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惊魂(2019)

MidsommarUP:2022-03-20

《仲夏魇》(瑞典语: Midsommar)是一部2019年美国及瑞典联合制作的乡谣恐怖片,由艾瑞·艾斯特自编自导。由威尔·普尔特、佛萝伦丝·普伊、杰克·雷诺及威廉·杰克森·哈珀主演。本片因当中的食人、献祭、交配场面过于骇人而引起话题及争议。该片定于2019年7月3日在美国上映,并于同年8月30日于北美限量上映未分级的导演剪辑版。

仲夏夜惊魂

评分:6.7 导演:阿里·艾斯特 编剧:阿里·艾斯特
主演:弗洛伦丝·皮尤 / 杰克·莱诺 / 维尔赫尔姆·布洛姆根 / 威廉·杰克森·哈珀 / 威尔·保尔特 / 埃洛拉·托尔基亚 / 阿奇·马德基 / 亨里克·诺伦 / 贡内尔·弗雷德 / 伊莎贝尔·古瑞 / 朱莉娅·拉格纳森 / 伯恩·安德森 / 安娜·阿斯特罗姆 / 丽芙·姆琼斯 / 路易丝·彼得霍夫 / 安琪·拉尔森 / 拉斯·瓦林格 / 马茨·布洛姆格伦 / 安德斯·贝克曼
类型:恐怖
片长:147分钟 / 171分钟(导演剪辑版)地区:美国 / 瑞典 / 匈牙利
语言:英语 / 瑞典语
影片别名:仲夏魇(台) / 仲夏噩梦 / 仲夏节 / 仲夏
上映:2019-07-03(美国)
IMDb:tt8772262

剧情

丹妮因姊姊及父母意外自杀而日渐崩溃,男友克里斯为了安抚丹妮而邀请丹妮与他的好友来到瑞典的一座偏远村庄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夏季活动,以令她䆁怀姊姊及父母身亡的阴影。

但活动却接二连三地发生怪事,而事情也朝着暴力、诡异的方向发展着,因此他们决定探索这里去解除疑惑。却发现这些美好的丰收背后与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有关。事情的发展亦令丹妮的心理阴影日渐扩大,众人的情绪亦开始兴奋及崩溃起来,陷入分裂的局面⋯⋯逼迫着他们做出最终的抉择:居留或献祭⋯⋯

制作

电影于2018年7月30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开始拍摄,于2018年10月结束拍摄,由美国独立制片公司A24影业出品,并由《女巫》、《宿怨》制片团队制作。

演员

演员角色备注
佛萝伦丝·普伊丹妮(Dani Ardor)主角,因父母及姊姊意外身亡『被孤立』而患上抑郁症,精神不稳定起来。听了克里斯汀安及皮尔的建议便跟随了众人前往瑞典。
杰克·雷诺克里斯汀安(Christian Hughes)丹妮的伴侣,本打算与丹妮分手,但因其精神不稳定而听从朋友意见——与皮尔一起游说丹妮前往瑞典,并借此找寻机会脱离她。
威廉·波姆根皮尔(Pelle)当地居民,克里斯的好友,因对丹妮有好感而主动游说丹妮参与瑞典之旅并关心她。
威尔·普尔特马克(Mark)瑞典旅行的主办人,克里斯的好友,曾向克里斯提出与丹妮分手的建议。
威廉·杰克森·哈珀乔许(Josh)克里斯的好友,为好友里唯一的黑人,跟随克里斯等人前往瑞典。
汉普斯·哈尔伯格英格玛(Ingemar)当地居民,皮尔的朋辈,带领康妮及西蒙前往瑞典。
埃洛拉·托奇亚康妮(Connie)英格玛的好友,西蒙的女友,跟随英格玛前往瑞典。
阿奇·马德克维西蒙(Simon)英格玛的好友,康妮的男友,跟随英格玛前往瑞典。
伊莎贝尔·格瑞儿玛嘉(Maja)当地居民,欲成为克里斯汀安的伴侣。
伯恩·安德森丹恩(Dan)当地居民。
朱莉娅·拉格纳森英格(Inga)当地居民。
安娜·安斯特萝姆卡琳(Karin)当地居民。
丽芙·姆琼斯乌娜(Ulla)当地居民。

发行

《仲夏魇》因其骇人的场面使美国、英国、台湾等地均需以限制级形式上映,本片定于2019年7月3日在美国及英国上映。

评价

烂番茄根据221条评论给予82%的新鲜度(平均评分为7.46分,满分为10分)。该片在Metacritic上持有73分(基于49位评论家),显示「普遍好评」,据CinemaScore调查,观众的反应在A+至F间落在「C+」。在2019年6月24日的洛杉矶首映,乔登·皮尔接受了Fangoria的専访并透露「《仲夏魇》里出现了不少我此生看过最不舒服的电影镜头,当下让我吓到目瞪口呆。」

简评

男人不自爱如同烂叶菜。。看到交媾那里本来两眼放光,然后越看越萎。满脑子what the hell 能坚持到播种也是心理素质过硬,笑死。整部片子非常别具一格的就是明亮的色调,美极了。老人坠崖,白石头上就那么两抹血,远处一群白衣人静默望着。就连mark被剥皮吊肺的场景都那么唯美,花朵藤蔓沿着他的手脚生长,眼眶插了两朵雏菊,阳光从屋外透进来,小麦色的人体看起来像是什么艺术品。一点血腥气也没有。偏偏讲述着残忍的故事。怎么说呢,这地方看起来是实现男女平等了,毕竟有点人或只知其母或只知其父,共同养育部落婴儿的意思。就是活到72就要翘辫子有点不爽。。。

导演剪辑版、精心美化的场景(及特效)和男主全裸镜头都不能拯救叙事的空洞。所谓偏僻村落的独特祭祀文化,杂糅生殖崇拜、自然崇拜,从局外人(人类学)的角度看上去也很无趣,既不惊悚也不挑战认知。画了一个大饼,但观众真的太容易看穿导演的心思,后面两个小时基本上就成了看这几个外来者怎么作死(每个人的性格及能预见的宿命也太明显了)。最无语的一点是,在情感或者智商上不能达到目的的时候,就各种下药?这手法也太低劣了吧,比《遗传厄运》的设计要低级不少(结尾都是神庙,导演大概实在想不出其他收尾方式了)。这样一部电影浪费了我三个小时,以后我不再会轻易上所谓cult电影的当了。

个体被集体和集体无意识给淹没。女主角演技精湛。片头妹妹和父母的非正常死亡感觉和故事没有特别大的关系,有强行煽动气氛的嫌疑。明亮和画面和邪典的氛围形成了反差,让我更觉得毛骨悚然,该片音效满分。《仲夏夜惊魂》很明显感觉想撞名《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用的是梦境,而这部影片里飞叶子后的幻觉是主要因素。再加上莎士比亚的《仲夏》有种童话的梦幻感,这部片子也有只不过表面的美好下暗藏着超出人性范围的重口味的习俗。因为故事内核没有再继续深入(个人觉得还可以讲更多东西、引发更多思考),给我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

不应该定义为恐怖片,应该定义为风俗赏,如果做成伪纪录片反而会更惊悚,精致而静美的符号累积使人忘却恐惧。导演的叙事仍喜欢单线,演员的演技有些重复,然而风俗的设计感反能修饰这些缺陷。明净敞亮的极昼之时,异乡人穿梭在以活祭信仰维系的集体社群,明丽鲜花从山野缀到白衣上,日光之下歌声渺渺。符号与信条乱花迷人眼,但至少粗略看,这个社会能够运作得逻辑自洽,编导恐怕从人类学的异域研究中攫取了不少灵感。It's cultural的论调太典型人类学了。两个人类学博士抢课题,一个偷拍,真是把最基本的田野伦理都忘干净了。早期异域研究乘殖民之便,到本片的语境里就是普通学子惨遭献祭,调侃地说,那人类学中“看”与“被看”的权力关系就不再是问题,进入他者的世界不止可以靠文化亲昵,也可以物理意义上成为他者世界的一部分(。)

很喜欢这位导演的视听风格,虽然相较于前作遗传厄运这部仲夏夜是更为纯粹的邪教片,但在叙事的层面遗传厄运还是更胜一筹。本片的故事其实较为割裂,开端全家自杀的花了不少篇幅去描写却并没有和结尾的邪教连接起来,仅仅让事件成为Dani后续事件的诱因这,这样的安排有些浪费。如果作为一部恐怖片来看,悬疑气氛和恐怖元素也有些不够,单靠神秘感并不能满足观众。如果以宗教片来看,虽然缺乏强烈的戏剧冲突但胜在导演在神秘感上的塑造独树一帜,让故事中杜撰的邪教异常真实。总得来说,这算是一部三星的恐怖片,五星的邪教片,但作为恐怖片爱好者更希望阿里导演以后更专注于叙事性强的恐怖片。

哇 当年在电影院看到海报来着,想看,结果选了安娜贝尔。而且我的英文听力不够好,在荷兰看电影简直是就看不动一点。后来一直想看,但是我再也没有看惊悚片的能力了,就一直拖着。直到看到反派影评有讨论,在决定安排一下,结果真的看完也已经是好几个月过去了。网飞有资源,但是只有荷兰语字幕,这和我在电影院看又啥区别。尝试了三十分钟,觉得有点意思,但是实在是听不懂,才去找了中文字幕的资源。结果,太震撼了,感觉我对人类学祛魅了。以及始终讨厌懦弱犹豫的人,好像很善良,但是其实做出来的事都可残忍了。最后这结局,只能说,惨但是他配得上。这下终于可以去听播客了

6。看完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尤其是冲着恐怖元素去看的,“惊魂”两个字让我越看越失望。合着看了个邪教电影,你说是这个地方的纯朴民风,我可以理解。但是,不应该就只告诉我“是什么”,应该重点告诉我他们“为什么”。为什么这里的民风可以这么纯朴?影片如果交待了这个,我觉得像我这种普通观众应该会有更好的观影体验。而影片中的大尺度画面不过是瞬间的刺激,也只是为了营造一个奇怪的氛围。说到这,影片的氛围感确实很足,配上那些奇怪的符号、语言。可是却让我摸不着头脑…可能还是我文化水平太低了吧。

但为什么能拍两个半小时,剧情完全不知所云有一种被浪费时间的愤怒感,视觉效果的确还不错,祭典的诡异感和那种白天但做黑夜事的荒谬感是有的,但这个剧情到底在说什么东西?感觉只是导演把自己觉得很酷的东西全部都堆到了一起营造了堆北欧陌生文化臆想当中一种在微笑中杀人的强烈戏剧冲突,对于故事当中应该要发掘的东西完全没有主动去研究,看了整部片子唯一能得出来的想法就是别跟陌生人乱跑,尤其是异国,哪怕你是博士生也不行!建议不要拍什么恐怖片了还是直接去拍教育片来的更有票房一些。还有一点别跟着小情侣出去玩不然一不小心就嘎了,全片感觉稍微有脑子还好心点的就是那个黑人小哥还被狠狠欺负了,无语,加一星给画面还有配乐。

171分钟导剪版,《遗传厄运》导演第二部长片。尽管整体给我的冲击力逊于导演上一部作品给我的冲击力,但是依然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最具特色的恐怖片之一。这部拍了那么长除了故事上给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铺垫外,可能也是导演为了进一步展示其颇具个人风格的视听语言。同时,明显能感到导演热衷于以符号化或是意象化的形象/概念去营造一种诡异的氛围,不过可能容易被观众一不留神给忽视掉。另外,前一个小时的“小清新”感也愈发衬托出最后高潮部分邪教仪式的那种让人强烈不适的恶心感(其实与其说本片“反邪教”,也很像是在“反封建”),就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是在“妖魔化”北欧的一些民俗233...期待这个导演之后更多的类型片作品,四星整。

2020-3-23记录:正在看一部叫《仲夏夜灵魂》的电影,画面有点诡异,而且都过一半了,黑夜镜头只有一两分钟。而且好慢热,女主的男朋友渣得让人想爆锤。 2020-3-28记录: 我把《仲夏夜惊魂》看完了……第一次看到这种风格的电影,挺猎奇,甚至变态。同行四人人都死了,两个yg人也死了,就剩下个女主活着,还被邪恶的村子洗脑同化了,男主全程都是反应迟钝的懵逼脸,死的时候都茫茫然的样子。这个结局说不上是HE还是BE。 (现在补充:这部第一次对于遥远的东欧文化有了新的认知,之后还看了一些关于东欧的作品,感觉有点野蛮粗暴啊)

说是恐怖片也好,宗教片也罢。整体感受:神叨。恐怖就一般,前2/3感觉就可以准备高潮结束了,头皮发麻了已经,然而后面部分冗长的忙忙叨叨,让我情绪Down了下来,两个多小时的观影体验让我很累很想中途退出,想把观众困在仪式和符号当中,但是没有更诡异,也没有更血腥,多的是一种喝了杯药效不强的致幻剂后旁观的感受,在看群魔乱舞,不知所云。很多人说这部是邪典,可能是人家教派尚不成熟,那个法典后面空白还需要慢慢补充的设定真的有把我逗笑,当然有的部分设定还是挺灭人性的,毛骨悚然的那种。总之,可能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期望值太高了,以至于让我觉得是在讲一个恶意传销组织在搞团建的故事。

和《遗传厄运》比较,其实导演个人化的风格和趣味更适合这种字面意义上的邪典题材。大量对邪教社区、生活方式和仪式的铺陈,除了适合伪纪录片式的表现形式之外,就是本片这种表达形式了。尽管片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用特效表现服用致幻剂的效果,但全片极少使用那种一惊一乍的、可以诉诸幻觉的廉价式恐怖,而将精神上的恐怖元素放在了女主的焦虑、压抑之上,这与片中故事发生在瑞典,因而极少使用黑暗场景;用异域的音乐元素代替尖刻的恼人音效一样,在套路陈旧的、审美疲劳的恐怖片中另辟蹊径,有资格算作《柳条人》的精神继承者。

获得奖项

  • 第23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第23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第35届独立精神奖
    第35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摄影
  • 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十佳独立电影
  • 第54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第54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第25届评论家选择奖
    第25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科幻/恐怖电影
  • 第32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第32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视觉效果
  • 第29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第29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提名:最佳女演员 / 最佳剧本
  • 第13届底特律影评人协会奖
    第13届底特律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新人
  • 第40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第40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年度英国/爱尔兰女演员
    提名:年度电影 / 年度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