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件外套(2017)

El último trajeUP:2023-10-08

最后一件外套

评分:8.1 导演:Pablo Solarz 编剧:巴勃罗·索拉兹
主演:安吉拉·莫利纳 / 马丁·皮罗杨斯基 / 娜塔丽娅·沃拜克 / 欧嘉·博拉茨 / Jan Mayzel
类型:剧情
片长:91分钟地区:阿根廷 / 西班牙
语言:西班牙语
影片别名:这旅程使命必达(台) / The Last Suit
上映:2017-10-15(釜山电影节)
IMDb:tt5991974

最后一件外套简介

Abraham Bursztein, an 88 year-old Jewish tailor, runs away from Buenos Aires to Poland, where he proposes to find a friend who saved him from certain death at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After seven decades without any contact with him, Abraham will try to find his old friend and keep his promise to return one day.

简评

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因为一件外套开始的旅程,是最后一件外套也是最后一次旅程,将老人对家庭的态度以及对过去忌惮都串联起来,一次别离,一件外套,一生时光,都包含战争的阴影,当他与故友隔着玻璃相望的时候,然人感觉又是一次生命的奇迹。"

当老爷子坐火车问去波兰能不能不经过德国,大家都在笑,是的,没有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表示理解。当老爷子在火车上听到都是德文,出现应激反应时,我心里隐隐作痛。当想看到老友又怕见不到时犹豫不决的样子时,惹人心疼,问,要是见不到,你什么打算?答:跟他一起走吧。嗓子哽住了。当跟故交对视时,当老爷子说我最后一件外套,是用你给我的外套当模板做的时,直接泪奔。"

“最后一件外套”是不是寓意着老人或许是亲身经历过那段至暗时光的最后一个犹太人?不管人是不是已经释怀、是不是已经做好准备向前,都会被时间推着往前走。一路上所见之人,都侧面反应出了老人丰富的一生,或好或坏,让人不仅想他年轻的时候该是怎样一副模样。"

风平浪静背后隐藏着狂潮巨浪般的故事,滚滚时光洪流冲刷不走脑海深处的烙印。 &&&&& 回忆部分戏份的比重如果再增加一些的话片子应该更有力量。2015年的那部《记住》也是犹太人寻找几十年前的故人,非常震撼,所不同的是它找的是仇人,本片找的是朋友。"

这阵子连看两部由老演员主演的电影,《最佳出价》《最后一件外套》,老戏骨的演技好得毋庸置疑,一言一行,一个神态一个表情都是戏。一个风趣且古怪的老头,为了七十年前的一个承诺,独自一人跨洲旅行,这其中发生的故事平淡却又有趣,结尾也让人泪目。"

明亮的色调奠定了温情的基调,用晚年家人的冷漠和精明算计对照童年时家人的温馨,以及德军对犹太人的迫害。一路的颠簸只是为了报答70年前的救命之恩,其实也是在冷漠的现世寻找儿时那抹亮色。重新回看片头时欢乐的亲朋聚会,载歌载舞,想到不久之后这些犹太家庭们都被纳粹残杀,会更加理解“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揉碎了给人看”这句话。比较催泪的电影,但是从一始终精巧的剧情设计多少有点削弱思想性。"

有一种准备大哭一场,结果就流两滴眼泪的无奈。我不知道男主那么多女儿和马德里的女儿是不是致敬《李尔王》,但是让每个人夸一句太像了。故事简单,年迈老人从阿根廷到波兰的故乡,为了还救命恩人一件外套,途中经历了被偷钱,没人帮助只有一个德国女人帮忙,最后华沙的好心护士带他重逢。"

时隔七十年,老特终于见上了从前那个一起经历最艰难时刻的朋友,赴上了人生最后一趟旅程之约。小杨想,这或许对老特来说,见过之前的朋友回顾以前的一生算是完成了自己这一生圆满的一段的路程。两人之间这种深厚的感情更是难得可贵,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件外套了,还见证了两人之间的纯粹的友谊。这真的颇有一种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做完一件事那种缓慢却又专注的节奏,让每一件事都显得特别的珍贵而又独特。"

正好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第二天看了这部温情又感人的片,古怪,可爱,聪明,年轻时还很帅气的老爷爷,去寻找自己恩人和灵魂的故事,让人泪目。咱们在这种题材也不要宏大叙事,死去的同胞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希望我们文艺工作者也让他们鲜活起来,像本片的编剧导演学习。电影本身也就7分左右,投资不大,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再加一星"

“这是最后一件外套,根据你送我的式样做的。”“45码,还是蓝色。”他们相见,拥抱,哭泣,“我们回家”。看似执拗的老人,拖着病腿千里迢迢回到波兰,只为履行自己的诺言。战争给个人带来的创伤实在是难以想象,他的一切反常,其实都是二战苦痛的延续。感人的故事,温情的结局,也不禁让人唏嘘,但愿世界上再无战火。"

一路上的人们都好善良啊,最感动的是 在德国车站转车等待的时候对着德国的人类学家小姑娘讲述当年在华沙 舅舅 爸爸和妹妹如何被残忍杀害之后,双脚从行李箱上拿下 踏在德国一个新建车站的土地上,这个犹太老人应该是与这个新世界和解了吧。最后和老友救命恩人跨越70年的对视和拥抱真是让人泪奔啊…"

近期看的不多的电影之一,里面还挺多细节的,女儿和父亲身上相同的纹身,女儿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主人公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或多或少都帮助他到达目的地。老年阶段是克服厌倦感,体验完善感,自我完整和智慧的实现,在人发展的最后阶段,进行最后的整合。老爷爷在搬家中无意看到了一件外套,这个外套代表着他和青年时期的一个伙伴的承诺,而这个伙伴在他人生中遇到最大危机,生命将临迫害致死的边缘收留他,用朋友间的情谊疗愈了他。 无奈不得不分开的几十年,去了新的地方开始生活,对朋友的感恩还有被德国迫害的一些伤痛的记忆随之压抑,直至临终开始慢慢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