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1956)

Сорок первыйUP:2022-08-13

第41(俄语:Сорок первый,罗马化:Sorok pervyy;英语:The Forty-First)为1956年上映的苏联电影(英语:Cinema of the Soviet Union),改编自鲍里斯·拉甫列涅夫(英语:Boris Lavrenyov)的同名小说。由格里戈里·丘赫莱伊(英语:Grigori Chukhrai)执导,伊佐尔达·伊兹维茨卡娅(英语:Izolda Izvitskaya)和奥列格·斯特里仁诺夫(英语:Oleg Strizhenov)主演。故事背景设定在俄国内战期间,描述一名红军女狙击手和一名白军军官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

演员表影评剧照
第四十一

评分:8.1 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编剧:格里戈里·科尔图诺夫 / 鲍里斯·拉甫列涅夫
主演:伊佐尔达·伊兹维茨卡娅 / 奥列格·斯特里仁诺夫 / 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 Nikolai Dupak
类型:剧情 / 爱情 / 战争
片长:88 分钟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
影片别名:The Forty-first / Sorok pervyy
上映:1956-10-15
IMDb:tt0049783

第四十一简介

浪涛拍打着海岸,一支红军的幸存部队从里海岸边向卡拉库姆大沙漠撤退。从死亡的包围圈里冲出重围的有23名战士和政委叶夫秀柯夫。他们中有一名女战士——玛留特卡,她是神枪手,弹无虚发,她的死亡簿上已经有40个白军了。一天夜里,他们架起了篝火,正躺下宿营的时候,忽然听到骆驼队的蹄声自远而近,玛密特卡叫醒了政委。政委命令大家从四面围上去,不得把骆驼打死。他们和骆驼队的哥萨克兵交火激战,一个白匪军官躲在骆驼后面朝他们射击,玛留特卡放了一枪,满以为准能打死这“第四十一”个,谁知未中。那军官从骆驼后面伸出一把挂着白手帕的刺刀,成了这支红军部队的俘虏。白匪的这些骆驼是由吉尔吉斯村民牵来的,那个吉尔吉斯老头把骆驼牵回,政委征用了其中的一半。红军战士们从白匪中尉身上嵌着的一个暗兜里搜出一份文件,文件证明这个军官姓戈沃鲁哈一奥特洛克,是个近卫军中尉,他被高尔察克海军上将委派为驻邓尼金的里海东部政府全权代表,他负有秘密使命,要向德拉琴柯白匪将军面陈。政委试图让其招出秘密使命,但他缄口不言。政委决定把他押到司令部去审问。政委把看管这个重要人犯的任务交给了冯留特卡。
  玛留特卡发现这个俘虏的眼睛澄蓝澄蓝的,和海水一样的蓝,她几乎都不敢看他的眼睛,这双眼睛撩得她心慌意乱的。但她立即记起了自己的任务是严加看管,于是便用骆驼级绳捆绑他的双手,连睡觉也不给松绑。当天夜里,那个吉尔吉斯村民乘哨兵丘皮尔柯失职睡着的时候,把骆驼悉数牵走,还杀死了看管骆驼的战士马满库尔。风雪交加,这支幸存的红军部队在沙丘上走着。只剩下11个人了,其余的战士在这艰险的路程上已一个个倒下。只有一小锅水了,他们传递着一人喝一口。行进的队伍排成单行在盐碱地上走着。一个人倒了下去,战士们忙拥上去抬他,画面上立即化出一个坟堆,坟顶上插着用盐木枯枝做成的十字架。战士们艰辛地走过了大沙漠,沿着阿拉尔海岸走去,他们来到一个吉尔吉斯村落。村民们招待他们饱餐一顿抓饭。吉尔吉斯姑娘阿尔腾挪对白匪中尉仅剩下的一个肩章发生了兴趣,玛留特卡伸手扯下中尉的肩章给了她。
  吉尔吉斯帐篷里烧着火盆,战士们都睡了,马密特松在阿尔腾娜给她的一张纸上写诗。中尉好奇地想听听她写的诗。玛留特卡念了一段,诗中描绘红军如何同哥萨克作战。中尉称赞她“感情丰富”,建议她以后好好学习,冯日特卡盼望能进学校学习作诗。她突然关切地问中尉:被捆绑着的手是否很痛?
  她让中尉起誓决不逃跑之后,替他松了绑。红军战士离开了吉尔吉斯村庄继续上路,他们在海岸上发现一条被大风吹来的渔船。政委让战士们把船修好,决定派玛留特卡与两名战士押着中尉从海路出发去司令部,自己带领其他人沿海岸步行前进,以便沿途招募新兵。
  他嘱咐玛留特卡不得让这个俘虏逃走,否则以军法论处,如遇到白党,不能把活人留给他们。
  渔船出发了,中尉拿着胶,他过去有私人游艇,其他的人还真不会驾船!
  玛留特卡里着海水,又望望中尉的眼睛,不禁叹道:“天啊!你的眼睛蓝得跟海水一样!”海上起风了,乌云遮天,疾风阵阵,巨浪把两个男战士卷入海中,海水灌进了船舱。中尉吓得划十字,浪涛抛掷着小船,船被冲到了一个孤岛上,均留特卡和中尉着陆了。他们走到一个板房鱼仓里,设法点上了火,用鱼作燃料,坐在火旁烤供湿衣服。中尉冻病了,说起了呓语,把玛留特卡称作《鲁滨逊飘流记》中的”礼拜五”。玛留特卡到海边的船上去找吃的,谁知船已不见踪影。中尉昏睡不醒,玛留特卡细心照料着他。他醒后感激不已,认为她“比保姆还好”。他要抽烟,这位女战士把写诗的纸给他卷烟,她还告诉中尉:俘虏他的时候,她就感到他的蓝眼睛对女人来说太危险……玛留特卡在海边发现了一所有玻璃窗、有炉子的渔民小屋,他们就从板房往小屋里搬家。玛留特卡背着大袋,提着小包,生怕中尉累着,只给了他一个小背兜。他们意外地在小屋的床底下找到了面粉、一大米。中尉夸奖这位女战士能干,没有她,他早就活不成了。玛留特卡只盼着两星期后,渔民们来运鱼时能救他们出去。她不明白为什么中尉老管她叫“礼拜五”,于是,中尉给她讲了《鲁滨逊飘流记》玛留特卡听得都出神了。她奇怪中尉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中尉说他过去是研究语言学的大学生,生活优裕,在彼得堡的家里三面墙都摆着书柜,中尉因病后体虚,不能多说。玛留特卡怜惜地吻他的脸颊,他也吻她,他们相爱了。
  俩人在沙滩上追逐,陶醉在爱情中。兴尽优来,他们躺在海滩上,各想各的心事。中尉担心自己的美好年华在这愁煞人的大海中虚度。玛留特卡则思念着战友们。中尉不以为然地奚落了布尔什维克的真理,两人发生了争执,玛留特卡打了中尉一记耳光。中尉终于主动求和。他们虽然还在相爱,但他们的观点立场迅然不同。玛密特卡在这里已难以忍耐,她盼着渔船来,要是三天后渔船还不来,她就要朝自己的脑门开枪了。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帆船,两人都挥舞着手臂雀跃起来。一只小划子离开了帆船,划子上坐着几个白匪军,中尉欢呼着跑入水中。玛留特卡一再夺其站住,他却继续在水中奔跑。玛密特卡犹疑再三,终于放了一枪,中尉停止了奔跑,慢慢倒了下去,他终于成了她格下的“第四十一”个。中尉躺在海水里,玛留特卡奔过去,把他的头紧紧地抱在怀里,哭喊着:“蓝眼睛……我的蓝眼睛!”
  鲜血映着蓝蓝的海水,浪花拍击着海岸……

第1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简评

他是她的“蓝眼睛”、“白党”,她却是他的“星期五”、“保姆”、“好姑娘”。相信男女主之间产生过感情,但不同意一种普遍的人性战胜了斗争。他不理解她的革命理想,一再强调她的女性特征却回避她作为战士的一面,又无法与流血牺牲共情,双方之间的阶级差异也就解释了他为什么仍然会奔向帆船。荒岛不过是个例外状态罢了,但他们真的能逃离荒岛外的世界吗?

最后一段即可,光线色泽独特。恢宏悲伤的音乐中壮阔的背景前狙击手缓缓放下枪同时镜头后拉的拍法。建议女人们都看一遍,毕竟大多数都缺乏男祸水教育,男的漂亮一点,有文化一点,对自己温柔一点,魂就没了,天真地做起梦来,个个都是低自尊的王佳芝,忘了对方是狼,忘了自己身处丛林。如果狙击手是男人,他不开枪是重情,开枪是拎得清心够硬能成事,怎么都是好词儿。到女人这就不行了,女人只能重情,不重情就是被洗脑了,因为女人是没有自己的认知和观点的,她只会追随并被驱遣。孤岛隔绝了原来的社会,基于那个社会的利害恩怨都失灵了,他们回归成更纯粹的男女。但当白军的船出现时,社会就已重新连通,她仍是红军战士,他只是白军俘虏,在白军压境敌人军官意图逃跑自己身为红军生死难料的关头是没有空做春梦的,先干掉几个敌人再说!

只当作爱情片来看是低估本片,非常有深度和思想性的电影,有对人性和心理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没有刻意抹黑内战的任何一方。从个人交往的角度来说,不同阶级立场的人可以做朋友或恋人,被困孤岛创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伊甸园,但是这种状态一旦被打破,回归各自的集体立场,敌对就不可避免。与其说白军军官是爱上了女红军,不如说是出于逃避现实和与生俱来的迷人风度。

前半部沙漠戏,后半部孤岛戏。1、红军与白军的故事,红军的神枪手与白军的蓝眼睛,战争下的人性和被战争枪杀的爱情,结尾留下的余味: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局?2、神枪手与蓝眼睛的争吵,对比《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与余永泽,两条路线的男女相爱,哪一个更真实,哪一个又更引起心灵的震惊与痛苦?3、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新浪潮,以《第四十一》为代表的一批军事战争题材电影(展现战争悲剧性);之后七十年代出现的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自己去看》为代表的战争电影(深刻反思战争与人的关系)。此题材可以再看杨索《红军与白军》《红色赞美诗》。补:斯拉夫人、哥萨克人(哥萨克人的兴衰史-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解冻电影代表作。受胶片保存问题的影响,看的片源对比度过高,暗部细节基本完全丢失,非常影响观感。丘赫莱依在处理双人对话情感调度时非常细腻,面对前面多人群戏场面调度却显得相当混乱。视听语言仍停留在摸索阶段。故事上虽然已经有了非常大地进步,但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还可以更加强烈地表现部分战争对人性的异化问题。好几处声音的运用还是挺前卫的。结尾收得恰到好处。

神作,影片的转折点是两个立场阶级不同的男女,白匪和女红军沦落到荒岛。孤男寡女抛开了现代社会意义上的身份,以纯粹的感性相濡以沫,但当白匪的船来临时,瞬间二人又回到了现实,女红军在感性和理性的抉择瞬间,影片以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让女红军开了枪,但是这一枪又让女红军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悲痛的哭了起来。影片其实是抨击了虚无的抹杀人性的各种主义和虚无的战争。

最后两分钟:帆船来了、看似得救了、看不清船上我在想不会还有反转吧,嗯,不会这么简单的!不然也不会是战争片了!所以远处的帆船充当了剧情上的延宕,在最后一分钟内,这个女性迅速地转换了身份:从一个陷入爱情中的女人归复到主张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极端激进的神枪手。如果好莱坞的最后一分钟是为了“迅速解决危机”、制造观影快感,那苏联的最后一分钟则是为了击碎所有的浪漫、热血、战斗,把战争的本质揭露给观众。神作。

法国宣传暴力革命,英国是“光荣革命”,共产是。蓓蒂爸爸讲到此地,一个女警察路过。两个人不响。之后,蓓蒂爸爸说,这种电影,只有女权分子喜欢。阿宝说,啥。蓓蒂爸爸说,老名词,女权主义传进中国,四十年了。阿宝不响。蓓蒂爸爸压低声音,一字一句说,苏联人里,肖洛霍夫最血腥,为了主义,可以父子相杀,相残,写了多少害人故事。阿宝不响。蓓蒂爸爸说,阿宝为啥感动呢,讲讲看。阿宝说,嗯,我么。蓓蒂爸爸说,这是动了坏心机的片子。阿宝不响。队伍动了一动。蓓蒂爸爸说,茅盾《三人行》,写女人心理变态,朱光潜《变态心理学》,写弗洛伊德,算啥呢,根本不算啥,《第四十一》,真正的变态,阿宝将来会懂的。-繁花。

革命与爱情,死亡与浪漫,与导演后来的《士兵之歌》一脉相承,都承载着对于战争残酷的揭露与批驳,在意识形态的冲突斗争里流淌着抒情的诗意,咆哮的海浪,沙漠中的剪影,燃烧的篝火,都寄寓着丰富而深远的情感脉动;但与《士兵》相比,影片缺乏更能使观众共情的细腻,无论是战友情还是男女情都是浅尝辄止,只有结尾处的残酷让人心碎,爱情终究还是敌不过战争与党派,不得不吐槽一句影片的夜景镜头,碍于当时拍摄条件显得特别昏暗,不仅影响观感,更导致片中很多情绪的流动表达很难捕捉,是个很大的遗憾。

苏联电影新浪潮开山之作,与《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并称为丘赫莱依三部曲。知道这部电影源自一次剧作作业中的人物关系变化参考——两个敌对的人相爱。看完电影后感受到本片的清新。从沙漠到大海,从战士到平等的两个人,战争的环境被大大消解,加上对诗歌与故事的共同兴趣,使爱情有了滋生的可能。男主迎向同伴时的欢呼雀跃刺激女主想起了自己作为战士的使命,发出了最后一枪来完成第四十一个战果,而失去爱人的痛苦心情相继涌起,这一行为匪夷所思又确是人性纠结的苦果。她会把其他敌人也杀光还是被男主所在的敌对阵营杀死?如果她不开那一枪又会如何?男主会保住、能保住她的命吗?女主会为了保命苟且偷生吗?创作者紧扣男女主的故事,将落点放在他们二人身上,想来倒是最恰当的收尾了。

①黑人影行于白荒漠,明亮太阳高空闪烁,已成为我心中Urusevsky标志之一。乌鲁的摄影是诗电影最后一朵绚烂烟花,情绪摄影,动态构图,以瑰丽的自然风光抒人物感情,后启张和陈,我永远的偶像。②随情节推进身份不断去意识形态化,直至海浪中的枪响,第四十一,高加索山厮守终成幻影。③流转在红军白军手中吉尔吉斯人的骆驼;鲁宾逊漂流记;以诗卷烟,你把我蹩脚的诗吸入肺腑;我亲爱的蓝眼睛。④“我写诗是为了歌颂穷人和革命,你们只会写鲜花和女人”“但人和人是可以相互理解的”阶级性与人性。

玛柳丝卡对中尉说,他的蓝眼睛太勾人。于是这个百发百中的女神枪手,乐于坦诚她在枪杆子背后那些同样粗糙的诗歌。而中尉说:人与人之间总是可以理解的嘛。这是全片最动人的一句话。《第四十一》最想说的,是革命能否和诗意共存,就像这对红白军的意外情侣,能否置身于硝烟和使命之外呢?答案是不能的,即便是身处孤岛,他们仍旧在为彼此的信仰交战,而那意外闯入的白军渔船,更是现实敲醒爱情的钟锤。在布尔什维克信仰面前,没有一段爱情是无辜的。当然,比起导演的《士兵之歌》,《第四十一》还是显豁了一些,而少了一些呼吸和咏叹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