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园台七号(2019)

繼園臺七號UP:2023-05-05

《继园台七号》是一部2019年香港动画电影,由杨凡执导。于2019年入围第76届威尼斯影展官方竞赛单元,杨凡凭本片赢得最佳剧本奖。

继园台七号

评分:7.3 导演:杨凡 编剧:杨凡
主演:张艾嘉 / 赵薇 Wei Zhao / 林德信 / 吴彦祖 / 章小蕙 / 蒋雯丽 / 冯德伦 / 张孝全 / 田壮壮 / 许鞍华 / 陈果 / 潘迪华
类型:动画
片长:125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 中国大陆
语言:粤语 / 汉语普通话 / 上海话
影片别名:樱桃巷7号 / No.7 Cherry Lane
上映:2020-11-05(中国香港)
IMDb:tt10687168

继园台七号简介

故事背景描述在 1967 年的六七暴动,还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一名大学生、单身的母亲与年轻女儿,三人错综复杂的感情故事。有趣的是杨凡导演在 1965 年于香港定居,两年后,香港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左派抗争事件,根据 Variety 的报导,杨凡表示该部电影正是一封送给香港与电影的情书。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杨凡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最佳剧本杨凡 第25届金卫星奖电影部门 最佳动画片(提名)

简评

动画的制作不太流畅,动作比较僵硬,故事也并不算出色,Fan Ziming是港大大学生,给Yu虞太太的女儿Yu Meiling补习英文,结果第一次见面就与虞太太一见钟情,当晚虞太太幻想着自己是红楼梦中的妙玉与“强盗”Fan交合,此后二人经常一起看电影,在电影交流之中吐露情愫,直到香港运动爆发,虞太像带Fan走,然而虞小姐的突然表白改变了一切...在继园台七号上演了一出三角恋,动画之中有些片段很有想象力,不过大多数是作为填充和象征性地元素,有文学名著有经典电影有戏剧还有社会事件的记忆,通过这段故事反映香港的情爱、历史和人文,动画的配音阵容也非常强大,此片与许鞍华的《千言万语》似有共通之处。

#R# 。比预期好不少,一种愚炽的真诚。迷影的部份我其实无感(大概就和杨凡爱引的几本书一样是一种个人的设置),感受最多的是动画(所展示的优先级)中杨凡对质地、材料、花纹的重视,人物(表面上的欲望实体)都可以是扁平的细笔白描,动作、话语、情节、甚至眉目都是白噪音般缓慢,但置景的物质性跃然纸上,像是梦里杨凡唯一定睛的东西,而材质在我这儿确实也很和欲望勾连。(我其实以前不太喜欢杨凡给我的瑰丽古典的欲望/浪漫),但虞夫人的两场梦境都很漂亮,感觉是飞天一般难以被实际表演的漂亮。“六七”像是提示你虞夫人性格中如同擦痕的那个部份是什么的东西,不过还蛮意外杨凡在片中那段穿梭时给予的是这种还蛮同情的倾向的。

如此两极的评价,是杨凡的电影没错了。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观感:1)动画制作的非常有东方质感的美,类似于《大鱼海棠》的美术,色彩丰富但不乱、看着很舒服。特别是空景镜头,在慢节奏下画面仿佛在呼吸,十分养眼;2)1960年代的香港,是实实在在东方的文化大熔炉,台湾人上海人老港人轮番上场,每一个角色或长或短的篇幅、设计的都蛮有意思的,比如上海人黄旗袍女(蒋雯丽配音)那个角色,就让人过目不忘;3)家国时代大背景下,故事其实还是杨凡最核心不变的“欲望”主题,在动画片的框架下导演的自由度更宽了一些,是带有cult意味的尝试。两场情欲戏设计的很巧妙,又真心无比大胆,是真人电影很难做到的;4)张艾嘉精准的展示了何为“声音的演技”,几场戏下来在“母亲”和“女人”的角色中切换自如,实在惊艳、令人佩服。

*想起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香港-一九六〇》,同样的香汗淋漓、欲念沉浮,空洞的男人,从最初出场就承载观众挑剔的欲望。继园台的秒也在臆想的男女情欲(借助动画的性质)也在应章回题目“戏影”-内心和外在的反差,这时对那是错;影子和面容有巨大反差,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影片最后,张扬跋扈的女儿的成全,是否带有着被短暂成全(男大学生的吻)之后看破的一种轻蔑,作者表意不明。女儿游走在67事件爆发的街头,跳跃在虚幻变真实的布景,他人眼中香港新的旧的一代人像这段错乱又充满臆想的关系吗。继园台七号以第二年中秋过后情人将要出走作结,而出走许久的香港还需小半个世纪才能回家,是我个人感受到的思乡怨乡,另一种作者(很可能)无意提及的城市情绪/落寞。无力的旁白配上所谓的致敬,影片看似穿上“隐喻”的外衣,其实还是赤裸的。

怪异,可是非常耐看。是杨凡的集大成之作。他早该做动画片的,因为他艺术思维里的人物本质上都是标本,其行为和情感则是一种浓缩和抽象,类似戏曲的程式化。过于具体的真人反而是他表达的桎梏。所以你会看到借助动画,他抵达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有他要的姿态和意境:烟视媚行的男女,树叶般轻盈的猫,纷飞的书页,迷离的光影。有对时间空间的绝对掌控:人物在表盘上倾谈,“摄影机”可以追随任何主体在任何角度。他丰厚的人文素养几乎滥用:小说、戏剧、电影、历史、政治、美术……当然,他把这一切献给香港,他记忆中的香港就是这样的混杂暧昧又纯又欲,古今中外的拼贴融合。一个黄金时代,只不过是夕阳晚景的金。至于政治观点,我想毋宁说是审美观点,杨凡妙就妙在这里,他的意识形态建筑于审美态度之上,故而矫情得那么纯真、文艺得那么笨拙。

1、感情是部动画片。2、空打网球是致敬《放大》吗?镜头抑扬之间很美。3、为啥每个动作都慢了半拍?4、香港街道那密集的照牌,想起《攻壳机动队》。优雅的问路上海女人。5、那四楼的梅姓花旦老女人。6、呼兰河传。墙上是“无情未必真豪杰”那首诗。追忆似水年华。红楼梦。简爱。呼啸山庄。妙玉那段拍得好咸湿。7、就是念白有点儿矫情。而且应该就是导演要的效果。8、传单上写着:我们必胜,英帝必败。这是文革从大陆传到了香港。学生们举着红宝书和毛泽东像。9、木棉花。玉兰花。猫。雀。蛇。继园台7号是于太太家的地址。英文翻译过来是,樱桃巷七号。四楼住着梅太太。10、还有《花样年华》的经典配乐。田壮壮配她的跟班?蒋雯丽配那个问路的上海女人?陈果配那只黑猫。许鞍华配扒手。黄永玉题字继园台七号。

这片子给我感觉就像杨凡的文字,乍听不通而有些稚感,而后又觉頗独特而回味悠长,倒像极了在侯孝贤片里听看见的文字感,大概是属于港台的罢,譬如那“到了春天尾巴来临的时候”。又配合极为精彩的配音念白,以及时代的、王家卫式的音乐构起这重重的怀旧感,香港电影为何如此怀旧?再加之他挑选的古典名著与电影(大概是新浪潮之前法国电影,像天堂的孩子以及奥尔夫斯以及他喜欢的西蒙女士,很具古典法国文学感),不难理解他为何对昆曲如此热衷,像极以前听闻白先勇评牡丹亭的感觉,应和他文字里“都付与断井颓垣”,所以也是红楼梦与追忆逝水年华了。但他剧本写得很好玩,动画推动的情绪更好玩,虽古典故事,却有种直击的感觉,嗖嗖似乎天一变就进入一个鬼魅的地下室。倒觉得政治不是首要的,而怀旧是首要的,六七后香港腾飞,而他要“落日余晖的美”。

看过首映之后才明白导演杨凡要用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这个故事,大尺度场面太多太直白,另一方面要准确全面还原片中六十年代的香港,难度实在不小。动画片形式令观众对时代感有更多遐想,人物性格更加天真有趣。令人诟病的是,杨凡导演的个人风格太过强烈,自恋沉溺的旁白在前半段太多太密集,没能把握住真人剧情片与动画片之间的限度,节奏感太慢以致有大量媒体观众退场,似乎有跟蔡明亮较劲的感觉。影片在情欲主题的探讨一如既往,女性对身体/欲望的迷恋,男性裸露身体的展示。然而,更为突出的是对香港情怀的刻画,并不是排他的本土化意识,反而是包容各类新移民的文化融合展现(台湾人、上海人等等),而其中大胆嵌入政治意味强烈的抗英游行示威情节,巧妙连结起余太太性格中的变与不变,又似乎也是在暗中影射着香港的前途命运。

。这是港版逆向结局的《毕业生》么,虽然《毕业生》我也没看过。动画风格非常地欧洲,这通常意味着对声音细致入微的捕捉(成本最低的现实中的超现实感)、缓慢僵硬的人物表情和动作(和欧美动画极致流畅的动作正相反)、注重意蕴而非过程的叙事等等,美术表现也是特意与写真作了区隔,时不时无视透视,笔触天真稚拙。剧情一言难尽,毕竟编导是男的,《红楼梦》的作者也是男的,纵使绘出了女性情欲艺术的表皮,其下奔流的琐细动因和瞬息万变的动念仍是不可穷尽。政治的部分有嫌投机。公寓外观夜景梵高式蓝与黄的光感非常美妙。

本片採用動畫片格調拍攝,既躲過大量男女裸體和性愛描寫面對審查的阻礙,也很大程度達到編導試圖還原六十年代香港時代感的准確,而人物形式可以展現得更加天真有趣。該片也敏銳地捕捉六十年代香港人自由而舒適的生活狀態以及對新移民階層的友好包容,這其中或許有編導自身的生活經歷,而“六七暴動”這一歷史事件也巧妙連接聊主人公的性格變化,以及暗示了香港未來的前途命運。當然,也少不了楊凡一如既往地探討情慾的主題,動畫這種天馬行空的手法,確實很大程度滿足了楊凡對壓抑情慾的展示,除此之外,也有几分風趣幽默的邪典氣息。只是楊凡的個人風格似乎太過強烈,片中充斥了大量他對文學,電影的癖好,讓人敬佩的同時,也讓人難以消化,楊凡似乎過於沉溺於自戀的氛圍,導致整體節奏過慢,可見未能完全把握好動畫和電影之間的差異。

借《红楼梦》中的妙玉,《呼啸山庄》和《追忆似水年华》,以及一部部罗曼蒂克的老电影,[继园台七号]拼凑着时光的碎片,这些碎片映照着个人的情欲,也有意照向一个时代。借着“浪漫的文艺”,子明和虞太太的关系步步深入,游行的人群也无可避免的来到他们眼前,个体与时代的联动似乎正要开始,虞太太却直言否定,他们仍要坐进影院,观看着又一场“老少恋”的电影。不管“时代”景象及发出的声响如何激烈嘈杂,都无法牵动人物的表情,而在情欲泛滥之下,才有一种确切的、只为展现愉悦的神态呈现,在这两幅单调的面孔之间缺乏必要的流动。[继园台七号]深情解说着“情欲”的美好,乃至于刺激,然而一旦进入时代全景,便立刻顾盼而失语

太慢了。导演似乎想做成极具东方美学特色的水墨画卷,又想把那个年代香港文化大杂烩给他一股脑全包进去,吸纳的好不好就是见仁见智的评判了,但是两个女主设定真的纯没脑子,好吧还是得时刻提醒自己这种片主线剧情压根不重要,光那一句“这不是革命,我曾经经历过”就足够令我感动了。很爱第一段的男女爱欲的描绘,怪,诡异,极具东方魅力而各种隐喻又不晦涩,这或许是对东方都市资产阶级男女的爱欲最好的描绘了。红楼梦、法国电影等多重的互文,致敬今敏与安东尼奥尼,最后来了一句献给香港(我很怀疑香港人愿不愿接受他的献礼)。不过对电影人来说片子里致敬的细节还是趣味十足的。

获得奖项

  • 第25届金卫星奖
    第25届金卫星奖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动画片
  •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主竞赛单元-最佳剧本 / 银狮奖-最佳剧本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