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理(1968)

TeoremaUP:2021-11-01

《定理》(义大利语:Teorema)是一部于1968年上映的义大利托寓和悬疑片。该片由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执导和编剧,并由泰伦斯·史丹普(英语:Terence Stamp)、劳拉·贝蒂、西尔瓦娜·曼加诺、马西莫·吉洛蒂(英语:Massimo Girotti)和安妮·维亚珊丝姬(英语:Anne Wiazemsky)主演,为帕索里尼的第六部电影,也是他第一次主要与专业演员合作。电影讲述身处上流社会的米兰家庭被介绍给神力,然后被它抛弃。两个普遍的中心思想是沙漠和神性的永恒。
2005年10月4日,科赫-洛伯电影(英语:Koch-Lorber Films)在美国以DVD形式发行《定理》。

演员表影评剧照
定理

评分:7.7 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编剧: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主演:西尔瓦娜·曼加诺 / 特伦斯·斯坦普 / 马西莫·吉洛蒂 / 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 劳拉·贝蒂 / Andrés José Cruz Soublette / 尼内托·达沃利 / 卡洛·德梅约 / Adele Cambria / Luigi Barbini / Giovanni Ivan Scratuglia / 阿方索·加托 / Cesare Garboli / Susanna Pasolini
类型:剧情 / 悬疑
片长:98分钟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 英语
影片别名:Theorem
上映:1968-09-05(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0063678

剧情

一个叫「访客」的神秘人物出现在典型资产阶级义大利家庭生活中,在米兰庄园的大门口挥舞着手臂的邮差预示了他的到来。这位神秘的陌生人不久就与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发生亲密关系:虔诚的宗教女仆、敏感的儿子、被性压抑的母亲、胆小的女儿,最后是饱受折磨的父亲。陌生人毫不留情地奉献自己,并不要求回报。他阻止情绪激昂的女仆用煤气管自杀,并温柔地安慰她;他与受惊的儿子成为朋友并一起睡觉,缓解了他的疑虑和焦虑,使他充满信心;他与过度保护的女儿在情感上变得亲密,消除了她对男人的幼稚天真;他引诱了感到厌烦和压不满的母亲,给了她性爱和满足感;他照顾和安慰因患病而感到沮丧和痛苦的父亲。

然后有一天,传令人宣布陌生人即将离开这个家庭,就像他来时一样突然而神秘。在随后陌生人缺席的情况下,每个家庭成员都被迫面对以前资产阶级生活所掩盖的事情。女佣返回她出生的乡村,并被视为奇蹟,最终,她将自己的身体埋在泥土中,同时因相信永生而流出欣喜若狂的泪水;母亲寻求与年轻男性发生性关系;儿子离开家庭成为画家;女儿陷入紧张性抑郁障碍状态;而父亲除去一切物质,将工厂移交给工人,在火车站脱下衣服,赤身裸体漫步到旷野(实际上是埃特纳火山的火山沙漠斜坡),最后在原始的愤怒和绝望中尖叫。

角色

  • 泰伦斯·史丹普(英语:Terence Stamp) 饰 访客
  • 劳拉·贝蒂 饰 艾蜜莉亚(女仆)
  • 西尔瓦娜·曼加诺 饰 露西亚(母亲)
  • 马西莫·吉洛蒂(英语:Massimo Girotti) 饰 保罗(父亲)
  • 安妮·维亚珊丝姬(英语:Anne Wiazemsky) 饰 奥德塔(女儿)
  • 安德烈斯·何塞·克鲁兹·苏贝莱特 饰 彼得(儿子)
  • 尼涅多·达沃力(英语:Ninetto Davoli) 饰 安赫利诺(邮差)

奖项

  • 威尼斯电影节入围金狮奖
  • 劳拉·贝蒂赢得沃尔庇杯最佳女演员奖。

文献

  • Restivo, Angelo. The Cinema of Economic Miracles:Visuality and Modernization in the Italian Arts Film.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P(英语: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Siciliano, Enzo. Pier Paolo Pasolini.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82. ISBN 9780394522999.
  • Testa, Bart. "To Film a Gospel … and Advent of the Theoretical Stranger." 180–209 in Pier Paolo Pasolini: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Ed. Patrick Rumble and Bart Testa. Toronto: U of Toronto P(英语: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4.
  • Viano, Maurizio S. A Certain Realism: Making Use of Pasolini's Film Theory and Practic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ISBN 9780520078543.

定理剧照

定理定理定理

简评

一针见血地鞭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空虚丑陋,并注入尖锐冷峻的宗教色彩,共同演奏了一场现代神谕,毫无疑问是目前帕索里尼最佳,对于资产阶级的批评达到了惊人的高度,足以比肩布努埃尔。开场便以记者之口对观众提出了灵魂拷问,资产阶级与人民的矛盾能够化解吗?主角一家是当代资产阶级家庭的缩影,开头用默片手法还原了资产阶级的空虚,在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循规蹈矩。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原本灰暗的世界,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他是上帝的化身?还是新思想的侵入?当然是两者皆有,每个人都意识到原来的生活是多么的无趣,从前的灵魂是多么的迷茫,归根结底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畸形,而帕索里尼以上帝视角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结局。在如此宏大的主题之下,电影依然用每一个家庭成员分别对应性,艺术,宗教来进行批判,讽刺意味十足。

片中雾气缭绕的荒漠,像极了资产阶级的精神空虚,是主要视觉表征。影片的叙事是非连续性的,形式感强。整个片子蛮实验性,台词量少得可怜,基本没有一条清晰的故事线。从家庭戏延展出去,每个人物有了自己的支线:有中产阶级家庭之妻的空虚,走向淫欲的满足;作为“无产者”的女仆的神化显灵,所引发的宗教讨论,痴情的女儿走向致“疯”;艺术创作中,误入歧途的儿子,对当代艺术的疯狂创作实践(有点儿北野武《阿基里斯与龟》的味道);作为“有资产者”象征代表的丈夫,裸体从车站走向沙尘荒原,等等。PS:定理,解方的全过程,引入了一个未知X,经过数据算法之后,再拿除,观察一个普通中产家庭的变化。“引入”与“移除”,分别对位年轻男子的到来和离去,真正的主视点人物群像,是中产家族一家四口和女仆。

惜字如金的对白暗示帕索利尼的兴趣在于言语之外的“定理”,这个定理也是对伪纪录片序幕中记者的发问“你如何作答?”唯一可能的回答,也就是在影像再现领域中的沉默和激进的收缩姿态。无名氏大概是恶魔和弥赛亚的辩证统一,他点燃了被以黑白影像和默片手法表征的(也就是前语言的)快乐家庭中无法诉诸语言的欲望,又通过突然的抽身离开让家庭中的众人切切实实体会了一把大他者不存在。“瘙痒”之后,家庭成员将不得不收缩进入其圣状,脱离被他们的无意识参与所支撑的再生产秩序。

。①男主访问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把父母儿女+女仆五人全睡了一遍,并因此让他们重燃了生活的热情。表现了资产阶级心灵的空虚贫瘠。②非故事线型叙事。围绕躯体动作的视听叙事(而不是台词叙事)水平极高。③前面是黑白默片,男主到来后变成彩色有声片,以此凸显男主到来的意义;以朴素的画面质感+大量自然光渲染资产阶级生活的荒芜空虚;以精美的摄影渲染资产阶级社会的精致气质;大量男主的胯部特写;叙事中多次插入的荒地/荒漠画面是对资产阶级贫瘠生活的视觉化;配乐大赞,让荒诞的情节显得合理。④故事推进太主题先行,角色心理曲线的说服力不够。

台词极少,98分钟总共才235句,同样时长的电影基本要一千句以上。而对话本身并不直接推动剧情,多是引用诗意词句,基本靠画面呈现一切情节。不过故事偏又极简,看起来会有很多困惑。片名”定理“,电影即为解方程的过程,给原本平静的家庭引入一个未知数X,加减乘除运算后再移除变量,观察家庭成员的变化。无产者超凡显圣,恋慕者思念成石,研艺者入道抽象,色欲者耽于淫荡,有资产者放浪于荒漠。

勉强三星。属于符号电影,背后的解析比叙事的精彩要精彩多了。这一部电影同样也是属于那种一百个人中一百个哈姆雷特的类型。讽刺资本主义那一剖析没有看到这么远,影片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很棒,基本是放弃语言,演员是真正作为一项道具来表述背后的感觉。资本家老板看穿之后的裸奔沙漠,女仆感觉有了罪恶遁入所谓空门,宗教的“敬畏”不过源于人的疯癫与走火入魔,活埋的留白就是给了村人佛念的继续迷信。妻子的勇于偷欢,看着散落的衣装,怀恋这赤裸裸的欲望和爱,睡梦中依然保留着美丽的妆容,这便是情欲未满的表现。抽象的背后是鬼画糊,同性恋,艺术的洒尿不过是即兴之作。女儿抓紧了一个丢失的东西,校园中的自卑与对男生的不自信,本来好不容易得到,确是因为他的离开全都丢失了。以一个整体映射大的方向,的确是可以被不同角度角度解读的电影。

燃烧富二代,白日冰美人,定理一家人。在圣人离开前,我一度把他看作女孩肖像画家玛丽安——给所有人带去未被发掘“人生意义”的人,但与18世纪没落贵族不同,未明确年代的定理通篇由性引发出资产阶级犹如空中楼阁的精神荒芜状态,圣人离去后,五人的最终结局终于一声悠长痛苦的呐喊,这种丧失生活动力心情对于现代人来说反而略有亲切。但再看圣人的精神状态,和狗玩耍、书不离身乐在其中,有无性都活得很好,只能看作一个空想或是假设救世人物,没有现实基础,或许是帕索里尼在说,资产阶级无可救药了,只有女仆这样的无产才能普渡众生(她确实封神、入土了)。电影手法上,用火山尘土镜头穿插性爱场面很有特色,还有一些空镜具有神性。但总的来说以目前世界富饶的娱乐形式似乎不会给高端人士再造成帕索里尼提出的这种困惑了,尤其是对于无信仰者而言。

布努埃尔似的安东尼奥尼,安东尼奥尼似的布努埃尔,但都统一在帕索里尼的强大风格下(非古装剧作品真的好看太多了)。黑白默片的形式展示资产阶级家庭疏离的生活,男人的到来如同上帝一样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光,妻子丈夫儿子女儿都拜倒在他的胯下,帕索里尼强大的调度让一个简单的跨的特写就道尽了人类的欲望与对宗教、中产阶级的反讽(更不用说里面奇妙的反讽性音乐的使用了)。上帝离开后,留给家庭的只有无尽的空虚,就像那一片荒芜的山地一样,再怎么横摇,地面上也什么都没有。仆人的反应把宗教狠狠地黑了一把,为情所困的仆人无意中成为圣母被穷人朝圣,只有埋在工地里(无产阶级的劳动)好像才能恢复,那一滩泪水好像就是伯格曼的《处女泉》。中产阶级里女儿失常,儿子发疯瞎搞有钱人的艺术,父母寻求性爱填补空虚,不高明但也十足有趣。

古典自然主义美学的极致秩序与韵律。上帝已死,无名的男人用他的音乐、性器、爱欲蛊惑了这个资产阶级家庭,他是新的上帝吗抑或是魔鬼?中产阶级平静生活中的欲望暗潮;出身底层的保姆终于能够“对话”(最终在穷困家乡的工业废坑中用土自我掩埋,旁边是一滩眼泪、不知什么的源头);握不住的新定理之鸟,让女孩陷入精神失调;现代艺术建基的新范式,艺术与亵渎;充满隐喻的反差音乐设计,爵士乐-无产阶级,摇滚-资产阶级的奇特对位;妻子与男人媾和时露出一根树枝,仿佛蛇;赎罪,反复出现的歪斜构图教堂,神性音乐使用。赤裸人类于世界之初始的原野上跋涉与哀嚎。

我们身在苦难。耶和华降临。耶和华带来觉醒。耶和华使我陷入更难自拔的苦难。(你让我明了自己的病态。你让我察觉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你让我第一次认知自己。你给我快慰。你让我重燃对生活的乐趣。你让我想要重塑自身。但是你要离去,我贞洁的阶级形象开始土崩瓦解。此刻我觉得,你一定是为了毁灭而来。)/ 耶和华啊,你诱惑我,我也受惑。你强于我,且胜于我。我终日为人讥笑,人人都戏弄我, 我听见许多人的讪谤,四围尽是恐怖。告发他!告发他!我所有的知己朋友都等着看我走上歪路。他们说,让他上钩吧,我们就抓住他,向他报复!【圣经-旧约-耶利米书】

不是太懂,但莫明觉得还行,可能因为演员和别墅大房子场景赏心悦目!女主角还是《俄狄浦斯王》那位,冷艳美丽。似乎和宗教和人性和家庭都有关系。不停出现的沙尘地代表什么?迟到15分钟,路上用资源看了下结果发现根本不是这部,也是帕索里尼的,还挺紧张的剧情,到底看了个啥呀哈哈!取票时同时看到极限去小厅看孔大山短片的vow和鱼大。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作品回顾,资料馆这次影展2轮的最后一场。4K修复,内嵌英字外敲中字。1号厅。售出票图约8^成,实际约近9成满。散场赶紧跑去领下场孔大山编辑部的周边和盖章,然后和段叔聊天。第一次写戳错了戳成想看了……2023-3-26资料馆二连之一

在极短时间内就对这个家庭进行了“横扫千军”式的大掠夺。中产阶级的复杂性,处在整个社会阶级的中间层,本身自带着“求同存异”的多重挣扎,上下都没有着落,一不小心就落了下乘。本片着眼处也颇让人费心,需要耐着性子慢慢解锁剧情的谜关。对伊人的思念,对生活失去倦怠。瘫倒在床,静坐一隅,与环境融为一体,由绝对凸显于环境之上,充满了未可知的永恒问号。当对为什么而活着产生疑问,便会产生放弃求索的想法。握紧双拳,睁大双眼,瞪着这个世界,神游于五行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