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移民(1971)

UtvandrarnaUP:2024-07-30

大移民

评分:8 导演:扬·特洛尔 编剧:本特·福斯隆德 / 扬·特洛尔 / 维尔海姆·莫贝里
主演:马克斯·冯·叙多夫 / 丽芙·乌尔曼 / 埃迪·阿克斯贝里 / 艾伦·埃德渥 / 莫妮卡·泽特伦德 / 汉斯·阿尔弗莱德森 / Sven-Olof Bern / Aina Alfredsson / Pierre Lindstedt / Ulla Smidje / Eva-Lena Zetterlund / Gustaf Färingborg / 奥克·弗里德尔 / 昂内塔·普吕茨 / 哈尔瓦德·比约克 / 阿诺尔德·阿尔弗雷德松 / Bror Englund / Tom C. Fouts / Peter Høimark / Erik Johansson
类型:剧情 / 冒险
片长:192分钟地区:瑞典
语言:瑞典语
影片别名:移民 / The Emigrants
上映:1971-03-08(瑞典)
IMDb:tt0067919

大移民简介

内容简介:
  19世纪中叶,在瑞典南部斯迈兰(Smaland)的一个农村小社区里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克里斯蒂娜和卡尔·奥斯卡。他们靠着一小块贫瘠的土地勉强度日。世事艰难,人们遭遇到恶劣天气,收成锐减,一片凄凉。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因饥饿偷食了食物而死去。这次饥荒加上孩子的死,使得母亲接受了父亲移民美国的决定。他们同另一个躲避宗教迫害的家庭和一名逃避恶妻的男子等人一起结伴同行。
  电影余下的部分描述他们乘坐一艘摇曳的航船的艰难旅程,他们穿越了大西洋和内陆,最终来到了现今的美国明尼苏达州。整个迁移花费了10周时间。在明尼苏达州,那些死里逃生的移民将在这个新世界里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本片是一部北欧人移民到美国的史诗电影。片中尽是长镜头及壮观的大自然景象。从《征服者佩尔》中可以看到本片的影子。由马克斯·冯·西多与丽芙·乌曼主演,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奖。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本特·福斯隆德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扬·特洛尔

简评

扬·特洛尔的移民史诗, 影片3个小时前半部讲述乡村田园平静又略荒凉的生活丽芙·乌曼清纯美好她因此片提名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后半迁徙群戏船上的颠簸食物的贫乏病痛的困扰几多波折。无配乐煽情无特写痛处就是描述美丽的风景跋涉的人们最终到了归处他热泪盈眶。

瑞典移民史,像一本学术专著,但一点也不枯燥。特洛尔的这部片子让我想到了泰伦斯马利克的很多作品,包括《天堂之日》和《新世界》,70年代能有这样细腻的摄影,真是美哭了,特别是丽芙乌曼荡秋千那一组镜头。19世纪的美国是旧世界的美好彼岸,让受不了压迫和处于绝境的人有个新希望。想起昨天美国大使馆下的微博评论,只有唏嘘,就像影片里揶揄的:瑞典的形势真的很糟糕,连虱子都要移民。

原来1840s瑞典五分之一的人移民北美了。同样是靠天吃饭水深火热,1840s瑞典农民和七武士里的日本农民心态差距也太大了。感觉一方面是因为瑞典没有劫匪所以农民境况还是好一点,另一方面是宗教确实改变了生死观并且帮助了未受教育的人民去爱彼此。

扬·特洛尔和奥米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拍生活流的导演,特别是底层贫穷却极具生命尊严的农民,那些普通、艰辛、贫瘠的乡村生活中,所有的故事都简单但又充满了悲凉的感觉,对白被精简到了极致,只留下画面在讲诉着,镜头冷静,大自然和人物,新大陆承载着希望和梦想也有现实的无情和残酷

用极度真实的方式展现了北欧人民历经艰辛终于移民到了美国的故事。尼尔森是一个小地主,他移民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那点土地太贫瘠了,他感觉到自己再努力耕耘都无法养活家人。神父移民的原因是受到了当地教会的迫害,让他无法自由地信仰。也许每一个选择移民的人,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幸福,他们于是选择了移民来追求心中的幸福。但代价却也极巨大,许多人会沉落海底,许多人会半途倒下。所幸的是,他们来到的这片土地,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尼尔森最后在那颗老树下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也宣告了他将获得重生。

7分。其实本片是质量配的上八分的一部电影,但由于我实在是对这种欧陆导演的电影风格不太感冒所以只能给一个七分,尤其是几个月没看电影突然看一部这么长还略带沉闷的电影确实是有点不适应。本片做的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无时无刻的气氛渲染,让本片从头到尾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风土人情味,结尾的处理我个人也挺喜欢的。但我不太喜欢本片的导演风格就是对于叙事的简化处理,所有事件都是点到为止,没有太多戏剧冲突,并且全片有着很多留白环节,这让这部三个多小时的电影很难真正的看进去,我个人观影过程中是有点不断走神的,不过这也是欧陆导演的一贯风格了,只能说个人不是特别喜欢。本片的群体表演是非常好非常到位的,男女主角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大移民和新大陆是由Vilhelm Moberg的一部小说改编而来,虽被分割成两部电影还是建议一次看完。尤其喜欢瑞典的部分肩抗摄影机的导演就像用温柔的手缓缓的触摸着优美哀伤的家乡土地,深厚的情感浸润了每帧画面。PS告别年迈父母的长镜头成为了整部影片的缩影,这是一个每次回想起来都会潸然泪下的镜头。

,3小时看得压抑而紧张,目标清晰阻碍集中,文钩子随处可见,观众的感受如同片中丽芙乌曼一直焦虑不安的双眼,总以为她和孩子又要出事了。乌曼太棒了!演起农妇和她之前的知性优雅的小姐、绝望的贵妇都不一样,乌曼和冯叙多才是绝配嘛?纪实自然美学当属欧洲人厉害,杨导这部史诗级中的巅峰作,现在的史诗剧没法和以前比了。结构上,一半讲了生存现状的不断下跌和无望。足够无望才会理解这种行为。后一半没想到全是公路片模式,没有想像中的抵达美国之后的时间跨越的描述(不让观众放松),一板一眼一笔一画细致勾勒出了第一批瑞典移民的艰辛和决心。那年对上了史诗级剧作教父,是美国擅长的古典叙事技巧,两部完全不同的美学系统。

上半部分充满了古朴厚实的木头美学,下半部分开始把镜头更安置在了一个个人的面前,把他们艰辛旅程中希望与惶恐交织的灵魂都呈现在银幕上,进入观众的心灵。从一个小移民团队透射出了一个历史面貌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色的表演水准都很上乘,他们观念与信仰可能各有不同却都在新大陆找到了一片自由的土地

当儿子考虑到自己的孩子的未来而决定移民时,父亲对准备移民的儿子说,,谁又愿意背井离乡了,抛下年迈的双亲呢?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卡尔·奥斯卡与克里斯蒂娜带着孩子们终于来到这片神赐的美丽的土地,神佑勤劳勇敢坚毅又有爱的人们.

三个多小时,长是真长,但确实是鸿篇巨制。丽芙乌曼真漂亮,演的也好。十个星期,漂洋过海来到新世界。惊涛骇浪,疾病缠身,但新世界总是有新希望,只有一双手,总能看到美好的新生活。冯叙多和丽芙乌曼就是这片的灵魂。不过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看大移民,真是时兮世兮,黑名贵,亚裔揭竿而起,60万的新冠死者,大江东去浪淘尽英雄。

看出了两地的差异,美国这边肥沃、环境好、自由(宗教、制度、人身)。瑞典老家的场景常伴石头石墙,给人一种被隔断的感觉,美国就处处开阔;瑞典老家生活中,妻子的三次秋千,分别是婚前的天真烂漫,婚后的忙里偷闲,出发前的满怀希望;牧师在大船上,小船上对于上帝的质疑,最后仍旧信仰。是愚?新路发展不太明显,估计得细看才行;妻子大船上流血不止那次用意是啥?之前有过晕船感觉自己要死了,这第二次艰难用意不明;美国宣传移民书上写禁止吃咸鲱鱼??;最不满意的当然是三段配乐啦,这种一般用来马上遇到危险的吧,然而剧情和危险毫无关系,真危险的时候倒什么配乐都没有,用意不明,感觉很糟糕;同样的移民题材,想到了愤怒的葡萄。还有看完挺想玩荒野大镖客。

获得奖项

  • 第3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3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编剧
  •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30届金球奖
    第30届金球奖
    获奖:Best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 Best Foreign-Language Foreign Film
  •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改编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