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气球(1956)

Le ballon rougeUP:2022-02-27

《红气球》(法语:Le ballon rouge)是一部1956年法国奇幻喜剧短故事片,由艾尔伯特·拉摩里斯(英语:Albert Lamorisse)自编自导自制。 这个短短三十五分钟的短片是在巴黎的梅尼蒙当街区拍摄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一个有感觉的、沉默的红色气球的冒险故事。拉摩里斯的孩子们担任了电影的演员,他的儿子帕斯克扮演主角,他的女儿萨宾扮演了一个小女孩。

剧照演员表影评
红气球

评分:8.8 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 编剧:艾尔伯特·拉摩里斯
主演:Pascal Lamorisse / 乔治·塞利耶 / Vladimir Popov / Paul Perey / Sabine Lamorisse / Michel Pezin / Renée Marion
类型:短片 / 家庭 / 奇幻
片长:34 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The Red Balloon
上映:1956-10-15
IMDb:tt0048980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的是男孩帕斯克(帕斯克·拉摩里斯饰)在上学路上,遇见了一个充满氦气的红色气球。在他与气球玩耍时,他发现气球有它自己的感受与意愿。男孩走到哪里气球就跟到哪里,妈妈不让它进公寓的时候,它就漂浮在男孩卧室的窗外。

气球跟着帕斯克穿过一条条街道,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羡慕。有一次气球进入了他的教室,同学们纷纷骚动起来,噪音传到了校长耳朵里,他把帕斯克锁在办公室里。帕斯克被释放后,他与气球遇到了一个小女孩(萨宾•拉摩里斯饰),她带着一个似乎和红气球一样也有自己想法的蓝气球。

一天,帕斯克和他的妈妈要去教堂,因此他们让气球呆在家里,但是它跟着他们从敞开的窗户进入了教堂,于是他们被一个执事满是斥责地带了出来。

帕斯克和气球在附近闲逛时,遇到了一群年纪较大的男孩,他们嫉妒他的红气球,并趁帕斯克在面包店里的时候偷走了它,但是他设法找回了它。男孩们在狭窄的小巷里追了一阵之后,最后还是抓住了气球,并用石头砸它,最后用弹弓把它击毁了。

影片结束时,巴黎所有的气球都来飞到帕斯克的身边,带着他飞向了城市的上空。

主题

由于这部电影是在二战后的巴黎拍摄的,因此它在场面调度上非常灰暗,给人一种令人沮丧的氛围。相对而言,气球的鲜艳色彩充当了电影中希望和光明的象征。电影结束场景中,成群飞向天空的气球,也代表了一种宗教或是精神上的类比。例如,当红气球被摧毁时,它的“精神”依旧存在,它被传递到城市中其他的气球那里,这也可以说是对基督的一种比喻。影片中还有着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关于孤独等主题。纯真的主题是永恒的,也是电影的主要焦点之一。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一个愤世嫉俗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体现了孩子们的纯真无暇、富有想象力。

此外,迈尔斯·P·布林等作家认为这部电影具有富有诗意的主题与风格。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梅茨说过,“诗歌没有故事情节,作者和读者之间也没有任何隔阂”。因此,这部电影被布林归类为电影诗,一部分也是因为其松散的非叙事结构。

电影制作

这部影片纪录了巴黎贝尔维尔地区的彩色画面,贝尔维尔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巴黎政府为清理贫民窟对其进行了拆整,一些场地施行了住房建设计划,其余的地方在之后的20年里一直保持着废墟状态。电影场景中的一些地方,像面包店,帕斯克找到气球的台阶,以及发生打斗的空地,如今已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贝尔维尔公园。只有教堂还在那里。

艾尔伯特·拉摩里斯(Albert Lamorrise)曾在高级电影研究学院(IDHEC)做过审计员,因此电影的制作人员基本由高级电影研究学院的毕业生组成。

电影发行

该片于1956年10月19日在法国全国首映并开幕;它于1956年12月23日在英国发行(该片作为1956年的皇家电影《血拼大西洋》的加映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于1957年3月11日在美国发行。

例如威斯康星国际儿童电影节、洛杉矶同性恋主题电影节、威斯康星电影节等节日都有播放映该电影的传统。

这部电影于1961年4月2日在美国首映,作为CBS 独立单元剧的其中一集,由演员罗纳德·里根进行介绍

电影反映

自电影1956年首映以来,该片受到了影评人广泛的压倒性好评。《纽约时报》的影评人博斯利·克劳瑟对电影剧情与导演赞不绝口,他如是称道,“拉摩里斯通过与儿子的默契合作,利用灰蓝色巴黎老城区作为红气球的背景,创造了这部关于童真的温柔而不失幽默的电影,电影也象征了关于梦想与残忍现实的辛酸主题。”

当这部电影于2006年底由美国剑锋影业再度发行时,《娱乐周刊》的影评人欧文·格雷伯曼赞扬电影的导演和叙事风格,电影使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写道:“无论什么时候看这部电影,它都比其他儿童电影更能让我感到自己回到了童年,看这部电影就是为这不现实的幸福而满怀欣喜与悲伤。”

烂番茄报道称,在电影的20条影评里,95%的影评人给予这部电影正面评价。

获奖情况

  • 路易·德吕克奖:路易德吕克奖;艾尔伯特·拉摩里斯,1956。
  • 戛纳电影节: 短片金棕榈奖;最佳短片,艾尔伯特·拉摩里斯,1956。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特别奖,法国,1957。
  • 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艾尔伯特·拉摩里斯,1957。
  • 国家评论协会: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1957。

影响作品

1960年,拉摩里斯发行了他的第二部电影《天空中的偷渡者(英语:Stowaway in the Sky)》 ,该片也由帕斯卡主演,并且是《红气球》的精神续作。

安东尼·克拉克改编的舞台剧于1996年在皇家国家剧院上演。

达米恩·查泽雷2016年的音乐电影《乐来越爱你》中出现了一个带着鲜红色气球的男孩。

周边产品

家庭媒体

这部电影于1984年由 Embassy Home Entertainment 在 VHS 上发行。该片的镭射影碟于1986年作为标准收藏版发行,由 Criterion、Janus Films 和 Voyager Press 制作。影碟还包括了拉摩里斯获奖短片《白鬃野马(英语:White Mane)》(1953)。电影的 DVD 版本于2008年推出,2010年1月18日在英国发行了电影的蓝光光碟,并且该版本已被确认是全区的。

相关书籍

一本与电影相配的书由双日出版社(现为企鹅兰登书屋)于1957年首次出版,该书引用了电影中的剧照,并附以散文。该书备受赞誉,获得了《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书奖,艾尔伯特·拉摩里斯被认为是该书的唯一作者。

这部电影赢得了无数奖项,包括拉摩里斯1956年获得的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1956年戛纳电影节获得的短片金棕榈奖,该片也受到儿童和教育工作者的欢迎。这也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并获得除最佳动态短片之外的所有提名的短片。

简评

梦幻儿童片,儿童的世界基本上什么都是有生命的,包括这个气球,只要有生命的,那都能成为朋友,小孩的心思就是这么简单,因为我把你当成了朋友,所以我在乎你,关注你, 保护你。这个短篇电影基本用暗喻和象征手法表现了一个小孩和一个红气球精的纯真友谊的故事,保护的孩子的梦想也让成年人去回溯自己的童年时候能会心一笑。整部片手法清新表现力丰富,虽然只是一个孩子和红气球但是情感也是逐渐推进的,这种内核的童话也就《青鸟》可以比一下了。

豆瓣24年日历推荐我看的本片,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拟人化的气球确实有那么些俏皮的意思在,前半段人与球之间的陪伴与守候让我觉得温暖;后半段的遭遇又着实拍出了险象环生的惊险感,也是没想到我老大个人了竟然会真的担心一只气球...只可惜,最终还是没能逃出魔爪,红气球泄气的同时我也不免生出一丝感伤。好在结尾气球族群们无声却有力地呐喊出了“没事,还有我们在”,只要能再给泄气的红气球残骸多一个镜头我就可以直接五星了,这也是唯一美中不足的点。一部能唤醒你全部童真的,强烈推荐。

色彩,光影,镜头语言的清新质朴,这部五十年代的影片足以让人惊叹。小男孩与红气球的童话故事充满着魔幻与灵性,孩童的天真可爱让灰暗的战后世界有了一抹亮色。很喜欢牵着红气球的小男孩与牵着蓝气球的小女孩在街道相遇的场景,红气球为蓝气球驻足,小男孩转身与小女孩面对面,蓝气球又去追上红气球,小女孩回头牵住蓝气球。希望每个还没长大的、正在长大的和已经长大了的孩子都能拥有陪伴着一起长大的红气球。

我看不懂这部影片,但本片好像很对那些专业人士的口味,我不懂那些色彩的调用,也不明白镜头和框架的构图,我还是更偏向于剧情性强的影片,不过我也能感受到男主和红气球一起玩时的喜悦,也能够明白男主除了气球没有玩伴的孤独,气球的调皮和灵动让我喜悦,坏孩子对气球的伤害也让我气愤,虽然结局是美好的,但那也只是理想的童话,现实中大人无法理解孩子的童真,孩子也没法融入同龄人,最后也只会变成失去童心而又麻木的小孩。

像一个童话!全片几乎没有台词、对白,看完也不觉得需要。小男孩和一个神奇的红气球,那个神奇的红气球就像另一个调皮的孩子,好可爱!它会跟小男孩玩捉迷藏,还会去气把小男孩关起来的学校老师。最最有趣的是,小男孩在街上遇见了一个牵着蓝气球的小女孩,然后男孩身边的红气球就被蓝气球吸引走了!这么神奇的红气球成了所有孩子心目中想要得到的东西,坏孩子们最后用弹弓把红气球打漏气了,最终被一脚彻底消灭。但全城的气球都来安慰和保护小男孩了。最后一幕五颜六色的气球把小男孩拉升了到了城市上空。看到这里就想是不是飞屋环游记受到了这一幕的启发呀?好让人想回到小孩子的一部电影。小男孩拿着心爱的红气球跑到大人伞下躲雨的情节也特别可爱。好多让人难忘的镜头!

电影是用来造梦的。阴暗单调的成人世界和夺人醒目的红气球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不觉得这部短片在讲述纯真,反而,它可能恰恰是在诉说残忍。红气球就像每个人内心所期盼的那个安宁祥和幸福的世界,心怀这个净土,人们不断被打扰、被质疑、被迫与那样梦般美好的世界分离,最后这个梦被毁了,被毫无胜算的一场战斗、被双方力量绝对悬殊的一场较量。影片是造梦的,最后的千万个气球意味什么呢?人们太需要梦了,飞越苍穹为你而来的彩色气球也许只能出现在梦里。

飞屋环游记中的氢气球升天原来在1956年电影就出现了,氢气球通人性,被小男孩善良爱护气球的举动所感动,陪伴其左右。片中其他男孩子嫉妒小男孩的气球,有的想占为己有,有的想破坏泄愤,都是人性的写照,只不过年龄小干的坏事也小罢了。最后每一个地方的气球跑过来安慰小男孩,原本气球都是篮球那么大,后来升天的时候有半个身子那么大。这一幕或许是为了气球足够大,才能支持小男孩的体重拍摄的吧。

!好可爱的电影!“红气球”的意象指什么?心爱之物?伙伴?童年幻想?都可以……看到这部片想到《小王子》,红气球也可以是小狐狸。影片里只有主角把“红气球”当成朋友,其他人都只是当成玩具而已。每个孤独的小孩应该都有自己的“红气球”,它被当作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陪伴、打闹、互相出头、互相保护。小孩子的情感美好之处在于纯粹,残忍之处在于易变。影片结尾处我愿意想象成是“红气球”把整座城市的气球召来给小男孩做飞行器,然后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开心飞走了,独留“红气球”的残骸,尽管如此,我相信小男孩曾经的情谊仍会令“红气球”动容,毕竟他是它唯一的朋友。我在童年时期的“红气球”是那只大眼睛大耳朵大身材的黄色布偶狗狗,她曾给我好多勇气,知道我好多小秘密!后来她坏掉了,然后落满了灰,但我记忆中的她没有一点灰尘。

很棒的奇幻短片,虽然有配乐,也有少量台词,但是形式上更接近于默片。灵性的红气球象征着什么,是美好还是自由?或许是童年特有的纯真、独一无二的梦想,或许什么也不象征。它和小男孩的依存关系,想起《小王子》里小王子和小狐狸、玫瑰花的友谊。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种令你怦然心动,令你不再孤单,给你快乐、力量和希望的东西。可能会被外界损毁,只要曾经拥有过美好的回忆也就足够,短片更像是拍给成年人回忆自己童年的一部童话。

浪漫的法兰西童话,结尾五彩斑斓的气球与飞上天空的男孩充满诗意和童趣,法国人的浪漫情结也一览无余。正如巴赞所言,影片首先用长镜头保持了真实性,飞舞在男孩身边的红气球在真实的空间中生发出奇妙的生命力,镜头赋予了它可爱的性格,用时空的完整性赋予了鲜明的个性,在现实的冰冷残忍中,红气球是小男孩唯一的伙伴,是脱离规训与束缚的象征,影片既有对现实的理性审视,又充满天真烂漫的感性幻想,也难怪巴赞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了。

充满灵性的,跟屁虫一样的,陪伴小男孩生活的,画面中唯一的亮色,有他陪伴,童年生活充满希望,但也遭人嫉妒眼馋。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无非想占有一样稀有的东西。最后所有的气球都来了,被弄坏的红气球就不是唯一了,哈哈,总有更好的。很多人说最后小男孩都没有再看一眼那个红气球,但是他在一群恶小孩中努力过啊,努力保护过已经失去的东西,虽然是失去了,但是生活报之以歌。那么多的出现是对曾经保护过美好东西的我们的奖赏吧,坏小孩是没有的。

有点半默片的意思。影片的成功色彩是关键,很沉、灰蒙蒙的,战后压抑的气氛,红色的气球在这其中格外的刺眼。小孩的纯真得到了红气球的认可,它只跟着他,想一只他饲养的小宠物。而这个特殊的玩物势必会招到别的孩子眼红。抢夺无法征服红气球,在野蛮的驱使下红气球最终还是被毁坏。小男孩失去了气球,与此同时全世界的气球都飞向了小男孩,好像是对小男孩善良的安慰与补偿,最后气球带着小男孩翱翔于天空。结局十分温情。红气球邂逅蓝气球那段很浪漫,爱情给气球注入了人的情感!

获得奖项

  • 第2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2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原创剧本
  • 第9届戛纳电影节
    第9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短片金棕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