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家房客(1973)

UP:2022-08-18

《七十二家房客》(英语:House of 72 Tenants)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拍摄的电影。由岳华、井莉、田青、胡锦、沈殿霞、何守信和刘一帆领衔主演。导演楚原。

七十二家房客

评分:7.4 导演:楚原 编剧:楚原
主演:胡锦 / 岳华 / 井莉 / 沈殿霞 / 何守信 / 罗兰
类型:喜剧
片长:98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影片别名:The House of 72 Tenants
上映:1973-09-22
IMDb:tt0070196

演员表

主要演员

演员角色
胡锦八姑
田青太子炳
井莉阿香
岳华发仔
何守信白榄福
沈殿霞上海婆
刘一帆三六九

其他演员

演员角色
南红福嫂
梁天韩先生(韩一世)
叶灵芝韩师奶
王清河杨伯
陈美华和记女
欧阳莎菲陈妻
黄侃陈伯
张诗乐福仔
李寿祺和记
井淼金医生

客串演员

演员角色
何莉莉艇妹
刘午琪
施思学生
顾秋琴
葛荻华导游女
江玲
谷峰导游老板
贝蒂(英语:Betty Pei Ti)
楚原贼仔
李修贤
王光裕
杜平消防员
郑少秋
杨泽霖
许冠英
程刚阔少
李皓傍友
陆阡剃刀门眉
陈观泰警察
王钟荷官
詹森(英语:Chan Shen)天文台
彭鹏大排档
刘慧玲妓女
罗兰导游社佣嫂
刘丹副官
俞明局长
尤芷韵大妗
林风一四七
罗汉二五八
宗华手车夫

故事大纲

在一幢旧式的庭院里,租住着七十二家房客,不消说,他们都是小市民。包租婆八姑(胡锦),风骚刁泼。养女阿香(井莉)则乐于助人。

八姑限房客每天只能用两桶水,做洗熨的上海婆(沈殿霞)率先抗议,众房客支持。加上发仔(岳华),阿福(何守信)附和,引出许多是非来……

历史

称霸1973年香港票房总冠军较李小龙的《猛龙过江》更高,是1973年度票房最高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成功,使粤语片沉寂三年之后,再度登上高峰。

《七十二家房客》改编自同名舞台剧,本为1940年代的创作;其后亦有人重拍,但论成绩则始终未及这个1970年代的香港电影版。编导楚原把原著改编,电影的背景虽为1950年代至1960年代,反映的却是1970年代的社会现象,内容切合时弊,配上当红的影视明星主演,自然深得观众喜爱。

故事

故事由多个小段落串连而成,剧情本身颇为零碎,有点像电视剧集。戏中主演和客串的演员极多,除了岳华、井莉、田青、胡锦、沈殿霞、何守信和刘一帆等主力阵容外,客串的影视红星不少,例如李修贤、郑少秋、陈观泰、宗华、何莉莉、刘丹、罗兰等等,超过40多位一线演员,不少情节为了迁就他们逐一露面,故事性相对变得比较薄弱。不过整体来说,惹笑的情节不会让观众失望。

场景

细心的观众定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所有场景都在摄影厂内搭建而成。这种仿1940年代至1950年代荷里活片厂的拍摄制度,恰巧和这部电影的风格配合,令全片充满舞台气氛。正如前述,本片由舞台剧改编,看来编导亦有意保留原作神髓,运镜和分场方面揉合舞台剧的特色,多番以中远镜头和定机拍摄,演员在片中多场群戏喜欢全部走到画面的中间大讲特讲,室内的场面也多以单一角度为主。

《七十二家房客》是十分地道的喜剧,情节令人从中一窥当年香港社会的人生百态。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TVB与银都机构合作的电影《72家租客》也是以此片为蓝本。
《七十二家房客》是1973年度票房最高的电影。
在2005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票选为「最佳华语片一百部」之一。

简评

楚原在当时全是华语片的环境中,选择拍摄粤语片也算是逆势而上,出乎意料地收获562万港币票房,打破记录。72家房客最早来自上海的滑稽戏,后来这个IP也发展为广东地区的三大神剧之一。楚原很聪明的把原故事中的阶级矛盾转化成了香港百姓与港英政府的矛盾。粤语对白夹杂着一些山东、上海方言,十分的接地气,一下子就赢得了观众的代入感,唤醒了香港市民对本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感。

对于潮汕人来说,是一个过于熟悉的故事,因为在潮汕流传着一个潮语喜剧全明星打造的舞台剧版本。这种知冷暖,善讽刺的庶民故事,放在任何一个时代演,都是深入人心的。韩氏夫妻大学毕业即失业的形象,放到2020s,又刚好切中了当下。最后谎称一场霍乱,救济真正的爱情,也算是“霍乱时代的爱情”了。

#香港电影资料馆# 前半段会觉得笑料有些幼稚,可是后半段完全不受控制地大笑起来。想对导演说:“我服了,我笑还不行吗?” 又好笑又有对社会现状的讽刺。让我膝盖中箭的是那一句:“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放在现在也是一样。还有对公职人员的讽刺,大家对于传染病的态度,在当下简直是有新的意义!看一众大盘演员在片中客串出演也是非常享受。虽然表演和运镜比较老套,但台词真的非常之精彩,又是让人想读剧本的程度。泰迪罗宾映后分享,说他心中的楚原导演已经是大导演的形象,地位是他们这些后生见到要鞠躬的程度。泰迪罗宾讲话中气十足,就像《打擂台》里师傅走出来似的,听他讲话非常享受。

当年票房总冠军,那可是在李小龙死后,可能是粤语的接地和邵氏的精致组合的效果。舞台剧痕迹明显,其实周星驰的《功夫》城寨也能感到搭景对镜头设计的影响。到街头去到九龙城寨去的新浪潮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群星小品,角色刻板。开领白汗衫穿得岳华宗华都一身正气,资本主义大明星演出“会劳动”的无产阶级帅哥,典型是个左派作品,包租公婆充其量是个小有产者,三六九也是权力有限,没什么制度性的保护伞,小奸小滑,至少能给“你帮我我帮你”一丝生机。何守信的橄榄福造型适合做盲盒手办。

政客宣布全民检测的雨夜,纪念楚原,看《七十二家房客》。里面有句台词,“我们穷人得闲死,唔得闲病啊。” 60年代卖座的是那样黑白分明的电影,故事里古道热肠的市民精神仍然扎根在这座自己造就自己的浮城里,我亲眼看见。只是壁垒太高,恐惧太多。如果现在的世界也那么简单,对面只有一个二个傻瓜警察和包租婆的脸谱就好了。在贫瘠的时代里,不能允许,不能允许愤怒化为绵绵的悲伤。

看得挺心酸,虽说早也看过潮汕版的72个房客,但是这个电影比之潮汕话的情节更多。你说作为反派的八姑和太子炳,在遇到更上一层阶级时也得被掏光口袋里的银子。二十几万换的几个大头,这是怎样的消费膨胀导致的。“有水有水,无水无水,要水过水,没水散水。”这样子的大环境导致下的就是层层剥削,最底下的被剥到裤得冇得着啦。所以最重要,还是源头处理啦。

63版这部珠江电影制片厂拍的黑白72家房客,市井气十足,我看的是国语版,据说原版是粤语,那应该更精到一点邵氏这版是楚原导演的,当年的邵氏全明星阵容,胡锦这版包租婆还是像老鸨,她这个媚眼天生的,其实不算特别好看但是就特别色气。里面不少熟人,郑少秋沈殿霞,都还在跑龙套ing

片头写的清楚:先由上海滑稽剧改编,再根据香港影视话剧团舞台剧改编,时代也还设置在解放前。相比63年大陆版,舞台剧倾向明显,空间感利用的少,多是中景镜头,大杂院楼间隔远,主要人物站在前景里,许多围观的龙套也充当人肉背景,整个画面就显得很平面。看点是邵氏明星云集,出场时都有打出演员名字。大体段落差不多,少了一些笑点,更偏悲喜剧的基调,删掉开「逍遥宫」赌坊的贯穿情节,增加了物价疯涨和369借抓壮丁名义索要大洋的桥段。胡锦演包租婆有些不合适,演技是挺好,年纪轻也不够胖。总体上看,比63年大陆版稍逊一筹。

本片之所以能击败龙争虎斗名列73年票房榜首,一是契合了逐渐成为观影主体的战后一代对于身边事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二是得益于武侠十年的审美疲劳,三是邵氏明星的精彩出演,本剧演员众多,但确实各具特色,八姑胡锦的狠毒刁蛮,太子炳田青的泼皮奸猾、发仔岳华的英气正义、白榄福何守信的智慧滑稽,阿香井莉的善良无助,还有其父井淼山东大葱味十足的辛辣持重....几乎每一个或重或轻的角色都表现得非常到位,我没看过63版,仅就本片的艺术表现及票房来看,无疑是成功的,被嘉禾和李小龙连续压制2年的邵氏终于凭借本片缓了一口气,但是接下来嘉禾的又一位巨星再次登场,开辟了香港的第一个喜剧时代。

邵氏老片总有一股浓烈的戏曲味道,大家的表演都有一个特定的模式,不过这种老派模式我很喜欢。人情冷暖生活无处不相逢,嬉笑怒骂一切尽在不言中。粤语片复兴期的杰作,全明星领衔的豪华阵容,庶民喜剧接地味,与解放前的原版上海话剧影射资本家,1963大陆版讽刺国民党,这版讽刺香港贪官污吏正逢政府下决心整治贪污深得民心,年度冠军名副其实。

从今时今日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的拍摄手法、节奏风格、笑点笑料肯定是不可比拟的,但是那个时候的港片有一种独有的温暖,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特别是描述了70年代大量外地第一代香港移民来到香港,借用72家房客的环境作为当时香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那种租客之间的患难相助,和恰相处,谁都想不到46年后会有一场如此影响深远的关于gang毒的社会矛盾。

他会在今晚的日记中如此写到:“《成记茶楼》和《七十二家房客》让我觉得那些邵逸夫楼一下子都冒金光。’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这是一点对SB的重新认识。”另,郑少秋龙套跑的屌丝气十足......另另,开篇桥段被星爷几乎照搬到《功夫》。另另另,漫画中问早但凡用“早晨”,一定是香港翻译没错,凿sen @2012-10-05 22:43:20

七十二家房客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