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2019)

UP:2021-10-05

剧照演员表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他乡的童年

评分:8.9 导演:周轶君 编剧:
主演:周轶君
类型:纪录片
片长:5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 英语 / 日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19-08-28(中国大陆)
IMDb:

他乡的童年简介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感受到同样的焦虑。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怎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怎样用网络教育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平衡?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作一个深刻思考。探寻的旅途上,轶君同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旅程。

简评

日本芬兰以色列的教育部分都有很大的亮点。日本教育里的身体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声音的扩张需要孩子了解如何从丹田发力,整个形式也颇得集体主义写照;芬兰的教育里面全科教师的授课方式可以为现在中国素质教育改革做为借鉴。没有相应的师资和教学方法,教育改革只是换汤不换药。以色列创新教育里面那个教育家玩的小游戏很打动人,从看起来毫无关联的物件当中,教会大人和小孩练习自己的解释能力,同时也是提升自己对常识的理解。以色列初中生讲话时那种魄力和责任感,对于同龄的中国小孩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对比最后一集回答中国,可以搭配《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观看,你会发现: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和处在不同教育系统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者对话,周轶君有点像游记一样的记录风格带着我们去感受。日本的谦卑为他人着想,芬兰的快乐学习和通识教育,印度的公民责任和鼓励尊重孩子天性,英国的精英培育带动社会进步,以色列的创新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和与现代结合的教育方式创新,以及各国教育现在都提倡的亲近自然,建立和自然的联系,都让人感动。中国的教育没有从国人熟悉的教育系统讲起,而且着重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文化的传承。一开始我是持批判观点觉得介绍得不够全面,但是后来听到"李白"这个八岁的孩子在讲述自己对历史的兴趣,和父母晚上给他读的中国地理和绘本杂志,想用父母给他的做家务应得的零花钱为父母买安神茶助眠,以及他考虑到老师孩子在北京读书而想给老师买教师节礼物宽慰老师。这集由孩子点到为止讲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精髓和重要性

日本教育里的集体性、自律性和儿童从小起与自我身体的对抗;芬兰教育的自由平等(没有谁是最好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英国贵族教育骨子里对真题的探求和艺术性的培养;印度教育里对各种可能性方法的探求、“说出你的想法哪怕不完整”的勇气(财富500公司全球CEO里面30%是印度人,他们厉害的地方在于在混乱的地方制造秩序)印象最深刻的是Jugaad文化 - 替代方案:很多时候资源匮乏的,当正确答案不可行的时候,难道我就把问题放在哪里吗?印度人就是惠想Jugaad,解决20%也是解决20%;以色列教育队创新的鼓舞和思维逻辑的锻炼…我想没有一种教育是完美的、亦或是适合每个人的。但我们成年人总能够从不同的教育体系中获得启发,如何更好地终生成长…这部纪录片讲述的不仅仅是他乡的童年,更是不同学习态度的交互。赞

我在想,教育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它囊括了太多太深的东西,这大概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抱着好奇心去走进他国的教育,增长见识,获取知识,看小君君如何采访,这是我的目的。在这场他乡童年的旅途中,我很受触动,很想哭,并不是有多悲伤的片段,有多惋惜的心理。只是我看到这么多教育的面貌展开在我面前,他乡的童年有这样多的可能,大概是我所成长过的环境,被教导过的理念,被灌输的知识道理,一切都单向度让我被触发。终于看完了,我不再在意这个纪录片给了我多少知识(也是我们教育中的某种理念),虽然最后一集的中国不太能反映我国真实的教育原貌,兴许前面的国度也是有选择性的偏颇,但我依旧觉得好。教育是个需要我再去不断细思的东西,我想它作为整个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它的万千风貌背后都有太多注解和足迹,这就足够震撼,值得用心去思考与感受了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整齐划一地追求名校,鼓吹成功?还是应当探索每个人的潜力,帮助他们施展个性?在内卷严重,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社会,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通常只有成绩。严苛的标准答案,折煞了多少自由发言批判思辨的勇气,也蒙蔽了创新的过程本就需要试错的真相。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天价“学区房”的背景下,我们很难想象芬兰最好的学校竟然是“离家最近的学校”。视超前学习、知识下放、你追我赶为常态,却不知在狭窄的课本之外,有更广阔的社会和自然,有更宝贵的品质与心性。我们的教育是时候该好好反思了啊,无论是作为发达国家的芬兰、英国,还是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都有可取之处。

纪录片有一定摆拍的嫌疑,也不能全面代表当地的教育特色,但是并不妨碍观看者从中窥见一些端倪,文化性的东西掖不住。芬兰的教育无疑是让人动容的,其他国家的教育也让人能够看到他们会在某个方面让年轻人找到一些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出口,日本的大声吼、印度的随口辩论、英国对体育的重视、以色列对再试一次的宽容,而中国连李若白小朋友这样在相对开放家庭中受教育的孩子,回答问题的方式,也更像是一个标准答案制造机,以及西安那位教授辩证思维的老师,相对于孩子们来自内心的发散的思维,她更注重孩子们在正题上然后完成整个流程。哎,让人惋惜~现今社会千变万化,科学技术这么发达,我们却只能再去从考古传承中找寻自信。

决定还是不等看完以色列就来评价吧,最近实在看不得以色列,无法接受一个国家的成功与进步是建立在对另一个国家和人民主权的践踏与蔑视上。芬兰那一集的哭点太多了,周轶君躺在那个三年级老师的怀里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抽泣着说"他们总爱说你这做不好那做不好,从来没有人和我说做你喜欢的事,不是top也没关系",童年的自己在芬兰看到他乡的童年被治愈;还有三年级的学生说在芬兰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就算成功,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芬兰的千万富翁让自己的小孩去麦当劳打工,知道钱来之不易,不能挥霍浪费,并让他们有主人公精神去思考自己如何改变。。。Enfin,"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把马带到河边,让它觉得口渴"。学到了。

【讲述】不同国度地区的人的成长教育环境。(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中国)【感受】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这句话背后需要为人父母者具备许多能力和技能、努力才能做到。【关键词】【印度】自主能动性、永远有planB、在工作中完善计划;【日本】让孩子早上在室外玩乐来唤醒身体,驯化:比起自己更在乎他人感受,用大人认为对的东西“教育”孩子们,强调集体化和同质化,好处:如果遇到好的学校和老师,能学会禅的科学法来面对生活。比如在学校能种蔬果、喂马,生日的人当天能骑马绕草坪一圈等【芬兰】教育最强国;注重创造性、个性化;不因为竞争而学,而是因为自己想学而学

六个国家,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要属芬兰。教育对这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更自由和更具生活感的成长方式。他们没有考试 却更喜欢学习和见识世界,在全民重视教育的国情下却又让孩童自由的发展成长,思维发散不拘泥,森林里的万物,陌生人的画作,离家最近的学校,国家的无比重视,这些使得芬兰儿童有着最宝贵的财富和无比幸福的成长经历。当我理解周轶君为何在看到那幅画而哭泣时,我的灵魂也受到了震撼,那无法言说。印度的那位报纸老师也印象深刻,一张报纸即是知识也是故事,于无形中就教会了孩子何为艺术,何为生活。这需要时间和灵感的堆积,只有经历过,方知其宝贵。这部他乡的童年虽然没有全方面的探讨教育差异,但有些东西是能直击我们心灵的

其实作者记录的,是各个国家教育体系中好的那一部分,可以说是我们对童年和教育的美好向往吧。把中国放在最后想来也是有深意的,在最后要反思自己。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经受的应试教育非常糟糕,书本上的东西完全跟生活脱节、分数和排名让大家变得人生的各个方面都要攀比、试卷单一的答案让大家缺乏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掌握着唯一的正确答案。这是一种让孩子永远长不大的教育,真正的成长来自于对自己的认识、对真实生活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而不是把一堆知识塞进脑子里。所幸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问题,各个层面都在试图改变,希望这个改变能持续且成功,希望孩子们在家乡也能度过快乐的童年。

【结论】教育法:做运动、接触自然与动物、培养兴趣和动手能力、尊重孩子的自主能动性。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句话背后需要为人父母者具备许多能力和技能、努力才能做到。【讲述】不同国度地区的人的成长教育环境。(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中国)【关键词】【印度】自主能动性、永远有planB、在行动中完善计划;【日本】驯化:比起自己更在乎他人感受,用大人认为对的东西“教育”孩子们,强调集体化和同质化,用禅法来面对生活。【芬兰】教育最强国;注重创造性、个性化、动手能力;不因为竞争而学,而是因为自己想学而学【英国】重视课外活动、重视体育【以色列】重视尝试、培养孩子的复原力,帮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权威、国土面积小的移民国家

芬兰,大概就是人类社会进化到究级形态的样子吧。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竞争。音乐、美术,不用在乎是否擅长,只要喜欢就可以不断尝试。所有的教育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赫尔辛基和北极圈的学校在享受政府资源方面毫无差别,对于家长来说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那一个。家庭背景对于孩子的学校教育毫无影响,老师对每个孩子父母的职业一无所知。社会均富,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其中任一条都足够令人心驰神往。不过,我还是认同英国那位教授的话,对于一个处于发展阶段的社会,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是首要的,再进一步是保证家庭的生活,最后才是考虑自我的完善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期待我们国家在教育领域走得快一点、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