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翼灵雀(1969)

Skrivánci na nitiUP:2023-08-17

失翼灵雀

评分:8.3 导演:伊日·门泽尔 编剧: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 伊日·门泽尔
主演:鲁道夫·霍辛斯基 / 伏拉基米尔·布劳德斯基 / 瓦茨拉夫·内茨卡 / 伊特卡·泽莱诺霍尔斯卡 / Jaroslav Satoranský / Vladimír Smeral / 费迪南德·克鲁塔 / 弗兰蒂泽克·雷哈克 / Leos Sucharípa / Vladimír Ptácek / 欧根·叶戈罗夫 / Nada Urbánková / 薇拉·克热萨德洛娃 / Vera Ferbasová / Jirina Stepnicková / 米拉·米斯利科娃 / Karel Mares / 兹旦内克·斯维拉克 / 弗拉斯塔·耶林科娃 / Vera Galatíková / Zora Jir
类型:剧情 / 喜剧 / 爱情
片长:94分钟地区:捷克斯洛伐克
语言:捷克语
影片别名:被拴住的云雀 / Skylarks on a String / Larks on a Thread
上映:1969-02(捷克斯洛伐克)
IMDb:tt0064994

失翼灵雀简介

捷克“胜利二月”后的一处废铁回收厂里,因宗教信仰不愿在周日工作的厨师帕维尔(Václav Neckár 饰)与检察官、哲学教授、奶牛场主等人组成的一只劳动小组正在罢工,昔日工人、如今他们的头头奉命带领一支剧组来这里拍摄宣传电影,导演获悉罢工后拂袖而去,但这次拍摄却把帕维尔和在附近劳改的美丽女犯基塔(Jitka Zelenohorská 饰)的手牵到了一起。贸易协会派人劝解罢工,反被奶牛场主反诘,而奶牛场主也至此不知所踪。同时看管女犯的法警结婚了,而工人们只能唠着哲学与艺术的话题偷窥女犯人们。不久少先队员来访,教授质问带队的辅导员,结果他也不知去向了。基塔终于答应了帕维尔的求婚,两人进行了一场缺席婚礼,最后大领导视察地区工作,帕维尔向他提出了跟教授一样的问题……
  本片遭禁21年后获1990年柏林金熊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伊日·门泽尔

简评

人的天性被扼杀掉,人的正常需要被判是有罪。最后电梯载他们进入下沉牢狱,有人痴不痴呆不呆地说,所有的伤痛和愤怒,在烈火中烧光,我得以净化,我很高兴,我重生,找到了自我,露出地狱般的温和笑意。布拉格之春前后捷克发出的声音,被苏联坦克镇压后,自然就成了封存多年的禁片。日复一日打造破铜烂铁,被劳改的“小资产阶级”和偷渡的女犯人之间产生了情谊。打破压抑气氛的男女主角选得很漂亮,荒谬环境里的唯一亮色。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能这样被抹掉。

剧本作者是赫拉巴尔,聚焦时代垃圾堆上一群劳改犯的生活,幽默、美丽而又悲伤。他们爱家人,重情义,谈论政治和哲学,但也怠工、偷窥。守卫的形象很有趣,他一方面是秩序的维护者,另一方面又帮助男女工人接触,为他们网开一面。男女主角的爱情场景拍得很美,又活泼又含蓄。影片最后,几位提出异议、追求真相的男犯在监狱里重聚,镜头逐渐拉远,监狱仿佛变成了一条长长的隧道,出口处有光,我很喜欢这个镜头。影片本身的题材是世俗的,但场景中出现了不少宗教元素,例如天使像和十字架,让我想到了塔可夫斯基的电影。

第一部伊日门泽尔,看完渐能理解这部影片在被禁21年后重见天日。门泽尔用最平实的的手法批判讽刺那个殊途同归的大炼钢铁时代,投射到大制度下百姓被剥夺人权属性的变成生产工具以及各种工具,在这个靠谎言与压迫维持的制度之下,真理早已沦为抽象讨论之中,无法停止的爱意被时刻监视甚至戴上镣铐,灵雀自由穿梭在满是废铁的丛林中,自由和真理指引这她,却在风雨飘摇的时代折了翅膀,再也飞不出钢铁丛林,只能苦中作乐在夹缝中仰望头顶的蓝天。

伊利曼佐:很多人对比过去和现在,过去总是比现在好,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我不是说技术层面的,而是内容上的,像《大路》《野草莓》《欲望号街车》,这些电影今天都无法拍出来,当然也有例外的,但对我来说,现在拍摄的电影都存在一些色情暴力元素,避开了现实生活,现在的观众看到的都是充斥着特效和数码处理的画面,充满了感官刺激。

一部被封了二十一年的禁片……1969年拍摄完成却等到1990年才重见天日,还一举拿下了柏林金熊奖。讲述的是捷克那个和我们一样曾有过的荒诞和跃 进的时期……一个废铁炼钢厂里关着一群被认为是和资本主义沾边的哲学家、诗人、理发师、厨师和入狱女工,当局者企图通过劳动来改造他们……男孩问女孩需要从他这里得到什么的时候女孩一直摇摇头,直到男孩问那你要嫁给我吗?女孩终于点头了。可是女孩还在监外执行劳动,婚礼上只能女孩的阿姨代替女孩出席,终于在女孩要被释放恢复自由的前一刻男孩却因“说错”了一句话而入狱两年……这回换成了女孩来等待男孩……女主真是太美了~

看完后的心情就像甫入初冬的阴沉天气,还没有冷到彻底却可以从心底打个冷颤。导演当然可以让那些消失的人不在结尾的时候出现,可是权力是什么?是死亡的必然性被轻易改写。权力是对音乐,对相爱,对温暖的渴望的无耻怜悯。是对必然的恩赐。如清洁,饭蔬,性爱。我结婚了妈妈。很好。你的新娘呢?她在监狱里。很好。妈妈的眼睛突然一亮。自己的儿子没有放弃,没有熔炼,他还是个体面的人,他要选择在太阳最明亮的那天结婚,他爱上了一个美丽坚强的姑娘。内心蒙尘的人需要清洗多少街上捡回的姑娘才能平静呢?或者,如果真的爱上一个注定流浪的人你会不会和TA在屋里生起篝火支起帐篷呢?

在那样一个时代下,人都像是被扔进了熔炉,锻造的似乎如出一辙。可是人不应该成为流水线产品,于是应该会有反抗,无论它是不是会有实际效果。我们每个人都该是独一无二的,此刻的隐忍只是为了积淀能量,等待日后的一飞冲天。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应该互相取暖,两个灵魂相契的人最终能走到一起,无疑是这世上最美妙的事情。正是你给我的爱才使我这只失去灵魂的云雀重新拥有了想飞的能力,未来我们一定能突破这牢笼,寻找到真正的自由。

这部捷克的影片,让我想起了刚刚看过的加拿大拍摄中国现实的纪录片《人造风景》,不光是堆积如山的垃圾外景,还在于那种体制之下人的荒谬性。对于《失翼灵雀》,中国人有着太多的会心之处。我们有着共同的体制,我们有着一样的经历,那样的生活我们是那么的熟悉,里面的思维甚至口号,我们就在昨天还在重复。只不过在捷克,这段生活已经成为历史,可以将其在电影中表现出,而我们却仍然在历史中,每天仍在生活中体验着。

#补片金熊奖# 影片完成于1969年却于1990年柏林重见天日,被禁21年。背景是捷克斯洛伐克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工人阶级上台执政,而资本者沦为工人。整体呈现喜剧风格,前半段喜感的配乐很轻松,间插的红曲和后半段略显哀伤的配乐和情节相得益彰。阿姨来代表新娘结婚,却最终和之前两个同事一样因言语被迫劳动改造。最后那光亮的电梯口好似真理,他嫁给了真理。

捷克斯洛伐克的讽刺喜剧传统在社会主义政治语境中的发扬光大。除了举手投足与剧情细节中的反讽,更多呈现了捷克人在困境中的乐观与豁达:纵然乘坐煤矿电梯一路向下,纵然失去了翅膀,我仍然是轻灵的云雀,在工厂上空放声歌唱。不过私以为此类讽刺剧,除非做到《摩登时代》那样的极端程度,要不然半推半就间,减损的只能是自身的言说力度

#捷克新浪潮# 伊日门泽尔代表作。运用舒缓的、平实的视听语言讲述了一个732事件后的捷克温情故事。色彩与构图在本片中很醒目。废旧钢铁厂以黑色系、自然色系明显地强调出了明亮色系的主角,暗示了他们的爱情在当时捷克专制高压社会下的可贵。除了这层效果之外,开头一场导演来钢铁厂取景拍摄“爱党”电影的戏里,与黑暗背景格格不入的鲜明布景,则辛辣地讽刺了粉饰太平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尽管有着明显的政治隐喻在,但门泽尔并没有故意树立起反派角色来激发观众对于社会体制的厌恶,而是更关注个人的细微生活细节。虚伪的工厂领导家中有五个孩子;看管女犯人的典狱长也是心系自己的家庭,作为“集体”的一分子,他们也散发着自己微弱的人性光芒。情色笑话,如前作《反复无常的夏天》、《严密监视的列车》,也贯穿全片。

在泯灭人性的残忍的片段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像喜剧默片一样的滑稽的、夸张的无声场景。当然,这可以被认为是讽刺的一种形态:mechanistic的扁平的喜剧是个体被群体塑造出的可悲形象。但是更温柔的剧情中我们依然不会看见太多台词展示出的信息,无论是用镜子反射阳光,还是放下身份成见的烤火,还有在监狱里收到结婚通知时警卫从长官那里偷拿的一束花。观众们或许会想起男孩不断追问爱人“还需要什么”,但永远只能得到神秘的微笑着的无言。这种神秘固然可以说是prototypical的,但沉默好像也可以是答案本身,毕竟什么语言可以描述被反射到脸上的真理一样神圣的阳光呢?

获得奖项

  • 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FIPRESCI Prize - Honorable Mention —— Competition / 金熊奖-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