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

一江春水向東流UP:2021-05-24

《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1947年,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上下两集。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星,如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都参加了这部电影的演出。

一江春水向东流

评分:8.5 导演:蔡楚生 / 郑君里 编剧:蔡楚生 / 郑君里
主演:白杨 / 陶金 / 舒绣文 / 上官云珠 / 吴茵
类型:剧情
片长:192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Spring River Flows East
上映:1947(中国大陆)
IMDb:tt0040009

故事情节

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与其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 ,素芬与忠良的孩子出生,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素芬则和婆婆及孩子回到家乡居住。忠良在南京险遭人枪杀,后又被敌人俘虏,备尝艰辛。家乡沦陷后,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乡村小学的同事婉华加入了游击队;素芬带着孩子和婆婆逃回上海。素芬来到难民收容所照管孤儿。忠良逃出日军的关押,辗转抵达重庆,却流落街头,他去求助于在战前已认识的交际花王丽珍,王为忠良在其干爸庞浩公开设的公司里谋得一职。后忠良与王丽珍同居,成为庞浩公的私人秘书。素芬在上海与婆婆挤在一个残破不堪的晒台阁楼忍受着煎熬。不久,难民收容所因日军强占而结束。素芬与婆婆为生活所迫,随着贫民,顶风去封锁区贩米,被日军发现后被驱入水塘监禁。抗战胜利后,张忠良回到上海,住在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家里, 又与何文艳关系暧昧。这时,素芬为生活所迫,去何家帮佣。一日,何文艳举行家宴,忠良和王丽珍翩然起舞 。当素芬认出忠良时,一阵心酸,失手打落杯盘,四座哗然。素芬从混乱中逃出。翌晨回家,接忠民来信,喜报已与婉华结婚,在根据地工作,并向兄嫂祝福,素芬读信,泣不成声,始把实情禀告婆婆。婆婆愤极,即携素芬母子来找忠良。老母声泪俱下,力劝忠良不应喜新厌旧。此时王丽珍从楼上直冲下来,猛掴忠良耳光,极尽撒泼之能事。忠良慑于淫威,唯唯诺诺,不敢吭声。素芬在绝望中奔至江边,纵身投进了黄浦江。老母坐在江边号啕痛哭。全剧最终以悲剧结束。

主要角色

  • 素芬:白杨饰
  • 张忠良:陶金饰
  • 王丽珍:舒绣文饰
  • 何文艳:上官云珠饰
  • 张忠民:高正饰

这部电影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后反应极为热烈,其连映3个多月,创下1949年前国产片的最高上座纪录。观众的人数达70多万人,占当时全上海市人口的14.39%。在当时物质贫乏的中国可说极为难得。被誉为民国时期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其艺术成就与票房都是在当时中国绝无仅有,成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之作,该片代表了30、4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最高水准的巅峰之作,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简评

情节取胜,所有的电影手法均服务于故事本身,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以及视觉细节的处理都很不错。透过家庭悲剧窗口展示几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变迁(从抗战到国统),贫穷老百姓是如何于战争中受尽苦难,又如何在战争胜利后无法摆脱悲剧宿命。影片采用典型的戏剧式叙事结构,按时间顺序线性叙事,情节完整曲折,发展脉络层次都很清晰,两条平行叙事线的对比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批判意味,老婆婆最后问天为何如此苦命的呐喊真的很同情,开放式的结尾到底陈世美会选择怎样。人物的表演很感情到位,几位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都很出色,小孩子的表情控制得也很好,除了有些腔调有些不自然(可能是过去都这样说话?)还是有话剧表演的味道。一江春水向东流,本是结发夫妻,最后令人唏嘘不已,可悲可叹。

一部四十年代极其优秀的史诗电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在片头片尾出现,低声唱和像是哀怨更像是对人的灵魂和社会阶级矛盾的拷问。整部片子的视听语言可圈可点,不论是群像的处理还是特写的娴熟运用,不论是蒙太奇的运用还是意象的隐喻,都尽显纯熟的功力。整部电影展开了一幅抗战前后的广阔画卷,却又“以小见大”,以一个家庭来隐喻整个社会两个阶级的斗争,批判“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强盗行为,更对男主人公的软弱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整部影片充满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色彩,圆月、江水……无不让人有美的享受。只可惜,很快席卷而来的十七年电影明显而露骨的政治化倾向与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教化,导致往后三十年里像这般深度透视社会、人性批判力透纸背的电影屈指可数,真的可叹

好老的电影啊(中途会有看不进去的时候)分了上下两部(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故事线感觉还是清晰明了的,对于张忠良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实实在在的渣男,都是似乎在抗争时期人物形象会更加立体,因战乱而分别收不到家书(抛妻弃子的形象更加合理化?)再者如果放到现代他就犯了重婚罪! 张忠良真的是渣的没谁了(印证了他自己的一句话: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导演编剧好牛同一个男人的三个女人放在同一屋檐下,看到我怪紧张。导演把战乱的百姓生活刻画的很好,日本入侵之后对大家生活的残害百姓的无奈和怒不敢言到奋起反抗一个过程的变化,老演员的表演方式放到现在来看台词和表演都会觉得略微夸张,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还是很顺畅的(虽然好像看的是删减版)总的就是一部悲剧,三个多小时要慢慢看。

历经磨难险些丧命来到重庆,放弃抗日的理想可以理解为自己人生选择的转变,在那个时代也无可厚非。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同时妻子生死未卜的情况下,拜倒在交际花的石榴裙下,也是一个无奈之举,不失为一种求生之策。但回到上海,已经和发妻与母亲相认,仍然不敢面对现实,不知悔改,并导致发妻投江自尽,多少有点私德有亏的感觉了。电影中大量采用对比的镜头,一边是男主沉醉于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糜烂生活中,另一边的妻子带着老母和幼子,租不起房子,没钱吃饭,不得不去帮人。最后三位夫人在一个场景中出现,能很快感觉到上官云珠表现的自然和从容,白杨在有些角度看着老是让人想起邱淑贞。面对桌上的龙虾和大闸蟹,“看起来抗战还可以多抗几年”,堪称抗战版的乐不思蜀。

“左等天亮,右等天亮,天亮到了,更加遭殃”,本片正是在这样一种沉痛苦难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故事折射出民族沉沦的悲剧。蔡楚生善于使用对比、平行等蒙太奇手法,反映多线叙事中人物各自的境遇差距和心理变化,藉此引导观众思考,牵动观众情绪。作为一部在解放前夕拍摄的社会问题片,本片提出的矛盾核心,是战后以张忠良为代表的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和素芬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斗争。电影最后,素芬在悲愤交加之下投河自尽,而张忠良仍不禁回顾身后坐着富家小姐的吉普车,这一场面的高明处理加深了人物的悲剧性和作品的艺术性。

大量对传统戏剧的表达手法进行了吸取与融入:以线性结构为核心,用多条故事线索构建起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结构框架,重点表现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发展演变同时用鲜明且对比强烈的情节设置对这一方面加以润饰;情节的集中展开基本上基于传统文学常用的方式,即通过合理的人物关系聚集起象征着不同社会力量的人物,在短时间的空间容纳内暗示不同阶级的生存状态,以达到对人物命运的充分表现、对社会悲剧性的深刻揭示与对历史根源的精准提炼。可惜的是对文本的侧重服务性还是太大,褪去了文字的传达力量而影像形式只是在“平行剪辑”这一总体的表现策略上进行略显粗糙的周旋让本片难免具有流水帐的感觉,原本可具有的巨大时空潜力进而被逐渐削弱。过分强调特写的生硬剪切、外景戏空间感极薄弱的视点剪辑也是本片在技术技巧方面的两大缺点。

好一出伦理大戏,女主为狗男人自杀太不值得了,但结尾略显潦草。这应该是我看过的70年代之前的老电影中时长最长的一部,作为一部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影,这个时长和片中很多关于战争场面的呈现(竟然还有空战镜头)在当时绝对是史诗级的大制作,虽然受限于时代和环境,依然有不少不足,比如人物脸谱化,演员表演舞台剧感很重,王大小姐最后几场咆哮戏用力过猛的让人想笑,但除此之外,无论是剧情还是电影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十分优秀。男主的腐化和堕落,都是有迹可循又十分让人信服的,人心总是容易被时间改变,尤其是温柔乡。女主的含辛茹苦也是十分让人同情,而宴会上桌下碰脚那一场戏更是绝,把男主的左右为难和表姐妹两的不同心境表现得太完美了。白杨的演技还是有点矫揉,不如后来在《祥林嫂》中那样自然,但上官云珠是真的美。

中国摄影机的第一部电影,战争时代的悲剧,导演艺术课上第一节课的导演阐述,以前的演员台词功底真好,没有字幕也可以听的很清楚,类似于播音腔,用劲过狠是那时候的声音特色。孩子就叫抗生,挺突然的,电影刚萌芽时期演员表演还是很像戏剧舞台表演,夸张动作和台词,剪辑上很早就有了图形相似性的转场剪辑,还是不错的。含蓄而又真挚的表达情感,叙述故事,光影构图,寄情于物,结合时代背景就难免会生情愫和抗战情节。不限于场景的真实战场大制作,甚至有希区柯克惊魂记的剪辑,双线叙事,打破第四面墙。白杨很美,月亮意象,以后每逢月圆的晚上,我都会想念你,可早已物是人非,付诸东流的等待,小男孩好可爱

张忠良这个角色我可以骂很久,但是的大环境影响是其中一部分,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自甘堕落,张忠良大可以离开重庆继续他的革命事业,但是他没有,始乱终弃背叛了自己名字里的含义,背叛了自己的理念,更是背叛了中国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从来就没变过,我认为这并不是史诗,而是发生近代中国的真实写照,老百姓被欺压,被羞辱,富商富婆家财万贯,到底谁是“苦够”了呢。片中的场面调度很绝,还有很多暗讽隐喻,甩镜头的设计,还有一些真实的记录拍摄。问君能有几多愁,所有愁苦,要记一辈子,这春水流不尽百年来的鲜血,流不尽百年来的愤恨。要学叔叔,我不要变成张忠良这样的人,我不要。

史诗悲剧。从战前、战时、战后,从上海到重庆再到上海,讲述了抗日战争那一时期的重大历史变革,以此为宏大背景,讲述了在这背景下的小人物的命运沉浮,以家庭视角去洞悉战争对人的摧残,不得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影片的杰出水平,标志着传统“影戏”的成熟,是当时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家庭伦理片,一家人从“合”到“离”,几经挫折,跌宕起伏,具有中国传统叙事的戏剧张力,张忠良从一个进步青年到堕落的官僚与素芬一家的悲苦遭遇形成强烈对比,两天故事线在靠近又错开又靠近的过程酝酿着极大的情绪,观众渴望他们一家人相遇,可是,最悲惨的是,即使影片结尾他们重逢了,却早已物是人非……我很喜欢这部影片,透露着中国传统叙事的淡淡忧伤,影片对张忠良一步步堕落的过程没有处理地扁平化,复杂矛盾才是真实的人性!

2021年7月13日:电影很长,有3个多小时,所以我决定,分三次看,一次看一个多小时,今天看了一个多小时,我的想法是:虽然是黑白的老电影,但抗日战争刚过去2年,对战前人民的想法,社会的情况,及战中人民的苦难和反抗的描写应该比较真实,细节更感人。2021年7月14日:今天看了中间部分,敌占区困苦的生活和非占区后方富裕清闲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二重天。2021年7月15日:今天终于看完了整部剧,后面这一部分也是演员表现最纯熟的部分,明显众演员的演技更流畅,更有感情,只不过女主总用书面语说话有点不自然,其它都甚至比现代的电影还好,这部分表现了一个大冲突的高潮,男主拥有了财富权力地位女人等等好东西,只不过这是依附在别人的身上的,很难放弃这一切,并且男主也再不讲道德,不再被灵魂束缚,用灵魂和世俗交换那些欲望

不太感冒,抗战时期对于底层人民困境描述相对克制,还原当下年代的真实情况。表演痕迹太重,台词过于戏剧腔,一些镜头开始具有隐喻性和叙事性,实际上看到了《雷雨》的戏剧结构和希区柯克的人物面部大特写和快速移动的运动镜头,也开始有意识的以主观视角使用虚焦,还有非常经典的人物对话时的正反打镜头(丽珍、忠良和表姐三人的饭桌戏),这些在如今看来再普遍不过的视听语言,却是当时中国电影对好莱坞体系模仿学习的有力证明。最后结局没有让问题得到解决,而是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妥协结尾,可能当时也只能提出问题,批判现象,而无法改变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