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后七日(2010)

父後七日UP:2021-10-16

《父后七日》(英语:7 Days in Heaven)是台湾作家刘梓洁的作品,以散文方式叙述一个从彰化县北上工作的青年返乡奔父丧七日的故事,以黑色幽默手法展现出道教与台湾丧葬习俗。此作品于2006年获得林荣三文学奖的散文组首奖,并在导演王育麟的鼓舞推动下,改编为电影,并邀请刘梓洁担任编剧与共同导演。电影于2010年8月27日上映。

父后七日

评分:8 导演:刘梓洁 / 王育麟 编剧:刘梓洁
主演:王莉雯 / 吴朋奉 / 陈家祥 / 陈泰桦 / 太保 / 张诗盈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91分钟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 闽南语
影片别名:Seven Days in Heaven / 7 Days in Heaven
上映:2010-08-27(中国台湾)
IMDb:tt1745704

父后七日简介

得到父亲(太保 饰)去世的消息,女儿阿梅(王莉雯 饰)从台北回到乡里,和哥哥一起为父亲操持后事。在师公严格指挥下哭丧,折纸莲花的唠叨妇女们,被太阳晒爆的罐头塔……阿梅时时被荒诞的乡下丧葬习俗、彼此联系诡谲的乡里人情弄得哭笑不得,与父亲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成年以来的二人 疏离,在回忆中才慢慢贴近。繁琐冗长、笑多过泪的丧事终于处理结束,阿梅独个回到城市繁忙生活。几个月后,阿梅过境香港机场,习惯性想买一条“黄长寿”烟给父亲,突然惊觉父亲已经不在了,一直没好好流过的泪此刻终于决堤……
  本片改编自“林荣三文学奖”首奖作品,散文作者刘梓洁亲自执导。

第47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提名)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提名) 第1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吴朋奉

简评

1,看了豆瓣最后一句简介有了看这部电影的念头。2,看到一半有点恶意揣测导演可能是看了入殓师受了启发。3,念白和部分场景过于文艺,以前我应该会很喜欢吧。4,结尾处应征的工作性质,香港转机等国际化的安排,虽然些许刻意,但也让处在疫情三年此刻的我也感慨颇多。5,也会产生一些思考,生命的意义可能就是父辈的延续,大部分人都没办法逃,我是否也需要家庭关系?

原来导演是原文章的作者。影片的调色、构图以及一些色彩上的处理还挺不错,整个节奏和风格的把握也很统一。可惜剧情方面雷声大雨点小,略有点失望,散文的形式还是适合留给文学体裁,生搬硬套到电影里就显得有些松散且轻描淡写了,缺少一些升格。几位演员的互动还是不错的,几处桥段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感觉。女儿的画外音显得刻意、做作,像青春疼痛文学里自作多情的自白,去掉可能更好。这里面的丧葬风俗文化展现得有些刻意,像繁文缛节的堆砌,拍成纪录片会更有参考价值

丧葬仪式过去,你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以为那只是你人生路的一小段。然后某天某时,突然意识到,你以为这是人生一小段路,其实那是个断崖。不管你怎么朝断崖下呼喊,都无人应答。这个时候,你就崩溃了。因为你才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死亡。死亡,就是她不但不再出现在你的人生,还会渐渐在你的记忆中模糊,最后将无人再提到她的名字,整个世界,似乎只有你认识她,然而,你对她的认识也在渐渐模糊。

有点欣赏不能。一些突然的失真和夸张表演还是让我没法进入状态,乃至出现一些可以避免的硬伤(啤酒罐塔的倒塌方式)。视点虽然很好但是表达上散乱,有种什么都想说但什么都没说好的感觉。对现实仪式荒诞性的反思,仪式真正的意义,亲人离去的阵痛和后劲,还有真正的亲情刻画,这些都有,但都不过瘾。最后结尾居然还在骗眼泪,更让我不能忍了。(补充:当然回想了一下如果按照时间顺序观察女主难过的程度,如果手慢慢增加的话那我倒是能看懂了,就是要靠闹剧来消解伤痛?但还是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表达了那么多“别人的事情”。

一部普通甚至有点糗的父亲的回忆,头七的日子里,有哭也有笑,还穿插着点滴回忆,看似荒诞,其实真切。近十年来,生死观有了些许变化,除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像看过的这部电影和《入殓师》也给出了一些启发,对死亡不再恐慌和疑神疑鬼,对或简或繁的葬礼也不再抵触,自然规律和社会习俗而已,有生就有死,控制不了的事,你只能慢慢接受。父母生养了我们,但从上学起,再到上班,在一起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那些曾经的习惯也慢慢变成了回忆,就像电影里那发黄的镜头。请收拾好你的情绪,我们即将降落。

从电影的风格上来说,我并不认同对《父后七日》所谓“黑色幽默”的定义,也不认为葬礼过程中那些看似荒诞的细节是繁文缛节的戏谑和嘲讽,恰恰相反,对葬礼上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的重现,是一种真实而情真意切的表达,它使这部由悲伤开始的影片,在叙事上逐渐找到了一种轻灵的方式和节奏,让剧中各个小人物的生活被一根哀悼和怀念的线索所贯穿起来,让生与死的悲喜相互交错,进而才能在在最后一刻形成催人泪下的爆发力。

一场传统的台湾农村的葬礼。没有煽情,没有悲戚,没有天天以泪洗面,只是有一些滑稽的桥段,有一些温馨的回忆,有一些淡淡的亲情,不免让人诧异闯空门的小偷来临之时,桌上的鸟儿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当然,观众也并不会指望鸟儿能像忠犬一样护家。然而史枝在面对小偷时瘫软在地,之后第一选择是给庄太打电话而不是报警。这体现了全职太太和社会的脱节,把生活局限在家庭琐碎里的牺牲。

。一些桥段有比较明显的表演念白痕迹有点过了,比如第一段夜市。影像风格我也有点没理解,夜晚的调色是ok的但白天的调色却是加了红黄绿的滤镜,有点不太懂用意。摄影也不精彩。不过我喜欢片子台湾的风土人情,一点幽默和一点有一搭没一搭的渐离。侄子带着摄像机,是一个叙事线之外的视角,他带着些许不解来到这里,却找到自己滋养精神的源泉。这个角色有点意思。但最重要的还是悼亡。在夜市继承父业的儿子在雨夜照料着摊子,或许也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吧。而女儿那种伤痛感从内心不自觉的某个角落里流出的瞬间,非常触动我。

一部小制作大思想的影片,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轨迹,一场葬礼让你明白了一个父亲是如何过完了一生,用一种事后人生路的方式,让人们了解了生活中我们不太关注的那些长辈们的人生,其实绝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差不多的,所以通过一个故事就能大概了解很多人,起码那个时代的人是大概什么样吧,还是有很多值得感受和学习的地方,同宗同源的情感还是很有带入感的!

或许是因为父亲陪在我身边的时间不多,里面一些妇女打闹的片段会让我眼羡。果然还是像美里小姐一样,会在男朋友身上找爹,真是恶心人哈哈。片子像叙散一样,用很长的时间很细的事情讲一件很简单的事。当日后的某天的一些回忆和习惯,会唤醒我最深处的悲伤…请收拾好你的情绪,即将降落……再更新一下,真的不喜欢旁白出现背后的那个配乐啦……很破坏氛围 跟那个一下子进入到悬疑游戏一样…倒是营造出荒诞了

闽台文化果然还是很像。一个多月前我爷爷去世,我家里人不太懂得繁文缛节,但迷茫中也知道“好像这时候是需要做些什么”。于是着急忙慌去打点了殡葬的人,这才领来好几袋披麻戴孝的服装、用具。那些哭和喊,按理也是要的,可我感到无措和滑稽,怎么都哭不出来,也喊不出来。现在想来,那些荒诞滑稽的符咒般的文化习惯,就像个缓释片,当时不会觉得有什么,一旦事情一过,就在心底扩散了。

从在病房里看见父亲的遗容起,没有给悲伤预留太多时间,复杂琐碎的葬礼仪式便带着一种喜剧性的力量掐住了泪腺,只剩下繁文缛节中的忙碌,甚至哭与不哭都成了一项任务。这是“父后七日”。那么父后七个月、七年呢?悲痛就像一条在心中盘根错节的蛇于冬眠后苏醒,在贫瘠的心房中缓慢爬行,又在无数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张开血盆大口。没有刻意煽情,反倒放大了仪式本身的效果和意义,让沉甸甸的情感有了依托。喜欢这种熬粥似的台湾电影,过程平淡,却足够让人回味无穷。将父亲遗照放在后座的现实画面与父亲教会自己骑摩托的记忆片段勾连实在是太戳泪点,我想也许离开的人就是会一直以这种形式陪伴在自己身边,分分秒秒,岁岁年年。

获得奖项

  • 第1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第1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12届台北电影节
    第12届台北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 最佳女配角
    提名:最佳剧情长片
  • 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新演员 / 年度最佳台湾电影 /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
  • 第30届香港金像奖
    第30届香港金像奖
    提名:最佳亚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