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拉(2016)
PaulaUP:2024-09-13

评分:7.2
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
编剧:斯特凡·科蒂茨 / 史蒂芬·萨施克
主演:卡拉·朱里 /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 罗珊妮·杜兰 / 乔尔·巴斯曼 / 斯坦利·韦伯 / 迈克尔·阿伯德罗斯 / 纳塔莉·卢西亚·汉嫩
类型:剧情 / 传记
片长:123分钟地区:德国 / 法国
语言:德语 / 法语
影片别名:宝拉:裸画像(台) / Paula - Mein Leben soll ein Fest sein
上映:2016-08-07(洛迦诺电影节)
IMDb:tt5029668
宝拉简介
1900年,德国北部的沃尔普斯韦德小镇。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保拉和奥图就感受到了生命的共振。对绘画共同的热爱让他们的感情更加伟大。他们虽然结了婚,却过着和当时社会习俗所认同的不一样的生活。保拉在艺术的世界里活出真我,铸就了美好人生。
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 Christian Schwochow导演
卡拉·朱里 Carla Juri饰 保拉·莫德松-贝克尔 Paula Modersohn-Becker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Albrecht Schuch饰 奥托·莫德索恩 Otto Modersohn
罗珊妮·杜兰 Roxane Duran饰 克拉拉·韦斯特霍夫 Clara Westhoff
乔尔·巴斯曼 Joel Basman饰 莱纳·玛丽亚·里尔克 Rainer Maria Rilke
斯坦利·韦伯 Stanley Weber饰 乔治 Georges
简评
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仰视她的才华可以卑微到什么地步。奥托的前妻死于难产,所以他和宝拉婚后五年都不敢让她做真正的女人,就是怕她重蹈前妻的覆辙——结果宝拉没死于难产,却死于产后大出血,奥托这是什么命啊。宝拉生日当天决定离开奥托去巴黎,放肆挥霍自己的才华和女性荷尔蒙。奥托采下她最爱的花跑去巴黎找她,得知自己真的再也唤不回宝拉时,给她留了一笔能在巴黎撑下去的现金。奥托的钱也是自己画画卖画得来的,奥托也是画家,和宝拉比却是平庸之人。他以前不相信宝拉是伟大的画家,直到他看到宝拉在巴黎的作品。他放手了,宝拉却因得知奥托前妻的故事回到他身边。如果不论艺术成就,奥托比宝拉更值得做电影的主角。
女画家宝拉一生的愿望就是,画出三幅好的作品,如同大多数郁郁不得志的画家一样,生前她没有得到认可,只有真正欣赏她才华的丈夫,31岁去世后,她的750多幅画作和1000多张肖像画,被安置在了专属于她的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女性画家设立的,片中一个情节,宝拉想用她的画付欠下的房租,结果房东太太一眼都不看,如果是我,给我其中任意一幅都行啊
再次搬家,对房间很满意。到了晚上就一直在下雨。客厅有一部大电视机可以投屏,感觉我能更堕落了!我想天天看大电视!偶然看了这部电影,开头就是:你24岁了,可以找个教师或者……的工作。老天,我永远都不想工作!有些镜头好美啊!那些空旷的树林和雪景,那些光照!女主的貂皮大衣看起来真暖和,画也很棒。或许是我带了眼镜的缘故,所有画面看起来更不同了。不过,这海报真的太丑了…
画面风景和调色美极了,服装也很美。一度让我沉迷。故事过多讲宝拉情感,很少刻画艺术提升影响。男性觉得宝拉自私,某种程度上我也自私但没有依附于别人,但宝拉的年代女人不得不依附于男人吧。单我觉得她丈夫是真的爱她。
从爱情上看看不出对错,还好宝拉和他丈夫和好了。他丈夫是真的爱他,我也想要这样的丈夫。那个小女孩也好可爱。喜欢他的丈夫,如果有这样的丈夫真好。有一些人坚持自我,走向天堂或走向深渊。宝拉还是幸运。天才相信自己是天才,没有放弃自己。否则不会成功。宝拉的朋友也挺好。那个念诗的男人一开始就感觉不靠谱,他看上去喜欢的是宝拉。宝拉和朋友敲钟的时候天真烂漫,这是人物品格,为什么她一直吸引男人的优点。
景色画面美轮美奂。那个初恋的夜晚的河边,那个划船的水上,还有下雨的路面。怎么能那么真实,就好像我儿童时期眼中的世界。关于人物,戏剧性的刻画太多了。结尾的字幕匆匆一句700多油画,1000多素描,而电影中甚至都没有一幕完整表现她的创作。法国男就是个工具人,却不吝啬那么多没营养的画面。 越来越觉得电影的情节部分就导演个人对剧本的读后感,有偏颇也正常不过。一百多年前,尚且已经可以挣脱那么多枷锁的女主,为何执意要一个孩子,是女性的子宫价值属性还挣不脱吗。是啊,就像她说的,真遗憾。
影片《宝拉》的主人公是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画家宝拉·莫德松·贝克尔(1876-1907)。影片并未对宝拉的绘画手法与艺术风格展开浓墨重彩的介绍,而是侧重于于女性自我意识的唤醒与表达。讲述了在对女性是不够友好的19世纪,宝拉拒绝做生活中的附属品,艺术上的附庸者,大胆地冲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道德捆绑、挑战社会对女性从事艺术领域的专业歧视、摆脱传统画派牵制、捍卫自我艺术价值至死方休的生命华章。
不来梅宝拉·莫德松·贝克博物馆,德国第一个以女性艺术家命名的博物馆,20世纪末的德国女性觉醒与巴黎迷梦。贝克夫妇奠定了不来梅北部沃尔普斯韦德作为“艺术家聚落”的声名,宝拉则比丈夫在艺术上迈出了更先锋的一步。也许宝拉囿于社会对于女性的驯化,又或许她真正地渴慕婚姻和家庭,宝拉注定无法成为第二个里尔克。宝拉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但是否是悲剧的一生?我们也很难从电影中知晓了
一部画家的传记影片,基本看不到画家的作画过程,只看得到她作画的样子。生平讲述得不错,沃普斯韦德艺术家圈子和巴黎的艺术氛围营造得不错。这里有艺术家的一点生平和作品:/?_i=5277276870bf2bf
留下三幅画和生育一个孩子的工具化价值观,别人一张火车票就去巴黎寻觅自由,作品被夸就和人上床,丈夫给生活费就和好,人物刻薄现实,给人作恶之感,剧情无趣拖沓,视觉处理得单调且自以为是,画家创作心理基本不探析,毁了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从婚姻危机到辗转巴黎,讲述德国表现主义女画家保拉•莫德松-贝克尔最后两年的生平,相较于她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更注重通过其反传统的生活方式探讨女性在职业自我决断与婚姻和自我实现的矛盾等现代普遍话题。服装和布景在把握历史氛围的前提下刻意强调现代属性,以自然风光衬托世纪之交的社会氛围
如果说宝拉是一位杰出的表现主义画家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就是一部非典型的表现主义电影。构图,音乐,剪辑,非常讲究,都是表现主义的,几乎可以学位“表现主义电影”的教科书?。宝拉命运多舛,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是天才却被一群蠢货包围。里尔克说的对:如果你总被一群庸人包围着,你只能是一个庸人。宝拉太可惜,天才往往被这个操蛋的人世间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