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我家(2001)

Nirgendwo in AfrikaUP:2021-12-24

《何处是我家》(德语:Nirgendwo in Afrika;英语:Nowhere in Africa,意译为「在什么都不是的非洲某处」),又名非洲的天使,是一套2001年首映的德国电影,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改编自德国作家史戴芬妮·子白希(Stefanie Zweig)于1999年写的半自传小说。

何处是我家

评分:8.2 导演:卡罗莉内·林克 编剧:卡罗莉内·林克
主演:茱莉安·柯勒 / 梅拉布·尼尼泽 / Sidede Onyulo / 马蒂亚斯·哈比希
类型:剧情 / 传记
片长:141 分钟地区:德国
语言:斯瓦希里语 / 德语 / 英语
影片别名:情陷非洲 / 无处为家 / 非洲的天使(港) / Nowhere in Africa
上映:2001-12-27
IMDb:tt0161860

剧情大纲

故事发生于1938年,犹太家族瑞第力希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迫害,不得不举家逃难到肯尼亚。家庭的男主人韦特·瑞第力希在那里管理一个贫瘠的农场,而他的妻子耶特尔·瑞第力希却完全不能够适应那里的艰苦生活。与这位妻子相反的是,他们的女儿黑姬娜·瑞第力希却能够很轻松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她不仅学会使用当地的语言来进行日常交流,还和家里雇佣的当地厨师欧伯尔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在这段逃难生活中,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婚姻曾一度出现危机,而在得知韦特的父亲与耶特尔的妹妹惨遭德国纳粹的迫害后,两人才意识到彼此是怎样的需要自己。韦特曾经在英国军队服役,并在战争结束之后申请回到德国,并在政府机关里做一名律师,而他的妻子和儿女则更愿意生活在肯尼亚。后来一家人经过思考,决定在1947年返回德国,开始新的生活。

背景

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导演卡洛琳·林克因为自己的女儿生病而没能参加。在距上一部德语电影《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入围最佳外语片奖的23年之后,这一部德语电影获得了这项殊荣,1998年卡洛琳·林克的另一部电影《走出寂静》(Jenseits der Stille)就曾经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这部电影的主要拍摄地在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 Mukutani,电影的摄制组不仅仅在此地进行拍摄,同时还在摄制工作结束后和世界宣明会一起为当地修建了一条通往 Mukutani 的公路。

评价

这部由敏锐的导演执导、受到好评的电影受益于真实的实地拍摄、灵活的剧情、动人的音乐以及得当的拍摄。演员的演出非常出色,他们将这种移民生活生动地展现出来,并且不会给观众带来许多感伤的回忆。
——film-dienst电影杂志
值得推荐宏大图景下的一部极具洞察力的史诗娱乐: 1/3; 动作: 1/3; 色情: 1/3; 刺激: 1/3; 市场需求: 2/3
——TV Movie杂志

主要角色

  • 父亲 - 韦特·瑞第力希(Walter Redlich)
  • 母亲 - 耶特尔·瑞第力希(Jettel Redlich)
  • 女儿 - 黑姬娜·瑞第力希(Regina Redlich)
  • 韦特的挚友 - 韦特·许斯金德(Walter Süßkind)
  • 忠诚的厨师 - 欧伯尔(Owuor)

奖项

  • 第7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 德国电影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Gernot Roll)、最佳音乐(Niki Reiser)、最佳男配角(Matthias Habich)计五项大奖
  • 纽约影展(High Falls)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 华盛顿首府影展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小说

小说为半自传式,史戴芬妮·子白希以她自己的童年为蓝本,本书受德国民众高度欢迎,曾好几个星期被列入最畅销书榜。

电影与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母亲耶特尔在书中并没有发生过外遇。

此片由卡洛琳·琳克(Caroline Link)执导,剧本则由琳克与史戴芬妮·子白希一起执笔,以1930年代纳粹德国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德籍犹太裔家庭为了逃避纳粹党而移居肯亚的遭遇。

简评

没有谁能真正的融入异域文化——除了孩子——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白色人种对黑色人种的怜悯与傲慢,正如《英雄》在本片面前的一败涂地;终究,最后三十分钟走与留之间的冲突拯救了这部片子,正如这场超现实主义的蝗灾解开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死局;作为西方传教士帮佣的后代,我突然很好奇,在幼时长辈口中仁慈的西方主子眼中,我的祖辈又是如何的一副形象?

德国二战前,犹太一家人逃到非洲,为英国地主打工做农场主,小女孩迅速融入各种文化,妈妈从偏纳粹思想转到认识到多元不同的美丽,爸爸很实际但也有理想主义,迅速接受现实但又从没忘记过自己德国人的归属感。结局是好的,历经一切磨难,夫妻情感更坚固,女儿教育更完整,回到德国追求法律事业。

导演对非洲抱有很深的情感,从孩子和当地人的融合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也是本片最打动人的地方。相比之下,故事情节平平无奇,也缺乏男已主角的细节经历,因此人物并不丰满,作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感觉它少了些东西。貌似德国影史上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都是二战题材的,或者评委会好这口?ANYWAY,《窃听风暴》是最出色的。

电影的原著其实是这个小女儿的传记。从电影来看,这本书应该非常精彩。电影音乐也很出色,是管弦乐和非洲音乐的混合,但是很和谐的感觉。与题材相似的《走出非洲》相比,《何处是我家》要明显胜出。该片获得了03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当之无愧。从Walter在即将全家移民的非洲卧床不起开始讲述这个家庭的故事,这是一个巧妙的节点。涉及到的敏感种族题材,悲痛在书信电台中缓缓道来。男主Walter在疟疾好了以后醒来的那一刻,这个角色已经完全“醒”了。黑人厨师对主人真是让人感动。女主适应环境的表现很真实。女儿长大的世界充满着浪漫的“天使睡前故事”,她会像一个天使一样去拯救她能看见的苦难。她快速融入了非洲这片自由的土地。天堂是自由的,只是并不适合“凡人”。所以,最终他们还是回德国这个人间去了。

犹太人一直是被排挤和受迫害的群体。要考虑宗教因素,也情有可原。若是一直因为宗教因素被排斥还是有点可怜。不能否认他们是自律和自强的民族,拔尖的人在平庸之辈眼中无疑不是被仇视和当靶子的对象,这是人的劣根性所在,也是人性丑陋的一面。本片视角和时间线都很好。二战为背景,聚焦一家三口在非洲的流浪生活,即使没有强调二战和犹太人的迫害过程,但穿插的情节还是能让人产生怜悯和感受到当时政局的变动和人的无奈与弱小。

广袤荒凉的非洲大草原,干旱少水的肯尼亚,淳朴善良的当地人,不同文化间的隔阂,战争带来的创痛,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考验着主人公一家的意剧中在主人公进行对话的时候也大部分使用远景,而不是近景,特写,表达人物状态时比较经常用到的镜头。

.22dvd 里面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男主角的爸爸说:爱情本来就有一个人爱的多一些,爱的挫折就是这样来的。爱得多一些的那个人,更加脆弱一些。另外,那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演员,身体就显示了女性的特点,屁股呈现出优美的曲线。难怪欧洲女人的身材都那么的好。到底这部片子讲的是原住民对文化的包容性,还是移民对环境的适应性呢?我觉得应该是前者吧。人本来就是从自然里产生出来的。

电影结束的场面温暖感人,一家三口坐在离开非洲的火车上,一位在火车下的黑人妇女向洁塔兜售香蕉,洁塔苦笑说”我现在穷得像只猴子。“黑人妇女拧下两只香蕉递过来,笑着露出白牙说”给你,猴子!“,音乐起,火车蜿蜒向前,视线中,头顶香蕉的黑人妇女快乐轻盈地行走,阳光普照着非洲大地……

女导演对奥斯卡的雄心勃勃,三次德国获奖均是将国家历史渗透到电影工业,女儿的角色使环境湍流压力落到主角身上时,剧情可以顺着推进。非洲又使战争和爱情的土壤更泛出地气。但企图心强烈,在表演、镜头、角色反应中都加入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另普通观众会感到一丝丝不适。角色动作和镜头都在加强动势,好的一面是引入心理空间的动能,但有被裹挟却未触动的感觉。

《何处是我家》(德语:Nirgendwo in Afrika;英语:Nowhere in Africa,意译为“在什么都不是的非洲某处”)的半自传小说,剧本则由琳克与史戴芬妮·子白希一起执笔,以1930年代纳粹德国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德籍犹太裔家庭为了逃避纳粹党而移居肯亚的遭遇。。。。。

何处是我家,女主角没有走出非洲中梅姨的大气和随遇而安。这部电影更为真实,善良的黑人厨子和白人小女孩的情意,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贴近生活。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四十五美金买晚礼服,食物不和胃口,到后来知道德国犹太人被残害后渐渐的面对现实。如果是我,我不会比女主做的更好。这是一个普通女人的史诗而不是一个伟达的女人

勉勉强强合格的流水日记,符合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日常想象。很多地方描述过于平淡和笼统,升起的摄像机逐渐远去,呈现的也仅剩广袤无垠天地中的一粟,试图勾勒的恢宏非洲图景和跌宕人物经历都似未作深入探讨,对战争反省或者人物创伤都语焉不详,一切画面和情节都如同没来由的蝗灾,瞬间就可以被人类战胜,显得苍白。

获得奖项

  •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3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第3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获奖:水晶地球仪奖-评委会特别奖 / 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提名:Crystal Globe
  • 第60届金球奖
    第60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52届德国电影奖
    第52届德国电影奖
    获奖:最佳影片金奖 / 最佳男配角
    提名: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