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罗兰传(2014)

Saint LaurentUP:2021-01-31

《圣罗兰传》(法语:Saint Laurent) 是一部2014年贝特朗·波尼洛执导的法语电影。由加斯帕德·尤利尔,杰瑞米·雷尼耶,路易·加瑞尔和蕾雅·赛杜主演。本片入围第67届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并代表法国角逐2015年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圣罗兰传

评分:7.2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 编剧:贝特朗·波尼洛 / 托马斯·彼得葛恩
主演:加斯帕德·尤利尔 / 杰瑞米·雷乃 / 路易·加瑞尔 / 蕾雅·赛杜 / 艾梅琳·瓦拉德 / 阿蜜拉·卡萨 / 米沙·莱斯科特 / 赫尔穆特·贝格 / 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 / 薇拉莉·邓泽里 / 杰丝敏·特丽卡 / 多米妮克·桑达 / Vittoria Scognamiglio / 布拉迪·科贝特 / Anaïs Couette / Laurent Larivière / Raphaël Neal / 凯特·莫兰 / 恩斯特·吴默埃 / 赛尔日·波宗 / 艾莎·阿米尔 / 法兹·本沙迪 / 皮埃尔
类型:剧情 / 同性 / 传记
片长:150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时装巨人的狂情岁月(港) / 巴黎圣罗兰(台) / 伊夫圣罗兰传 / 圣洛朗传 / Yves Saint Laurent
上映:2014-05-17(戛纳电影节)
IMDb:tt2707848

圣罗兰传简介

法国男星加斯帕德·尤利尔(Gaspard Ulliel)将在传奇大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的传记电影中饰演这位公开同性恋。YSL被誉为“色彩创造者”,他17岁被Vogue发掘,21岁即担任Dior首席设计师,26岁时与爱人兼事业伙伴皮埃尔·贝 尔热(Pierre Bergé)开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奢侈品牌,从此以无数经典作品叱咤时尚界。

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贝特朗·波尼洛 第40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贝特朗·波尼洛 / Eric Altmeyer / Nicolas Altmeyer 第2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年度LGBT电影(提名)

简评

导演的功力还不足以掌控他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所以让一切都显得只停留在了浮华的表面,毫无内核。那些有意思的构图、色彩搭配、镜头切换,都变得像是花拳绣腿。只有加斯帕德·尤利尔是闪耀的,从头闪耀到结尾,gay的气质秒杀其他所有直男演员(最差不过雷乃)

太美,但看不懂。由于毫无积累所以我认为是我的错。但加斯帕德的表演真是精湛,看过了他四五部片,每部都演绎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物,从眼神表情肢体到气质,即便是演男同也能让你一秒入戏,完全不是只有颜的花瓶。惊喜的看到了完全(物理上)的他,为此也要多给一星。哀哉我小加!!

看了同年的《伊夫圣罗兰传》再看《圣罗兰传》,了解圣罗兰基本人生经历后明显感觉后者更有意思,画面很法国,时尚、干净、新潮,凌乱又自然的美,比前者更加触及了细节,增加了真实性,但圣罗兰真正的人格魅力和传奇性没有清晰系统的表达出来,很朦胧。PS:尤利尔演的真好,雷老师和艾梅琳这种法国超模式女人实在是太他妈帅了。

不知是不是删减片,剧情无趣,开会占半个剧情,聚会更频繁,欣赏水平有限,看不出内涵,对一晃而过的生殖器或者裸体没兴趣,高深的东西留给内涵的人看吧,个人很俗,要么剧情好有肉体代入感,要么大尺度放开来看,没剧情就靠偶尔的蜻蜓点水,幼稚园?

【6】跟《烛台背后》是反过来的。是美的电影。但同时过于精神分裂地运用到了剪切与闪回,整个电影硬生生被时间线切的只剩下碎片化的伊夫圣罗兰的样子。我们总知道天才总是关注背后时的,但本片极其神经的对时尚,艺术,爱恋通通来了一回,又对私生活与商业杜撰。一部主要拍传记片的人物表演片,流水账,精神分裂地拼凑,奇怪的叙事手法,没拿到表演奖就凸显本片的最大问题。两个半小时拍出了5个小时的赘余感。

从圣罗兰到杜尚、戈达尔,千里马少有,天才的精神维度让他们很难跟凡人沟通,所以与天才共事在我等俗人看来是件痛苦的事。圣罗兰的设计手稿里满满马蒂斯的影子。色彩很美,演员都极有气质,两个年龄段的男主都与本尊十分相像,只是个人不喜欢用非线性叙事拍摄的传记片。

开头和结尾两场屏幕分割的时装秀段落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前面采用当年历史纪录片的黑白影像并置的一幕颇有深层意义;每一场舞会/狂欢的场景都拍摄得有声有色:服装色彩、灯光、怀旧的迪斯科音乐和摄影机的移动,都将那个年代时尚圈子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奢靡和颓废,肉欲和激情都在油画般的镜头内不断寻找发泄的出口。有一场圣罗兰和新情人一见钟情的段落拍得最棒,两人没有一句对白,却凭借摄影机缓慢的水平来回移动道尽各自内心的欲望。从表现手法这一点来看,这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作者电影

《圣罗兰传》的身体性往往依附于“洞”的产生:衣柜中的洞,照相机镜头之中的黑洞,灌木丛中的洞,以及后半部分,来自画外的声音将alley中的naked woman变成被观看,同时主体由于位于画外而免于观看的权力性声音黑洞,黑洞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暂时中断地“吃”掉影片显在的,以浓烈与焦虑构成的繁复风格,它是一种不确定性,导向同于死亡的冲动,如同影片之中“动物”的强度化含义:吞掉药片的斗牛犬与缠在身体之上的蛇,死亡或侵占。Coda,老年Saint Laurent缓慢,沉寂的话语与屏幕之中不再清晰的旧影片,在影片的作用之下,Saint Laurent的告别与人生之中的高潮片段同构,在蒙太奇对于时间的重新编码之下,诈欺的死亡取代了真实的死亡的恐惧作为影片的结尾。

电影不是按时间线性进行的,所以对圣罗兰已有了解的观众会更清楚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镜头和画面非常好看,几个细节展现得尤其好——比如印象最深的是,雅克嗑嗨后躺在沙发上,镜头远远地带到一只小小的泰迪熊躺在沙发上,后来影片交代了雅克死后小熊也陪伴着他,在倒叙中雅克在给小熊缝眼睛。能看得出来导演极力追求高度的审美愉悦和艺术性,所以冗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演员的表演和角色之间互相的平衡(圣罗兰的优雅温吞、皮埃尔的敏锐善谈、贝蒂的潇洒、露露的灵动……)使整部电影完美自洽了。

啊就…说传记不传记,说剧情也不剧情,150min可以表达很多内容,但是我实在没理解导演想用这150min表达什么。两位男演员不知道是造型还是演技,一直让我感觉是小妇人里的老师跟汉尼拔在谈恋爱,感觉马上就要有人拔刀血溅当场。最后,穆吉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责任心or自己活着都费劲的人不要养宠物,养孩子同理。(全片一直在心疼狗子。

与Jacques de Bascher危险的爱恋相比,圣罗兰与皮埃尔的恋情则显得温情脉脉。作为圣罗兰的朋友、恋人与合作伙伴,皮埃尔陪伴他走到了人生最后的阶段,拯救他于毒品与精神崩溃的深渊。与圣罗兰惊艳但绝望的艺术气质相互补,皮埃尔以他的务实精神与商业头脑

是那种熟悉的法国电影腔调,对白充斥着自言自语,举止是近乎古板的优雅。或许时装设计真的是一份困在色彩和线条中的艺术,想要突破成规就会落入符号化窠臼,没有纸醉金迷就不能够洞彻人心。复古滤镜配华丽工艺品,蒙德里安式分屏,还有一个举手投足尽是忧郁梦幻的俊美男人(电影里小三真的配不上YSL,恋爱情节不能编排得好一点么)。太散乱了,尤利尔是最大亮点,贝格的演出也算正常发挥。

获得奖项

  • 第66届戛纳电影节
    第66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Palm Dog - Special Mention
    提名:主竞赛单元 / 同志棕榈奖
  • 第4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4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获奖: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音效 / 最佳艺术指导
  • 第67届戛纳电影节
    第67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