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1970)

评分:8.1
导演:帕维尔·祖拉契克
编剧:帕维尔·尤拉切克 / 乔纳森·斯威夫特
主演:卢博米尔·科斯特尔卡 / 克拉拉·耶尔内科娃 / 米列娜·扎赫里诺夫斯卡 / 拉多万·卢卡夫斯基 / 伊日·扬达 / 卢德克·科普日瓦 / 米洛什·瓦夫拉 / 米罗斯拉夫·马哈切克
类型:剧情 / 悬疑 / 奇幻
片长:102分钟地区:捷克斯洛伐克
语言:捷克语
影片别名:刽子手梦游天空之城(港) / A Case for a Young Hangman / Case for a Rookie Hangman
上映:1970-08-03(捷克斯洛伐克)
IMDb:tt0064843
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简介
本片堪称一部现代版的“格利佛漫游记”,改编自斯威福特愤世嫉俗的社会政治讽刺名著。Lubomir Kostelka扮演现代格利佛,在一次翻车后他突然醒来,走过一片森林后,他开始寻找一个神秘的国度勒普泰,因为他听说那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在路上他发现了一只死去的穿着人的衣服的兔子,从它的口袋中拿出来一块怀表,他发现那怀表的时间是反向走的,于是他继续往前走,遇见了形形色色奇怪而复杂的人和事,一场荒诞的超现实历险就此展开
《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被国际上公认为祖拉契克最完美的电影杰作,是60年代捷克新浪潮电影运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声名狼藉”的一部作品。这部狂热的,稀奇古怪的政治讽刺剧完成于苏联坦克入侵之后,在其上映后立刻被当局封禁,并永远终结了祖拉契克的电影生涯。大胆的,创新的和绝对荒诞主义式的影像,《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是电影史上对格利佛漫游记最疯狂的一次改编,全片几乎摆脱了所有剧情和思维逻辑的形式和束缚,让观众们完全进入一个象征主义和符号主义的幻想世界。作为影史上所公认的“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电影杰作之一”,这部影片呈现给我们无数古怪而充满隐喻性的画面,一只身穿衣服的兔子,一座专门研究发明创造的高等学校但里面所有的学生都是从不说话的,一个精致的“手工提供动力”的思想机器,一个没有一年中的第九个月份的国家(为了避免流感的流行)。。。我们的英雄格利佛经历并发现了这一切,在他从小人国到Balnibari前往勒普泰的路程中。“这部影片包含了所有能超出你想象的荒诞剧元素,超现实主义元素和讽刺剧元素,是乌托邦式的政治讽刺剧和怪诞的童话故事的一次完美融合。”(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评语)
关于导演:
(1935-1989),捷克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天才导演/编剧/制片人,被誉为“捷克新浪潮电影革命中真正的灵魂”,作为整个东欧电影新生运动中最独特的剧作家之一,他创作了好几部在捷克和东欧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1963年由他所编剧,Jindrich Polak导演的《Ikarie XB-1》是电影大师库布里克最钟爱的十部影片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其《2001太空漫游》创作的灵感源泉,1964年为捷克动画大师Karl Zeman所创作的《The Jester's Tale》是一部融合了动画,真人和奇特摄影术的幻想片经典,1966年他与新浪潮另一位著名剧作家Ester Krumbachova共同创作了《Daisies》,由Vera Chytilova执导,成为新浪潮中最独特的一部杰作,一年后他又为捷克科幻电影大师Jan Schmidt编剧了其最好的作品《End of August at the Hotel Ozone》;作为制片人,他是Vera Chytilova的名作《天堂的果实》(1969)和Jiri Menzel最富传奇色彩的电影《弦上的云雀》(1969年拍摄,1990年解禁)的执行制片;而作为一位极具创新意识的电影导演,他一生却只拍摄了两部长片和一部短片,由于69年的《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中对共产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批判和讽刺,影片被当局禁映并永远禁止祖拉契克再拍摄任何影片,两年后,祖拉契克也被免去了在Barrandov电影工作室的工作,1977年他被迫流亡西德,经过6年不得志的生活后回到祖国但依然看不到重新创作电影的希望,1989年,就在捷克共产主义政权垮台的前夕,郁郁寡欢的祖拉契克在布拉格永远闭上了眼睛,终年只有54岁,他成为捷克20年的共产主义极权专政下少有的被终生禁止拍片的捷克电影导演,而他的悲哀逝去,在后来被公认为极权主义摧毁践踏所有艺术创作和优秀电影人所犯下的最惨痛的一次伤亡,世界上从此失去了一位具有创新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堪称能与费里尼媲美的电影天才。纵观他的电影生涯,几乎每部创作的作品都堪称经典,尤其是其仅存的两部导演作品更是充分展现奇思妙想的电影杰作,而由于他的影片存世很少也极难看到,以至于至今这位电影奇才依然默默无闻,2004年8月,纽约著名的CINEMATHEQUE实验院线与布拉格国家电影资料馆在两地共同举办了祖拉契克的电影回顾展,取名为“ -- 重发现一位捷克新浪潮电影大师”,向世界范围内推荐并缅怀这位英年早逝的东欧电影奇才。
一点个人感受:
《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祖拉契克的第二部长片也是其最后的一部作品,被后来者公认为继齐蒂洛娃的《雏菊》之后最具独特魅力的新浪潮电影,而两部影片的编剧同为祖拉契克。影片从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奇特的超现实世界,一个男人开着车在空无一人的乡间山道上行驶着,突然车子翻下山谷,镜头一转,男人睁开眼,原来是一场梦,男人继续往前走,一只穿着衣服的兔子死在路中间,男人俯身下去拿出衣服口袋中的一块怀表,赫然发现指针是倒着转的,男人继续往前走过一片田野,来到一座空无一人的白色建筑前,走进去,里面杂乱无章,墙壁上挂着一件和兔子身上一模一样的衣服,男人自然上去摸摸口袋,突然总口袋中飞出无数蝴蝶,男人本能地闭上眼,等他再睁眼一看,所有杂乱的东西都消失了,而自己却身处一个一尘不染的白色大厅中。。。之后突然晃动的地板,从房顶上坠落却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一群人仰头观看一头牛被判的绞刑。。。无数具有象征主义的画面和高超的剪辑技巧使这部影片成为一部完全以影像说话的杰作,这部影片在超现实的影像上绝不亚于布努艾尔和达利的《安达卢奥犬》或《黄金年代》,而被送上绞刑架的牛则暗示着极权主义的最终命运。影片中那些精致而有创意的摄影来自新浪潮著名的电影摄影师Jan Kalis。
转自Auess
帕维尔·尤拉切克 Pavel Juráček导演
卢博米尔·科斯特尔卡 Lubomír Kostelka演员
克拉拉·耶尔内科娃 Klára Jerneková演员
米列娜·扎赫里诺夫斯卡 Milena Zahrynowska演员
拉多万·卢卡夫斯基 Radovan Lukavský演员
伊日·扬达 Jirí Janda演员
简评
一堆盖了狗屎的土,你天天骂他脏,但那上面能开出花儿。在我看来,对事物的讽刺要么来自懒惰,要么出于无能。然后历史为它披上悲情的外衣。陈述得到宣扬(毕竟还是需要有人担任这一社会角色)因为大多数人并非高动力,无畏且真的不蠢,所以讽刺和辱骂是一种折中的自我救赎,它首先代表的恰恰是认同(尤其认同在公众语境里表达“不认同”这一社会身份)。反政治的姿态有多么“政治性”使他们意识不到的。
糟糕,不仅没怎么看懂,还差点睡着,挣扎着捋一下还记得的情节:格列佛连人带车滚下山,看见穿着人类衣服的死兔子;进了一个教堂,看到了因为溺水离世的女友;对一个人(应该是心理医生)说他的梦,被告知这是现实;被人带到一个地方,在那里人们在星期一沉默;在教室里被审讯;出现在一个party上,但是似乎因为触犯禁忌被赶走;看着人们抢水喝,还有一个人被射杀;见到总督,两人一起吃核桃;见到一座房子,进去后见到Gabriela;一帮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看拉普达的外交,看加加林;格列佛上街,看到静止的人群,他们抬头看着天上;喜庆的处决;来到拉普达,又见穿人类衣服的兔子,见到妮可公主(青年女友),见到王室,了解到飞岛国王是酒店门卫;和王子喝酒;回到地面,和总督打起来,向人们解释拉普达;又见傻子,一同走出巴尔尼巴比。
#捷克新浪潮# 祖拉契克的封镜之作。极多的直白而露骨的政治影射充盈全片:穿人衣的兔子;周一禁言日;飞城拉普达;生成思想的人造机械.....68年后捷克高压的政治环境怎能容得下这类影片?但祖拉契克充满巧思的荒诞主义表现手法,将影片从原著《格列佛游记》中自由解放了出来,不顾理性的外在表征逻辑。这一类型处理在第二章中尤为出挑,主角的复杂的意识流独白与大胆先锋的费里尼式幻想场景撕裂融合,内在文本的声画对立被推向极致的高潮,穿梭于格列佛敏感多变的内心宫殿中,并依托猛烈急速的推拉镜头,快速横摇/直摇,精致的蒙太奇快切,从而引得观众跌入黑暗的绝对非理性的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惜的是后期的剧情走向略显乏力疲软,再加之近期新浪潮作品观赏过多而审美疲劳,尽管像“井的守卫者”等章节挽回了一些视听上的重复,总体仍佳。
共产主义并非原罪,只有极权主义才是万恶的根源。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我不喜欢这部电影,虽然作为艺术方面的表达它是非常出色的。但我不认可它在那个年代这样对东欧政治体制的解读,毕竟这种带有偏见的创作是有失公正的。
穿背带裤的兔子、倒转的怀表、口袋里飞出蝴蝶、每周二不能发出声音为了保存空气、看被执行绞刑的牛、地下的君主立宪制、那个叫跳跳的智障车夫说出了最有智慧的话“干嘛总要无事生非,听着它滴滴答答,还不够吗?”
1、穿灯芯绒裤子格子衫戴怀表的兔子叫奥斯卡。2、往下跳落地的时候地板突然松动,让人想起红辣椒。从松动的地板的缝隙里居然还看到下面有两个人站着那往上看。3、人类愚蠢的欲望。4、总之这一切的怪异愚蠢都在支撑着这个怪兽政权。5、尤里加加林。巴尔尼巴比的黑暗。6、拉普达的皇宫。这个拉普达是不是《天空之城》里的那个单词?看那副巨画,应该就是。百度了一下,还真是同样源自于《格列佛游记》。要不要重看格列佛游记。都忘了原著写的啥了。7、起太早了,看到第十节又犯困。格列佛坐在一把金交椅上,背后的笼子里都是,兔子。8、发明家学院由于流感的缘故取消了七月。9、一共十二章节。电影开头说,本片改编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愿他的国人原谅我。
在学校宿舍里看的第一部电影。内容高度密集的隐喻体系(甚至包含标题在内)和超现实主义其本身就带有反叛意味的表现形式完美一致,“时间倒行”的隐喻和十二个章节的结构编排更是为影片加上了神秘而讽刺的色彩。结构上大胆借用《格列佛游记》和其他奇幻作品,视听语言也显然经过了祖拉契克精密细致的打磨,使得成片虽然先锋大胆但(与布努埃尔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比较)有着极强的完整性。——或许是隐喻要素的出现过于密集了,我在观影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仔细思考揣摩,导致大部分的内容都看得云里雾里,遗憾。待重看。
矛头直指当局的软弱和颠倒黑白。上升的王国和坐享其成的贪婪,以及带有超现实荒诞主义的腔调,都是对当年局势的讽刺。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国家的遭遇,很难看懂其中的伏笔。着西装的兔子既有对韭菜的隐喻,也有对作为傀儡的当权者的隐喻。那一幕公开处决,配合苏联式大幕布,竟有些惊悚的味道。
摊牌了,我遇到了个人观影史前绝无仅有的从头到尾一秒钟都没看懂的电影……突然又更加喜欢起布努埃尔,他的电影里将各种隐喻通过超现实的手法表现出来,仍然通俗易懂却风格强烈,这种能力无人能及。也许《辩护》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打光、配乐都很厉害,但过于晦涩和生硬的情节及隐喻使它不能被看懂,而且这个锅不能推给观众,我认为就是导演的表现能力不够。
①跳跃、怪诞、超现实,只是模糊知道导演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所以对影片中隐藏着的大量秘密不能准确解读,即使如此也能依稀感受得到一些,毕竟我们如今也处在魔幻的时代神奇的国度。这些细节和情节包括:所有人自觉缄口不言、一台靠手摇驱动产生思想的机器、总督在办公室里要踩在一张张报纸走路(沿着xxx道路前进)、为了预防流感就取消十一月……等等,总体来说影片可以理解成为一部政治隐喻片,难怪在一家小剧场公映了两周就被当时的布拉格政府咔嚓了,可见也没那么难懂,至少政府觉得自己看懂;②但整个电影可看性不高,这样一部艰涩费解的电影是很难被大众接受的,更多是创作者自己的一种托物言志吧。
补标/把祖拉契克的电影生涯送上绞刑架的电影,大胆承认没看懂,但摄影和剪辑足够让我享受到它的艺术含义,疯癫、反叙述的镜头语言,就连开门与关门的画面也能设计得极其惊艳,叙述的埋葬,隐喻的狂欢,而且东欧人拍电影真是离不开猫。“果然是这样吗?在下面的巴尔尼巴比每周有一天禁言?”“为什么?这是要做什么?”“他们告诉我这是为了保存空气。”
感觉东欧真的很擅长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感觉在看格列佛梦游仙境。有些沉闷(甚至还是黑白的,视觉上的刺激也不强烈),看完脑袋空空,第一反应是终于结束了,对一些精妙的想象和讽刺的感叹在观看过程中就消散了。在梦境的厂房里不断坠落、掉进门里结果走进去、不能说话的周一、手摇思想机、死刑联欢会、浮在半空的都城、出走的国王做了十二年酒店门童、为避免流感取消九月、三次莫名其妙赤裸地在女人床上醒来……从压死一只穿衣服带怀表的兔子开始,纯真被扼杀,后面不会再有一句好话。其实心证讽刺力度也没有很大,但好像还是导致了导演断送了自己的创作生涯,真像那只穿衣服带怀表的兔子,强权的车轮压过去,筋骨尽碎,尸体都给碾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