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1952)

UP:2022-09-11

《南征北战》是一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在1952年摄制的黑白电影。

南征北战

评分:7.4 导演:成荫 / 汤晓丹 编剧:沈西蒙 / 沈默君 / 顾宝璋
主演:陈戈 / 冯喆 / 汤化达 / 王力 / 张瑞芳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122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
上映:1952
IMDb:tt0352615

情节介绍

描写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解放军在山东、苏北战场的运动战。

主要角色

  • 高营长:冯喆饰
  • 赵玉敏:张瑞芳饰
  • 师长:陈戈饰
  • 师政委:汤化达饰
  • 张连长:刘沛然
  • 机枪手刘永贵:仲星火
  • 小战士:铁牛
  • 赵大娘:布加里
  • 敌张军长:项堃饰
  • 敌军参谋长:白穆饰
  • 敌李军长:阳华

剧组人员

  • 导演:成荫、汤晓丹
  •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
  • 摄像:朱今明、顾温厚
  • 美术:韩尚义
  • 音乐:葛炎

创作背景

1951年初,陈毅任上海市长。这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占领了汉城,十天以后又撤了。上海有很多民主人士、资本家问陈毅,志愿军到底有没有能力,为什么占领了汉城又撤退?陈毅就讲“战争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不是攻城夺地,消灭敌人我们可以大踏步前进,为了这个运动战可以大踏步后退,有些人不懂,认为汉城守不住,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写这样一个专题,对上海民主人士、资本家是一个教育。”根据陈毅的建议,沈默君联合了当时剧院院长沈西蒙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南征北战》,“毛泽东战略思想是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是为了大踏步前进,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样一个主题,通过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解放军高营长这个营,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这段战争经历。剧本中正面人物只写了一个高营长,还有一个连长和几个战士,反面人物就写了张军长、李军长(原型为张灵甫、李仙洲)。沈西蒙作为领导参加了剧本创作会议,沈默君执笔为主。导演成荫,来自延安,1940年在延安时写过一个戏并受到毛泽东的表扬,后来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当导演。从剧本创作的时候成荫就参与进来。剧本顺利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宣部的两级审查后,因为导演成荫对国民党军队这方面不熟悉,就找了导演汤晓丹合作执导。

由于当时的解放军各部队基本都没有参与拍电影的经验,这部电影拍摄用了部队3万多人参加,耗用了1000多吨弹药。

《南征北战》电影出演者大都是著名演员,包括张瑞芳、项堃、杨华、冯喆等,甚至连最小的配角都是有名的演员。

文化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只能公开上映三部电影:《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合称为“老三战”,当时全国人民极为耳熟能详。

简评

十七年电影中的战争片,恢弘的史诗大片、大全景、交叉蒙太奇、金句颇多。国共两党处处对比,从军长到士兵,从上山到作战,音乐配的也分明,我党的雄赳赳气昂昂,国党的畏畏缩缩鬼鬼祟祟。总的来说,是那个年代里挺好看的主旋律电影(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另:群演很多是朝鲜战场下来的士兵们。

一堆给低分的黑子懂什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该片的制作背景可谓空前强大: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参与了该片的指导,剧本得到了林彪、陈毅等高级将领的认可,林彪还对其中陈戈师长的一大段台词进行了修改,陈毅也改过剧本中的几段对话。甚至扮演国军的部队都是刚从朝鲜战场归国的一个团,而道具也多是当年的真实武器。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人到中年回头看看主旋律电影是另一种感觉,它强调政治和主观能动性,但又不忽略客观事件和规律,在经历了少年轻狂和思想突围之后,反而觉得这股子纯真是难能可贵的。本片“服化道”堪称绝绝子,战斗细节更是历史的重现,耳熟能详的台词则让人会心一笑。表现手法上也不乏交叉蒙太奇、影乐互补和长接头等高级视听语言。所以,“反思”和“伤痛”不是影视作品的全部表现形式,有历史局限的电影并不能掩盖其艺术上的价值。

张瑞芳在这片子里的劲头真好!亲切大方!甚至我觉得超过李双双了都。《南征北战》看的真是激动,名演员不计其数,常常发出“呦!”的赞叹~攻打摩天岭的时候,两军上山时的配乐显出鲜明对比,有意思。“我们经过了《南征北战》,《黑山阻击战》,我们终于发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不过我们那会,都是《英雄小八路》”——值得反复刷!——项堃真帅——“张军长,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高营长张喆,声音和语气特别像沈扬

新中国第一部战争教育片,故事取自粟裕领导参战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得到将军本人和陈毅元帅的指导帮助。1947服装问题来自生产力和储备的落后,大量实景、路演参与拍摄,使用重型武器、炸药,不慎牺牲了6位“先驱”,表达出“党的先进领导”、“军舟民水出奇迹”、“人民的双腿赛汽车”“毛战略思想的伟大”等观点。该片强调教化引导意义,人物塑造脸谱化,却不失建国初期那股质朴的劲儿,在大的战争场面塑造善用摇镜延展画面,同一镜头内近景和大远景的同时存在往往给欣赏情绪和理性习得带来冲击。

影片意识形态气息太重了,缺少对战争题材的思辨性,用哗众取宠的乐观主义去取代战争的毁灭性与残酷性不是件很恶心的事吗?剧作也很乏味,只是一味的强调战争动向,缺乏起承转合的剧情波动。人物塑造也不鲜明,似乎就两种人物——正义一方的共军与非正义一方的国军,这就让人物过于刻板化,缺乏生命力。整体来说,影片就单纯围绕国共对立来进行剧情的铺叙,具有浓重的偏执化的政治指向型,而缺少对于人性,对于人情、对于战争的辩证性的探讨,其结果必然是乏善可陈。

人到中年回头看看主旋律电影是另一种感觉,它强调政治和主观能动性,但又不忽略客观事件和规律,在经历了少年轻狂和思想突围之后,反而觉得这股子纯真是难能可贵的。本片“服化道”堪称绝绝子,战斗细节更是历史的重现,耳熟能详的台词则让人会心一笑。表现手法上也不乏交叉蒙太奇、影乐互补和长接头等那个时代罕见的高级视听语言。所以,“反思”和“伤痛”不是影视作品的全部表现形式,有历史局限的电影并不能掩盖其艺术上的价值。

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准史诗,虽然不完美,缺少人物的细节刻画,但导演的艺术造诣成熟,改编真实案例,虽然还有军教片痕迹 但也使其超出普通军教片成为一部准史诗,镜头语言方面可以说在建国初期极为罕见,纵深镜头,跟拍长镜头,尤其是高潮的大决战,使用交叉蒙太奇,分切镜头,并且越轴拍摄,完美的表现国军被包围的情境;配乐生动,“攻占凤凰山”的段落是中国电影史上声画同步的经典

能理解这部评价不太高,实在是我国电影工业初创时期就挑战最难的战争类型,大场面进军尚可,一到战斗细节上就无限拉跨,观众自然不买账。但《南征北战》毕竟开了正儿八经潜心钻研战争场面的先河(原本电影中有爱情桥段,但经上级领导知识被删去),个人认为摩天岭一战最为出彩,还原了山地攻防战的情景,取景难度很高,但一些镜头的前后景关系非常漂亮。其实刻意隐去双方将领的戏份削弱了战役本身的历史地位,师长最后的激情演讲也没什么说服力,张灵甫部战力完全没有表现,我方神勇无敌,本质上还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胜利过于轻浮。

1开场十分钟,正确战略、脸谱化敌人、军民鱼水情、女村长。全有了。2镜头充满活力,只是有些单一(远推近)。3国共开会时永远的对比,永远的奢侈对亲民。4指挥部和一线两条叙事线索切换的极为流畅。5细节到位(老民兵和官兵、国军的神态)“他和共军打了20年,魄力越来越小了”。6抢登山顶的段落,音乐的搭配,剪辑的运用,宏大的史诗场面里配有拉手雷的细节动作。7群像展现为主,第一部恢弘场面的史诗战争片,好像戏剧冲突不怎么强烈。8评论一片意识形态符如何如何,可这是1950s初的片子啊,我们根本无法判断人们当时看到这样的影片是不是和我们看到《药神》一样开心。我觉得只有更甚。

每次看的心情都不一样,这次是带着老婆孩子们一起看的,我的姥爷就是高营长的原型之一,当年八一厂专门采访他搜集了好几天素材,我从小就是听着他们那辈人的战争故事长大的,比电影里的要血腥残酷很多,有的甚至并不那么光鲜,但一切都是为了胜利,没有他们那辈人的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甜,向老高、向所有为了这个国家而流血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新中国第一部战争教育片,故事取自粟裕领导参战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得到将军本人和陈毅元帅的指导帮助。1947服装问题来自生产力和储备的落后,大量实景、路演参与拍摄,使用重型武器、炸药,不慎牺牲了6位“先驱”,表达出“党的先进领导”、“军舟民水出奇迹”、“人民的双腿赛汽车”“毛战略思想的伟大”等观点。该片强调教化引导意义,除了张军长之外的正面人物塑造皆戏剧、脸谱化,却不失建国初期那股质朴的劲儿,在大的战争场面塑造善用摇镜延展画面,同一镜头内近景和大远景的同时存在往往给欣赏情绪和理性习得带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