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日记(2021)

UP:2024-03-12

剧照演员表影评
援藏日记

评分:8 导演:陈中阳 编剧:陈中阳 / 王恒
主演:范家其 / 旺卓措 / 王海祥
类型:剧情
片长:118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藏草青青
上映:2021-11-05(中国大陆)
IMDb:

援藏日记简介

来自北京的支教老师韩松初到藏区,恶劣危险的生存环境立马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被狼王追赶,被动物夜袭,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他不知所措,但藏区学童和同胞们对他的热情与照顾却温暖人心。孩子们眼中的纯真和对学习的渴望感染了韩松,他克服一切困难,承担起所有科目的教学,在朝夕相处中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平静美好的支教岁月被打破,猖狂的盗猎者夜闯学校伤人,韩松和学童们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又因远在北京的韩母病危不得不分别。在所有学童的殷切期盼中,最终韩松选择回到高原,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献在这里,与善良美丽的藏族姑娘格桑梅朵一起,助力一代又一代的西藏学子改变人生实现梦想。

简评

容观藑先生说过少民电影创作的两张皮,其一是艺术工作者对民族学和民俗研究知识的却是,导致胡乱的文化挪用,第二张皮是视觉人类学工作者缺乏对基础影视拍摄的训练,导致影响民族志作品缺乏美感和哲学深度。那么这里可以扩展到第三张皮,话语生产者(哪一个群体不言自明)对前脱贫时间节点前后的边疆少数民族群体的野蛮化(barbarianizing),导致了脱离情境的绝对化虚假的虚构(不光是所谓的给定的现实,更是脱离了合理化想象的最底层要求),使话语生产者又回到提供教化和归化的“蛮夷之辩”的意识形态高地上(教孩子刷牙)……荒谬至极,又愚蠢至极,成了受到了“欲望-影像”的角色化与叙事模式,只不过欲望不是内在复杂性,而是被某个不可言说的“大他者”所赋予。这是智力正常的藏人的“愚者失乐园”。最后硬排成狗血扶贫年代剧。

本人还是很喜欢有关草原题材的作品,但是,我真的觉得…拍的真的不好啊,两星全给题材,节奏很差,一些地方尤其生硬,时间线拉的太长了,看着看着总能想起我那几个同学写的支教故事。反观演员的表演倒是真的能让人感受到草原的纯真,有好的地方,或许将重点突出或者后半段细化一些亦或许把片子做的更长一点,把人物前史和逻辑完整化,片子出来的效果会更好,很可惜,它只达到了主旋律

四星评价,一部有温暖的片子,一部娓娓道来的片子,故事很简单不曲折,甚至有点老套,讲述了一个藏区支教老师在藏区支教、扎根,将渴望知识和教育的孩子们教育长大的故事。故事老套,甚至可以轻易的猜出大概内容,但不妨碍它感动我。支教老师很伟大,希望有更多反映支教老师的影片出来,不比小鲜肉浮夸的演技好看吗? 另外,影片时间跨度要是再短点就更容易出彩了。

相教于同类型电影《教室里的一头牦牛》,有些情节展现过于生硬和刻意,不够自然和真实,而且心理旁白极其多余。网上推崇备至的原因,是因为戳中了许多人藏区支教情节?而且,两部电影相同的是,都出现了一个藏区少女,不同之处是,《教室里的一头牦牛》表达的含蓄而自然,这部电影非常做作,有故意为之之嫌。总之,名不符实的一部电影。

十分感动的一部片子,讲述了一位到藏区支教的老师,虽面对恶劣的条件和极端的环境,却没有恐惧而选择了留下,因被藏区学生朴实善良的情感所打动,后用一生奉献于此的支教故事。影片关注乡村支教和地方教育发展的问题,用最真实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偏远地区孩子们学习的困难,却又热爱学习的模样。同时,通过主人公韩松老师的故事也向我们塑造了一位负责,善良大义的青年教师,因为他的引导和坚持,帮助了偏远地区学童,给了他们走出家乡看世界的机会,他是许许多多支教老师的缩影,也代表着这个行业的辛酸与伟大。但这部片子还有些许不足,因为时间跨度大,所以在剧情和剪辑上都略显跳跃,处理的不太好,只能说是美中不足吧,导演陈中阳年轻有为,但还有许多进步的地方,剧情上的个人认为结局略有遗憾,可能脱离了美好的电影,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的吧。

讲述老师到偏远地区支教的故事,联想到不丹电影《教室里的一头牦牛》和中国电影《蓝学校》。不过《藏草青青》,影像的真实感于我不如《上学路上》《遥望南方的童年》等,其故事编排个人也不太满意,情节的推进有点想一出接一出的拼凑感,好些剧情段落缺乏起承转合,甚至感觉突兀跳跃,…… ★★★☆ 想想,与其将故事线拉长拍《我的教师生涯》,还不如缩短拍《孩子王》?

为什么我要大半夜看这种电影!哭死了!僧格骑马在草原上奔回学校那一幕我就想打五星了,韩老师第一次见素未谋面的同学们喊出他们的名字就感动的一塌糊涂…总之每个人的表演都近乎完美!自然流露,仿佛就是纪录片一样。最后打4扣一星是对僧格结局不满,太伤感了。 不过我还是改个!

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支教宣传片加藏区风景片,没想到看到最后潸然泪下而不自觉。韩松最初支教是因为青春的躁动,中途也有过犹豫也退缩,还有朋友的劝告,但在每个节点上,都有人教会他成长和坚守的意义,最后,他选择留下,长存,真正解释了生命的意义。其实中途的盗猎者和学生牺牲片段并不突兀,正是为了将他们的善良和正直保存并传承下去,政府的扶持和帮助才有了意义。每位演员虽不眼熟,却用真诚将我带进了这个故事,让我勇气继续探寻我生命的意义。

前四十分钟非常惊喜,甚至以为会是藏地版《牧马人》,画面通透清爽,有种油画一样的质感,演技台词不是尴尬到看不下去的那种,但终究还是失望了,离经典差了不止一口气,后面的剧情发展得仓促俗套又狗血,哪方面都想提一提,哪方面都表达得既不细腻也不深入。一些服化道方面的细节也不够考究,八大藏区都走过,从实际观感来看,九十年代的藏民生活装束绝不可能天天穿得跟节庆一样光鲜靓丽,厨房和房间同理,干净到出戏了。滇藏山区跳蚤问题和血吸虫问题少不了的,片中也毫无体现,反而体现了个不痛不痒的小儿肚子痛?男主朋友不像九十年代的人,且当时拍照应当用的是胶卷,不会咔嚓得这么欢快跟用微单似的。整体还算是用了心的作品,希望导演后面的作品能在剧本和细节上更进一步吧。

“天叫囊木地叫萨、天上星星叫噶玛、河水叫曲火叫梅、太阳尼玛月达瓦、山峰叫作日、山口叫作拉、坝子叫作汤、森林叫薪纳、道路朗嘎桥桑巴、村庄冲色田兴卡、房子康巴人叫米、额却阔是我你他”西藏真的美、美得让人无法不陶醉。谁又能拒绝孩子们的渴求知识的眼睛呢?虽说过程中哥哥和小弟的死亡有点突兀,但瑕不掩瑜,是部好片。

我这么容易哭的人都没看哭,我反思了一下,主要问题可能出在莫名其妙死了四个人,每一个都很突兀,完全没反应过来。北京来那哥们也是很违和,无论是口音还是讲话用词,大飒蜜这么早就有了吗?扯着嗓门吐槽房间简陋,喝个酥油茶也要嚷半天生怕别人听不见,这人物设定绝了,导演,你拍不好这个人可以不拍,直接不要让他来好吗

本来是想打五颗星的,如果在结婚时结束就完美了。能看出导演的用心,不过确实不成熟,没有把控好整个故事的节奏感,并且有的地方剧情不合理。比如没有必要讲完男主的一生,把重点放在为什么留在草原上就很好,而且主角母亲过世前也很牵强,还有为什么死在怀里,还有没有必要让主角在吃面的时候昏迷吧!这个电影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