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火(1963)

Le feu folletUP:2023-07-17

鬼火

评分:8.3 导演:路易·马勒 编剧:皮埃尔·德里厄·拉罗谢勒
主演:莫里斯·罗内 / 莱娜·斯克尔拉 / 伊冯娜·克莱什 / 于贝尔·德尚 / 让-保罗·穆利诺 / 莫娜·多尔 / 皮埃尔·蒙科尔比耶 / 勒内·迪皮伊 / 贝尔纳·蒂费纳 / 贝尔纳·诺埃尔 / 乌尔苏拉·库布勒 / 让娜·莫罗 / 阿兰·莫泰 / 罗曼·布泰耶 / 雅克·塞雷 / 亚历山德拉·斯图尔特 / 亨利·赛尔 / 达琳·莱卓提姆斯
类型:剧情
片长:108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无法到达 / The Fire Within / A Time to Live and a Time to Die
上映:1963-09-02(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0057058

鬼火简介

花花公子阿兰(莫里斯·荣内特 Maurice Ronet 饰)在疗养院中进行了六个月的戒酒治疗。疗养即将结束,但他并不能肯定自己是否痊愈。他通过看书、抽烟、写日记、把玩手枪、剪贴报纸上关于死亡的报道来平复内心的恐惧与忧伤。他和美国的妻子分居,同时又与妻子的朋友莉迪亚(莱娜·斯克尔拉 Léna Skerla 饰)纠缠在一起。莉迪亚要求阿兰与妻子摊牌,与她生活在一起,但阿兰拒绝了。回到疗养院,阿兰在医生的鼓励下决定试着重新融入社会,接触自己的朋友们。在巴黎,他开始拜访昔日的朋友,却发现今时的人们全都背叛了从前的社会观、政治观,变得矫揉造作,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甚至对他进行明嘲暗讽。阿兰心中刚刚燃起的积极信念彻底地被摧毁了,他无法掩饰对这个世界的厌恶,再次陷入绝望之中。阿兰最后一次把自己灌醉,醒来之后,收拾完房间和行李,接了一个电话,读完一本费兹罗杰的小说,他拿出手枪朝着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
  本片获第2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第2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路易·马勒 第24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路易·马勒 第24届威尼斯电影节帕西内蒂奖 最佳电影路易·马勒

简评

路易马勒的又一部氛围式杰作,我相信没有人比他更会拍摄“思考中的人”和“走路中的人”,但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也如此擅长拍摄“醉酒中的人”。片中将萨蒂的音乐用得太好了,在淡雅忧愁的琴键伴随中,一切都在滑向冰冷的暗色中,巴黎傍晚的那场大雨过后,世界只余下浇不灭的黑色鬼火。德彪西曾经批评萨蒂的音乐是缺乏形式的,如果确实可以这样评价的话,那其实是再适合这个故事与时代不过了:爱无能的现代人们,又有何“形式”可言呢?

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亲密关系终究是难以长存的,你早该看清这一点,就不至于过于悲痛,反而那么的耽误了自己,真的是不值得呢。有时候感情里的报复从来都是迫不得已,我是足够爱你才真的无法接受你如今的模样,也许这是自私和占有,是以爱的名义去绑缚一个人的自由,可这已经是如今的我能想到的唯一的去挽留你的方式了。算我痴情算我傻,这人生实在是太不值得,也许点燃心中的鬼火就能够有涅槃重生的希望,我想在下一世再也不要这么卑微痛苦的活着了。

可谓观看无意义,据说Malle是在用这片复刻菲茨杰拉德的艺术生命??全片只有“自我”的无限放大,却对“他者”失焦,因而男主角对“爱”的求证过程显得异常可笑。又不渲染人物内在的悲剧性色彩以此调动观众同理心,而只是把彻底的虚无主义寄放到通过不停走访、recontact产生的,人际关系的新鲜感中,这点让电影的无聊和空虚加倍

过于工整了,主人公甚至直接拥有一个站在他对面的stoic镜像。当你能够用寥寥形容词描述特定人群,并将这些人群与“主人公活着或者死去的理由”做连线题的时候,这个困局就会显得太过像一个“局”。(短短两三年新浪潮电影迅速地从“哈,年轻”转到“啊,空虚”再进展到“哦,快死了”)(jeanne moreau使我心神自动摇荡起来)

好像是在村上的书里看到过这部影片的名字吧,如果可以用我通俗粗暴的观感来欣赏的话,抑郁症的影像化没有比这部电影更恰当的了。抑郁的躯体化或精神性的症状都呈现出了,虚弱,懒惰,苍白,但又美丽的男主受到周围大部分人的喜欢,但男主却没有期待,“你就是生活本身,但是我摸不到”,而根源很可能就是拒绝长大,生活的速度日复一日太过缓慢,只有用自杀来进行加速。结尾看的书是菲茨杰拉德吧

平静地纠结,沉闷中思考着,最后一通电话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用自杀来报复朋友和世界的动机是如此令人绝望,真的会有效果吗…得到渴望的东西的希望是如此渺茫,怀着期待的心情彻底地毁灭自己,然而不是发生自己身上的事总不会让人感同身受,大家也许会震惊痛苦落泪,等待着时间消磨殆尽所有的情绪,也许只有在死前才会恍然大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安静的一部电影,主人公心中燃烧着最后一团微火一直蔓延到我的世界里。

我的跨年电影。失序且极度失重。看完关电脑,在心里默念:明天我自杀。生活在我心里缓慢流淌,所以我加速了。你是生活本身,你就在我面前,但是我摸不着。我这一生都在等待,等待某事发生,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明天我自杀。//新年的第一句赞美给路易·马勒,这个新浪潮的“编外人员”,真是在手册派的时态里尽情运用了左岸派的语法啊。第一杯酒后的那场雨来得太准确,男主角在充满缺陷的逃逸线上漫游,内部的鬼火燃烧,外部的命题挤压,“那种感觉再一次避开了他,犹如石头间的蛇”。等抽完手头最后几包ESSE,我就要买Kent。

“鬼火”象征着那些身处喧闹繁华都市中迷茫个体的强烈死亡冲动,这在某种层面上形成了一种“死亡神话”式构型。阿兰结尾的自杀便是诉诸于死亡神话对其所处的虚无缥缈的无意义世界进行着的生命刻痕(以死亡为代价),正如同结尾阿兰所说:“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间的关系,给你们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阿兰在心如死灰的负面思绪下用仅存的零星理想主义闪念将自身肉体的消亡雕刻于现代社会这一巨型面具之上,企图赋予虚无以意义。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悖论

以一种近乎冷漠的口吻描绘了一个孤独灵魂肆意游荡时疲态渐生的无助样貌。男主体面且富有涵养,一丝不苟的面面俱到又难以忽视的孤独难捱,但就是这样一个外在形象完美且略带伤感的“多情”之士,却因对俗世充满困惑而时刻与死亡念头齐头并进。直至影片尾声终以了结余生的方式消除内心疑惧,也将与心念之人彼此无爱的事实雕刻为他人记忆的永恒创痛。只有充斥着虚无气息的存在主义辩证思维,却无顺应主流价值观的笃定判断,。。很久没有在电影中看到气质如此忧郁又以内心敏感脆弱抵御外界瞬息万变的男性角色了。其予我情感代入之强烈,思维高傲之孤绝,无一银幕形象可比拟。

形形色色的女人和形形色色的爱是生活;一百元不用找零是生活;信与咖啡与酒是生活;漫无边际的交谈是生活;虚无是生活;诗意弥漫是生活;丑陋残酷是生活。他是左岸游魂,我是下水道游魂。电影本身自有其艺术价值,可对毫无情感共鸣的观众而言,闷和无聊就成了单纯的闷和无聊。我不会为生活而死,我死在生存的路途中,亦不能理解因死亡而更显紧密的爱。可是我又深深沉醉于这该死的飘忽的诗意。

路易马勒格调最阴沉的一部电影,改编自作家皮耶尔·德希厄·拉·侯歇勒的小说,原著背景是20年代,但被马勒改为1960年代的法国。本片表达死亡的主题,塑造了一个酒鬼形象,比起美国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和《失去的周末》等同类题材,其社会意义更为深刻。主人公必须面对生存与死亡的两难选择,而最终的悲剧也是他回应痛苦人生和卑劣社会的唯一结局。主演罗内在这部相当依赖演技的独角戏中表现出色

聚焦人类精神深渊,呈现深刻的绝望和孤独,茫茫人海,心灵无处可栖。灵魂是街道上阴郁的雨,被践踏着溅起肮脏的无聊水花。与世界没有任何真实的联系是心如死灰的枯槁,幽灵般游荡,却无法在任何角落停留与依恋。丧失了爱的能力,看穿了酒精的堕落疲惫。精神死了,世界死了。自杀是最后悲凉的一击。(宴会剪辑镜头一绝)

获得奖项

  • 第24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24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Pasinetti Award —— Competition / 评审团特别奖 / 帕西内蒂奖-最佳影片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