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控诉(2019)

J'accuseUP:2021-09-14

《我控诉》(法语:J'accuse)是2019年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历史剧情片,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波兰斯基和罗伯特·哈里斯编剧,改编自哈里斯2013年小说《军官与间谍(英语:An Officer and a Spy)》,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影片于2019年8月30日在第76届威尼斯影展上首映,并获得评审团大奖。

演员表影评剧照
我控诉

评分:7.4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编剧:罗伯特·哈里斯 / 罗曼·波兰斯基
主演:让·杜雅尔丹 / 路易·加瑞尔 / 艾玛纽尔·塞尼耶 / 格莱高利·嘉德波瓦 / 埃尔韦·皮埃尔 / 弗拉迪米尔·约尔丹诺夫 / 迪迪埃·桑德尔 / 梅尔维尔·珀波 / 艾瑞克·拉夫 / 马修·阿马立克 / 劳伦特·斯托克 / 文森特·佩雷斯 / 米歇尔·维耶尔莫 / 文森特·格拉斯 / 德尼·波达利德斯 / 达米安·勃纳尔 / 劳伦特·纳忒拉 / 卢卡·巴巴拉斯基 / 穆罕默德·拉赫达尔-哈米纳 / 费利佩·曼吉安 / 皮埃尔·福雷 / 伯努瓦·阿尔曼 / 安德烈·马尔孔 / 皮埃尔奥瑟达 / 让-玛丽
类型:剧情
片长:126分钟 / 132分钟(蓝光版)地区:法国 / 意大利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军官与间谍(台) / 控诉 / 德雷福斯冤案 / The Dreyfus Affair / An Officer and a Spy / L’ufficiale e la Spia
上映:2019-08-30(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2398149

剧情

影片聚焦19世纪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让·杜雅尔丹饰演法国军官乔治·皮夸特。1895年,皮夸特被委任军方情报部门总长后,他发现了一批诬陷法军总参谋部少数犹太人之一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向德意志帝国泄露军方机密的伪造证据。皮夸特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性命,历经十年揭露真相,冒险从恐怖的魔鬼岛监狱中释放被冤枉的德雷福斯。

阵容

  • 让·杜雅尔丹 饰 乔治·皮夸特
  • 路易·卡黑 饰 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
  • 艾曼纽·塞涅 饰 宝琳·莫尼尔(Pauline Monnier)
  • 马修·亚玛希 饰 阿方斯·贝蒂荣
  • 梅尔维尔·波波(英语:Melvil Poupaud) 饰 费尔南德·拉伯比(英语:Fernand Labori)
  • 埃里克·鲁夫(Eric Ruf)饰 让·桑德尔(英语:Jean Sandherr)
  • 洛朗·斯托克(英语:Laurent Stocker)乔治-加布里埃尔·德·佩利乌(英语:Georges-Gabriel de Pellieux)
  • 米歇尔·维勒莫兹(英语:Michel Vuillermoz)阿曼德·杜·帕蒂·德·克拉姆(英语:Armand du Paty de Clam)
  • 丹尼斯·波达利德(英语:Denis Podalydès)埃德加·德曼(英语:Edgar Demange)
  • 弗拉基米尔·约丹诺夫(英语:Wladimir Yordanoff)奥古斯特·梅西耶(英语:Auguste Mercier)
  • 迪迪埃·桑德(英语:Didier Sandre)拉乌尔·勒·穆顿·德·博伊斯德弗(英语:Raoul Le Mouton de Boisdeffre)
  • 格雷戈里·加德博瓦(英语:Grégory Gadebois)赫伯特·约瑟夫·亨利(英语:Hubert-Joseph Henry)
  • 文森特·格拉斯(英语:Vincent Grass)让-巴蒂斯特·比洛(英语:Jean-Baptiste Billot)
  • 埃尔维·皮埃尔(英语:Hervé Pierre)查尔斯·阿瑟·贡塞(英语:Charles-Arthur Gonse)

制作

罗伯特·哈里斯受好友波兰斯基长期以来对德雷福斯事件的启发,创作了小说《军官与间谍(英语:An Officer and a Spy)》,之后又根据小说创作了题为《D》的剧本,而波兰斯基于2012年宣布担任该片导演。

该片标志着哈里斯第三次携手波兰斯基。此前哈里斯和波兰斯基共同创作同样改编自哈里斯小说《猎杀幽灵写手》的电影《影子灭杀令》的剧本。之后,两人又在2007年合作改编哈里斯小说《庞贝(英语:Pompeii (novel))》,但由于影片开拍前临近演员大罢工,计划无疾而终。

尽管故事发生在巴黎,出于经济考量,该片的拍摄最初计划于2014年在波兰华沙进行。但后来美国向波兰发出引渡文件,拍摄计划最终无疾而终,而当时法国政府出台新的电影税抵免政策,影片拍摄工作得以移师到巴黎。

该片制片预算6000万欧元,于2016年7月开始拍摄,但之后波兰斯基觉得等待合适演员的出现,拍摄一再延迟。

影片于2018年11月26日开拍,2019年4月28日杀青。影片由传奇影业(英语:Légende Entreprises)的阿兰·戈曼(英语:Alain Goldman)制片,高蒙电影公司发行。

发行

2019年8月30日,影片于第76届威尼斯影展上举行全球首映礼,获得评审团大奖。评审团主席露柯希亚·马泰表示:“我不会把这个男人和艺术分开,我认为这部作品的重要方面体现在了这个男人身上......一个人发现了这么重的罪,然后被判刑,受害者她自己也对赔偿感到满意,这对我来说很难判断......我们很难去定义什么才是对待和判断一个曾犯下某些罪行的人的正确方法。我认为这些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去辩论的。”马泰表示她不会出席晚宴,表达对影片的支持。波兰斯基的制片人扬言要从电影节片单撤出该片。后来,马泰澄清了自己的言论:“根据今天记者会后的一些报道,我认为我的言论被人深深的误会了。由于我不会区别对待作品和作者,也认可波兰斯基之前作品的人文情怀,我不反对这部影片参与竞赛单元。我对影片没有任何偏见,我会看这部电影,就像其他竞赛片一样。如果我有任何的偏见,我会辞任评审团主席。”电影节总监阿尔伯托·巴贝拉(Alberto Barbera)此前为这部电影辩护:“我们来这里是看艺术作品的,不是来评判作品背后的人。我希望我们可以只讨论影片的质量,而不评判波兰斯基和洛杉矶县的案子。”

影片于2019年11月13日在法国上映,11月21日登陆意大利。美国发行公司拒绝参加戛纳电影节的买家展演。路边风景电影公司(英语:Roadside Attractions)负责任霍华德·科恩(Howard Cohen)表示:“我想我们会考虑展演,不过我甚至无法确定自己的感受。大家已经发行过他的电影很多年了。现在,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用另一副眼睛去看待这部作品。我们必须扪心自问,这样做对不对。这是说要发行这部电影吗?但在我看来,这并非一个已解决的问题。”

评价

影片于汇总媒体烂番茄获得25条评论、新鲜度72%,平均分6.78/10 。Metacritic的评论9条,平均分56/100,表示“褒贬不一”。影片在威尼斯的首映获得热烈的掌声,但影评人的评价普遍有赞有弹。《标准晚报(英语:Evening Standard)》的大卫·塞克斯顿(David Sexton)给出4/5星评价,表示:“这绝对是历史电影教学样板中的大师级作品。”

由于波兰斯基表示片中情节跟自己的性侵案(英语:Roman Polanski sexual abuse case)有相似之处,有借影片为自己开脱的嫌疑,影片遭到排斥,以至于波兰斯基在第45届凯撒奖(英语:45th César Awards)上凭借该片获得最佳导演时,部分在场的观众退场抗议。

我控诉剧照

我控诉我控诉我控诉

简评

犹太上尉德莱弗斯被错判为间谍,他的老师在随后的工作中发现线索,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上尉洗刷冤屈。过程中这位老师也身陷囹圄,在多次审判中等待到了正义。听起来是很典型的洗刷冤屈的故事,但波兰斯基讲述的方式侧重点和传统非常不一样,展现出了更加复杂的人性。首先这位老师本身对犹太人是有歧视的,影片也没有设置在故事最后他在歧视行为上改过自新。他帮助这位上尉的动机不是来源于对于个体的同情,而是来源本身职位的责任心和对腐朽官僚的厌恶。其次,洗刷冤屈的过程这位老师也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他虽然找到了决定性证据,但一开始被上级粉碎。他也通过舆论造势,电影中也提到找左拉帮忙写文章,但也不是改变判决的原因。导演更想通过这个过程展现出这个官僚系统是如何同流合污,通过明显的栽赃和官官相护,冤枉犹太人,却口口声声为国家安全。

这题材给波兰斯基,拍的够克制也够稳,场景还原的极为考究,甚至化名画为场景(《草地上的野餐》、《小酒馆》等)。政治惊悚的背景下又对照了当今的现实。一百多年过去了,上层对底层隐私的破坏不过是从偷看信件变成了监听手机。维稳和上层意志下,个体对体制的控诉依旧只能付诸于媒体和左拉这样的大V。群体狂热,种族主义,庸众和黑枪依然存在。而这对照背后,又多少有些对自己处境的控诉和映射。

7/10,至少是第三次电影尝试涉足德雷福斯事件。J'accuse用作标题难免误导,因为和许多尝试了这一题材的电影不同,这次唱主角的不是左拉和他的名作而是当时在法军内部为德雷福斯作证的乔治·皮卡特(当时军衔为上校),而且电影是根据2013年的小说《将军与间谍》改编的,电影结尾标题也是这个。因此剧情也并没有什么波澜,一马平川吧。可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在l'affaire Dreyfus主线之外还加了一条l'affaire Picquart支线,但是几乎没什么重要性…其他当时的背景也有提及,比如法俄同盟、划时代的M1897式75mm野战炮的研发等等。德雷福斯事件对于法国知识分子界意义自然不用多说,有意思的是中文互联网上屡屡被提及的“公知”一词最早的出处就是德雷福斯事件引发的报纸论战。

这样一部富有现时意义的作品陷入了倒波和挺波两个阵营歇斯底里的争斗里,导致其中重要的民主精神旁落。波兰斯基几十年在政治题材作品里的经验让整部电影看上去惊心动魄又不落窠臼,观众的情绪时刻被调动又不至于落入感伤。那么应该把这部电影看作是波兰斯基的自我控诉吗?也许,但讨论这个毫无意义,波兰斯基和德雷福斯没有什么可比性。事实上,故事都不是从德雷福斯的角度叙述的,而是透过一位可以将正义与事实置于个人好恶之上的军官,宁把自己置于危险也要对抗互相勾结沆瀣一气的公权力。这样的权力体系古而有之,今亦有之。任何挑战它的控诉都必须被倾听。

左拉我控诉的报纸历史照片更震撼,给人以更强烈的冲击。导演喜欢自己老婆就在家怎么欣赏都行,为什么要放在电影里让观众们辣眼睛呢?男主情人,实在是太丑了,难忍。片中很喜欢的两段:一是德雷福斯向皮卡尔上校申诉对方因自己的犹太身份而打分不公;二是片尾,德雷福斯并未因被平反就感恩戴德(在某国多么常见的戏码!),而是“得寸进尺”地申诉应得的军衔,皮卡尔拒绝后说若没有德雷福斯事件自己就没有如今的政治地位,德雷福斯说不,你是做了你应该做的事。——历史事件本身比影片中呈现出来的更复杂:(澎湃新闻:沦为控诉对象的《我控诉》,与永不落幕的德雷福斯事件)

关于这个电影看到最多的讨论来自于波兰斯基的负面新闻导致很多人恶意给作品打低分,和故事中那些包庇真相的人如出一辙,不可理喻和狂妄自大!单纯从作品来说,个人观感评价在3星半,因为后半段(击剑PK开始)确实没有把之前有序的情节铺垫很好的串联起来,突然感觉有点虎头蛇尾,很像蓄力满满准备释放大招的时候被什么东西阻断了一样,没有迎来期待的高潮环节!鉴于很多人因为人品判作品的狭隘行为,所以我遵从我的内心给了4星,在没有半颗星的选择上,尽可能的在不夸张作品水平的同时,平衡低分所造成的落差!希望大家正确对待作品,不要过多干涉本不属于你评判范畴之类的事!

超爱超爱波老师!我就是特别吃他那一套,无论他怎么拍,拍什么类型的电影我都爱的不行。唐人街,怪房客,第九道门,影子写手,我控诉这类电影中的主角,都类似钱德勒式侦探,被卷入一个天大的阴谋,自己却浑然不觉,当主角抽丝剥茧查出真相时,真相却又不那么重要,因为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我永远挚爱他的镜头和节奏,运镜古典优美,冷静克制地讲述着愁云惨淡的社会(身为脑残粉的欢呼,请再拍五百年吧!Pauline拒绝了Picquart的求婚,还是选择当情人,夫妻生活迟早有一天会相看两厌,但与情人幽会每天都充满等待的期盼和惊喜是吧?!导演你懂我!

《我控诉》的艺术设计非常豪华,服装精良。电影拍摄得很精致,也很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在表面上可能是一部历史剧情片,但对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来说,这却是一部个人化的作品。他技法娴熟,用该片进行了一场对根深蒂固的偏见的精彩展现。前面可能会显得节奏缓慢,情节仿佛没有发展。电影能取得成功还要得益于让·杜雅尔丹的精彩表演。该片使人感到奇怪的地方是德雷福斯在片中很少出现,罗曼·波兰斯基更着重展现了那些迫害行为,和一个勇敢站出来的人。

①“正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这种话只是一种美好愿望,并不是现实,这部电影所表现的这个案件,如果不是最后得以翻案,正义和真相也就从此石沉大海了,也就没这部电影了;②虽然几经波折,但是如果没有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还有什么我控诉,连控诉的机会都没有;③何其熟悉的情形,反犹暴民焚烧报纸,砸玻璃,高喊法兰西万岁,军队万岁,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觉自己被冒犯了”;④评论区乌烟瘴气,不仔细了解波兰斯基案件的来龙去脉,不看电影,上来就骂的人,和电影里的暴民何其相似。

非常惊讶我终于能承认自己是波兰斯基的影迷,这部电影从题材到内涵都不是我会感兴趣的类型(真实事件改编,19世纪的冤案,种族歧视,体制腐败,官僚堕落等等等等。太过政治正确,甚至连左拉都在里面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话说我好像没看过波兰斯基的法语电影?以至于看着演员们说法语,我都觉得好不波兰斯基啊,里头的演员因为太过严肃,甚至让我觉得他们活像是奥匈帝国时期的德语奥地利人……直到接近结尾处的两场凶杀和神神鬼鬼的配乐出现,我才想起来,哦,这确实是波兰斯基呀……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波蘭斯基在忠實現實的基礎加入不少戲劇化情節,以客觀冷靜的第三視角去分析事件的過程,同時也批判和諷刺了當時的法國政府。本片的美術效果儘量保持低調嚴謹的感覺,沒有誇張的炫耀感,與之相比反倒是法律審判段落的精湛,波蘭斯基運用他的大師級調度功力拍出了濃厚的年代特色,同時亦有一種情緒激昂的戲劇張力。波蘭斯基表面上借本片警惕歐洲反猶太運動的興起,實際上卻也把他多年遭遇的憋屈心態盡顯其中,使得觀眾對戲裏戲外的冤屈者和波蘭斯基的遭遇產生了豐富的聯想。

波兰斯基拍摄的德雷福斯事件以中校为视角起点,重点在于揭露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阻力和困难,对中校进行了有力的塑造。并没有强调事件本身的全过程和当时对法国社会的撕裂性影响,这使得作品的火药味略淡,但是更能对极端主义,官僚体制,掌权者和舆论发起冲击。作品对于“美好时代”法兰西的一个切面进行了真实的还原,整体稳重且克制,而结局则颇有深意:正义的生存得到了宽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却始终没有消失,这种矛盾的特质一直持续到了今天的法国。正直者最终被“驯化”,而这有何尝不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