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内人(2006)

Inside ManUP:2021-11-28

《卧底》(英语:Inside Man)是一部于2006年上映的美国悬疑犯罪电影,由环球影业发行,史派克·李执导,罗素·葛维兹(英语:Russell Gewirtz)编剧,丹佐·华盛顿、克莱夫·欧文、茱蒂·福斯特、克里斯多夫·柏麦及奇维托·艾吉佛等人主演。电影于2006年3月24日在美国、台湾同步上映。剧情讲述四名抢匪打扮成油漆工进入银行行抢、挟持人质,进而与警方对峙的曲折经过。

局内人

评分:7.7 导演:斯派克·李 编剧:罗赛·格维茨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 / 克里夫·欧文 / 朱迪·福斯特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 威廉·达福 / 切瓦特·埃加福 / 金·迪莱克特 / 肯·梁 / 萨曼夏·艾弗斯
类型:剧情 / 悬疑 / 惊悚 / 犯罪
片长:129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阿尔巴尼亚语 / 西班牙语
影片别名:案内人(港) / 卧底(台) / 劫战风云 / 套中人 / 内部人士
上映:2006-03-16(阿姆斯特丹首映)
IMDb:tt0454848

剧情

以道顿·罗素(克莱夫·欧文饰)为首的四名抢匪,打扮成油漆工进入一家位于华尔街的曼哈顿信托银行行抢,在一分钟内就挟持五十名包括银行客户和职员在内的人质作为筹码,与警方展开周旋。纽约市警察局是由谈判专家基斯·费雪警探(丹佐·华盛顿饰)和比尔·米契(奇维托·艾吉佛饰)出面和罗素沟通,另一方面则由霹雳小组队长约翰·戴芮斯(威廉·达佛饰)率领队员在现场待命准备攻坚行动。但是,冷静聪明的罗素利用人质以及占领银行的优势掌控大局,把警方耍得团团转,使得费雪和抢匪的谈判毫无进展。而且,抢匪似乎都早一步预料到警方的每一个行动,因此费雪开始怀疑这起抢案似乎另有蹊跷。同时,一名神秘政商界掮客麦德琳·魏特(茱蒂·福斯特饰)又在纽约市长的协助之下硬要介入此案,而遭到抢劫的曼哈顿信托银行董事长亚瑟·寇斯也对这起抢案有着不寻常的反应,这让费雪更觉得这起抢案充满悬案和疑云。

演员

  • 丹佐·华盛顿 饰 基斯·费雪:纽约市警察局谈判专家。
  • 克莱夫·欧文 饰 道顿·罗素:抢匪首领。
  • 茱蒂·福斯特 饰 麦德琳·魏特:政商界掮客。
  • 克里斯多夫·柏麦 饰 亚瑟·寇斯:曼哈顿信托银行创办人及董事长。
  • 奇维托·艾吉佛 饰 比尔·米契:纽约市警察局谈判专家。
  • 威廉·达佛 饰 约翰·戴芮斯:纽约市警察局霹雳小组队长。

发行

《卧底》于2006年3月20日在纽约的齐格菲尔德剧院(英语:Ziegfeld Theatre (1969))举行首映,当天正好是导演史派克·李的49岁生日。2006年3月24日,环球影业在北美的2,818家戏院同步上映这部电影,超越了1999年的《酷暑杀手S.O.S(英语:Summer of Sam)》,成为史派克·李所执导的作品中,最多同步上映戏院数的影片。

电影另外还在62个国家及地区上发行。《卧底》的DVD于2006年8月8日发行,而HD DVD和蓝光光碟的版本则分别在2007年10月23日及2009年5月26日发行。

评价

《卧底》收获了多数影评人的好评。根据烂蕃茄上的200篇专业影评文章,其中173篇给出了「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87%,平均得分7.3分(满分10分)。另一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的39篇评论文章,其中37篇予以好评,0篇差评,2篇褒贬不一,平均分为76(满分100)。据CinemaScore显示,观众的平均评价于A+至F间落于「B+」。根据调查,54%的观众是男性,而68%是超过30岁的中年人。美国电影学会将《卧底》列于2006年十大佳片之一。

票房

北美首映当天,《卧底》的总收益为9,440,295美元,平均每家戏院收获3,350美元。当周票房收入28,954,945美元,位居国内票房冠军。该部电影成为丹佐·华盛顿生涯首周票房最高的纪录,超越了《火线救援》(首周末收获2,270万美元)

票房在第二个周末下跌了46.7%,收入15,437,760美元,仅次于《冰原历险记2》位居亚军。第三周又下跌了40.9%,收益9,131,410美元,但仍是电影票房排名前十名,位居第四。接着到第四个周末仍位居前十名,票房约为6,427,815美元,该周排名第六。在第五个周末,《卧底》的该周票房仍有3,748,955美元,降至第八位。电影在北美地区的总收额为88,513,495美元,成为史派克·李执导的电影中票房最高的电影,超越《黑潮麦尔坎》(1992年)的票房纪录(北美票房总计4,800万美元)。

《卧底》于2006年3月23日开始在北美之外地区上映。首映的周末,在10个地区收入了约960万美元的票房。自上映以来,该片已在其他地区收入95,862,759美元,全球总收益为184,376,254美元。在北美,《卧底》成为2006年电影票房第22位,而在全球票房则排名第21位。

续集

2006年11月,有媒体报导《卧底》的续集正在筹备中,罗素·葛维兹(英语:Russell Gewirtz)负责撰写剧本。电影片名决定为《卧底2》,布莱恩·葛瑟再度出任制片人,而史派克·李是否继续担任导演则尚待讨论。丹尼尔·M·罗森伯格将再次担任执行制片人。特里·乔治正争取编写续集剧本的机会,而后,他接替了罗素·葛维兹(英语:Russell Gewirtz)的工作,由于葛维兹的剧本被退回了。续集的剧情延续本片,由道顿·罗素策画另一场抢劫,并再次与纽约市警察局谈判代表基斯·费雪对抗。史派克·李证实,华盛顿、欧文、茱蒂·福斯特及奇维托·艾吉佛皆会回归续集,他还表示有可能于秋季开始拍摄续集。

然而,《卧底2》的计画于2011年宣布取消,导演史派克·李证实了这一点。但环球仍于2019年9月推出了续集《卧底2:头号通缉(英语:Inside Man: Most Wanted)》,以DVD首映的方式发行,艾缪·艾敏担任主演。

史派克·李表示本片是对由薛尼·卢梅执导的经典犯罪片《热天午后》(1975年)的致敬之作。

简评

全剧的关键就是标题Inside Man。Inside Man表示卧底、局内人、内部人士、内线队员的意思,在剧中到处都隐藏着Inside Many。首先是劫匪,他目标明确,针对性很强,他是知情人甚至是局内人;他藏身银行、同伙混入人质中,都是Inside;市长、银行家、警察局长还有朱迪福斯特扮演的政治捎客都是局中人,各有各的目的和意图,唯一的就是探长费雷泽是个局中人,但他后面也发现了其中的诡异之处。结局大家都很好,可以说带有原罪的银行家是唯一的利益受损者。2个小时的电影,节奏进展缓慢,但到后面进展很快,如果没有耐心的话,很容易错过关键点

兴许多刷几遍能更好理解导演叙事的细节,从而不被过多的环绕拍摄影响到叙事,至于主线,到底是劫匪义气江湖的复仇故事,还是反派老头的主动安排,能有这样的讨论,即说明剧本达到了“一片顶两片”的神奇效应,此类型的稀缺性也值得多刷一遍。顺便吐槽,丹泽尔华盛顿可能是导演零散叙事下唯一展现“撑满全篇”演技的人,以及,这片子的翻译太考验字幕组了。

2022年看的第一部电影,不错,bug有,还不少,但大部分可以忽略,剩下那几个没办法,毕竟也不是什么神仙剧本经典电影,确实圆不了。优点不少,剧情反转很有创意,以为能猜出来,其实只猜出来一半,表演场景阵容都很好,结尾还来个正能量升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用印度歌曲来当主题曲,一打开还以为音频错了。体现new york city的民族多样性?

今晚电影推荐犯罪剧情类电影《局内人》,上次提到了三大黑人影星,这次主演就是大名鼎鼎的丹泽尔华盛顿,不同于以往的银行抢劫类电影,编剧让故事变得更有吸引力,让你更想知道真相与结局,故事里还加入宗教、信仰、口音、种族多个元素,连背景音乐都是印度歌曲mix饶舌,本来以为斯派克李只会NBA,没想到还是有点东西的…强烈推荐!

整部电影紧扣电影名inside man,看完就知道很多局内人,各种利益关系,局内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或者秘密在筹划布局。现在的社会何尝不是呢?很多黑暗的秘密,很多局内人都在做着一些为了自己的事。5个人抢银行,本以为平平无奇抢劫案,没想到也拍了人性和人心。好看!

比狙击电话亭强多了,大家都是完美犯罪悬疑片,局内人在剧情节奏上的把控能让观众始终想看下一步发生了啥。两部电影的作案动机对观众而言都属于“一时起意”,也没有强化观众对动机的共鸣,影片的重点都在于罪犯是如何牵着警察走的,在动机无共鸣的情况下,更需要一环扣一环的剧情拉动观众的兴趣。

冗长无聊,没有智斗的快感,片子感觉不到重心。导演在本片中生硬夹杂了相当多对美国社会问题的讨论,选取纳粹合作分子作为反派也占尽了道德高地,但他夹杂的这些东西却无非是把众所周知的正确的话再正确地复述一遍,翻来覆去还是政治正确那一套,没有力度与深度可言。

威廉达福真的牛皮,哪怕只是个配角,只要他一苦逼地抽烟我都想笑了;这部剧有意思的是,当你觉得这种银行室内抢劫案,要车要飞机出逃的要求很老套时,电影的正反派都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局内人,既是正反派之间的局,也是拍摄者和观众之间的局,一切看似cliche。给三星的理由是......不算很紧张的节奏

只有成为局内人才有破局的可能,弗雷泽一直在做他权限范围之外的事,那条线之上就是不属于他的另一个圈层的争斗。西德尼吕美特的《热天午后》的视点聚焦在“天真反叛的罪犯”身上,以小人物点破美国政界的冷漠与虚伪;斯派克李这一部则是以“黑人警探”的视角展开,讲述的是难以融入的圈子,难以侦破的困局,但局外人依然有入局的可能。使用黑人演员确实很巧妙。

蛮不错的一部犯罪悬疑片。片子在正常叙事的同时穿插了事后审讯人质的桥段,在里面加入了不少猛料。是个值得看两遍的故事。人物其实也没什么,基本上缺乏大的冲突点,所以看起来比较扁平。前半段加入了不少种族方面的内容,但说实话,感觉有点和剧情本身没什么关系。当然说纳粹屠犹也是种族问题,也对。但就是觉得还是有点故意要说而说的意思。画面风格蛮喜欢的,很冷,但很有纽约的感觉,基本上就是2000年前后城市犯罪片的那种感觉吧。

不杀人质不抢账面上一分钱的一场智商犯罪片,一个角度是外场谈判专家自以为镇定,内场计划有序每一步都踩点的劫犯,中间穿插事后审问闪回让外国脸盲症的我们也搞不清谁是谁了,是为妙计,只是最后的脱逃的货架恕我愚钝没理解是挖深的墙还是整体平移前推,但也没关系了是一部较为博弈结局释然的犯罪片。

没有想的那么好,丹泽尔华盛顿的表演依然精彩。但是整部电影拍的比较杂乱,节奏控制的也不好。视听风格不统一,像是不同团队拍出来的有点违和。故事的创意和立意还是很创新和不错的,一群劫匪不为了钱而是用抢劫案揭露资本的原罪,利用出卖银行家获得纳粹的资源起价,这其实跟很多资本家的发家史很相似。这个立意很高,演员阵容也很强大。但总体来说不够精彩只有六分。

获得奖项

  • 第7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第7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