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终了(1966)

La guerre est finieUP:2025-02-25

战争终了

评分:7.3 导演:阿伦·雷乃 编剧:豪尔赫·森普伦
主演:伊夫·蒙当 / 英格丽·图林 / 詹妮薇芙·布卓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121分钟地区:法国 / 瑞典
语言:法语 / 西班牙语
影片别名:未完成的战争 / The War Is Over
上映:1966-05-11(法国)
IMDb:tt0060481

战争终了简介

故事描述一个叫迪亚戈的西班牙革命份子(共产党人),25年来为革命理想不懈奋斗,但因遭受西班牙当局的迫害而远走巴黎。一次在从西班牙回法国的路途中,他遇到了边境警察的检查盘问,多亏有个叫娜蒂妮的女大学生来帮他涉险过关,后来两人在巴黎相爱。迪亚戈在巴黎忙着筹备一场浩大的工人罢工运动,以呼应西班牙国内的革命党人被捕事件,但后来娜蒂妮却与激进的青年组织挂上号,并密谋在西班牙进行绑架人质的恐怖活动。迪亚戈谴责了他们的暴力倾向,然而为了革命事业最后他还是回到西班牙,但等待他的是天罗地网......

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豪尔赫·森普伦

简评

左翼知识分子的一曲迷茫的悲歌。弗朗哥的一句“战争结束了”,无比讽刺地宣告着1936年那个为了理想与正义的时代的终局。每年140万游客,若无其事地踩着当年革命者流血牺牲的土地,心甘情愿地为法西斯独裁政权粉饰太平。“没有1936年的浪漫,只有1965年的现实”。而西方的保守败落,苏联的专断蛮横,无时无刻不对知识分子的内心进行着清教徒式的鞭鞑。

冷战波及下的意识形态矛盾,通过一个communist革命人在两个情人间的若即若离,影射个人多舛的命运在所谓的变革面前都成为微不足道的注脚。而Yves Montand在本片中颇有魅力,哪怕是在情人间游走,却也让人完全理解他优柔寡断的内心。西班牙内战的背景下,是期盼世界“会变得更好”的某种愿景,然而没有什么是黑白分明的两极,革命亦是如此。

故事描述一个叫迪亚戈的西班牙革命份子(共产党人),25年来为革命理想不懈奋斗,但因遭受西班牙当局的迫害而远走巴黎。一次在从西班牙回法国的路途中,他遇到了边境警察的检查盘问,多亏有个叫娜蒂妮的女大学生来帮他涉险过关,后来两人在巴黎相爱。迪亚戈在巴黎忙着筹备一场浩大的工人罢工运动,以呼应西班牙国内的革命党人被捕事件,但后来娜蒂妮却与激进的青年组织挂上号,并密谋在西班牙进行绑架人质的恐怖活动。迪亚戈谴责了他们的暴力倾向,然而为了革命事业最后他还是回到西班牙,但等待他的是天罗地网......

这才是真正的地下党员!有同志、有敌人、有爱人、有情人……对革命处在低潮的形势有清醒判断,这让一个左翼无比失落;而徘徊在随时可能遭到抓捕的祖国西班牙和地下组织指挥部所在的巴黎之间的生活又让他总是处在认同问题的漂移之中。但他终究是一名党员,真正让他迷恋、能拯救他的是最危险的敌后生活:那种危险中与同志并肩奋战的乐趣、那种为了一个高于自己的终极目的而奋斗的冲动能让他克服这些个人的情绪,笃定而饱满地继续行动……这样的人生还是令人羡慕的。

巧思。战争终了,何时终了?如何终了?是否真的终了了?疑问如同挥之不去的影子笼罩在整个社会的上空,也化身看不见的禁锢,平等地落在每个人身上。仍拥有坚持和信仰的人前赴后继:他拥有多个名字,他不再有名字;他拥有多个身份和与之匹配的生活,他不再有任何身份,生活也逐渐被架空,不再真实;他记得每一个门牌,每一个街口,每一个楼道,它们属于他,也不属于他。你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情人,也是我的儿子/女儿。人生成了没有依托没有锚点的虚空,无家无国,什么才是真实?后半段由虚转实,做了关于政治的讨论,给了所有的虚无一个基石。在el camino hacia caída, 无数的人像影子一样活着,他们没有面孔,他们都有同一张面孔。

还是第一次认识Alain Resnais导演,但对于政治题材的电影果然还是需要点耐心,无论怎么放大一个革命者的爱恨情仇和他的事业人生在大时代面前还是那么地渺小无助,用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来解读很有趣,更是社会主义在西班牙的一次展现,又陷入无休止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斗争。镜头感和导演掌控都不错,只是这扑面而来的时代感相去甚远,体悟不多。

获得奖项

  • 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
  • 第19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第19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获奖:Special Mention —— Feature Film
  • 第32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32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提名:最佳男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