,生活所迫做小丑,到几乎绝望,到渐有人相助,到为儿子做“大玩偶”,应该幸福吧

一点没有预想中的刻板和脸谱化,相反挺耐人寻味。三故事的共同底色皆为悲凉。“儿子的大玩偶”中的父亲为了家庭的生存不得不扮小丑讨生活,醒着时的儿子记得的都是父亲的小丑面孔,有一天父亲终于可以用真面目相见,儿子反而不认识并且被吓哭了,沮丧了好一会后父亲终于又化起了小丑妆…… “小琪的那顶帽子”最打动;“苹果的滋味”撞人的格雷上校,做法比现时报道中的很多国内撞人者,人道主义了几十个档次。

儿子的大玩偶 视听语言运用的很反好莱坞,全片几乎都是固定镜头,再就是摇、跟。对话镜头的拍摄没有用到一个反打,人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景别与景深较大,对话镜头的剪辑很少,固定长镜头加固定中近景镜头解决所有的对话镜头。第三人称视点运用较多,在妻子跟踪丈夫时并没有给观众代入太多妻子的视点,确实比较反常规的娱乐片手法。表演很写实,情节舒缓,节奏缓慢,人物有弧光较为丰富,故事细水长流,围绕着工作与找工作,由一个普通的下层家庭代入,映射整个社会的风气与现状,细水长流的生活中也有对于60年代台湾社会关系的展现,亲情,爱情,友情,全都存在,算是一部比较实在的作者电影。

支撑着家庭开销重担的丈夫们。我以为第一个故事就够苦的了,没想到后面的故事更苦。《小琪的帽子》让人泪目,努力营销的丈夫最后满怀信心的活动,却遭受了一场以外,镜头露出压力锅的宣传语“幸福搭档”,太讽刺了。而沉默寡言的小琪身上也有着不明的悲剧,让人莫名心疼。《苹果的滋味》一场车祸却反而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哑巴的女儿也可以去美国念书,这场意外的车祸也从歹运变成了“好运”,属实造化弄人。

看的真的是让人心酸,三个短片各有各的心酸,但都是讲述台湾那个年代底层人的生活,是三位导演对那个时代的一个缅怀。第二个故事最为文艺最为意识流,第三个故事最为讽刺,最具有戏剧性。三个故事都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变化之中的台湾,在文化冲击下的台湾最底层的生活(当然这最底层分为城市工薪,外来打工人员和真正在农村的底层),分别用小丑、电饭锅和与美国人的冲突展示。真的是各有各的心酸。三位导演极具人文情怀的描写了这些人的生活,十分值得敬佩

获得奖项

  • 第2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2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童星 / 最佳改编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