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2019)

It's Bread, It's Air, It's a MiracleUP:2021-03-04

剧照演员表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评分:8.1 导演:王宇 编剧:
主演:夏雨 / 西川 / 陈粒
类型:纪录片
片长:45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It's Bread, It's Air, It's a Miracle
上映:2019-06-27(中国大陆)
IMDb: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简介

纪录片《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将日本作为第一季文化之旅的目的地,选题囊括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从吃、喝、建筑、设计、二次元、职业、情绪、自由行八个角度切入,夏雨(演员)、陈粒(音乐人)、西川(诗人)三位嘉宾在每集分别带着三本书,到不同的地方触摸真实的日本、解决自己的困惑、探寻自己的答案。与此同时,刺激观众对读书的欲望,对旅行的渴求,引领观众感同身受,开阔眼界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理解旅行的目的和读书的意义。

简评

意外的好看,对主题事件的编排都有很花心思。比如第一集讲二次元,进入到二次元和游戏在日本存活的现状中,居然是选择了一个自杀率高的海岸因为人们捕捉宝可梦而减少了自杀率,由此来说出宝可梦对现实的反作用。特别喜欢西川的部分,一个诗人在努力理解二次元世界的无措也很真实。夏雨部分是时好时坏,里面吃的主题里他探寻捕鲸村时,分享的他和麻雀的故事是比较印象深刻的。很难想象日本人对于捕鲸的泰然自若,但里面提到一个老朽在病危床头想念那一碗炸鲸鱼皮,可能就是历史遗留的一种名为不该的执念和名为存在的意义吧。

很喜欢讲传统行业逐渐消失的部分,所以真的是传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了吗?不太喜欢这里面的陈粒,前一两集的问题实在让我汗颜,但是她说我不相信,但我喜欢这个故事,喜欢人们相信它时的样子。喜欢那个东京不愿意透露店名的咖啡店老板。夏雨说,最开始接触魔术是因为自己想找一个没去过的地方呆一段时间,有被触动到,也许初衷真的不太重要。西川老师在三个人里面最佳。

陈粒,夏雨,西川,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视角,不同观念,涉及职业,漫画,吃喝,艺术,建筑,无用等等,对日本深入探究,我个人觉得日本就是现代与传统,快节奏与一板一眼,都做到了极致……不过,也自问,古代中国的痕迹在日本比本国留存的多,是不是很奇怪?

其中三颗星给到拍摄,太具美感了,不论是清晰度还是构图还是细节,每一帧都美到失语。其次三个嘉宾也都是言之有物且有深刻又有趣的想法的人,角度切入也很有趣。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食鲸和物哀文化,这部纪录片让我发自内心地去理解和接纳一些不一样的文化。总体上是观感非常好的一部纪录片,顺便提一下,目前看过的腾讯做的纪录片都能给我很好的体验。

是生活的养分,是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元素,是这一切发酵融合后的无可解释的万物啊。影片立题真的很有趣,故事讲述方式我也认可,每集西川、陈粒、夏雨各代一个切入点进入一个话题空间,借他们的眼经历短暂的视听体验。我想分享的这三个人与节目的契合度和话题的代入感而言,西川和陈粒都太优秀了!西川本身就有着深厚文字功底和作为诗人的游历背景,看见他体验新事物时所传达出的态度、世界观都会有种学到了的感触;陈粒很多集让我刮目相看,她是三个人里面最主动分享感受的人,并且我能感受到她的坦诚和不做作不伪装说自己想说的那种自然而然。唯独让我有跳戏感的就是夏雨,从后面的剪辑比例上也能说明问题,夏雨几乎放出的片段少于其他人。他一直都端着,一直在谈论自己,他的家庭、魔术、滑雪,无感受性输出,被他采访的人也没被激发出火花,自我的代价

在昨天那个见证历史的一天看完了这部旅行类的纪录片,在疫情之下,没办法出去玩的当下,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感觉眼前一亮,原来对日本一直没什么好感的我,一直拒绝看日本的影视剧,当看到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的时候,开始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美丽的风景,得以保存的文化,由中国传到日本的诸多文明,都被留存了下来,就更像去一探究竟。看的时候像是在旅行,也像是在读书,总之是美好的感觉。

这两天又复盘了下《是面包 是空气 是奇迹啊》发现了好多之前没关注到的有意思的点,自杀率降低与pokemon的联系,有用设计和无用设计其核心内涵都是一脉相承的,哪怕是现代自由文明,日本人也深受父权压制和家族牵绊,所以才会有看起来年轻人与格格不入职业的结合,将未知的世界通过日本特有的文化去具象,那些我根本不会去的博物馆甚至私人美术馆是因为文化的链接赋予了其久远又动人的涵义。这是一个开放的纪录片,它不在引导旨在提出,人生复杂矛盾的意义必须要亲自感受,它提供一个与我们相似文明的坐标,去看看海的那端有什么不同

往往觉得大海美丽的人跳了下去,旁边设有电话亭、有香烟有笔纸;部分日本人无“二次元”概念,是文化的误读or身处其中不自知;明治维新前不吃肉,只能依靠鲸鱼补充蛋白质,为了生存无可厚非;夏雨和麻雀的故事,人和动物这么亲近的结果是,任何人都可以伤害它;吃便当像在读情书,在体会季节;如果我能将500年前的东西复原,对于下一代来说这个技术就变成了50年前的技术,不然的话就成了550年前的技术了。后面就差不多了。

风景还不错,日本绝大部分文化都来自于中国唐朝,很多有形或无形的都保存非常好,但出于历史原因,对日本人还是要永远保持警惕性。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出资请这三人游玩,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类新闻,如果是的话,差不多就是国家宣传动作,手法挺好的。要是我们国家搞这种类似活动,估计多半会变成套钱的手段。作为纪录片本身,个人还是觉得那个西川有点作的感觉。

很喜欢并且在半个月之内持续性看完的纪录片。很喜欢西川,他总是能问出很好的问题,让人理解和思考屏幕想要呈现出来的感觉。第七集建筑的OS里面每一帧画面都可以作为桌面,美而静谧。很喜欢第四集中民艺之美时的那句,放弃自我而凸显美本身的设计理念,也很喜欢摇滚和尚说的自由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从不太理解的未知世界到自由的艺术,我进去了,感受到了,并且慢慢平静了。

适合对日本有一点兴趣又没有太多了解的人。吃喝有乌冬、便当,抹茶、咖啡与清酒,也有职业、手作、建筑相关的内容。第二集和第六集很舒服。适合当一个引子,因为每一个主题单独拎出来讲都是需要花费很多功夫的,这样的时长不足以真正了解。另外,三个嘉宾有老有少,对所面临的话题都有自身的体会。西川表现出来那种,我仍然不能接受,但我尊重它的做法,是我们都应该秉持的。

通过这部纪录片了解了好多关于日本的文化,关于吃喝玩关于设计建筑关于职业关于艺术,像是自己也跟着西川夏雨陈粒一起去日本旅行了,好多画面看到的时候都忍不住哇出来,真的是绝美,也在这部纪录片里看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他们看到这些事物会想什么,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