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闻莺(2021)

UP:2023-06-12

柳浪闻莺

评分:6.1 导演:戴玮 编剧:戴玮 / 孟雯婧
主演:汪飏 / 阚昕 / 郑云龙 / 阿旺仁青 / 权桐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06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Chanting Willows / Peach Blossoms in Fan
上映:2022-03-05(中国大陆)
IMDb:tt14760734

柳浪闻莺简介

出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的系列小说《爱情西湖》,故事讲述两个唱越剧的女孩垂髫与银心,虽在私底下性格不合,但正因如此才在舞台上互相成就彼此,成为互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扇庄老板工欲善夹在中间,是两人无法割舍的人。

简评

感觉看了一本会动的少女漫画,西湖那么美,但是4:3的屏幕,景色出现却很少,时间少,画面范围也少,这种文艺片,加点景色空境应该挺合适的,可是没有,人物的情感进展表现得也不够,让人很难共情,有几个镜头还是挺美的。在西湖边御马头拍摄的那天有去围观,那么多人忙活大半天,原来那个镜头只是一晃而过…还有白塔公园,那天真的耗了一整天!从早到晚!那么多人!原来加起来才这几秒钟的镜头!一部电影的诞生确实不容易呀~我真的很爱郑云龙在音乐剧舞台上的表现,但是这部电影……只能说,大龙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吧~角色本身就不大讨喜,龙有些表情真的和光头强太像了(我真的不是黑粉)但是我真的有时候会出戏…龙啊!你不唱歌魅力减半啊!!!啥时候演个音乐剧电影吧!散发你真正的魅力!

看了两个人包场的电影,所以全程有在交头接耳,开场还稍微迟到了一些dbq可能没有全神贯注地理解,也许看一下小说会更好吧。查了一下后得知柳浪闻莺原来是西湖十景之一,片中的水、青苔、雨,很怀念江南那种朦胧美~人物的命运随着越剧团的兴衰而起伏,想起爹爹的经历,不免生出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因为来自爸爸的熏陶,一直知道越剧是女小生,女扮男装,但是竟然不知道是发祥于上海的…确实,那种吴侬软语,就是江南特色吧。电影看到一半才发现故事发生在杭州,才发现打在大荧幕上的年代,真的没有看得很走心_(:з」∠)_第三性的设定蛮特别的,垂髫的梁山伯扮相未免过于惊艳!想去看看小说对流淌于三个人之间的情感的描写,个人感觉对les 这部分没有体会到

导演既不懂越剧也不懂电影甚至还不明白文学。明明挺好的性别表达,拍的浮于表面。非常拙劣地学习模仿“抄袭”了《人·鬼·情》《霸王别姬》以及《夜奔》,后两者都在讨论男性间的情感,我以为《柳浪闻莺》会讨论女性间的感情,结果拍成了三角恋的俗套爱情故事。如果不是去了一趟柳浪闻莺绝不会看这部片子。电影的配乐也太满了是我看过文艺片里音乐使用比商业片还不加节制,巴不得每一秒都有配乐。本片最大的缺点就是导演拍不来年代戏,这个美术真的是有脑子的人做的出来的吗,既然要用当下的景和当下的审美趣味完全可以大刀阔斧地改编成现代故事而不是穿着当下的复古装扮假装自己在三十年前。还有就是那些大逆光的拍摄陋习是tm和谁学的,河濑直美嘛她拍还能看,放在这里简直不伦不类。唯一的优点是郑云龙有点帅气+文艺,挺适合阴郁忧伤的年轻人

《柳浪闻莺》真好看,就表面意义上的那种好看。烟雨西湖柳色新鲜,画面风景和人物感情总是迷蒙蒙湿漉漉,幽怨含蓄欲言又止,加了越剧和扇子的元素在里面,意境更精致。就连人物名字也好听,垂髫,银心,工欲善。然而故事情节上却浅尝辄止,可惜了营造出来的这一把子意境。片子大致就是讲一名越剧女小生感情游走在她的女搭档和男画家之间的故事,这人的心啊,就像鱼儿一样,倏忽转瞬,难以掌握,你以为抓住它了,它却偷偷溜了,你以为它走远了,它却转头又游回来。另外,这部电影让我头一回把郑云龙的人和名字对上号了。

中规中矩的文艺片。但貌似元素展现较多,故事凌乱无序,时间也混乱,有点不知道想表达啥。好在演员学戏也认真,都是亲自上阵动作(生硬但能够看出用心在学)。当然全方位展现越剧和越剧故乡嵊州的风貌,这个还原度是比较高的。这部影片,展现的是越剧黄金一代演员成长。故事的背景也是组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五朵金花誉满中国,遍地小百花越剧团的时代。不过我们知道这批中生代的演员,也是出走的出走,下海的下海,离开的离开。也有离开又回归的,更有运走海外不再回来的。故事是越剧人的缩影,是现代版的《舞台姐妹》。影片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但只是思想、艺术上无法与《舞台姐妹》媲美。只能是低配现代版《舞台姐妹》。

全片下来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句台词“你心里没有我,我心里为什么要有你”,感觉这句话才是戏中真髓。导演估计想探讨蛮多的,友情、爱情、介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第三性”)、还有少许的时代话题(比如金钱、政治、户口、劳改、潜规则),种种。但是,故事震撼的点太少了(甚至没有),怎样可以撬动人心呢?能够体现垂髫感情有3个镜头,2个送别银心的镜头,1个忍声痛苦镜头,3个镜头把友情、爱情、第三性全表达出来了,可圈可点。别的,乏善可陈,银心表演出来那些时代话题,但完全没有给观众多少她的感情表现,工欲善就更无话可说了,的确就是报幕的工具人。结尾的陈述总结,一塌糊涂。

包含极大主观性:看的金鸡首场,原著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本身是浙江人,之前又专门去走了景点,所以感触还蛮深的。只能说导演请的演员真好好,这是这个片子最大的幸运。起码每个人都在戏里,都是贴近那个状态的。但情节的转折和过渡,内核的传递和表达,和原著比还是差了蛮多的。空景的西湖,越剧社戏选段前面看是很有代入感的,因为自己有切身体会。所以江南的感觉是到位的。但是好像又只到这里了,配乐和一些画面频频出现,后期就觉得有些赘余。然后情节处理和人物设定上,我觉得和原著是紧密的但是好像又仅仅是套了个壳,真正的内核似乎还是在郑云龙老师后续回答鄙人观众提问的时候讲的更加清楚。可以看出导演想拍一个女性题材的影片,但男主不应该是工具人。给观众一个莫名的上帝视角会觉得这个片子有点矫情,可能按照原著工的视角展开会更好。

两问“你还愿意陪我唱梁祝吗?”垂髫是原谅,银心是利用。从书里令人爱恨交加为表演痴狂的垂髫改为俗人小人银心做重心,立意已经断崖式下跌。为了强行加入原著没有的拉拉情,导演脑补了一系列末流青春网文情节,远比霸王别姬,近比陪你倒数,都会显得过于残忍。叙事节奏跳跃与拖拉巧妙的安排在最不适合的情节。灵光乍现的几次似真似幻的超现手法表现回忆,总能被导演及时的拉回到狗血突兀的情节大跃进中。演员表现比较平衡,无突出无落后。银心的台词基础略弱,但俗人演的比较到位,垂髫被剧本限制了发挥空间和角色丰满度,工欲善整体神态准确但部分走路吃饭过场戏的肢体语言还不够服贴。摄影和配乐英勇拯救导演,但依然有电视剧正反打一类的低级技术。比较近期看的几部文艺片,它成在通俗败在庸俗。

结合近期观影经验来看,本片可谓“政治不正确”到了极致:贯穿全片的姐妹为一男人反目成仇(可笑的Girls Help Girls式的口号被揭下了遮羞布),表现了社会对特殊群体的系统性歧视,毫不避讳地书写当代女性困境(以及以此为借口的媚强、拜金等价值观念),甚至直截了当地用越剧这一剧种的衰落和消亡来反映主人公境遇的急转直下(两者本就存在密切的关联)。而这份“政治不正确”,却事实上成就了本片的“眼”与“格”,因为它展现了刺痛我们内心的现实,我向来把杭州作为理想之地,可惜至今未能实现目标。最值得称赞的是男女主在扇室里的那段吻戏,可谓镜头美学呈现的极致体验,首尾呼应式的关于性别问题的探讨也同样值得深思,这才是真正的文艺。

电影节其他票没买到,《柳浪闻莺》乃朋友相赠。短评说得太含糊,多写几个字以馈友情。作为文艺片审美是没问题的,有几个场景像给人洗肺。欲抑先扬的老套路了,接下来说的话不算好听。剪辑太乱,节奏比《Cruella》还差,七零八落的,平且散,整部片最最激烈的一场戏被剪成了几段,跟《西游记后传》的打戏一般。昨晚临时看了小说原作,藤井树真是魔怔了,非得将垂髫银心工欲善三个自我的人打碎了骨头重新拆成一对姬和琴师二号,所有人都缺口气,恰恰就是被打碎的部分,让角色活过来的东西。讨厌暧昧不清的东西,阴雨绵绵的季节,游移不定的眼神。但更讨厌含混地说完这个故事的《柳浪闻莺》。

很美的一部片子,从构图到调色、空镜、唱腔、道具、表演的呈现无不体现唯美主义的细节,前后几次镜子的相映,首尾以及剧中的呼应,真心喜爱这样有所思忖和度量的设计。越剧梁祝贯穿始终,同样的一句话也是,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与场景变换之外,一次次叠音好像在时间的流淌中更加肯定,肯定“谜”的答案,让眼前更清晰,或是让回忆更明了。每听梁祝,总让我想起一位故人,像本片的色调一样,陈旧又如江南连绵不绝的雨夜,那时我会爱这样含蓄无闻的留白,但你知道,这样的雨太过潮湿也不够敞亮,下在现实里的雨,又是带着一点沉默和悲伤,无以计量。另外,片子首尾的部分情节在看的时候因节奏稍快而显突兀,男主人公的性格底色和整个时代叠在遍遍梁祝之下也总让人想要叹息,但总之,是一部非常美的作品,又恰是王旭烽老师的书所改编,于我正好以此告别。

形式大于内容,内容空洞,双女主各种奇怪对视一度怀疑是同,杭州很美,可惜故事不美。如果真如解析所说用越剧梁祝来表现两个女主的感情,那我真不这么觉得,两个部分很割裂,越剧表演单纯像看了场表演,两个人的感情用几个回忆就要堆砌起来,堆砌的一点也不好,不深刻,不生动,不真实,没有说服力,要说用电影推广越剧,那几个越剧片段拍的,又看不出来这是推广越剧,很无聊的表现手法…看到有人说原著内容,我也没在电影里看到双女主爱男主的那种纠葛,相爱相杀表现的不够,感觉这事儿在他们身上很快就过去了,也看不出来岁月的痕迹…很乱,我说的也很乱,反正就两星最多了

获得奖项

  •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爵奖-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