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诺瓦(1976)

Il Casanova di Federico FelliniUP:2023-09-27

演员表影评剧照
卡萨诺瓦

评分:7.4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编剧:费德里科·费里尼 / 贝纳迪诺·扎波尼 / 贾科莫·卡萨诺瓦
主演:唐纳德·萨瑟兰 / 蒂娜·奥蒙特 / Cicely Browne / 卡门·斯卡尔佩特 / Clara Algranti / Daniela Gatti / 玛格瑞斯·克里蒙地 / 奥林匹娅·卡尔立斯 / Silvana Fusacchia / 切斯蒂·摩根 / Leda Lojodice / Sandra Elaine Allen / Clarissa Mary Roll / 丹尼尔·埃米尔福克 / Luigi Zerbinati / Hans van de Hoek / 杜德里·沙顿 / 约翰·卡尔森 / 雷吉·纳尔德 / 芭芭拉·斯蒂尔 / 弗朗切斯科·德罗萨 / Harold Inno
类型:剧情 / 爱情 / 传记 / 奇幻
片长:155分钟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 法语 / 德语 / 英语 / 捷克语 / 拉丁语 / 匈牙利语 / 那不勒斯语
影片别名:费里尼的卡萨诺瓦 / 色情花花公子 / Fellini's Casanova
上映:1976-12-07(意大利)
IMDb:tt0074291

卡萨诺瓦简介

意大利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的中期经典作《八部半》是其成熟高峰期作品,此后开始走向糜烂而至腐败,偏于肉欲放纵和自我沉溺,像《爱情神话》(六九年)和本片,都是糜烂颓废的出色力作。本片反映了十八世纪基督道德不振后的上流腐化放纵,费里尼尽情借题发挥,展现出精英文艺在人欲 横流下的腐烂情态。大情人卡萨诺华是在情场屡战屡胜的“性斗士",不断猎艳,还参加造爱竞赛。但这大情人苦于人人只重他的性爱能力,不重视他经世济民治国的才学。而且女人们对他都“有性无爱",当他衰老得失去性魅力之后,就只能把一个机械女人当作梦中情人,很可悲可怜。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贝纳迪诺·扎波尼 / 费德里科·费里尼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达尼洛·多纳蒂

简评

卡萨诺瓦人高马大,精力充沛,骄傲自信,狡猾放荡,肆无忌惮,不知羞耻。他在影片中第一次勾引一个修女时,向她显示了一个机械鸟,当人们做爱时它能鼓翅歌唱。在整个影片中,每当卡萨诺瓦与女人私通成奸时,这只机械鸟便鼓翅歌唱,音乐则是李斯特根据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改编的钢琴曲《钟》的旋律。费里尼在这里再次运用了他惯用的象征手法:卡萨诺瓦说到底不过是个性的机器。他见到女人便想勾搭,结果是上床睡觉,然后各奔东西,形同路人。这里没有情感,没有爱慕,只是性的发泄,只是各自的欲望得到满足

烛光略过墙砖上的“蒙古式浮世绘”!中世纪精美的稀奇古怪!将杏的荒诞和艺术化表达(螳螂捕蝉的男男表演太美)!一切美术!置景!构图!还有天花板级别的服!化!道!以及美到惊艳的演员们!即使他们都是权贵的整活儿小丑!即使他们的根已经枯萎!即使从火烈鸟凋零成老火鸡!还是好看!喜欢!我的眼睛说它不想结束!

以为会是个情色片,结果怎么这么搞笑。跟一夜七次郎的做爱比赛的那个场景实在太好笑了……卡萨诺瓦一身学识不被重视,人们只在意他在床上的勇猛表现;自己想追求真爱却也沉溺情欲,最后跟一个机械玩偶翻云覆雨起来;晚年漂泊到东欧给贵族看图书馆,孤芳自赏被周围人嘲笑,而且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到故乡……视觉效果很奇幻,但感觉费里尼对卡萨诺瓦的内心塑造没有很细致,难以引起同情是因为他自己也没有真的同情这个人……另外这部电影给威尼斯的描绘篇幅有限,主要是随着卡萨诺瓦周游各国来先后嘲讽法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嘲讽得还挺用力的。以前看过Comencini拍的一部《少年卡萨诺瓦》,讲同一个人物少年时(还没有沉湎于鱼水之欢时)的经历,着重刻画威尼斯当时的腐朽,跟这部浮华但实在缺乏情感的中老年卡萨诺瓦对比鲜明。

卡萨诺瓦在某些程度上算不算是西方版本的未央生呢?花花公子卡萨诺瓦的人生建筑在欧洲上流社会的腐朽和荒淫之中,当这台「性爱机器」性能退化,无法再满足奇形怪状的情人们时,自然就会被淘汰,只能与性爱玩偶共度余生(结局收于空旷与静谧的广场,有马戏散场的孤独感)。片中性爱图景都以一种滑稽剧式的杂耍表现出来(所有人演床戏几乎都是一种挤眉弄眼的鬼脸相),连卡萨诺瓦本人也是瘦削憔悴,与他在猎艳场上屡屡得手的表现反差很大,说不清费里尼对这个人物是同情还是厌恶。电影舞台化风格浓烈,人物所佩戴的假发等装饰甚至妆容都像马戏团一般夸张,布景服装也是极尽浮夸之能事,加上人物表现,让整部电影看起来像是一场怪异的行为艺术。

唐纳德·萨瑟兰绝对是加拿大最好的演员结尾那个眼神真的太难忘,在《爱情神话》以后费对于灵与肉的主题拿捏已经成熟,如果再往下拍,甚至可以说没有丁度·巴拉斯什么事了,费说自己的灵感来自艺术当然马戏团的艺术居多,在他的影像里神秘主义包裹的马戏团诡谲离奇也造就他天才的布景。在女人间周旋最后陪他的却是机械人偶,曾经一小时7次而现在却孤独难耐,没有人在意他说的话他的才华成为了一碟配菜。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终于想明白男主的气质为何如此辛辣危险,那个戏谑轻蔑的斜浅笑、沉静优雅又糜烂梦幻的眼神!小乔!就是你了!多像啊!再洒一把斯内普教授? 小乔感觉还更危险…因为都铎王朝赛末点天鹅绒都比较现实认真在讲故事… 卡萨诺瓦像是活在音乐剧里,造不成实质伤害,或者费大师的大舞台闹剧风格不让人共情吧…除了布景,费里尼的功劳还在于呈现这些仙人演员!伞状黑扇扇熄大吊灯的部分真美。以及每片都有些讲德语的角色,这是什么情结吗hhh 还是为了表明大罗马一统江湖千秋万代...

显然有同情色彩。卡萨诺瓦,他们所有人诓骗了你,他们关你进监狱,他们驱逐你离开威尼斯,驱逐你出文明人之界,让你成为野蛮人,成为非人,成为物。他们从没有听你说话。威尼斯的卡萨诺瓦,即使在梦中回去威尼斯,也只能做冰封河面上的八音盒。卡萨诺瓦,不甜蜜的生活。妈妈,波西米亚的冬季如此漫长,夜好冷,而我吃不到一盘通心粉。

不是很喜欢费里尼这部片子,最为本质的观感不适。从画面看,梦回索多玛120天,一种洛可可、刻奇与梦境结合的糜烂诡谲感。对卡萨诺瓦的解读也过于一刀切,仅看作是性爱机器,如果未经混乱混沌的挣扎,那么最后的选择便毫无意义。同意义,就此的批判也显得苍白。可以评价为卡萨诺瓦为一流的越狱者、情感骗子和投机者,但也不能忽视他最后留给我们的那句,“生活多姿多彩,要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卡萨诺瓦的故事真的很适合费里尼来拍。这种不讲究人物故事发展和故事连续性只挑着性爱狂欢梦幻的来拍的方法也只有费里尼能驾驭了。很喜欢女巨人和机器人这两段,前者是迷雾中的温情,后者诡异又美丽,影片也是以与机器人共舞结尾,结尾冰中的维纳斯太美了,虽不明白用意,但是RTD的卡萨诺瓦绝对致敬了最后这段舞。片中性爱戏真的是既不色情也不唯美,而是疯狂荒诞。那个一直出现的小鸟又是什么意思呢?卡萨诺瓦比同类型的爱情神话华丽温柔许多。前半段用意大利语看的总感觉在看意式色情片,后来才发现都是英国演员,换做英语看舒服了,但男主戏剧感太强,声音也不好听。之前看爱情神话也是很出戏,意式配音总给人看色情片之感。但配着费里尼的镜头英语一说出口就没有意大利语给人那种腐朽疯狂糜烂的华丽了呢。

这电影还是应该在《女人城》之前看。费里尼对男性的反思和取笑在这部电影里达到了一个极值,而后在《女人城》里选择的主角视角跟本片相比,用个时髦的词儿吧只能算是普信男。卡萨诺瓦几乎被造成了一个动物性的角色,一个有性无爱有文化无文明的角色,一个公然的败类,浪荡在一个个腐败的享乐世界。在他身上集成了各式各样最丑陋的性,与之相衬的是孕育这些丑陋的环境,以及环境中其他视性为万物最终解释权和一切乐趣根源的人——他们审判式地消费着性和性背后的人。卡萨诺瓦如此败类,混迹在人群之中却并不显得异类,只不过是他们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由此来看费里尼并不只是批评个体,而是连带着顺从或助纣为虐的大多数一起讽刺了,不论男女。影片里的一些场景荒唐到令人鄙夷,然而拍摄一个招人憎恨的故事正是费里尼的本来目的:只要观众别去那么做。

放下好莱坞电影的观影经验,抛弃对剧情连贯性的执念,大体就能感受到费里尼试图通过本片传达的态度。对于卡萨诺瓦这位民间评价正面大于负面的人物,导演通过刻意丑化的角色形象和各种荒淫无度的性狂欢予以了有力挞伐。

荒诞怪异的样貌和美术为观众撕掉了性魅力的面具,留下扭曲疯狂的性本身,最后只剩下荒芜的空虚。他轻易地表达和赞美爱,却没有真正爱过谁,他追求处于上流社会的尊严,却发现唯一令他获得短暂的“高光”的只有他的性能力。在各个国家的冒险和性伴侣配合了他不同阶段的状态,感觉这个地方做得特别妙。(竟然是我的第一部费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